生活,作文的源头活水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keda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学生怕写作文,把写作文当成一件苦差事,有一幅对联很形象地概括了多数学生的写作状态。上联:苦坐苦等苦思苦想苦茶入口苦不堪言;下联:愁纲愁线愁情愁理愁眉苦脸愁断肝肠。横批:写不出来。学生为什么会写不出来呢?关键是没有源头活水,没有做生活的有心人,没有去生活中挖掘写作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作文是生活的必需,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生活处处有语文”,作为农村小学生来说,他们同城里的孩子相比,虽然有自己的不足或弱点,如课外阅读少,见识不够丰富,表达能力不强,家庭辅导不够等,但是他们的生活环境也有许多是城里没有的。农村孩子也有自身独特丰富的生活经历,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农村生活的优势,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用心感悟,勤写多练。这样,提高农村学生的作文水平也非难事了。那么农村孩子有哪些特有的资源可以去挖掘呢?
  一、美丽的大自然风光
  罗丹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远离城市的喧嚣,没有单调的高楼大厦。连绵起伏的远山、金灿灿的田野、幽静的树林、各种各样的花草、潺潺的溪水、新鲜的瓜果蔬菜……大自然一切的一切,给农村孩子另一种美的熏陶。
  ——对于这些身边的美丽景色,如果我们有意识地指导孩子们留心观察,展开想象,勤于动笔,那么一幅幅乡村美景图是会在孩子们的笔尖下不断展现的。
  二、丰富的农村田园生活
  一身泥一身土伴随着农村孩子的成长,哪一个农村孩子的成长不沾满泥土的气息呢?泥团是他们的玩具,田野是他们的游乐场,劳动是他们的第一课。鼓励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勤写日记。如:春耕时和父亲一起去播种、插秧;秋收时和母亲去菜园里拔花生;放暑假和同伴们去田间抓蝌蚪,上树捕蝉,去山上采摘野果,下雪时堆雪人、打雪仗。指导学生写身边事,抒内心感。写作材料源源不断,学生也不会觉得无话可写。如一位学生写的是《我学会了锄地》,文章详细记叙了自己学习锄地的过程。开始爸爸一边示范,一边讲解,“我”自以为是,没耐心听。锄了不到一丈远就发现很多草没锄干净,于是心一慌,乱了阵脚,一根又嫩又胖的豆苗被“我”锄断了。生怕被爸爸发现,就悄悄地把锄断的豆苗埋进土里。后来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被爸爸发现了。爸爸手把手教“我”怎么做。最后终于学会了锄地。“我”的心理活动,爸爸的语言描写,都很有生活基础。文章写得朴素、真实、自然。
  三、焕然一新的农村面貌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提倡构建新农村,不仅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农村更是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的科技化,农村的城镇化,这些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很大的写作空间。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比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农村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如厂矿对农村环境的污染等。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对此现象进行调查,从中指导学生作文,扩展学生写作题材,让学生在作文中真切地感受到环保的重要性,认识到环境保护是每个地球人的责任。
  四、独特的民风民俗
  俗话说:“一风一俗。”乡民是最善良、纯朴、热情的。在农村,哪家有什么红白喜事,一个村子的人都会去帮忙。妇女们帮着烧火做饭、洗菜切菜洗碗搬桌。男人们则是喝酒猜拳、打牌取乐,一派热热闹闹的景象。而一些传统习俗仍有人家保留着。有的学生亲自参加了这些场面,如果老师稍作指点,自然能写出清新活泼,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例如,五年级上学期学了场面描写后,我就布置学生中秋节观察舞龙灯。一学生写得很成功:“茫茫夜色中,龙头上窜下沉,一会儿如同龙腾出海,一会儿好似海底捞月。龙身迅速地翻滚旋转,香火在劲风吹动下燃烧得更旺更亮,红光在夜空中画出优美的弧线。你瞧,那个舞龙尾的叔叔多搞笑,一会儿绕8字舞、一会儿倒翻舞,一会儿空中抛手,真是滑稽!引得众人哈哈大笑。我们小孩子则举着自己做的微型灯笼或是茄子灯,兴高采烈地尾随其后。一时间,鼓声、欢呼声、鞭炮声、狂吼声,一起发出,响彻夜空,整个村庄沸腾了!”有了亲身经历,实地观察,写出来的作文就生动传神。
  五、可爱的动物朋友
  动物,是少年儿童的天然朋友。在农村,很多人家养了鸡、鸭、鹅、小猫、小狗、猪、牛等。观察起来特别方便。此外,野生的小动物、小昆虫,如:蚂蚁、蜘蛛、蜻蜓、燕子、蜗牛、知了等,只要细心观察,一定会让这些动物在稿纸上活蹦乱跳。有一个孩子学了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后,就写了《知了》。写外形,写得栩栩如生;写叫声,写得活灵活现,使人如闻其声。“一只只蝉儿像对天抗议,歇斯底里地公开宣战,这架势似乎要把夏天翻过来。”真是精彩绝伦!
  其实,只要我们用心去发掘农村的作文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用心体验农村生活,我想学生不会再出现无话可说,视作文为苦差事了。
其他文献
角色游戏的材料种类数目繁多,个头较小,而正是这些小材料,在与幼儿每天的互动中发挥着最大的功效。幼儿在与游戏材料的交互作用中,其情感、想象、观察、思维等心理活动频繁发生,有效地促进了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游戏材料,不仅为教师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把握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提供依据,而且通过间接的指导方式,让教师根据幼儿在游戏中的发展情况及时调整游戏材料,促进幼儿的游戏水平不断提高。  一
期刊
《幼儿园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则更为具体地指出,当幼儿的学习呈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时,能推动幼儿的发展。如何理解学习与发展的关系,有效地引导幼儿学习,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幼儿教育不光是幼儿园
期刊
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显然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也就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小学阶段是培根教育阶段,对孩子的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小学教育中转化后进生,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找出问题,有的放矢  接手一个新班级,首先要认真观察班上的每一位学生,找出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比如:上课不集中精力,作业不及时完成,不爱看课外书,知识贫乏,对学习缺
期刊
庄子说:“最美丽的图画是自然,最动听的音乐是天籁。”语文的本色课堂追求自然和天籁的境界,让学生细读文本,品味语言,揣摩意境,扎扎实实在言语上下功夫,从而使工具性和人文性相得益彰。  一、自然  有人说语文是香气扑鼻的绿茶,让人神清气爽;有人说语文是形态万千的白云,让人浮想联翩;还有人说语文是浪花飞溅的大河,让人心潮澎湃……这些比喻无一不把语文和自然之物联系在一起。本色语文课堂追求“云破月来花弄影”
期刊
摘 要:考试是衡量高中英语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标准,高中英语教学很大程度上会围绕考试题型展开,而在全部的题型当中,语言知识运用板块的完形填空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关。从解题角度来看,完形填空实质上是对学生词汇、语法的考察,同时也考察学生对前后语境的运用能力。因此,攻克这种题型需要从语汇、语法和语境等三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高中英语 完形填空 词汇 语法 语境  高中英语完形填空题出现在语言知识运用板
期刊
小学习作教学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是一项系统工程、综合工程。在小学低段说话、写话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低年级儿童语言和心理发展的特点,遵循低年级儿童说话、写话教学的规律,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来训练学生的观察、理解、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低年级儿童的感知具有明显的随意性与情绪性,机械记忆占优势,思维想象建立在表象的基础之上。根据这些特点,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低年
期刊
课是无形的,整理与复习课跟新授课相比,缺少固定的模式,知识点多、散,所以很难上。这特别是对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年龄小,心理和思维发展还停留在表象层面,他们在一年级的学习生活中,整理过房间、书包等,这些都是看得到、摸得着的“整理”行为,属于生活经验。而如何“整理与复习”数学知识,对他们而言却很陌生。事实上,数学复习的功能除了要将已经学过的知识夯实之外,还要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要为孩子提供新的
期刊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许多家长纷纷让孩子学习一种音乐技能,从而提高孩子的音乐素养。《音乐课程标准》也指出:进入中年级,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教师应引导他们对音乐的整体感受,增加乐器演奏和音乐创造的力量,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并使其参与其中,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和艺术想象的创造力。以下是笔者这几年在乐器进课堂方面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以打击乐器为基底,提升学生的
期刊
为了深入了解苏北小学生的阅读现状,笔者通过对本县及邻县学校的近500名一至六年级学生的阅读现状进行了走访问卷调查,发现经常阅读的仅占18%,每天读书2小时以上占10%,且教科书、教辅书占了近60%……什么原因造成这一极不正常的阅读现状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成因:  校长囿于考核标准,对学生阅读重视程度严重不够。在工作中考核一所学校、一位校长的重要依据还是教育教学质量、升学率的高低,迫使各
期刊
随着新课改进程的快速发展,课堂教学也更加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养成参加实践活动的习惯。课本剧编演活动应运而生,在编演课本剧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通过合作对文本内容进行创造性解读,将课文和课外读物改编成适合表演的小型话剧等形式,让学生在二次创作文本的过程中,收获更深刻的体验,这样的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