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在高考中要求比较高,学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但并非人人都是成功者。而决定高中数学的,又是高一数学。高一的数学学习是中学数学学习的转折点。在我高一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虽然学习很用功,但其学习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各次测验考试的成绩低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大受打击。在对学生进行交流时,很多学生反映高中数学一学就会,一用就错,一放就忘。这种情况在高一新生中相当普遍。这说明学生对所学知识了解不深刻,掌握不全面,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研究高一新生数学学习特点,以及针对数学学习上的困难提出相应的对策,对高一新生渡过这一转折点有很大的帮助。
一、高一新生学习数学的通病
1.学习被动.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像在初中一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表现在不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或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没有真正理解所学内容;2.学不得法.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分析概念的内涵,讲解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也有的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3.忽视基础.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他们往往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鹜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4.自主学习能力差.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这就要求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高中数学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如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函数的性质,实根分布与参数方程,三角公式的变形与灵活运用,空间概念的形成,实际应用问题等.客观上这些难点就是分化点,有的内容还是高初中教材都不讲的脱节内容,如不采取补救措施,查缺补漏,分化是不可避免的。
二、成因分析
初中学生升人高一时,无论在掌握的数学知识量上,还是对已学数学知识应用的熟练程度上都达不到高中数学所需,例如:在不等式解法中,因式分解就成为一个难点,不少学生就因为分解不出导致解不出不等式。另外计算能力的要求也不一样,初中是可以使用计算器的,而高中计算量大,又不准使用计算器,导致学生跟不上高中的运算要求。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是笔者总结的一些原因:
1.初、高中教材间梯度过大
初中教材偏重于实数集内的运算,缺少对概念的严格定义或对概念的定义不全,如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的定义就是如此;对不少数学定理没有严格论证,或用公理形式给出而回避了证明,比如不等式的许多性质就是这样处理的;教材坡度较缓,直观性强,对每一个概念都配备了足够的例题和习题。
2.高一新生普遍不适应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
高一学生普遍反映数学课能听懂但作业不会做。不少学生说,平时自认为学得不错,考试成绩就是上不去,追究其原因是初中教师重视直观、形象教学,老师每讲完一道例题后,都要布置相应的练习,学生到黑板表演的机会相当多。为了提高合格率,不少初中教师把题型分类,让学生死记解题方法和步骤。在初三,重点题目反复做过多次。而高中教师在授课时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注重举一反三,在严格的论证和推理上下功夫。
三、几点建议和思考
1.解决办法——给高一新生的建议
高中学生仅仅想学好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变被动为主动。但由于上述现象的存在,因此许多同学望而怯步,那么怎样学好数学这门课呢?我的建议(仅供参考):
①切实学懂每个知识点
懂的标准是每个概念和规律你能回答出它们“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等问题;对一些相近似易混淆的知识,要能说出它们的联系和本质区别;能用学过的概念和规律分析解决一些具体的数学问题。
为了学懂,同学们必须做到以下三点:认真阅读课本;认真听讲;理论联系实际。课本知识是前人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准确精练,不是随便看一遍就可弄懂的,必须反复阅读和揣摩,通过课前的阅读了解知识重、难和疑点、以便上课时有目的听讲,提高学习效率。课堂上,老师的讲解一般会比课本更具体更详细。认真听讲,一方面能更好的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加深理解,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学习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思维能力。经常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形成板块结构,实行“整体集装”,如表格化,使知识结构一目了然;经常对习题进行类化,由一例到一类,由一类到多类,由多类到统一;使几类问题归纳于同一知识方法。 及时复习,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进行适当的反复巩固,消灭前学后忘。
②要掌握数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高中的数学思想并不多,但是各知识点之间联系千变万化。只掌握了基本概念和规律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学会从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总结归类。如:①从数学思想分类②从解题方法归类③从知识应用上分类等,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专题化、网络化。 数学不是靠老师教会的,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靠自己主动的思维活动去获取的。学习数学就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败不馁,胜不骄,养成积极进取,不屈不挠,耐挫折的优良心理品质;在学习过程中,要遵循认识规律,善于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去发现问题,注重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不满足于现成的思路和结论,经常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从多侧面、多角度思考问题,挖掘问题的实质。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只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也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以便培养自己的思维方式。
一、高一新生学习数学的通病
1.学习被动.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像在初中一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表现在不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或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没有真正理解所学内容;2.学不得法.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分析概念的内涵,讲解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也有的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3.忽视基础.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他们往往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鹜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4.自主学习能力差.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这就要求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高中数学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如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函数的性质,实根分布与参数方程,三角公式的变形与灵活运用,空间概念的形成,实际应用问题等.客观上这些难点就是分化点,有的内容还是高初中教材都不讲的脱节内容,如不采取补救措施,查缺补漏,分化是不可避免的。
二、成因分析
初中学生升人高一时,无论在掌握的数学知识量上,还是对已学数学知识应用的熟练程度上都达不到高中数学所需,例如:在不等式解法中,因式分解就成为一个难点,不少学生就因为分解不出导致解不出不等式。另外计算能力的要求也不一样,初中是可以使用计算器的,而高中计算量大,又不准使用计算器,导致学生跟不上高中的运算要求。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是笔者总结的一些原因:
1.初、高中教材间梯度过大
初中教材偏重于实数集内的运算,缺少对概念的严格定义或对概念的定义不全,如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的定义就是如此;对不少数学定理没有严格论证,或用公理形式给出而回避了证明,比如不等式的许多性质就是这样处理的;教材坡度较缓,直观性强,对每一个概念都配备了足够的例题和习题。
2.高一新生普遍不适应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
高一学生普遍反映数学课能听懂但作业不会做。不少学生说,平时自认为学得不错,考试成绩就是上不去,追究其原因是初中教师重视直观、形象教学,老师每讲完一道例题后,都要布置相应的练习,学生到黑板表演的机会相当多。为了提高合格率,不少初中教师把题型分类,让学生死记解题方法和步骤。在初三,重点题目反复做过多次。而高中教师在授课时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注重举一反三,在严格的论证和推理上下功夫。
三、几点建议和思考
1.解决办法——给高一新生的建议
高中学生仅仅想学好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变被动为主动。但由于上述现象的存在,因此许多同学望而怯步,那么怎样学好数学这门课呢?我的建议(仅供参考):
①切实学懂每个知识点
懂的标准是每个概念和规律你能回答出它们“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等问题;对一些相近似易混淆的知识,要能说出它们的联系和本质区别;能用学过的概念和规律分析解决一些具体的数学问题。
为了学懂,同学们必须做到以下三点:认真阅读课本;认真听讲;理论联系实际。课本知识是前人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准确精练,不是随便看一遍就可弄懂的,必须反复阅读和揣摩,通过课前的阅读了解知识重、难和疑点、以便上课时有目的听讲,提高学习效率。课堂上,老师的讲解一般会比课本更具体更详细。认真听讲,一方面能更好的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加深理解,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学习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思维能力。经常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形成板块结构,实行“整体集装”,如表格化,使知识结构一目了然;经常对习题进行类化,由一例到一类,由一类到多类,由多类到统一;使几类问题归纳于同一知识方法。 及时复习,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进行适当的反复巩固,消灭前学后忘。
②要掌握数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高中的数学思想并不多,但是各知识点之间联系千变万化。只掌握了基本概念和规律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学会从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总结归类。如:①从数学思想分类②从解题方法归类③从知识应用上分类等,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专题化、网络化。 数学不是靠老师教会的,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靠自己主动的思维活动去获取的。学习数学就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败不馁,胜不骄,养成积极进取,不屈不挠,耐挫折的优良心理品质;在学习过程中,要遵循认识规律,善于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去发现问题,注重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不满足于现成的思路和结论,经常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从多侧面、多角度思考问题,挖掘问题的实质。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只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也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以便培养自己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