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9月,我踏进了二年级(1)班的教室。这是我第一次从高年级来到二年级担任班主任,我遇到了一群可爱的孩子,开始了和以往不一样的故事。
一天,我和小朋友聊得正开心,一阵风从窗外吹进来,在教室里徘徊一圈又出去了。我就对孩子们说:“咱们的课堂真是太精彩了,连风也来敲我们的窗,推我们的门。”说到这里,我笑眯眯地看着孩子们,像以前那样等待着孩子们回应。可是,这群孩子一脸愕然地看着我。
“老师,风哪里有手有脚,怎么会敲门?”
“风还会敲窗,真是好玩。”
……
我启发孩子们说:“风不仅有手和脚,风还很神奇呢。有时候风会变得很高大,可以把房子壓垮;有时候又会很瘦弱,可以从我家窗户缝里钻进来……”我顿了顿,一抬头,看见头上正转个不停的电风扇,突然想起了以前的学生写的一首童诗:“风真可怜/藏在电风扇里/可能一辈子都出不来了。”我把这首生动有趣的小诗读给孩子们听,孩子们一听都笑了起来。
在这样轻松的氛围里,我背诵了几首关于风的诗,又抛了几个问题给孩子们课后思考:“你看见的风是胖的还是瘦的?你遇到的风脾气咋样?你看见的风有颜色吗……”
我深信,在我的启发下,孩子们的诗心一定会被唤醒。我还相信大自然的力量,它也可以唤起孩子们的诗心,唤起他们的温暖和善意。
中午在孩子们吃完饭后,我带着他们去校园的小花园里走走看看,看看梧桐树叶在风中摇摆,看枫树可爱的叶子,闻一闻樟树的芬芳,认一认紫薇花的形状……
初秋,雨水很多,操场上常常会留下一个一个的小水洼,映着蓝莹莹的天空,还有明晃晃的云朵。每次孩子们经过时,总会淘气地踩着水洼,搞得水花飞溅,鞋袜也都湿了。看着这帮淘气又可爱的孩子,我灵机一动,说:“你们知道吗?这清清的水洼可是白云的镜子,你们小心一点,别踩坏了。”听我这么一说,孩子们都笑了。再路过小水洼时,孩子都会小心地绕过去:“这是白云的镜子啊,我们不要踩到它。”
桂花开了,校园里大片大片的金桂、银桂在枝头探出小小的脸庞。我带着他们一天天走在树下,看花朵的玲珑剔透,浸在浓浓淡淡的桂香里,我不知道这会在他们心里留下些什么,但我坚信,有些东西看不见,但是一定能感受到。
那天,看完了桂花,我们回到了教室。我跟孩子们分享了几首桂花诗。孩子们说:“这就是诗啊,我们也可以。”我笑着问:“你们觉得桂花像什么?”季湘钧说:“我觉得桂花是香水。”“然后呢?”我追问。
在我的引导下,孩子创作出了一首诗:桂花是一瓶香水/风把它/打翻了/我们每个人身上/都香喷喷的。我们给这首诗起了一个名字——《桂花香水》,我把这首诗写在黑板上,还署上了孩子的姓名,并让孩子大声读出自己写的诗。看着写在黑板上的诗,孩子的眼睛都亮了,原来天马行空的想象就可以变成诗啊。
在我的鼓励下,孩子创作的热情越来越高涨。他们发挥想象,创作了大量的诗作。
李齐锴写道:我家门前有一棵桂花树/后院有一株迷迭香/秋天到了/我就打开窗户/让它们的香味/在我家里相遇。
他还写了一首《青苔》,发表在了杂志上。
我把孩子们的诗打印出来,贴在教室的一角。一下课,孩子们就会围在一起阅读;老师们来上课,他们还得意地向老师推荐自己写的诗。
下面的事物像什么?看谁想得妙,说得多。
柳条 云朵 枫叶
椅子 路灯 胡子 鞋
这是教材里“语文园地”里的一项练习,文中的例句“爸爸的鞋像小船”“弟弟的鞋像鸟窝”,这些独特的比喻多可爱啊。不妨把这个语文练习变成诗歌教学现场。
就从柳条开始吧。我找了几张柳条的图片,让孩子们说说柳条像什么。
“笔、眉毛、尾巴、鱼竿线、鞋带、毛线、胡子、面条、鞭子、宝石项链、丝带、铅笔、吸管、彩虹……”
不一会儿,孩子们缤纷的想象涂满了黑板。
季湘钧小朋友觉得“面条”这个想法很有意思。他说:“柳条长长的,细细的,就像好吃的面条。”他这样说,写出了柳条像面条,但是读起来觉得有点单薄。那该怎么把诗写得更好呢?我引导他们聚焦“面条”这个想法,再去想一想:柳丝面条,谁下的呢?下给谁吃的呢?他吃到了吗?
下面条了/下面条了/风厨师/在河边扬起/一把把柳丝面条/好想吃呀/鱼儿呆呆地/望着/等着。(《柳丝面条》)
看着这样的诗作,孩子们特别激动,不一会儿,黑板上就有了好几首诗:
春天/柳树上/挂着许多/宝石项链/真想买上一串/送给妈妈。(《宝石项链》)
柳条像一支支神笔/在地上又写又画/把大地画绿了。(《神笔》)
聊完了柳条,我们又开始聊云朵。云朵像什么呢?孩子们头也不抬地说,云朵像棉花糖,云朵像小山羊……我跟孩子们说,咱们的想法可以新奇一点,想一点别人想不到的,那就非常棒了。
这时候陈思恒站起来说:“我觉得云朵是吐司面包。”面包是大家常常想到的,加上一个吐司,就觉得有点不太一样。
“这个吐司面包是谁烤的呢?味道又怎么样呢?”在我的一连串的追问下,黑板上又有了一首诗:
风儿面包房开业了/一片片云朵面包/送到太阳炉边/烤烤烤/一直烤到傍晚/云朵面包/香香地出炉了/一片片/被月亮买走了。(《云朵面包》)
看着黑板上一首又一首小诗,孩子们纷纷创作起来,有的把椅子比作大嘴巴,一上课,就咬住“我”屁股;有的把爸爸的胡子比作刷子,爸爸亲“我”时,就像刷子在刷“我”的脸,痒痒的;有的把风比作淘气的小伙伴,抢走了“我”的纸飞机……
在柳叶间,在云朵里,在鞋子里,在路灯下,孩子的童心童趣被激发,在长长短短的诗行里,他们放飞想象,记录下自己的奇思妙想。
人们常说,孩子是天生的诗人,那是因为孩子的童真童趣和童诗里的天真意趣是一脉相承的。是的,每一份童心都值得赞美,每一份童真都值得歌颂。我想,我能做的,就是保护好孩子的纯真美好,呵护好孩子的想象,让每一个孩子在童年里和诗意相遇,和美好相遇,从而爱上写作,爱上生活。
风、水洼和桂花
一天,我和小朋友聊得正开心,一阵风从窗外吹进来,在教室里徘徊一圈又出去了。我就对孩子们说:“咱们的课堂真是太精彩了,连风也来敲我们的窗,推我们的门。”说到这里,我笑眯眯地看着孩子们,像以前那样等待着孩子们回应。可是,这群孩子一脸愕然地看着我。
“老师,风哪里有手有脚,怎么会敲门?”
“风还会敲窗,真是好玩。”
……
我启发孩子们说:“风不仅有手和脚,风还很神奇呢。有时候风会变得很高大,可以把房子壓垮;有时候又会很瘦弱,可以从我家窗户缝里钻进来……”我顿了顿,一抬头,看见头上正转个不停的电风扇,突然想起了以前的学生写的一首童诗:“风真可怜/藏在电风扇里/可能一辈子都出不来了。”我把这首生动有趣的小诗读给孩子们听,孩子们一听都笑了起来。
在这样轻松的氛围里,我背诵了几首关于风的诗,又抛了几个问题给孩子们课后思考:“你看见的风是胖的还是瘦的?你遇到的风脾气咋样?你看见的风有颜色吗……”
我深信,在我的启发下,孩子们的诗心一定会被唤醒。我还相信大自然的力量,它也可以唤起孩子们的诗心,唤起他们的温暖和善意。
中午在孩子们吃完饭后,我带着他们去校园的小花园里走走看看,看看梧桐树叶在风中摇摆,看枫树可爱的叶子,闻一闻樟树的芬芳,认一认紫薇花的形状……
初秋,雨水很多,操场上常常会留下一个一个的小水洼,映着蓝莹莹的天空,还有明晃晃的云朵。每次孩子们经过时,总会淘气地踩着水洼,搞得水花飞溅,鞋袜也都湿了。看着这帮淘气又可爱的孩子,我灵机一动,说:“你们知道吗?这清清的水洼可是白云的镜子,你们小心一点,别踩坏了。”听我这么一说,孩子们都笑了。再路过小水洼时,孩子都会小心地绕过去:“这是白云的镜子啊,我们不要踩到它。”
桂花开了,校园里大片大片的金桂、银桂在枝头探出小小的脸庞。我带着他们一天天走在树下,看花朵的玲珑剔透,浸在浓浓淡淡的桂香里,我不知道这会在他们心里留下些什么,但我坚信,有些东西看不见,但是一定能感受到。
那天,看完了桂花,我们回到了教室。我跟孩子们分享了几首桂花诗。孩子们说:“这就是诗啊,我们也可以。”我笑着问:“你们觉得桂花像什么?”季湘钧说:“我觉得桂花是香水。”“然后呢?”我追问。
在我的引导下,孩子创作出了一首诗:桂花是一瓶香水/风把它/打翻了/我们每个人身上/都香喷喷的。我们给这首诗起了一个名字——《桂花香水》,我把这首诗写在黑板上,还署上了孩子的姓名,并让孩子大声读出自己写的诗。看着写在黑板上的诗,孩子的眼睛都亮了,原来天马行空的想象就可以变成诗啊。
在我的鼓励下,孩子创作的热情越来越高涨。他们发挥想象,创作了大量的诗作。
李齐锴写道:我家门前有一棵桂花树/后院有一株迷迭香/秋天到了/我就打开窗户/让它们的香味/在我家里相遇。
他还写了一首《青苔》,发表在了杂志上。
我把孩子们的诗打印出来,贴在教室的一角。一下课,孩子们就会围在一起阅读;老师们来上课,他们还得意地向老师推荐自己写的诗。
柳条、云朵及枫叶
下面的事物像什么?看谁想得妙,说得多。
柳条 云朵 枫叶
椅子 路灯 胡子 鞋
这是教材里“语文园地”里的一项练习,文中的例句“爸爸的鞋像小船”“弟弟的鞋像鸟窝”,这些独特的比喻多可爱啊。不妨把这个语文练习变成诗歌教学现场。
就从柳条开始吧。我找了几张柳条的图片,让孩子们说说柳条像什么。
“笔、眉毛、尾巴、鱼竿线、鞋带、毛线、胡子、面条、鞭子、宝石项链、丝带、铅笔、吸管、彩虹……”
不一会儿,孩子们缤纷的想象涂满了黑板。
季湘钧小朋友觉得“面条”这个想法很有意思。他说:“柳条长长的,细细的,就像好吃的面条。”他这样说,写出了柳条像面条,但是读起来觉得有点单薄。那该怎么把诗写得更好呢?我引导他们聚焦“面条”这个想法,再去想一想:柳丝面条,谁下的呢?下给谁吃的呢?他吃到了吗?
下面条了/下面条了/风厨师/在河边扬起/一把把柳丝面条/好想吃呀/鱼儿呆呆地/望着/等着。(《柳丝面条》)
看着这样的诗作,孩子们特别激动,不一会儿,黑板上就有了好几首诗:
春天/柳树上/挂着许多/宝石项链/真想买上一串/送给妈妈。(《宝石项链》)
柳条像一支支神笔/在地上又写又画/把大地画绿了。(《神笔》)
聊完了柳条,我们又开始聊云朵。云朵像什么呢?孩子们头也不抬地说,云朵像棉花糖,云朵像小山羊……我跟孩子们说,咱们的想法可以新奇一点,想一点别人想不到的,那就非常棒了。
这时候陈思恒站起来说:“我觉得云朵是吐司面包。”面包是大家常常想到的,加上一个吐司,就觉得有点不太一样。
“这个吐司面包是谁烤的呢?味道又怎么样呢?”在我的一连串的追问下,黑板上又有了一首诗:
风儿面包房开业了/一片片云朵面包/送到太阳炉边/烤烤烤/一直烤到傍晚/云朵面包/香香地出炉了/一片片/被月亮买走了。(《云朵面包》)
看着黑板上一首又一首小诗,孩子们纷纷创作起来,有的把椅子比作大嘴巴,一上课,就咬住“我”屁股;有的把爸爸的胡子比作刷子,爸爸亲“我”时,就像刷子在刷“我”的脸,痒痒的;有的把风比作淘气的小伙伴,抢走了“我”的纸飞机……
在柳叶间,在云朵里,在鞋子里,在路灯下,孩子的童心童趣被激发,在长长短短的诗行里,他们放飞想象,记录下自己的奇思妙想。
人们常说,孩子是天生的诗人,那是因为孩子的童真童趣和童诗里的天真意趣是一脉相承的。是的,每一份童心都值得赞美,每一份童真都值得歌颂。我想,我能做的,就是保护好孩子的纯真美好,呵护好孩子的想象,让每一个孩子在童年里和诗意相遇,和美好相遇,从而爱上写作,爱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