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四季》之《八月收获》曲式分析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huis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们对艺术的认识和追求也越来越独特,尤其是在音乐方面。为了更深层次的追求音乐,必须了解一下每首音乐的写作构成即曲式结构和它的文化内涵。今天我们通过分析《八月-收获》这部作品的曲式结构探讨其文化内涵。
  关键词:《八月-收获》;曲式结构;文化内涵
  一、作者简介
  柴可夫斯基(1840-1893年)是浪漫主义时期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俄罗斯乐圣”。他幼时受到民间音乐的熏陶,在他所写的交响曲、歌剧、芭蕾舞剧、协奏曲等方面都留有俄罗斯民族民间音乐的影子。他一生的创作分为三个阶段,《四季》是在他创作的第一阶段所写下的钢琴小品曲集,《四季》包含了围绕一年景色不同的十二个月而写成的十二部钢琴曲,其中《八月-收获》就是它所包含的第八首乐曲,描写的是秋天丰收的场景。
  二、曲式结构
  (一)曲式图
  (二)文字表述
  《八月-收获》这部钢琴曲是由首部、中部和再现部构成的再现复三部曲式,主调b小调。
  1.首部
  首部(1-67)是由A乐段、B乐段和A1乐段三部分构成的非方整型的转调的变化再现单三部曲式。A乐段(1-24)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由一个4+4的a乐句和它的重复乐句a1构成的8+8的方整型平行乐句;第二部分是对第一个乐句前四小节的高八度变化模进的8小节的a2乐句。该曲的前四小节明确了作品的主题,旋律声部以77#6  55#4的下行级进发展为主,两个内声部在节奏和旋律进行方面形成了级进下行的呼应关系, 低音旋律声部以主音b持续发展为主。
  a乐句(1-8)是由4+4的两个乐节构成的对比性乐句,a1乐句(9-16)是a乐句的重复性乐句,主要运用了主调b小调。a2乐句(17-24)是由4+4的两个模进乐节构成,第一个乐节是对主题的高八度模进,第二个乐节是对主题的上四度模进的展开发展。A乐段的调性极不稳定,从b小调转向下属方向e小调又转回b小调,终止在b小调的主和弦上,形成收拢性终止。B乐段(25-36)是12小节的乐句性乐段,调性转入主调的属方向a小调上进行,在第31小节处转回b小调并以属七和弦结束中段。再现段A1(37-67)音乐材料是从a1乐句开始进行分裂扩充,最后形成完满性收拢终止。首部的调性呈T-S-D-T的主、下属、属到主的收拢性布局。
  2.中部
  中部(68-129)是由C乐段、D乐段、C1乐段和连接四部分构成的再现单三部曲式,属于三声中部。C乐段是由c+c1两个平行乐句构成8+8的方整型平行乐段,c乐句的开始调性转入主调的关系大调D大调中进行,c1乐句转入近关系调A大调,并且旋律也转向下方声部,与前乐句主题形成倒影关系。在82-83小节形成k46-D7-T的完满终止。D乐段(84-99)是一个16小节的乐句性乐段,88-91小节是对前4小节的上三度模进,92-99小节是对前四小节音乐材料的分裂发展。再现乐段C1(100-116)是对C乐段的简单再现并终止于D大调的主和弦形成收拢性终止。
  连接部(D1乐段)(117-129)节奏型上模仿A乐段,形成了对再现部的期待感;音乐材料上是对D乐段材料的模进发展,低音一直在主调b小调的属和弦上,形成属持续与属准备的过渡感。
  3.再现部
  再现部(130-199)整体上是对首部的完全再现,调性回到主调b小调,在临近结束时为增强乐曲的结束感出现持续的主和弦进行,使乐部的结构长度扩充了2小节,形成完满终止。
  终上所述,此曲为三声中部式非方整型再现复三部曲式,调性布局呈T-S-D-T-D-T-S-D-T的收拢性分布。
  三、文化内涵
  通过对《八月-收获》这部作品曲式构成的分析 ,我们了解到这部作品描写的是一幅繁忙的劳动场景。首部和再现部用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以及不断地跳音很形象的勾勒出人们在田地里紧张而又繁忙的秋收劳动.
  中部运用大量的附点四分音符和附点二分音符以及很多大连线奏出了丰收季节劳动人民的喜悦。因此,不管是来自于中国的音乐还是来自于别国的音乐,它们之间没有国别,没有边界,都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音乐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其他文献
摘要:歌剧《图兰朵》是意大利伟大的作曲家贾科莫·普契尼作品,向全世界呈现出了一副西方人想象中的中国画卷。歌剧中的人物线条流畅,剧情扣人心弦,剧中两位女性角色“图兰朵”和“柳儿”给予观众极其深刻的印象,本文将深入分析剧中两位女性人物的形象塑造和咏叹调音乐处理。  关键词:图兰朵;柳儿;人物塑造;演唱分析  一、歌剧《图兰朵》的角色梳理和声部划分  歌剧中的主要人物并不繁多,出场人物线条流畅,每一位角
期刊
摘要:康德在他的《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一文中明确表达了他有关于历史哲学的看法,即在康德看来大自然是有其一定的目的。大自然赋予人类理性和在社会中的对抗性,并且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和发展以期望最终能够建设一个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普遍法治的公民社会。  关键词:历史哲学;目的;理性  康德于1972年生于位于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后毕业于哥尼斯堡大学,并于1755年起在
期刊
摘要:原型批评是文学批评理论中的一种方法,是20世纪中期流行于西方世界的一个重要流派。本文基于原型批评理论,以中日狐狸民话为研究对象,尝试分析中日狐狸民话的原型,并阐述其原型的历史渊源。  关键词:原型批评;狐狸民话;中日比较  一、原型批评介绍  在原型批评理论的构建中,加拿大学者弗莱发挥了巨大作用。  弗莱认为,文学是神话和祭祀的艺术表达形式,他指出很多文学作品都是从圣经当中获得灵感,从而被创
期刊
摘要:《1917》是由美国梦工厂出品的战争片,影片聚焦两名年轻的英国士兵,讲述了一战时期,两名英国士兵为了拯救成百上千的生命而冒险穿越敌境传递重要情报的故事。《1917》凭借其精彩绝伦的故事,以及近两个小时的伪长镜头,在92届奥斯卡中,一举斩下了最佳视觉效果、最佳摄影和最佳音响效果三项大奖。本文将从影视美术中的光线对影片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高调布光;低调布光;象征性光线  战争片中展现战事紧
期刊
摘要:魏晋时期小说得到了飞跃式发展,无论是在创作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成就突出。前人多对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作整体研究,然较少关注两个不同时期志怪小说创作关注焦点之间的差异。魏晋小说主旨多关怀生命、关注奇异鬼怪之事,南北朝则多了劝喻、维护政治统治的成分。  关键词:志怪小说;关注焦点;变更  一、魏晋志怪小说着重关注人生  1.魏晋时代背景  魏晋处于社会大动荡时期。从东汉末年开始战乱不断,朝代频繁更替,
期刊
摘要:法国学者让·鲍德里亚,哲学家、社会学家、后现代理论家。1970年代表其早期思想的著作《消费社会》出版,2001年中译本出版。书中对一种自后工业时代由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的,盘剥人类的消费意识形态进行批判,指出该形态通过符号话语制造的暗示性的结构性意义和符号价值潜移默化的改变了人类社会。现实在大众交流中被缩减为符号来提供不在场的安全感,以使之成为消费对象。  关键词: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符号  法
期刊
摘要:贝多芬是西方音樂史上最伟大的创造者之一,被称为乐圣。《f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是他的代表作品,该曲具有强烈的英雄主义气概、反抗斗争精神,充满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和澎湃的热情,充分体现出他积极勇敢向上,坚强果敢,钢琴般巨人的品格。  关键词:奏鸣曲式;呈示;展开;再现  一、《f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音乐特征  此乐章充满了严肃、激情、澎湃、强而有力的两个主题,都为不可分句乐段,音乐表露出英勇的直率
期刊
摘要:在不同历史的阶段,经济周期理论作为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一直是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对国外不同学派有关经济周期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对近年来中国有关经济周期驱动因素的研究进行总结评述,以期对未来中国新常态时期新经济周期的影响因素进行初步地识别和判断,进而合理预测未来经济周期的走向以及趋势,为政府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经济周期;经济波动;驱动因
期刊
摘要:不同于《射雕》“英雄史诗”的爱国之情,也不同于《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的优柔之情,《神雕侠侣》所描绘的乃是至情至性、至深至爱的凄美爱情。无论是矢志不渝的杨过小龙女,还是造化弄人的王重阳林朝英,又或是爱恨交织的公孙止裘千尺,作者以其丹青妙笔向我们传递了心中那份爱情。  关键词:《神雕侠侣》;凄美情爱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作为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先生在《神雕侠侣》中以江湖恩仇、民族侠义
期刊
摘要:当代河南作家阎连科的小说《炸裂志》直观呈现了改革开放后炸裂由村发展为超级大都市的政治、经济和人文景象,作者用一种荒谬狂欢的书写,完成了一个村落从寂静到炸裂的全过程。本文试图从炸裂传统乡村女性的生存困境和离乡背景下的女性的艰难发展空间两个方面,拟画出城市化进程中的女性失语群像。  关键词:《炸裂志》;城市化进程;乡村女性;离乡  阎连科十分擅长创造男性世界,但在他书写的世界中,女性仍是不可忽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