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感悟 移情体验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sakur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探究、读中体验,以升华情感。如何让朗读富有个性,使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心灵呢?笔者最近有幸聆听了一位教师执教的《雪儿》一课,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下面撷取这一课的教学片断(第四自然段)与各位同仁共享。
  师:“雪儿”和“我”相依相伴,但最终“我”还是送走了雪儿。请同学们读读第四自然段,看看你读懂什么。
  师:请同学们自由发表意见。
  生1:老师,我读懂了“终于”这个词,它说明“雪儿”养伤的时间很长。
  ……
  师:一个词语读出了几层含义,同学们真爱动脑筋!
  生2:“啊,我为雪儿欢呼!”从这一句我看出小作者很惊喜。
  师: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你是小作者,你会怎样为雪儿欢呼?
  生3:雪儿,你又能当一名出色的“蓝天信使”啦!
  生4:老师,我会唱:“雪儿展翅飞,哪怕风雨骤!”(用《红星照我去战斗》中的曲调,热烈的掌声)
  师:同学们说得多好!请加上动作,为“雪儿”欢呼吧!(学生兴趣盎然,自由欢呼)
  生:我还看出了“雪儿”的飞行姿态轻盈优美!
  师:从哪儿看出来?
  生:(感情朗读)你看它那双翅膀被春风高高地托起,在蓝天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
  师:不错,你读得很仔细。
  生:(突然站起)老师,我有个疑问,“雪儿”真能在空中划弧线吗?
  师:谁能开动脑筋,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说,略)
  师:现在老师来读读这句话,请同学们闭眼想象,雪儿在空中是怎样飞翔的。(范读课文,学生闭眼想象)
  生:我仿佛看到雪儿迎着春风,在蓝天中展开雪白的翅膀,尽情飞翔。
  师:如果你是雪儿,你会怎样飞翔?(学生纷纷做动作)谁愿意为大家表演一下?(学生纷纷举手。指名表演)
  师:刚才同学们表演得真不错,大家还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雪儿飞行得优美潇洒,说明它的伤已痊愈,可以放飞了。
  师:好,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学生自由朗读)
  
  评析
  第一,读中探究,与文本“对话”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片断中师生围绕“我送走雪儿”这一问题展开教学。教者善于创设平等民主的“对话”氛围,引导学生和文本零距离接触,自主进行阅读,积极参与探究,获得真切体验。在此基础上,师生间、学生间多向互动,交流信息,在对话中产生思维的火花,不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而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品味获得成功的愉悦。
  第二,读中感悟,张扬个性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教学流程来看,教者没有支离破碎的分析,没有细致入微的讲解,甚至也没有“独具匠心”的点拨,有的只是充满期待的眼神、发自内心的赞美、温暖灿烂的微笑。这让所有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宽松愉悦的氛围中朗读、品味、积累、内化,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真正实现新课标所要求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从学生富有个性化的精彩发言中,我们知道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实践获得的感受和体验是真实鲜活的,同时又是多元的和独特的。它源于文本又高于文本,它是一股清新的“春风”。这启迪我们,对于文中优美的语言、感人的情节、真挚的情感,要注意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揣摩语言文字,体味美好情愫,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
  第三,读中体验,启发想象
  新课标指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片断中,教者引导学生围绕“如果你是小作者,会怎样为雪儿欢呼”这个问题,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表达,真切感受“我”与“雪儿”之间的深厚感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披文入境,进入角色,移情感受,达到“情到深处自然鸣”的境界,此时学生所获得的体验是深刻有效的。
其他文献
前段时间,我市举办了一次语文课堂教学评比活动,5位年轻教师执教了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麋鹿》一课,展示了各自的风采,其认真的态度、良好的素养给我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评比活动总体上是成功的。但就这五节课而言,也留下了诸多遗憾,尤其是群体患上“失语症”的现象引起了我深深的忧虑。    1.教学目标迷失  以《麋鹿》一课为例。5位授课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设定的教学目标基本相同,包括了四方面的内容:正确、流利、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这对语文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指明了方向。我们依据小学生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以“语文综合性学习”为切入点,开展了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一、以课堂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仅要关注文本内容,更要注重言语形式,因为作者的思想感情都蕴藏在具体的文字中。  一、精读教材是关键  教材是作者思想的载体,同时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对话的媒介。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度决定阅读教学的深度。言为心声,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作者常常会精心选择和采用恰当的表达形式。因此,解读文本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读进去,感悟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的诵读领悟,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激发学生尊师爱师的情感。  3.在欣赏诗歌中,培养鉴赏能力,提高品读词句的内涵。    课前准备  1.《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乐曲伴奏。  2.回忆一件老师关心爱护自己的事。    教学策略  一、切入举隅,启动情感  1.伴随着轻柔的音乐,教师轻轻吟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2.(出示课文中
教师要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就一定要充分利用课堂内有限的巡视时间,促使学生一课一得,甚至多得,尽可能地给学生释疑解惑。鉴于此,教师务必在课堂巡视时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么,教师应当从哪几个方面关注课堂间的巡视呢?    一、点、横、竖、撇、捺——“塑身正”蕴其美学    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课堂巡视,并且在巡视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师有效的巡视不仅能规范学生正确书写
当前,农村小学阅读教学课堂上充斥着繁琐的课文内容分析,而对于文章表情达意的形式几乎无暇关注。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截然分离,仅靠每周两节作文课,很难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目标”中指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会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平时教学中,我认真研读教材,以课文为习作的突破口,及时地把习作训练有机地融进阅读教学中,学以致用,实现读写结合。
都说“创业难,守业更难”。细细品味,“守”本身就包含了“创”,要守住业就必须不断创业。有道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社会的一切都在进步。就电脑来说,换代之快,让人应接不暇。如果创下电脑事业的企业只守着生产386,那么不管他的电脑造型如何美观,包装如何精美、豪华,相信现在的你要买电脑亦不会去抱回一台386。如此,可以想见该企业的发展方向——淘汰。唯有创新,继而生产486、586……才能守住自己的
语文教材正如教材编写者所说:无非是个例子。用教材教给学生的是语言习得的方法,是对语言领悟的能力,是对母语承载文化的认识和积累的途径。课文本身是单薄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有局限的,但是我们的教学目标却不是教好这篇课文而已,我们要毅然地完成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完成的教学使命和文化使命,就必定要站在课文之上,站在教材之上研究我们的课堂。课堂给予学生的容量究竟有多大?  我们用文本启发文本的阅读,用文字对文字的
【问题思索】  曾看过这样一个教学片断,教师在教学《第一次抱母亲》时,是这样引导学生体会读的:  师:“竟然”是什么意思?  生1:想不到。  师:想不到什么?  生2:想不到母亲这么轻。  师:怎么轻?  生3: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  师:“我”为什么会想不到?  (生读这段中的部分内容)  师:母亲挑的担子多重?  生4:100多斤。  师:猜猜妹妹大约有多重?  生5:大约40斤。  师:
一、切入话题,激趣导入    1.新年到了,听说动物王国决定召开一个庆功宴,你们想去看看吗?(课件出示:动物联欢晚会的热闹场面。)  2.原来这是一个表彰有贡献的动物的大会。看到什么?请你跟大家说一说。  3.让我们来说说这些有益的动物。我们要保护有益的动物(出示课题),最后不仅要评出最佳表现奖,还要评出最佳听众和评点嘉宾。因此,同学们要认真听,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演讲,听完后要抓住同学的发言进行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