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以网络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不仅对人们的经济生活和消费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然而,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给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对南京部分高职院校利用新媒体开展志愿服务的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提出了新媒体时代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新媒体 高职院校 大学生 志愿服务
随着国家“网络强国”战略的持续推进,我国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新媒体也深入到了每家每户。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记载,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学生群体占比例最高,达到24.8%;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6.3%,手机上网比例持续提升。可见,新媒体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95后大学生个性鲜明、追逐潮流,对新鲜事物有着浓厚的好奇心。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国务院关于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决定中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作为高职院校开展第二课堂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起到积极的作用。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对新媒体技术的充分利用,要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志愿服务活动的项目调研、活动策划、志愿者招募、宣传推广等各个环节的积极作用。在新媒体的时代,志愿服务工作必须紧跟时代潮流,用好新媒体的双刃剑,激发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热情,提高能动性,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良好发展。
一、新媒体时代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影响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已经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吃穿住行全都依靠新媒体。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更是离不开以互联网和手机为物质基础的网络文化,海量丰富的文化信息、线上的互动交流,他们畅游在网络的大海里。而新媒体像一把“双刃剑”,不仅对大学生个体产生了重要的双重影响,对高职院校开展工作更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还存在志愿者服务周期短、志愿者主动性不强等方面的特殊性,新媒体的双刃剑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带来机遇和挑战。
1.新媒体给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带来的机遇。
1.1新媒体的多元性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提供了平台。信息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多种形式的媒体形态,对人们的学习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尤其热衷于关注新鲜事物,从最开始的网站、QQ、博客到微博、微信等,他们紧跟时代步伐,紧跟潮流,利用多种数字平台相互交流。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目标单一、形式多样、意义重大,深受热情勇敢有愛心的大学生们欢迎,凭借新媒体的多元性,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媒体关注志愿服务工作,激发他们为人民服务热情,引导大学生心怀感恩,心系社会。高职院校尤为注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志愿服务作为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大力的发展,新媒体的多元性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1.2新媒体的即时性提高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实效。传播与更新速度快、成本低、信息量大、内容丰富等是新媒体最突出的优势。即时性更是新媒体受到人们追捧的重要原因之一,即时的消息可以让人们足不出户看世界,了解身边事。大学生志愿服务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社会的广泛认可,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愈来愈高,尤其在重大活动中,志愿者的人数远远超出需求人数。比如2014年的南京青奥会,无数的志愿者争相报名,积极为青奥会服务、为全世界的青少年服务。新媒体的即时性可以让大学生们第一时间了解到志愿服务的项目内容、项目形式以及基本条件,对于他们感兴趣的服务项目,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工作快捷高效。
1.3新媒体的交互性增强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针对性。新媒体信息传播的交互性,对大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曾经的人人网、QQ空间,现在的BBS、微信朋友圈,俨然就是大学生的校园联盟大论坛,像是大学生们的第二课堂,他们的交流圈子越扩越大。这样的交互性用于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无论是对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者、志愿服务对象,还是志愿服务工作本身都有很强的针对性。通过以网上发帖、网上策划、网上交流,动员大学生积极参与专业和专项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之间相互交流,能够更好的分享心得体会;志愿服务组织者可以更好的倾听志愿者的意见和建议;志愿服务对象可以享受更加体贴细致的服务。这些都极大地增强了志愿服务工作的针对性,提升了志愿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2.新媒体给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带来的挑战。
2.1新媒体的虚拟性要求大学生志愿者有很强的认知能力。新媒体是把双刃剑,虚拟性的特征可以让大学生在虚拟世界里敢说真话,增强自信,更好的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但是虚拟世界也是危险的世界,存在许多潜在的负面因素。大部分的大学生一直生活在象牙塔中,对混杂的社会仅仅一知半解,认知能力和辨别能力较弱,尤其在虚拟空间里,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比较容易被利用、被欺骗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遗憾。大学生志愿服务是社会实践的一个组成部分,与社会接触,服务项目众多,接触各类人员,对大学生志愿者有着较高的考验。新媒体作为开展志愿服务必不可少的一种途径,因此,提升大学生志愿者的认知能力和辨别力十分必要。
2.2新媒体的不确定性要求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有很强的凝聚力。95后的大学生崇尚自由、追求平等,希望独立自主的行使权力和义务。在新媒体时代,每位公民都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传播者和接收者,信息的效用难以控制。在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中,也存在同样的困境。大学生因新媒体的不确定性而屏蔽一些信息,但除了屏蔽一些无效信息外,有效的甚至有益的信息也会被屏蔽。又或者一些从自身经验角度发布的消极信息也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判断力。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本身应具备较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才能够引导大学生积极投入社会实践,增长才干。 2.3新媒体的开放性要求大学生志愿服务有很强的组织性。新媒体的开放性指的是爆炸式的信息传播,没有地域和文化的限制,内容繁多,堆积在虚拟网络。爆炸式的信息通常是无法真正的理出头绪,人们在新媒体的信息海域里也仅是各取所需。然而新媒体不仅仅是传播工具,他还承载了意识形态和文化政治势力,尤其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单纯依靠学校和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推进信息和资源的开放共享,利用新媒体技术挖掘志愿服务项目,创新志愿服务形式,寻找社会资源,取得各方支持,这就需要在开放的世界中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组织性。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及原因
1.运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在对南京三家高职院进行实地调研和网站调查的基础上,发现新媒体已开始应用于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深度不够深,面上不够宽,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利用新媒体方式形式较为单一。三家高职院都组建了大学生志愿者协会,由团委统一管理,二级学院设立大学生志愿者协会分会,由分团委(团总支)指导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三家院校的大学生志愿者协会(分会)都有网站,也均开设了微信公众订阅号和官方微博,也都利用这三种新媒体方式开展招募志愿者、发布志愿活动项目、宣传志愿服务活动等工作。但从利用新媒体手段的深度来看,有的院校利用新媒体招募志愿者仅停留在发布公告的层面,并不能接受微信报名,这就存在深度不够的现状。从利用新媒体手段的面上来看,有的院校利用新媒体仅仅为了使用而使用,并没有真正将大学生志愿服务与新媒体相融合。
在对三家高职院校志愿服务的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及网站的调查来看,还存在受关注度不高、互动交流不积极等现象。三种平台的作用发挥还不充分。对此,笔者对现象进行调研,多数大学生表示三种志愿服务组织宣传平台的同时运行会让人有无孔不入的控制感和强迫感,只愿意选择一种最常用的平台进行关注;有的大学生则表示自己对志愿服务不感兴趣,对学校的志愿服务活动也不想要关注,迫于老师班委的要求,被迫关注也不愿意互动交流。
在问及新媒体运用的满意度时,调查结果显示平均值较低。50%以上表示不太满意甚至不满意。可见,新媒体在大学生志愿服务运作过程中还不尽如人意。
2.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的原因。
2.1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模式单一。现状中提到“三家高职院都组建了大学生志愿者协会,由团委统一管理,二级学院设立大学生志愿者协会分会,由分团委(团总支)指导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这种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说明志愿服务活动组织比较容易行政化。大学生志愿者在接受学校、团委的管理和分配的同时,有可能会被摊派工作任务,从而导致志愿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丢失,降低志愿者的服务质量,影响学校的志愿服务工作水平。
2.2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创新力度和吸引力不够。在调查过程中发现,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运用新媒体主要集中在发布活动通知、新闻及相关品牌项目的介绍等,缺乏志愿精神、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案例、优秀志愿者事迹等的宣传,大学生志愿服务开展的吸引力不足,新媒体的运用价值没有完全体现。在服务项目运作过程中,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基本停留在自上而下的被动式服务,或者是主要运作传统的服务项目,缺少创新的服务项目,甚至在服务形式上也墨守成规、固定搭配,几次项目运作下来,大学生志愿者会觉着枯燥乏味,对志愿服务工作兴趣缺缺,大学生志愿服务必须加大创新力度。
2.3学校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还不够。高职院校大学生学制仅有三年,而真正在校的时间仅有两年,在学习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技能训练、社会实践也是高职院校教学中的重头戏。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社会实践的一个组成部分,学校给予鼓励和支持,但是力度还不够大。主要表现为制度不够完善、人员配比不够充足等,这些也是当前新媒体在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中受限的主要问题。
三、新媒体环境下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对策
1.激发大学生志愿者的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亦称“自觉能动性”,它指人的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反作用或能动作用。在大学生志愿服务过程中,志愿者的主观能动性决定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激发大学生志愿者的主观能动性可依靠新媒体进行。首先,利用新媒体加强志愿者培训。当前,网络课程、网络视频是学习中接触较多的一种形式,志愿服务作为大学生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通过在线课程、空间直播等新颖便捷的方式开设培训课程,讲解志愿服务宗旨、服务内容、工作流程、工作环境等,传播志愿精神,可极大地提升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主动性。其次,加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据调查,高职院校实行服务项目学分制,对大学生的第二课堂进行学分认定,参与志愿服务可申请学分认定,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学分认定,新媒体的及时性提升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动力。利用新媒体平台选树优秀志愿者典型,大力传播其先进事迹,用身边人身边事激发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第三,将志愿服务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有利于个人价值取向和社会意识的养成,大学生急于检验自身所学本领,期待将所学的专业知识用于发现社会矛盾和解决社会问题。通过志愿服务,大学生志愿者能够有利于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的设定,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重要的作用。
2.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随着我国志愿服务的快速發展,志愿服务专业化要求越来越明显。大学生志愿者运用专业知识服务地方经济,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真正与社会结合,与行业结合,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专业优势,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同时也促进我国的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根据调查显示,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基本以爱心帮扶、环保公益、支教助学为主,仅需要具备操作能力即可完成任务,缺少专业化的志愿服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挑战性不足,引发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积极性降低等,志愿服务组织者应注重将志愿服务项目与大学生专业知识相结合。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者应根据活动项目内容对志愿者进行有效的分类筛选,尽量做到专业对口,增强志愿服务的针对性和服务质量,因此,加强志愿者的专业化培训也显得尤为重要。利用新媒体促进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需要抓住微博、微信、网站等新媒体传播平台,展现大学生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的专业素养、道德素养和能力素养,更好的让志愿服务对象产生对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者的信任,也让社会公众对大学生志愿者和志愿服务行为进一步认同,从而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专业化的积极影响。同时可以利用微信微博等平台加强社会常识和专业知识的推广,使得大学生志愿者能够及时更新知识库,更好地开展志愿服务工作。 3.优化志愿服务管理模式。在新媒体环境下优化志愿服务管理模式,运用新媒体的多元共享即时等特性开展志愿服务,进一步将志愿精神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扩大志愿服务的影响力,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大学生想要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大学生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者是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两大主体,可以说志愿服务的开展由这两大主体决定。优化志愿服务管理模式,首先必须优化主体。首先,在志愿者的招募、登记、注册等环节中,必须加强大数据建设。用新媒体平台开展招募工作,针对报名学生及时完善信息,进行实名注册,对志愿者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分析,重点培养一批服务相对稳定、实践经验丰富、志愿精神踏实的大学生志愿者骨干队伍。其次,要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的管理体制。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鼓励学生工作者积极参与到学校各类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新媒体中去,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者的指导和监督。要加强志愿服务组织者的管理能力培训,利用新媒体手段有效的分配志愿者,提高服务实效。
优化服务管理模式,还必须整合资源完善机制。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管理模式基本由两种方式,一种是在校内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学校团委接受上级团组织、志愿者协会的领导,指导学校志愿者协会及分会开展志愿服工作,另一种是由几所高校共同发起,组建志愿服务合作联盟,合作开展志愿服务工作。这些管理模式下的志愿服务工作虽能够整合一定的资源,但行政化色彩较为浓厚。在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应及时顺应社会发展形势,积极探索并利用新媒体技术建立跨高校、跨社团的志愿服务资源体系,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志愿服务资源的整合,强化志愿服务的主体性,创新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减少志愿服务的政治和行政色彩,真正形成高校间相互合作,学生团体相互交流的志愿服务局面。另外,应建立网络监管机制,学校相关部门应做好网络的监管和维护工作,优化网络环境,约束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为运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提供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范忠烽,吴文衔,吴长虹,李哲.新媒体发展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运作模式的影响及对策[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8).
[2]林强,仝泽民,鞠彬杰.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志愿服務长效机制探究—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为例[J].高校辅导员学刊,第6卷第3期.
[3]高成.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开展现状探究[J].北方文学(下旬),2016(9).
[4]王莉超.互联网时代志愿服务传播策略论[J].宜宾学院学报,2014(10).
[5]夏心怡.微信在高校志愿服务工作中的创新运用研究[J].时代教育,2014(20).
关键词:新媒体 高职院校 大学生 志愿服务
随着国家“网络强国”战略的持续推进,我国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新媒体也深入到了每家每户。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记载,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学生群体占比例最高,达到24.8%;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6.3%,手机上网比例持续提升。可见,新媒体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95后大学生个性鲜明、追逐潮流,对新鲜事物有着浓厚的好奇心。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国务院关于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决定中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作为高职院校开展第二课堂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起到积极的作用。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对新媒体技术的充分利用,要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志愿服务活动的项目调研、活动策划、志愿者招募、宣传推广等各个环节的积极作用。在新媒体的时代,志愿服务工作必须紧跟时代潮流,用好新媒体的双刃剑,激发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热情,提高能动性,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良好发展。
一、新媒体时代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影响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已经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吃穿住行全都依靠新媒体。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更是离不开以互联网和手机为物质基础的网络文化,海量丰富的文化信息、线上的互动交流,他们畅游在网络的大海里。而新媒体像一把“双刃剑”,不仅对大学生个体产生了重要的双重影响,对高职院校开展工作更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还存在志愿者服务周期短、志愿者主动性不强等方面的特殊性,新媒体的双刃剑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带来机遇和挑战。
1.新媒体给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带来的机遇。
1.1新媒体的多元性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提供了平台。信息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多种形式的媒体形态,对人们的学习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尤其热衷于关注新鲜事物,从最开始的网站、QQ、博客到微博、微信等,他们紧跟时代步伐,紧跟潮流,利用多种数字平台相互交流。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目标单一、形式多样、意义重大,深受热情勇敢有愛心的大学生们欢迎,凭借新媒体的多元性,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媒体关注志愿服务工作,激发他们为人民服务热情,引导大学生心怀感恩,心系社会。高职院校尤为注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志愿服务作为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大力的发展,新媒体的多元性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1.2新媒体的即时性提高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实效。传播与更新速度快、成本低、信息量大、内容丰富等是新媒体最突出的优势。即时性更是新媒体受到人们追捧的重要原因之一,即时的消息可以让人们足不出户看世界,了解身边事。大学生志愿服务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社会的广泛认可,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愈来愈高,尤其在重大活动中,志愿者的人数远远超出需求人数。比如2014年的南京青奥会,无数的志愿者争相报名,积极为青奥会服务、为全世界的青少年服务。新媒体的即时性可以让大学生们第一时间了解到志愿服务的项目内容、项目形式以及基本条件,对于他们感兴趣的服务项目,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工作快捷高效。
1.3新媒体的交互性增强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针对性。新媒体信息传播的交互性,对大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曾经的人人网、QQ空间,现在的BBS、微信朋友圈,俨然就是大学生的校园联盟大论坛,像是大学生们的第二课堂,他们的交流圈子越扩越大。这样的交互性用于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无论是对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者、志愿服务对象,还是志愿服务工作本身都有很强的针对性。通过以网上发帖、网上策划、网上交流,动员大学生积极参与专业和专项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之间相互交流,能够更好的分享心得体会;志愿服务组织者可以更好的倾听志愿者的意见和建议;志愿服务对象可以享受更加体贴细致的服务。这些都极大地增强了志愿服务工作的针对性,提升了志愿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2.新媒体给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带来的挑战。
2.1新媒体的虚拟性要求大学生志愿者有很强的认知能力。新媒体是把双刃剑,虚拟性的特征可以让大学生在虚拟世界里敢说真话,增强自信,更好的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但是虚拟世界也是危险的世界,存在许多潜在的负面因素。大部分的大学生一直生活在象牙塔中,对混杂的社会仅仅一知半解,认知能力和辨别能力较弱,尤其在虚拟空间里,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比较容易被利用、被欺骗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遗憾。大学生志愿服务是社会实践的一个组成部分,与社会接触,服务项目众多,接触各类人员,对大学生志愿者有着较高的考验。新媒体作为开展志愿服务必不可少的一种途径,因此,提升大学生志愿者的认知能力和辨别力十分必要。
2.2新媒体的不确定性要求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有很强的凝聚力。95后的大学生崇尚自由、追求平等,希望独立自主的行使权力和义务。在新媒体时代,每位公民都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传播者和接收者,信息的效用难以控制。在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中,也存在同样的困境。大学生因新媒体的不确定性而屏蔽一些信息,但除了屏蔽一些无效信息外,有效的甚至有益的信息也会被屏蔽。又或者一些从自身经验角度发布的消极信息也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判断力。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本身应具备较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才能够引导大学生积极投入社会实践,增长才干。 2.3新媒体的开放性要求大学生志愿服务有很强的组织性。新媒体的开放性指的是爆炸式的信息传播,没有地域和文化的限制,内容繁多,堆积在虚拟网络。爆炸式的信息通常是无法真正的理出头绪,人们在新媒体的信息海域里也仅是各取所需。然而新媒体不仅仅是传播工具,他还承载了意识形态和文化政治势力,尤其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单纯依靠学校和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推进信息和资源的开放共享,利用新媒体技术挖掘志愿服务项目,创新志愿服务形式,寻找社会资源,取得各方支持,这就需要在开放的世界中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组织性。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及原因
1.运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在对南京三家高职院进行实地调研和网站调查的基础上,发现新媒体已开始应用于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深度不够深,面上不够宽,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利用新媒体方式形式较为单一。三家高职院都组建了大学生志愿者协会,由团委统一管理,二级学院设立大学生志愿者协会分会,由分团委(团总支)指导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三家院校的大学生志愿者协会(分会)都有网站,也均开设了微信公众订阅号和官方微博,也都利用这三种新媒体方式开展招募志愿者、发布志愿活动项目、宣传志愿服务活动等工作。但从利用新媒体手段的深度来看,有的院校利用新媒体招募志愿者仅停留在发布公告的层面,并不能接受微信报名,这就存在深度不够的现状。从利用新媒体手段的面上来看,有的院校利用新媒体仅仅为了使用而使用,并没有真正将大学生志愿服务与新媒体相融合。
在对三家高职院校志愿服务的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及网站的调查来看,还存在受关注度不高、互动交流不积极等现象。三种平台的作用发挥还不充分。对此,笔者对现象进行调研,多数大学生表示三种志愿服务组织宣传平台的同时运行会让人有无孔不入的控制感和强迫感,只愿意选择一种最常用的平台进行关注;有的大学生则表示自己对志愿服务不感兴趣,对学校的志愿服务活动也不想要关注,迫于老师班委的要求,被迫关注也不愿意互动交流。
在问及新媒体运用的满意度时,调查结果显示平均值较低。50%以上表示不太满意甚至不满意。可见,新媒体在大学生志愿服务运作过程中还不尽如人意。
2.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的原因。
2.1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模式单一。现状中提到“三家高职院都组建了大学生志愿者协会,由团委统一管理,二级学院设立大学生志愿者协会分会,由分团委(团总支)指导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这种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说明志愿服务活动组织比较容易行政化。大学生志愿者在接受学校、团委的管理和分配的同时,有可能会被摊派工作任务,从而导致志愿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丢失,降低志愿者的服务质量,影响学校的志愿服务工作水平。
2.2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创新力度和吸引力不够。在调查过程中发现,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运用新媒体主要集中在发布活动通知、新闻及相关品牌项目的介绍等,缺乏志愿精神、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案例、优秀志愿者事迹等的宣传,大学生志愿服务开展的吸引力不足,新媒体的运用价值没有完全体现。在服务项目运作过程中,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基本停留在自上而下的被动式服务,或者是主要运作传统的服务项目,缺少创新的服务项目,甚至在服务形式上也墨守成规、固定搭配,几次项目运作下来,大学生志愿者会觉着枯燥乏味,对志愿服务工作兴趣缺缺,大学生志愿服务必须加大创新力度。
2.3学校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还不够。高职院校大学生学制仅有三年,而真正在校的时间仅有两年,在学习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技能训练、社会实践也是高职院校教学中的重头戏。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社会实践的一个组成部分,学校给予鼓励和支持,但是力度还不够大。主要表现为制度不够完善、人员配比不够充足等,这些也是当前新媒体在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中受限的主要问题。
三、新媒体环境下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对策
1.激发大学生志愿者的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亦称“自觉能动性”,它指人的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反作用或能动作用。在大学生志愿服务过程中,志愿者的主观能动性决定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激发大学生志愿者的主观能动性可依靠新媒体进行。首先,利用新媒体加强志愿者培训。当前,网络课程、网络视频是学习中接触较多的一种形式,志愿服务作为大学生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通过在线课程、空间直播等新颖便捷的方式开设培训课程,讲解志愿服务宗旨、服务内容、工作流程、工作环境等,传播志愿精神,可极大地提升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主动性。其次,加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据调查,高职院校实行服务项目学分制,对大学生的第二课堂进行学分认定,参与志愿服务可申请学分认定,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学分认定,新媒体的及时性提升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动力。利用新媒体平台选树优秀志愿者典型,大力传播其先进事迹,用身边人身边事激发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第三,将志愿服务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有利于个人价值取向和社会意识的养成,大学生急于检验自身所学本领,期待将所学的专业知识用于发现社会矛盾和解决社会问题。通过志愿服务,大学生志愿者能够有利于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的设定,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重要的作用。
2.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随着我国志愿服务的快速發展,志愿服务专业化要求越来越明显。大学生志愿者运用专业知识服务地方经济,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真正与社会结合,与行业结合,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专业优势,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同时也促进我国的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根据调查显示,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基本以爱心帮扶、环保公益、支教助学为主,仅需要具备操作能力即可完成任务,缺少专业化的志愿服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挑战性不足,引发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积极性降低等,志愿服务组织者应注重将志愿服务项目与大学生专业知识相结合。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者应根据活动项目内容对志愿者进行有效的分类筛选,尽量做到专业对口,增强志愿服务的针对性和服务质量,因此,加强志愿者的专业化培训也显得尤为重要。利用新媒体促进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需要抓住微博、微信、网站等新媒体传播平台,展现大学生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的专业素养、道德素养和能力素养,更好的让志愿服务对象产生对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者的信任,也让社会公众对大学生志愿者和志愿服务行为进一步认同,从而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专业化的积极影响。同时可以利用微信微博等平台加强社会常识和专业知识的推广,使得大学生志愿者能够及时更新知识库,更好地开展志愿服务工作。 3.优化志愿服务管理模式。在新媒体环境下优化志愿服务管理模式,运用新媒体的多元共享即时等特性开展志愿服务,进一步将志愿精神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扩大志愿服务的影响力,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大学生想要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大学生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者是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两大主体,可以说志愿服务的开展由这两大主体决定。优化志愿服务管理模式,首先必须优化主体。首先,在志愿者的招募、登记、注册等环节中,必须加强大数据建设。用新媒体平台开展招募工作,针对报名学生及时完善信息,进行实名注册,对志愿者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分析,重点培养一批服务相对稳定、实践经验丰富、志愿精神踏实的大学生志愿者骨干队伍。其次,要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的管理体制。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鼓励学生工作者积极参与到学校各类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新媒体中去,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者的指导和监督。要加强志愿服务组织者的管理能力培训,利用新媒体手段有效的分配志愿者,提高服务实效。
优化服务管理模式,还必须整合资源完善机制。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管理模式基本由两种方式,一种是在校内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学校团委接受上级团组织、志愿者协会的领导,指导学校志愿者协会及分会开展志愿服工作,另一种是由几所高校共同发起,组建志愿服务合作联盟,合作开展志愿服务工作。这些管理模式下的志愿服务工作虽能够整合一定的资源,但行政化色彩较为浓厚。在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应及时顺应社会发展形势,积极探索并利用新媒体技术建立跨高校、跨社团的志愿服务资源体系,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志愿服务资源的整合,强化志愿服务的主体性,创新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减少志愿服务的政治和行政色彩,真正形成高校间相互合作,学生团体相互交流的志愿服务局面。另外,应建立网络监管机制,学校相关部门应做好网络的监管和维护工作,优化网络环境,约束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为运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提供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范忠烽,吴文衔,吴长虹,李哲.新媒体发展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运作模式的影响及对策[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8).
[2]林强,仝泽民,鞠彬杰.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志愿服務长效机制探究—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为例[J].高校辅导员学刊,第6卷第3期.
[3]高成.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开展现状探究[J].北方文学(下旬),2016(9).
[4]王莉超.互联网时代志愿服务传播策略论[J].宜宾学院学报,2014(10).
[5]夏心怡.微信在高校志愿服务工作中的创新运用研究[J].时代教育,20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