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10年,职场招聘重现活跃,但机会当前,职场人却患上了选择焦虑症。在现实求职过程中你经常遇见的问题是:两家给你offer的公司,一个邀请你去做“鸡头”、一个进去了只能做“凤尾”;费尽千辛万苦通过N多轮面试,却在入职前发现这家公司有很多让你“看不惯”的事情;在面试过程中你和面试官相谈甚欢,让你颇有惺惺相惜的感慨,可是这家公司明显还处于创业阶段,朋友们都警告你说不要被花言巧语蒙骗……找不到工作是烦恼,当工作机会突然来敲门时你又不知如何应对。
在我们接待过的客户中,大约有7成以上的人并不是完全没有工作机会,而是不知道该如何在若干个就业可能中进行选择。
别人都想去的,就是我想去的
赵小天,985院校管理类硕士研究生毕业,成绩优秀,学生会干部,实习经验丰富。照理说,以小天这样的条件求职应该没有太大困难,但实际状况却是,在大多数同学都签订了就业协议之后,小天的工作还没落实。小天说:“大家都说我好高骛远,其实也没有,我的要求并不高。或者是公务员,或者是国企,或者是大型外企,给offer我就去。可能是运气不好吧,校园招聘的阶段能投(简历)的我都投了,面试也不少,可就是没一家谈成。现在觉得压力特别大,在同学、家人面前都觉得特别没面子。”
小天这个案例并不特殊,谁不想找一份“好”工作呢?国家机关、国企因为职业环境的相对稳定成为当下求职的焦点。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这样的选择无可厚非。我们并不想说“成才的道路千万条,何必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之类的套话,公务员的考试资格门槛对学生来说是公平的,条件差不多的人都想试一试,这完全可理解。但是投考公务员也好,希望进入国企也好,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知道自己进入这些单位以后需要做什么吗?你知道自己擅长在这些单位里做什么吗?无论政府机构,或者国企、外企,一样都有不同的岗位细分,因此在选择之前首先要弄清楚:我适合做什么样的职位,分析职位对人才的素质需求,认知自己跟这个职位之间的匹配度,完成这些工作之后,才进入雇主性质选择的阶段。
小天之所以迟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就是因为他把对“雇主性质”的选择放在了对“目标职位”的选择之前了。据他说,他递送过简历的职位包括:人事、行政、财务分析、企划专员、咨询顾问、销售支持等等十几种职位,只要是企业的性质符合自己的愿望(政府机构、国企、外企),学历达到或超过对方要求、认为职位描述里罗列的工作可以胜任,就会发送简历。虽然也有面试机会,有的甚至能进入到二面、三面,最后却收不到正式工作邀请。
像小天这样的求职状态,有经验的HR甚至只消提一两个问题就可以发现他的问题所在。
很多人在求职的过程中,会认为学历、院校品牌、专业、外语水平等等是自己制胜的砝码。其实这是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家想当然总结出来的理论。如果学历等方面的硬件水准是求职的最关键因素,那么理论上说,只要有本科生存在,那就不应当有找不到工作的硕士生,而我们都知道事实却并非如此。硬件过硬,能帮助求职者通过简历筛选,甚至一面、二面,而在终极面试阶段,与你比肩竞争的都是硬件实力相仿的实力派。在几十、几百应征者中排名前五不是胜利,在五个候选人当中中选才算得上“结果”。进入终极筛选环节的人比的是什么?是硬件之外的综合职业能力,是对职业的认知和规划,是对所应聘岗位的了解和见解,而所有这些从根本上来说,来自于你有没有完整的职业规划,以及在完成职业规划的前提下建立起来的客观自我认知、锁定职业目标、职业发展通道设计等等。
我们支持大家进入理想的行业发展,无论雇主是什么性质的。但前提是要在认知自身职业倾向的基础上择定职业目标,有目的性地求职。不要担心投递的范围和求职的岗位变少,面试机会会相应变少。实际上滥投简历除了带给你一点安全感之外毫无用处,万一“海投”而面试很少又极度打击自信。认知自己的职业倾向、职业能力,选择与你的能力和愿望匹配的岗位,实际上也是对雇主的尊重。如果在简历和申请信中清晰地表达出这种匹配度,获得面试的可能性还会大幅增加。
小天在接受职业辅导之后,深入了解了自己的综合职业能力,之后把目标锁定在了人力资源岗位,重新撰写了简历和申请信。因为家庭更需要他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因此小天依然把公务员和国企作为首选目标。目前他已通过了一家大型国企的终极面试,很快能签约了。
面试我的企业高管好有个人魅力,我在他身上看到了企业光明! 我决心跟这家企业一起成长!
高城西,211院校应用数学专业本科毕业,在人力资源部门担任助理。求职的时候能获得跟专业并不相关的职位,让她觉得自己很幸运,但工作半年之后,她渐渐发觉公司的管理、运营方面存在很大问题。想跳槽,但是因为已经不算应届毕业生了,这给她的求职带来很多实质性的困扰。“当初面试我的部门总监已经跳槽走了,部门的工作一团糟。工作半年就跳槽,在简历和面试时都需要向雇主解释很多,解释不好的话很难进入下一轮。而且不是应届毕业生了,在户口、报考本地区公务员方面都受到限制。第一份工作找得真失败。”
和有多年职场经验的人不太一样,职场新人更容易被企业领导者的个人魅力征服,以此为起点,愿意和企业共同成长。这倒不仅是因为他们年轻、经验少、容易被打动,其实更因为新人相对来说承担的家庭责任更轻,握在手里的职场砝码更少,客观条件允许他们拿青春冒冒险。他们当中的确有成长为企业骨干的先例:马云和他的18人创业团队就是这种传奇;也有结局混乱不如人意的多数案例,小高的遭遇就是其中之一。
新兴的行业、企业这么多,如何辨识其中的蓝筹股?什么样的企业才值得你跟它一起奋斗呢?在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就是:不要把你接触到的企业高管的个人魅力和企业的魅力混为一谈。的确,我们可以举出若干案例,来证明一个有魅力的企业家能创造一个有魅力的企业,但是有两点不知你是否想过:第一,有魅力的企业家或企业高管再多,相对于庞大的企业数量基数,都是个案;第二,即便是这些功成名就后的企业家,你所看到的“魅力”是以成功为注脚的,创业的时刻他们未必光彩照人。比如李彦宏,现在你会认为他是IT界影响力深远的一名企业家,微笑迷人,风度翩翩。但创业之初他的表现就只是技术高手,未见得那么有吸引力。所以,结论是:不要被你遇见的企业高管的个人魅力完全吸引,影响了你对企业的客观判断。
对新人来说,被认可的期待超乎其他,新兴企业的朝气、充满个性魅力的高管、来自企业方的认可、能成为创业元勋的心理暗示……都会促成求职者接受一份薪资、甚至工作内容都不符合期待的工作。进入企业之后慢慢观察才发现这里根本不适合自己,或者根本就是个不靠谱的雇主,可惜时间、精力、机会都已消耗,悔之晚矣。
辨识新兴企业的良莠,其实只需谨记:保持理智,认真观察,深入分析。
保持理智是指,要告诉自己,有魅力的高管不等于有魅力的企业,有魅力的企业也不等于适合你的企业,牢记找工作的第一准则:与你的能力、兴趣匹配的岗位。避免被人忽悠得放弃自己的职业规划,从事一份以后你未必能从中获益的工作。
认真观察,是指要留心你所接触到的该企业的每个工作环节,看看这是不是值得尊敬的企业。办公室可以小,但如果你去了三次哪里都很脏乱,就至少说明他们没有好的行政、后勤支持。如果收到过几次来自该公司的邮件,格式都不同,那么高管跟你说他们提供有品质的服务、追求细节的完美时就不要相信。口口声声说你是他们最需要的人才,人才是公司的命脉,入职之后却迟迟不跟你签订劳动合同,那就说明你在企业眼里并没有像他们说的那么有价值。
深入分析,是要对企业多做调查研究,征询行业内人士意见,设想自己进入企业后的工作状况,考虑加入这家企业之后可能带给你的最坏后果。如果这个最坏后果是你不能接受的,就压根儿别加入。如果这个最坏可能在你的承受范围内,试试也无妨。
选择雇主这件事,从某种程度上说跟选择伴侣是一样的:第一,不要听他说什么,看他做什么;第二,他说的跟做的不一致的时候,以他做的为考量标准;第三,在你无过错的情况下,如果他让你非常失望,你已经打算跟他分道扬镳,那么就立即付诸行动。
对社会来说,“好企业”是有绝对定义的,只要合乎相关的行业规范、遵守法律、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就是好企业。但对求职者来说,“好雇主”却只是相对的概念,这是因为员工与企业之间是相互选择、双方都期待能够同步发展的关系,谁的脚步滞后了,都会被对方淘汰。在选择雇主的过程中,记住以下几点:
1. 先确定自己适合从事什么样的岗位,然后再选择行业或考虑企业资本性质。
2. 在与企业接触的过程中留心观察,不以“大小”为标准考量,而是观察它是否是值得尊敬的企业。
3. 任何时候,不要忘记第一点,永远以自己和职位的匹配度为选择雇主的第一原则。在你适合、也需要你的岗位上,你肯定能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
橙子姐姐信箱
Q:我是本科在校生,大二了,初等教育学专业,老师说以后出来当小学老师。我很想当老师的,但是我比较内向,不喜欢热闹,也不喜欢和人接触,更喜欢自己一个人安安静静的,所以我觉得自己毕业后真的不大适合立即就业当老师,我害怕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毕竟儿童时期的教育是基础,影响重大,我真的不想误人子弟。因此,我决定先出去闯闯,等到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后再去从教。
我个人很想去尝试编辑工作,或者是配音、播音之类的,只是我又害怕找不到机会。所以,我很希望得到您的帮助,给我指点迷津,倘若您觉得我的性格更适合其他工作的话也可以,静待您的回复,真心感谢您!
梦陨
橙子姐姐: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少儿教师,是一个独特的职业。它对教师的职业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教师基本素质主要包括教师专业技能水平、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教师综合职业能力。其中,教师专业技能指教师完成教学活动所需的专业知识储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简单来讲,即良好的人格,如爱心、耐心、意志力、信念等正向的品格;教师综合职业能力主要包括智慧技能如语言、组织、协调、把控等,以及动作技能如动作、歌唱、绘画等。作为优秀教师,过硬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道德修养是必不可少的,优秀的综合能力则可为教学锦上添花。但综合能力也是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强化的。这些与从业者性格内向还是外向并无绝对关联。
梦陨,性格内向并不能说明你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它主要取决于你自身的专业技能和道德修养。目前,你最需要的就是认清自我职业优势,选择与你的优势匹配的职业。很抱歉我们无法根据内向或外向的性格描述就能帮你确定一个职业方向,职业规划是以测评、调研为基础的科学。祝你成功!
在我们接待过的客户中,大约有7成以上的人并不是完全没有工作机会,而是不知道该如何在若干个就业可能中进行选择。
别人都想去的,就是我想去的
赵小天,985院校管理类硕士研究生毕业,成绩优秀,学生会干部,实习经验丰富。照理说,以小天这样的条件求职应该没有太大困难,但实际状况却是,在大多数同学都签订了就业协议之后,小天的工作还没落实。小天说:“大家都说我好高骛远,其实也没有,我的要求并不高。或者是公务员,或者是国企,或者是大型外企,给offer我就去。可能是运气不好吧,校园招聘的阶段能投(简历)的我都投了,面试也不少,可就是没一家谈成。现在觉得压力特别大,在同学、家人面前都觉得特别没面子。”
小天这个案例并不特殊,谁不想找一份“好”工作呢?国家机关、国企因为职业环境的相对稳定成为当下求职的焦点。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这样的选择无可厚非。我们并不想说“成才的道路千万条,何必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之类的套话,公务员的考试资格门槛对学生来说是公平的,条件差不多的人都想试一试,这完全可理解。但是投考公务员也好,希望进入国企也好,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知道自己进入这些单位以后需要做什么吗?你知道自己擅长在这些单位里做什么吗?无论政府机构,或者国企、外企,一样都有不同的岗位细分,因此在选择之前首先要弄清楚:我适合做什么样的职位,分析职位对人才的素质需求,认知自己跟这个职位之间的匹配度,完成这些工作之后,才进入雇主性质选择的阶段。
小天之所以迟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就是因为他把对“雇主性质”的选择放在了对“目标职位”的选择之前了。据他说,他递送过简历的职位包括:人事、行政、财务分析、企划专员、咨询顾问、销售支持等等十几种职位,只要是企业的性质符合自己的愿望(政府机构、国企、外企),学历达到或超过对方要求、认为职位描述里罗列的工作可以胜任,就会发送简历。虽然也有面试机会,有的甚至能进入到二面、三面,最后却收不到正式工作邀请。
像小天这样的求职状态,有经验的HR甚至只消提一两个问题就可以发现他的问题所在。
很多人在求职的过程中,会认为学历、院校品牌、专业、外语水平等等是自己制胜的砝码。其实这是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家想当然总结出来的理论。如果学历等方面的硬件水准是求职的最关键因素,那么理论上说,只要有本科生存在,那就不应当有找不到工作的硕士生,而我们都知道事实却并非如此。硬件过硬,能帮助求职者通过简历筛选,甚至一面、二面,而在终极面试阶段,与你比肩竞争的都是硬件实力相仿的实力派。在几十、几百应征者中排名前五不是胜利,在五个候选人当中中选才算得上“结果”。进入终极筛选环节的人比的是什么?是硬件之外的综合职业能力,是对职业的认知和规划,是对所应聘岗位的了解和见解,而所有这些从根本上来说,来自于你有没有完整的职业规划,以及在完成职业规划的前提下建立起来的客观自我认知、锁定职业目标、职业发展通道设计等等。
我们支持大家进入理想的行业发展,无论雇主是什么性质的。但前提是要在认知自身职业倾向的基础上择定职业目标,有目的性地求职。不要担心投递的范围和求职的岗位变少,面试机会会相应变少。实际上滥投简历除了带给你一点安全感之外毫无用处,万一“海投”而面试很少又极度打击自信。认知自己的职业倾向、职业能力,选择与你的能力和愿望匹配的岗位,实际上也是对雇主的尊重。如果在简历和申请信中清晰地表达出这种匹配度,获得面试的可能性还会大幅增加。
小天在接受职业辅导之后,深入了解了自己的综合职业能力,之后把目标锁定在了人力资源岗位,重新撰写了简历和申请信。因为家庭更需要他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因此小天依然把公务员和国企作为首选目标。目前他已通过了一家大型国企的终极面试,很快能签约了。
面试我的企业高管好有个人魅力,我在他身上看到了企业光明! 我决心跟这家企业一起成长!
高城西,211院校应用数学专业本科毕业,在人力资源部门担任助理。求职的时候能获得跟专业并不相关的职位,让她觉得自己很幸运,但工作半年之后,她渐渐发觉公司的管理、运营方面存在很大问题。想跳槽,但是因为已经不算应届毕业生了,这给她的求职带来很多实质性的困扰。“当初面试我的部门总监已经跳槽走了,部门的工作一团糟。工作半年就跳槽,在简历和面试时都需要向雇主解释很多,解释不好的话很难进入下一轮。而且不是应届毕业生了,在户口、报考本地区公务员方面都受到限制。第一份工作找得真失败。”
和有多年职场经验的人不太一样,职场新人更容易被企业领导者的个人魅力征服,以此为起点,愿意和企业共同成长。这倒不仅是因为他们年轻、经验少、容易被打动,其实更因为新人相对来说承担的家庭责任更轻,握在手里的职场砝码更少,客观条件允许他们拿青春冒冒险。他们当中的确有成长为企业骨干的先例:马云和他的18人创业团队就是这种传奇;也有结局混乱不如人意的多数案例,小高的遭遇就是其中之一。
新兴的行业、企业这么多,如何辨识其中的蓝筹股?什么样的企业才值得你跟它一起奋斗呢?在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就是:不要把你接触到的企业高管的个人魅力和企业的魅力混为一谈。的确,我们可以举出若干案例,来证明一个有魅力的企业家能创造一个有魅力的企业,但是有两点不知你是否想过:第一,有魅力的企业家或企业高管再多,相对于庞大的企业数量基数,都是个案;第二,即便是这些功成名就后的企业家,你所看到的“魅力”是以成功为注脚的,创业的时刻他们未必光彩照人。比如李彦宏,现在你会认为他是IT界影响力深远的一名企业家,微笑迷人,风度翩翩。但创业之初他的表现就只是技术高手,未见得那么有吸引力。所以,结论是:不要被你遇见的企业高管的个人魅力完全吸引,影响了你对企业的客观判断。
对新人来说,被认可的期待超乎其他,新兴企业的朝气、充满个性魅力的高管、来自企业方的认可、能成为创业元勋的心理暗示……都会促成求职者接受一份薪资、甚至工作内容都不符合期待的工作。进入企业之后慢慢观察才发现这里根本不适合自己,或者根本就是个不靠谱的雇主,可惜时间、精力、机会都已消耗,悔之晚矣。
辨识新兴企业的良莠,其实只需谨记:保持理智,认真观察,深入分析。
保持理智是指,要告诉自己,有魅力的高管不等于有魅力的企业,有魅力的企业也不等于适合你的企业,牢记找工作的第一准则:与你的能力、兴趣匹配的岗位。避免被人忽悠得放弃自己的职业规划,从事一份以后你未必能从中获益的工作。
认真观察,是指要留心你所接触到的该企业的每个工作环节,看看这是不是值得尊敬的企业。办公室可以小,但如果你去了三次哪里都很脏乱,就至少说明他们没有好的行政、后勤支持。如果收到过几次来自该公司的邮件,格式都不同,那么高管跟你说他们提供有品质的服务、追求细节的完美时就不要相信。口口声声说你是他们最需要的人才,人才是公司的命脉,入职之后却迟迟不跟你签订劳动合同,那就说明你在企业眼里并没有像他们说的那么有价值。
深入分析,是要对企业多做调查研究,征询行业内人士意见,设想自己进入企业后的工作状况,考虑加入这家企业之后可能带给你的最坏后果。如果这个最坏后果是你不能接受的,就压根儿别加入。如果这个最坏可能在你的承受范围内,试试也无妨。
选择雇主这件事,从某种程度上说跟选择伴侣是一样的:第一,不要听他说什么,看他做什么;第二,他说的跟做的不一致的时候,以他做的为考量标准;第三,在你无过错的情况下,如果他让你非常失望,你已经打算跟他分道扬镳,那么就立即付诸行动。
对社会来说,“好企业”是有绝对定义的,只要合乎相关的行业规范、遵守法律、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就是好企业。但对求职者来说,“好雇主”却只是相对的概念,这是因为员工与企业之间是相互选择、双方都期待能够同步发展的关系,谁的脚步滞后了,都会被对方淘汰。在选择雇主的过程中,记住以下几点:
1. 先确定自己适合从事什么样的岗位,然后再选择行业或考虑企业资本性质。
2. 在与企业接触的过程中留心观察,不以“大小”为标准考量,而是观察它是否是值得尊敬的企业。
3. 任何时候,不要忘记第一点,永远以自己和职位的匹配度为选择雇主的第一原则。在你适合、也需要你的岗位上,你肯定能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
橙子姐姐信箱
Q:我是本科在校生,大二了,初等教育学专业,老师说以后出来当小学老师。我很想当老师的,但是我比较内向,不喜欢热闹,也不喜欢和人接触,更喜欢自己一个人安安静静的,所以我觉得自己毕业后真的不大适合立即就业当老师,我害怕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毕竟儿童时期的教育是基础,影响重大,我真的不想误人子弟。因此,我决定先出去闯闯,等到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后再去从教。
我个人很想去尝试编辑工作,或者是配音、播音之类的,只是我又害怕找不到机会。所以,我很希望得到您的帮助,给我指点迷津,倘若您觉得我的性格更适合其他工作的话也可以,静待您的回复,真心感谢您!
梦陨
橙子姐姐: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少儿教师,是一个独特的职业。它对教师的职业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教师基本素质主要包括教师专业技能水平、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教师综合职业能力。其中,教师专业技能指教师完成教学活动所需的专业知识储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简单来讲,即良好的人格,如爱心、耐心、意志力、信念等正向的品格;教师综合职业能力主要包括智慧技能如语言、组织、协调、把控等,以及动作技能如动作、歌唱、绘画等。作为优秀教师,过硬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道德修养是必不可少的,优秀的综合能力则可为教学锦上添花。但综合能力也是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强化的。这些与从业者性格内向还是外向并无绝对关联。
梦陨,性格内向并不能说明你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它主要取决于你自身的专业技能和道德修养。目前,你最需要的就是认清自我职业优势,选择与你的优势匹配的职业。很抱歉我们无法根据内向或外向的性格描述就能帮你确定一个职业方向,职业规划是以测评、调研为基础的科学。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