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童年和诗意相遇

来源 :莫愁·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ala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9月,我踏进了二年级(1)班的教室。这是我第一次从高年级来到二年级担任班主任,我遇到了一群可爱的孩子,开始了和以往不一样的故事。

风、水洼和桂花


  一天,我和小朋友聊得正开心,一阵风从窗外吹进来,在教室里徘徊一圈又出去了。我就对孩子们说:“咱们的课堂真是太精彩了,连风也来敲我们的窗,推我们的门。”说到这里,我笑眯眯地看着孩子们,像以前那样等待着孩子们回应。可是,这群孩子一脸愕然地看着我。
  “老师,风哪里有手有脚,怎么会敲门?”
  “风还会敲窗,真是好玩。”
  ……
  我启发孩子们说:“风不仅有手和脚,风还很神奇呢。有时候风会变得很高大,可以把房子壓垮;有时候又会很瘦弱,可以从我家窗户缝里钻进来……”我顿了顿,一抬头,看见头上正转个不停的电风扇,突然想起了以前的学生写的一首童诗:“风真可怜/藏在电风扇里/可能一辈子都出不来了。”我把这首生动有趣的小诗读给孩子们听,孩子们一听都笑了起来。
  在这样轻松的氛围里,我背诵了几首关于风的诗,又抛了几个问题给孩子们课后思考:“你看见的风是胖的还是瘦的?你遇到的风脾气咋样?你看见的风有颜色吗……”
  我深信,在我的启发下,孩子们的诗心一定会被唤醒。我还相信大自然的力量,它也可以唤起孩子们的诗心,唤起他们的温暖和善意。
  中午在孩子们吃完饭后,我带着他们去校园的小花园里走走看看,看看梧桐树叶在风中摇摆,看枫树可爱的叶子,闻一闻樟树的芬芳,认一认紫薇花的形状……
  初秋,雨水很多,操场上常常会留下一个一个的小水洼,映着蓝莹莹的天空,还有明晃晃的云朵。每次孩子们经过时,总会淘气地踩着水洼,搞得水花飞溅,鞋袜也都湿了。看着这帮淘气又可爱的孩子,我灵机一动,说:“你们知道吗?这清清的水洼可是白云的镜子,你们小心一点,别踩坏了。”听我这么一说,孩子们都笑了。再路过小水洼时,孩子都会小心地绕过去:“这是白云的镜子啊,我们不要踩到它。”
  桂花开了,校园里大片大片的金桂、银桂在枝头探出小小的脸庞。我带着他们一天天走在树下,看花朵的玲珑剔透,浸在浓浓淡淡的桂香里,我不知道这会在他们心里留下些什么,但我坚信,有些东西看不见,但是一定能感受到。
  那天,看完了桂花,我们回到了教室。我跟孩子们分享了几首桂花诗。孩子们说:“这就是诗啊,我们也可以。”我笑着问:“你们觉得桂花像什么?”季湘钧说:“我觉得桂花是香水。”“然后呢?”我追问。
  在我的引导下,孩子创作出了一首诗:桂花是一瓶香水/风把它/打翻了/我们每个人身上/都香喷喷的。我们给这首诗起了一个名字——《桂花香水》,我把这首诗写在黑板上,还署上了孩子的姓名,并让孩子大声读出自己写的诗。看着写在黑板上的诗,孩子的眼睛都亮了,原来天马行空的想象就可以变成诗啊。
  在我的鼓励下,孩子创作的热情越来越高涨。他们发挥想象,创作了大量的诗作。
  李齐锴写道:我家门前有一棵桂花树/后院有一株迷迭香/秋天到了/我就打开窗户/让它们的香味/在我家里相遇。
  他还写了一首《青苔》,发表在了杂志上。
  我把孩子们的诗打印出来,贴在教室的一角。一下课,孩子们就会围在一起阅读;老师们来上课,他们还得意地向老师推荐自己写的诗。

柳条、云朵及枫叶


  下面的事物像什么?看谁想得妙,说得多。
  柳条  云朵  枫叶
  椅子  路灯  胡子  鞋
  这是教材里“语文园地”里的一项练习,文中的例句“爸爸的鞋像小船”“弟弟的鞋像鸟窝”,这些独特的比喻多可爱啊。不妨把这个语文练习变成诗歌教学现场。
  就从柳条开始吧。我找了几张柳条的图片,让孩子们说说柳条像什么。
  “笔、眉毛、尾巴、鱼竿线、鞋带、毛线、胡子、面条、鞭子、宝石项链、丝带、铅笔、吸管、彩虹……”
  不一会儿,孩子们缤纷的想象涂满了黑板。
  季湘钧小朋友觉得“面条”这个想法很有意思。他说:“柳条长长的,细细的,就像好吃的面条。”他这样说,写出了柳条像面条,但是读起来觉得有点单薄。那该怎么把诗写得更好呢?我引导他们聚焦“面条”这个想法,再去想一想:柳丝面条,谁下的呢?下给谁吃的呢?他吃到了吗?
  下面条了/下面条了/风厨师/在河边扬起/一把把柳丝面条/好想吃呀/鱼儿呆呆地/望着/等着。(《柳丝面条》)
  看着这样的诗作,孩子们特别激动,不一会儿,黑板上就有了好几首诗:
  春天/柳树上/挂着许多/宝石项链/真想买上一串/送给妈妈。(《宝石项链》)
  柳条像一支支神笔/在地上又写又画/把大地画绿了。(《神笔》)
  聊完了柳条,我们又开始聊云朵。云朵像什么呢?孩子们头也不抬地说,云朵像棉花糖,云朵像小山羊……我跟孩子们说,咱们的想法可以新奇一点,想一点别人想不到的,那就非常棒了。
  这时候陈思恒站起来说:“我觉得云朵是吐司面包。”面包是大家常常想到的,加上一个吐司,就觉得有点不太一样。
  “这个吐司面包是谁烤的呢?味道又怎么样呢?”在我的一连串的追问下,黑板上又有了一首诗:
  风儿面包房开业了/一片片云朵面包/送到太阳炉边/烤烤烤/一直烤到傍晚/云朵面包/香香地出炉了/一片片/被月亮买走了。(《云朵面包》)
  看着黑板上一首又一首小诗,孩子们纷纷创作起来,有的把椅子比作大嘴巴,一上课,就咬住“我”屁股;有的把爸爸的胡子比作刷子,爸爸亲“我”时,就像刷子在刷“我”的脸,痒痒的;有的把风比作淘气的小伙伴,抢走了“我”的纸飞机……
  在柳叶间,在云朵里,在鞋子里,在路灯下,孩子的童心童趣被激发,在长长短短的诗行里,他们放飞想象,记录下自己的奇思妙想。
  人们常说,孩子是天生的诗人,那是因为孩子的童真童趣和童诗里的天真意趣是一脉相承的。是的,每一份童心都值得赞美,每一份童真都值得歌颂。我想,我能做的,就是保护好孩子的纯真美好,呵护好孩子的想象,让每一个孩子在童年里和诗意相遇,和美好相遇,从而爱上写作,爱上生活。
其他文献
我的妈妈娇小玲珑,短发乌亮,全身散发出一股精干而有学问的气息。  妈妈是一个“不务正业”的英语老师,为什么说她“不务正业”呢?因为她虽然是老师,却酷爱翻译和写作,她翻译了好多本书,可谓“战功赫赫”。比起学术论文,她似乎更爱写随笔,闲散地记录下生活中或特殊或平淡的点点滴滴。  妈妈中学时给自己起笔名“蓝冰”。蓝色深邃又广阔,让人联想到天空和深海;冰,洁白、寒冷、坚硬,给人纯净透明之感。也许这就是她年
期刊
1  “妈妈,你说人需要朋友吗?”  我正和阳阳读着一本特别有趣的书,煦儿不知道什么时候走了进来,突然很认真地问我。  我感到欣喜,又突然有些不知所措。我喜欢和孩子探讨他的每一个疑问,孩子的想法是那样纯真而有趣。我知道我的每一个答案,以及回答问题时的语气、表情,都会一点点地像油墨一样,浸润到他洁白的生命底色里,构成他人生画卷的一部分。所以我顿了一下,思考着该怎样来回答,能让这个对一切好奇而又懵懂的
期刊
不久前,单位搞了一次“云美食比赛”活动,只要把自己做某道美食的过程拍成小视频上传,就可以参加比赛,由大家投票选出前三名。同事们都觉得这活动有意思,纷纷大展厨艺。  我不会做菜,却很愿意欣赏那一道道美食大餐的视频。有一位同事做的是五颜六色的面食,因为在面粉里加入了紫薯、菠菜汁等各种果蔬原料,这倒没什么稀奇的,关键是她做的并非简单的馒头、包子之类,而是把它们蒸制成了一幅幅美食图画,比如空中有云朵,云朵
期刊
高同学,不许看手机,认真看好了,看詹老师是怎么折的!  詹老师大声呵斥。  高同学者,笔者本人;詹老师者,6岁的小外孙女也。  一个好为人师,颐指气使;一个毕恭毕敬,做小宝的学生。师生互动,其乐无穷。  你看看,你看看,高同学,你怎么这么笨,要这样这样、这样这样。小宝贝一边说,一边手指上下翻飞。一会儿,一个纸盒子出来了;一会儿,一把精致的小折扇制作完成了。  高同学实在惭愧,自叹不如,差了几条大街
期刊
这个星期,儿子都在为学校的好书推荐比赛忙碌,从写稿子到制作课件,他都认真准备。  这次比赛先要经过班级选拔,优胜者才有机会参加校级比赛。儿子在班级比赛中脱颖而出,他信心百倍,希望能在校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在正式比赛的前两天,老师为孩子修改了稿子,增加了内容。儿子反复演练,但在模拟赛中依旧会卡壳。这让我们忧心忡忡。  正式比赛前一天晚上,老师通知,准备在比赛当天早上再进行一次复活赛,根据孩子状态来
期刊
汪曾祺故居  在江蘇省高邮市汪曾祺纪念馆西侧,有一条竺家巷,汪氏故居就在这里。坐东朝西的狭窄偏房,两间双层小楼,大门上多年来贴着一副春联: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语出宋儒程颢的《秋日偶成》,是汪曾祺先生极喜欢的一联句,他曾经多次写成条幅送给身边的亲朋好友。留守在汪氏故居的汪曾祺的弟弟妹妹等家人决定,每年都将这副字作为春联贴在大门上。  一户人家挂的春联往往透露了主人的审美情趣、精神气质
期刊
摘 要:李清照在宋代词坛备受推崇,被后人称为婉约词宗。她喜用“瘦寒清淡”之语,表现诸般愁情,创造出清疏淡雅的词境,表现出独特的审美追求。这是与李清照的人生遭际和她所处的特殊时代现实分不开的,也是词人独特审美追求和宋代社会心理的折射。  关键词:李清照词 瘦境 愁情 清寒 疏淡 审美追求  在宋代词坛星汉灿烂的作家群中,李清照以一女子身份“在宋诸媛中,自成一家”,不徒“俯视巾帼”乃至“直欲压倒须眉”
期刊
莫愁小记者赵子沫  风景秀丽的原野上,小女孩正提着篮子割草,她一边割,一边采下野花插在自己的头发上。微风拂过,她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救救我吧,请救救我!”忽然,一个哀伤的声音传进了女孩的耳朵。  “你是谁?”女孩向四周望望,可连人影都没看到。  “我在这儿,在你的脚边。”声音又响了起来。  女孩低头一看,原来是一只蝴蝶。蝴蝶说:“我本来是仙女,可是被施了魔法变成了蝴蝶。不过,你能帮助我变回人形
期刊
摘 要:电影《刘三姐》是我国第一部山水风光的音乐片,曾荣获第二届《大众电影》百花奖,以“人美”“歌美”“景美”三美而誉满全国,风靡东南亚。一是人美的艺术风格,不论是以刘三姐为代表的正面人物,还是以莫财主为代表的反面人物,都给观众展示了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美;二是歌美的山歌韵味,《刘三姐》影片中有数十首插曲,都具有广西壮族山歌韵味,融入了壮族彩调戏的风格,采用的是单声平调和对唱的形式,巧妙地将“赋、比
期刊
作者与女儿  放假了,女儿小祯和小区里几个同龄孩子经常在一起玩。她绘声绘色地给同伴们读绘本,让其他几位妈妈吃惊不已,她们向我取经,如何让4岁的孩子自主阅读。  我以为,小祯能认识那么多字,是因为亲子阅读开始得比较早。  在小祯1岁前,我就开始为她选购绘本了。作为一个爱书之人,又从事的是文字工作,这件事对我来说甘之如饴。  小祯第一次见到绘本没表现出特别的兴趣,但刚过1岁,开始牙牙学语的她突然对《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