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启发式教学源远流长,是人类教育史上一笔重要财富,在今天的教学中备受推崇。为了更好地贯彻这种教学模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应做好相应的思想准备和能力准备,以提高启发式教学质量。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教学质量;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启发式教学的含义及其相关理论
启发式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的,在教学环节中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过程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式教学重视学生的主动探究和领悟,融会贯通与觉醒,旨在让学生能动地、创造性地获得知识、智能与品性的全面发展。只有开展启发式教学才能够使得学生们真正地掌握学习技能,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教学质量。
中外教育家都很重视启发式教学,孔子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著名教学思想,这是“启发”一词的来源,它强调让学生主动地、自发地探求知识。后来,《学记》又发展了孔子的启发教学思想,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要求,阐明了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激励、启发,而不是硬拉着学生走,强迫和代替他们学习。而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意指教师在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过程中起着助产的作用。由此可见,一个好的教师不是越俎代庖、包办代替,而是擅长在学生的思维障碍处“牵线搭桥”,适时地予以引导和启发。有人说,“我们的教育应该是一种温情的教育,抱着他看世界,牵着他走泥污,看着他爬高峰”,个人认为启发式教学和这种想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二、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原因
实施启发式教学有众多原因,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现总结如下:
传统式教学以“注入式”为主,教师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它重教轻学,重知识轻能力,以教师和书本为中心,忽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反馈及形成性评价,学生以死记硬背的方式为主,总而言之,它有很多不利之处,比如,不利于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能真正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不利于开展某些带有探索性和创造性的活动,致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潜在能力的发展受到限制,不利于学生兴趣、爱好、特长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传统式教学培养了不少高分低能的学生,光会死记硬背,遇到问题就手足无措,这是一种人才的浪费。十几年的美好光阴浪费在记忆里,实在很不划算,必须要让启发式教学将其取而代之。
另外培养目标的变化,素质教育的实施、时代趋势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要求,要求我们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而启发式教学可以培养出这样的人才。
另外,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使得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更为丰富多彩。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得课堂的信息量大大增加,也使课堂突破了时空限制,我们足不出户也能享受到世界各地的优质教育资源,并得到优秀教师的有效指导,我们也可通过网络搜集我们想要的资料,相互探讨疑难热点,这些都有利于启发式教学的实施,有利于思维的碰撞,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启发式教学对教师能力的要求
打铁还需本身硬,实施启发式教学并非易事,它需要教师有过硬的能力素质,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有正确的教学思想
正确的思想观念往往使人做出正确的行为判断,所以作为一个教师,首先要对本职业有正确的思想观念。在这个快速前进的时代,知识正在迅速增长,也在迅速老化,所以教师要不断思考,不断学习,只有把自己做大做强,才可以教好学生。因教学思想大致包括知识观、学生观与学习观、教师观与教学观、教学组织形式观、教学方法观和教学评价观等方面,所以教师在这些方面都应保持正确的认识。
(1)知识观。教学“以知识为中心”这个观点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在这个快速前进的时代,知识正在迅速增长,也在迅速老化,纯粹的知识正在贬值,最重要的是学习力。科学知识是科学探究的结果,科学教育应着重于探索活动的过程和方法。知识、智力、能力是紧密结合的,它不应靠教师的灌输,而应通过学生主动地学习、思考和动手来获得。
(2)学生观与学习观。在启发式教学中,学生是教学活动中认识的主体,是生动活泼、具有独特个性、富于进取精神的知识的探索者,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可以进行主动学习。学生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这要求我们因材施教。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根本,须知没有根本的树木是枯木,没有灵魂的躯体是尸体,所以时刻都不能忘了这个根本,启发式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这样才能起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作用。老师只是在这个过程之中的引路人,真正地学习是教会学生在人生的过程中不断学习,而不是只学会一个知识点,启发式教学正好符合教学的根本性目的。
(3)教师观与教学观。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我认为先生(教师)应该是一幕戏的导演,更应该是一幕戏中的一个角色,他应该指导学生怎样排演,并且跟着他们一起演。”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善于因势利导,善于在学生的思维障碍处“牵线搭桥”,循循善诱,给学生的成长提供充分的合适条件,而不是越俎代庖、包办代替,须知解放了学生亦是解放了教师自己。
(4)教学组织形式观。教学不一定要限制在课堂中,班级授课制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学生的自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踐等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把教学活动从课堂扩大到课外、校外,其基本特点是“开放性”和“多样性”。
(5)教学方法观。教有法,无定法。各种方法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只是“填鸭式”教学方法既累了老师,又苦了学生,是不可取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要根据学科的特点,从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实际出发,优化组合各种教学方法,使其在教学的整体结构中发挥最大的效用。 (6)教学评价观。教学评价应该改变单一主体现状,关注如何使学生最大限度接受评价结果,体现包括学生在内的评价主体互动化,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实现评价内容多元化,尊重个体差异,以质评为基础,不仅考察认知层面,而且要考察非认知和行为层面;评价过程要动态化,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给予多次评定机会,将评价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行为之中。
总而言之,教师必须对教学思想的各个方面有个全面、正确的认识,因为正确的认识可以指导教学实践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2.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动脑动手
《论语》有言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重要。有经验的教师,不仅可以教学生“学好”,而且能够启发学生“好学”。学习是一件长期的、需要毅力去坚持的差事,如果学生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力与追求,需要靠外界的强迫命令来进行,那么可以肯定这样的学习难以长久,效果也很难让人满意。所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要分析制约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发挥的各种因素,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因势利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上,要充分发挥教学内容与教材的吸引力,展示它的情趣、奥妙、意境、价值以及在社会生活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只有当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的时候,他们才会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的作用,从而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学习。
3.发扬教学民主,创造轻松的学习气氛
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是生产力,更是学习力。所以创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坦率、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条件。只有这样,学生的心情才会感到宽松、坦然、乐观、积极,他们的聪明才智才能充分发挥出来。教学中,教师切不可唯我独尊,搞一言堂,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勇敢发言,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争辩,对学生的发言要看到其优点或进步的一面,不应吹毛求疵、求全责备、苛求过严,须知星星再小,也可以发光,教师要学会点赞与引导,此时的宽容不是放任,那是在呵护思想的幼苗。如果教师对学生要求过高,那么学生会感到气氛压抑,没有安全感,不能畅所欲言,那么启发式教学将大打折扣。
4.善于提问激疑,引导教学步步深入
常有这种情况,学生在学习中提不出问题,深入不下去。如何才能打破這种困境,这就有赖于教师的启发诱导,而课堂提问是一种很好的启发诱导方式。课堂提问在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在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师生交流等方面都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优秀的教师在教学中均善于提问激疑,使学生茅塞顿开,思想活跃起来。常言道,“问则疑,疑则思”,一食激起千层浪,只要教师的提问切中要害,发人深省,课堂就会出现令人兴奋、紧张、有趣的生动局面。然后,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步步深入,生动活泼地获取新知,并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受到真正的锻炼与提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提问要有课程意识、教学价值、情境意义。要使课堂提问有价值,教师就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明确教学目标,控制问题的大小和数量,根据教学内容分解问题,注意提问语言的措辞。
四、结语
启发式教学不同于传统式教学,它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所以要想教好学生,要想很好地贯彻启发式教学,教师就有必要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只有自身本领过硬,才能打胜仗,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山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案例教程[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束炳如,倪汉彬.启发式综合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叶圣陶,张圣华.叶圣陶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5]陈志刚.浅谈初中数学启发性教学中学生的顿悟[J].数学教学通讯,2015(25).
[6]张梅珍.启发性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7).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教学质量;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启发式教学的含义及其相关理论
启发式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的,在教学环节中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过程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式教学重视学生的主动探究和领悟,融会贯通与觉醒,旨在让学生能动地、创造性地获得知识、智能与品性的全面发展。只有开展启发式教学才能够使得学生们真正地掌握学习技能,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教学质量。
中外教育家都很重视启发式教学,孔子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著名教学思想,这是“启发”一词的来源,它强调让学生主动地、自发地探求知识。后来,《学记》又发展了孔子的启发教学思想,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要求,阐明了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激励、启发,而不是硬拉着学生走,强迫和代替他们学习。而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意指教师在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过程中起着助产的作用。由此可见,一个好的教师不是越俎代庖、包办代替,而是擅长在学生的思维障碍处“牵线搭桥”,适时地予以引导和启发。有人说,“我们的教育应该是一种温情的教育,抱着他看世界,牵着他走泥污,看着他爬高峰”,个人认为启发式教学和这种想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二、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原因
实施启发式教学有众多原因,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现总结如下:
传统式教学以“注入式”为主,教师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它重教轻学,重知识轻能力,以教师和书本为中心,忽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反馈及形成性评价,学生以死记硬背的方式为主,总而言之,它有很多不利之处,比如,不利于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能真正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不利于开展某些带有探索性和创造性的活动,致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潜在能力的发展受到限制,不利于学生兴趣、爱好、特长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传统式教学培养了不少高分低能的学生,光会死记硬背,遇到问题就手足无措,这是一种人才的浪费。十几年的美好光阴浪费在记忆里,实在很不划算,必须要让启发式教学将其取而代之。
另外培养目标的变化,素质教育的实施、时代趋势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要求,要求我们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而启发式教学可以培养出这样的人才。
另外,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使得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更为丰富多彩。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得课堂的信息量大大增加,也使课堂突破了时空限制,我们足不出户也能享受到世界各地的优质教育资源,并得到优秀教师的有效指导,我们也可通过网络搜集我们想要的资料,相互探讨疑难热点,这些都有利于启发式教学的实施,有利于思维的碰撞,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启发式教学对教师能力的要求
打铁还需本身硬,实施启发式教学并非易事,它需要教师有过硬的能力素质,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有正确的教学思想
正确的思想观念往往使人做出正确的行为判断,所以作为一个教师,首先要对本职业有正确的思想观念。在这个快速前进的时代,知识正在迅速增长,也在迅速老化,所以教师要不断思考,不断学习,只有把自己做大做强,才可以教好学生。因教学思想大致包括知识观、学生观与学习观、教师观与教学观、教学组织形式观、教学方法观和教学评价观等方面,所以教师在这些方面都应保持正确的认识。
(1)知识观。教学“以知识为中心”这个观点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在这个快速前进的时代,知识正在迅速增长,也在迅速老化,纯粹的知识正在贬值,最重要的是学习力。科学知识是科学探究的结果,科学教育应着重于探索活动的过程和方法。知识、智力、能力是紧密结合的,它不应靠教师的灌输,而应通过学生主动地学习、思考和动手来获得。
(2)学生观与学习观。在启发式教学中,学生是教学活动中认识的主体,是生动活泼、具有独特个性、富于进取精神的知识的探索者,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可以进行主动学习。学生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这要求我们因材施教。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根本,须知没有根本的树木是枯木,没有灵魂的躯体是尸体,所以时刻都不能忘了这个根本,启发式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这样才能起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作用。老师只是在这个过程之中的引路人,真正地学习是教会学生在人生的过程中不断学习,而不是只学会一个知识点,启发式教学正好符合教学的根本性目的。
(3)教师观与教学观。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我认为先生(教师)应该是一幕戏的导演,更应该是一幕戏中的一个角色,他应该指导学生怎样排演,并且跟着他们一起演。”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善于因势利导,善于在学生的思维障碍处“牵线搭桥”,循循善诱,给学生的成长提供充分的合适条件,而不是越俎代庖、包办代替,须知解放了学生亦是解放了教师自己。
(4)教学组织形式观。教学不一定要限制在课堂中,班级授课制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学生的自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踐等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把教学活动从课堂扩大到课外、校外,其基本特点是“开放性”和“多样性”。
(5)教学方法观。教有法,无定法。各种方法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只是“填鸭式”教学方法既累了老师,又苦了学生,是不可取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要根据学科的特点,从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实际出发,优化组合各种教学方法,使其在教学的整体结构中发挥最大的效用。 (6)教学评价观。教学评价应该改变单一主体现状,关注如何使学生最大限度接受评价结果,体现包括学生在内的评价主体互动化,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实现评价内容多元化,尊重个体差异,以质评为基础,不仅考察认知层面,而且要考察非认知和行为层面;评价过程要动态化,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给予多次评定机会,将评价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行为之中。
总而言之,教师必须对教学思想的各个方面有个全面、正确的认识,因为正确的认识可以指导教学实践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2.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动脑动手
《论语》有言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重要。有经验的教师,不仅可以教学生“学好”,而且能够启发学生“好学”。学习是一件长期的、需要毅力去坚持的差事,如果学生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力与追求,需要靠外界的强迫命令来进行,那么可以肯定这样的学习难以长久,效果也很难让人满意。所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要分析制约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发挥的各种因素,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因势利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上,要充分发挥教学内容与教材的吸引力,展示它的情趣、奥妙、意境、价值以及在社会生活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只有当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的时候,他们才会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的作用,从而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学习。
3.发扬教学民主,创造轻松的学习气氛
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是生产力,更是学习力。所以创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坦率、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条件。只有这样,学生的心情才会感到宽松、坦然、乐观、积极,他们的聪明才智才能充分发挥出来。教学中,教师切不可唯我独尊,搞一言堂,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勇敢发言,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争辩,对学生的发言要看到其优点或进步的一面,不应吹毛求疵、求全责备、苛求过严,须知星星再小,也可以发光,教师要学会点赞与引导,此时的宽容不是放任,那是在呵护思想的幼苗。如果教师对学生要求过高,那么学生会感到气氛压抑,没有安全感,不能畅所欲言,那么启发式教学将大打折扣。
4.善于提问激疑,引导教学步步深入
常有这种情况,学生在学习中提不出问题,深入不下去。如何才能打破這种困境,这就有赖于教师的启发诱导,而课堂提问是一种很好的启发诱导方式。课堂提问在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在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师生交流等方面都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优秀的教师在教学中均善于提问激疑,使学生茅塞顿开,思想活跃起来。常言道,“问则疑,疑则思”,一食激起千层浪,只要教师的提问切中要害,发人深省,课堂就会出现令人兴奋、紧张、有趣的生动局面。然后,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步步深入,生动活泼地获取新知,并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受到真正的锻炼与提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提问要有课程意识、教学价值、情境意义。要使课堂提问有价值,教师就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明确教学目标,控制问题的大小和数量,根据教学内容分解问题,注意提问语言的措辞。
四、结语
启发式教学不同于传统式教学,它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所以要想教好学生,要想很好地贯彻启发式教学,教师就有必要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只有自身本领过硬,才能打胜仗,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山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案例教程[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束炳如,倪汉彬.启发式综合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叶圣陶,张圣华.叶圣陶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5]陈志刚.浅谈初中数学启发性教学中学生的顿悟[J].数学教学通讯,2015(25).
[6]张梅珍.启发性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