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嘻哈高铭”,网友们一定不会陌生。他是走红于网络的草根拍客,从《轮椅女孩》到《高铭百集爆笑系列短片》再到《高铭侃世界杯》等,各大视频网站都能看到高铭的影像。
随着DV在大众的使用中越来越多,看别人用DV记录的生活也成为人们逐渐形成的一种生活习惯和乐趣。中央电视台《人与社会》栏目推出的“DV·民众影像”, 以“真实反映老百姓的生活状态、深度解读人的价值追求”的理念引导下,开始向DV爱好者们收集作品。
高铭也是第一批上央视的拍客之一,在CCTV-10《人与社会》栏目举办的首届“榜样拍客”中,他以《阳光总在风雨后》、《北影大妈》等关注社会、关爱他人的作品从该栏目“DV·民众影像”中选出的33名拍客中脱颖而出,成为年度拍客。高铭拍DV的经过,就如同他自己所说,最开始是拿着DV“拍自己”,而之后却“将镜头面向别人,关注社会”。是一个人成名的“秘诀”,也是一个人的成长史。
拍自己
高铭说,自己是个艺人,所以面对镜头,自己一点都不紧张是真的。
小时候,高铭家里有台德国相机,对影像最初的缘起可能是从这里开始的。从艺校毕业之后,高铭开始四处走穴。那时候走穴的收入很高。1996年在一次活动上,高铭的一个朋友用DV给他拍了一段视频,让他找到了“上镜”的感觉。
于是,高铭买下了朋友的DV,开始用DV记录生活了。开始的剪辑还是用两台录像机进行“对编”,高铭自学成才,做了不少作品。不过那时候也没有地方让自己的“自恋”影像发布的播出平台,起初高铭只是通过用DV记录别人和自己的演出来进行技艺上的提高。“那时候根本而没有想过用DV让更多人关注我。”
拍别人
2005年,高铭来到北京,希望在首都找到一个更大的舞台。刚来的时候,高铭跟所有的“北漂一族”一样,四处寻找着适合自己的机会。虽然有多年的演出经验,但在北京,一切都是新的。高铭首先想到的是在北影门口做群众演员。为了节约时间和成本,他在北影对面租了间很便宜的房子,一到夏天这不足十平方米的小房子就热得像蒸笼一样。
在那些日子里,高铭却保持着轻松和幽默,他开始用“娱乐别人的方式娱乐自己”。《高铭百集爆笑系列短片》让他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红火了一把。后来他越拍越来劲儿,基本是一周一个作品。渐渐的,“嘻哈高铭”渐渐在网上走出片天地。“我想让观众以一种轻松的心态让观众去想其中的道理。”
“我以前可没想过拍DV可以挣钱。”在高铭早期的作品中,他只是单纯的去拍摄,没想过经济效益。“实际上我主要的经济来源还是靠演出,用演出挣的钱来更新我的DV设备。”随着他的作品越来越多,网络名气越来越高,也逐渐有视频网站和他约稿。搞笑娱乐之外,高铭被人关注的,更多是他目光注视下的“他人”。《轮椅女孩》、《北影大妈》很快成了众多网友的焦点。
“开始我并不喜欢网络,但是后来发现这个影响力挺大。”发现到网络的力量后,考名开始将目光放到周围的人群身上。“以前可能我们只是个人,但有了网络的平台,很多人和事情就能被大众所知道,而很多人的生活也会因此而改变。”在拍摄的过程中,高铭认识了很多“北漂”,残疾女孩谭伊玲就是其中一位。
最初吸引高铭的是谭伊玲的歌声,而最终打动他的却是这个女孩坚强乐观的性格。高铭决定用自己的方法帮助这个女孩。他开始用DV记录这个女孩的生活。
一次,为找工作而出门的谭伊玲,仅仅为了下五节台阶而要花上将近五六分钟的时间,而在一旁的高铭只是站在旁边,远远地看着。因为他要把谭伊玲真实的生活记录下来。
高铭将他的影片《轮椅女孩》投给“DV•民众影像”,很快便得到了答复。片中残疾女孩谭伊玲坚强而阳光的面对生活,面对人生的故事感动了电视台的编导,也正是因为这个下楼梯的镜头让编导们发现,这个高铭,拍摄还真老练。编导陆辉老师将高铭的素材进行重新编辑,制作成纪录片《阳光总在风雨后》。“看到这部影片,真正让我们体会到残疾人生活的不容易,而这些画面由普通人拍摄,会更让人觉得真实。”陆辉老师感慨地说:“看得出来,高铭对‘北漂’一族是非常有感情的。”
凭借《阳光总在风雨后》,高铭在《人与社会》“榜样拍客”中获得第二名。《人与社会》栏目的活动给嘻哈高铭提供了一个大舞台,让他的作品能被更多人看到和分享。
现在“嘻哈高铭”已颇具人气,但他说自己更喜欢平淡。“我喜欢穿拖鞋短裤逛菜市场这种轻松和安逸的感觉。”也许就是他这种草根精神,让他的视角从百姓出发,通过平民视点来记录和反映社会。高铭将他的作品分为3类:娱乐类、纪实类、网络脱口秀。“它真的能让我非常快乐。拍摄和后期都有不同的快乐,而在后期编辑时,我能完全投入到被拍摄角色的情感中去,这能让我心沉静下来。”
随着DV在大众的使用中越来越多,看别人用DV记录的生活也成为人们逐渐形成的一种生活习惯和乐趣。中央电视台《人与社会》栏目推出的“DV·民众影像”, 以“真实反映老百姓的生活状态、深度解读人的价值追求”的理念引导下,开始向DV爱好者们收集作品。
高铭也是第一批上央视的拍客之一,在CCTV-10《人与社会》栏目举办的首届“榜样拍客”中,他以《阳光总在风雨后》、《北影大妈》等关注社会、关爱他人的作品从该栏目“DV·民众影像”中选出的33名拍客中脱颖而出,成为年度拍客。高铭拍DV的经过,就如同他自己所说,最开始是拿着DV“拍自己”,而之后却“将镜头面向别人,关注社会”。是一个人成名的“秘诀”,也是一个人的成长史。
拍自己
高铭说,自己是个艺人,所以面对镜头,自己一点都不紧张是真的。
小时候,高铭家里有台德国相机,对影像最初的缘起可能是从这里开始的。从艺校毕业之后,高铭开始四处走穴。那时候走穴的收入很高。1996年在一次活动上,高铭的一个朋友用DV给他拍了一段视频,让他找到了“上镜”的感觉。
于是,高铭买下了朋友的DV,开始用DV记录生活了。开始的剪辑还是用两台录像机进行“对编”,高铭自学成才,做了不少作品。不过那时候也没有地方让自己的“自恋”影像发布的播出平台,起初高铭只是通过用DV记录别人和自己的演出来进行技艺上的提高。“那时候根本而没有想过用DV让更多人关注我。”
拍别人
2005年,高铭来到北京,希望在首都找到一个更大的舞台。刚来的时候,高铭跟所有的“北漂一族”一样,四处寻找着适合自己的机会。虽然有多年的演出经验,但在北京,一切都是新的。高铭首先想到的是在北影门口做群众演员。为了节约时间和成本,他在北影对面租了间很便宜的房子,一到夏天这不足十平方米的小房子就热得像蒸笼一样。
在那些日子里,高铭却保持着轻松和幽默,他开始用“娱乐别人的方式娱乐自己”。《高铭百集爆笑系列短片》让他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红火了一把。后来他越拍越来劲儿,基本是一周一个作品。渐渐的,“嘻哈高铭”渐渐在网上走出片天地。“我想让观众以一种轻松的心态让观众去想其中的道理。”
“我以前可没想过拍DV可以挣钱。”在高铭早期的作品中,他只是单纯的去拍摄,没想过经济效益。“实际上我主要的经济来源还是靠演出,用演出挣的钱来更新我的DV设备。”随着他的作品越来越多,网络名气越来越高,也逐渐有视频网站和他约稿。搞笑娱乐之外,高铭被人关注的,更多是他目光注视下的“他人”。《轮椅女孩》、《北影大妈》很快成了众多网友的焦点。
“开始我并不喜欢网络,但是后来发现这个影响力挺大。”发现到网络的力量后,考名开始将目光放到周围的人群身上。“以前可能我们只是个人,但有了网络的平台,很多人和事情就能被大众所知道,而很多人的生活也会因此而改变。”在拍摄的过程中,高铭认识了很多“北漂”,残疾女孩谭伊玲就是其中一位。
最初吸引高铭的是谭伊玲的歌声,而最终打动他的却是这个女孩坚强乐观的性格。高铭决定用自己的方法帮助这个女孩。他开始用DV记录这个女孩的生活。
一次,为找工作而出门的谭伊玲,仅仅为了下五节台阶而要花上将近五六分钟的时间,而在一旁的高铭只是站在旁边,远远地看着。因为他要把谭伊玲真实的生活记录下来。
高铭将他的影片《轮椅女孩》投给“DV•民众影像”,很快便得到了答复。片中残疾女孩谭伊玲坚强而阳光的面对生活,面对人生的故事感动了电视台的编导,也正是因为这个下楼梯的镜头让编导们发现,这个高铭,拍摄还真老练。编导陆辉老师将高铭的素材进行重新编辑,制作成纪录片《阳光总在风雨后》。“看到这部影片,真正让我们体会到残疾人生活的不容易,而这些画面由普通人拍摄,会更让人觉得真实。”陆辉老师感慨地说:“看得出来,高铭对‘北漂’一族是非常有感情的。”
凭借《阳光总在风雨后》,高铭在《人与社会》“榜样拍客”中获得第二名。《人与社会》栏目的活动给嘻哈高铭提供了一个大舞台,让他的作品能被更多人看到和分享。
现在“嘻哈高铭”已颇具人气,但他说自己更喜欢平淡。“我喜欢穿拖鞋短裤逛菜市场这种轻松和安逸的感觉。”也许就是他这种草根精神,让他的视角从百姓出发,通过平民视点来记录和反映社会。高铭将他的作品分为3类:娱乐类、纪实类、网络脱口秀。“它真的能让我非常快乐。拍摄和后期都有不同的快乐,而在后期编辑时,我能完全投入到被拍摄角色的情感中去,这能让我心沉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