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园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这充分说明了幼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国际研究结果指出,儿童每天至少需要户外活动一个小时,最好保持户外活动2-3个小时。
在幼儿园工作实际中,户外活动时难免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不安全行为,导致幼儿在参加户外活动时发生危险事故。另外,幼儿活动班级大人数多,有些教师惧怕开展户外活动,导致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不能达到要求标准。因此,幼儿如何进行户外活动以及安全问题是急需突破的现实困境。
创设合理安全的户外活动环境
科学规划户外设施与场地 北京市房山区河北镇中心幼儿园地处农村,运动资源丰富,但幼儿对常规项目不感兴趣。为此,幼儿园投入充足资金开发户外玩具,大胆创设、投入有挑战性的大量自制户外玩具。依据玩具的大小、形状、运动轨迹等合理规划玩具的安装位置。一是依据运动时是否可能跌落,确定安装场地的软硬。将幼儿有可能会跌落的项目设置在松软、有弹力、有缓冲的橡胶地面、沙坑、海绵垫上,最大限度保护跌落幼儿少受伤害。二是依据运动轨迹,确定运动场地的大小及排布。如将自制大型秋千固定在操场一角,保证前后晃动安全,后面是院墙,前面是旋转蘑菇等。
加強对游戏器械的管理和维护 一是专人管理,保证安全。专人购置玩具。幼儿园购买户外玩具专人负责,购买符合安全标准的户外游戏设施,尽量选择木制与塑料制的游戏设备,降低幼儿磕碰擦伤的危险。专人管理和维修,专门成立管户外活动设施安全的领导小组。主要成员是园所负责人、保健医和保安,负责每周一全面查看户外活动场地及户外活动设施是否安全,并记录备案。有安全隐患立即消除,对于损坏严重的器械及时报废。新玩具安装后,仔细检查,并由教师试玩确保安全。二是人人负责,保证安全。专人负责之外,园里的每一名教职工,尤其是班中的教师,每日每时每刻都要查看户外场地及玩具是否安全,若安全再让幼儿玩,如发现安全隐患立即消除或上报园所负责人。
把好安全关,设计组织是关键
加强户外游戏的安全教育,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一是备课时考虑周全,预设安全隐患。教师在组织幼儿户外活动前要提前备课:备教材,备教法,备场地,备玩具,备幼儿,充分考虑游戏场地的大小、人数和活动内容的关系,预设在哪个环节会出什么样的安全问题,如何避免和解决;预设哪个幼儿会出什么安全问题,如何防范和规避。二是看护时尽职尽责,防患于未然。学前期的幼儿安全常识少,自我保护能力弱,自我控制和约束力弱,教师的提醒和保护尤为重要。教师既要放手让幼儿玩起来,又要提早预设哪个幼儿在哪里容易出问题,提早进行提醒或行为上的保护,想在问题前面,将问题拦截阻断,确保幼儿安全。
培养幼儿户外活动常规,提升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一是活动前提要求。教师应先强调活动的规则和注意事项,尤其要检查好幼儿的衣着,鞋帽是否适宜参加活动,还要注意检查幼儿是否携带了不安全物品,以保证幼儿的生命安全。要先划定活动空间、场地,对孩子提出要求。要让每个幼儿都在教师的视线范围内,不能随便离开集体独自活动。二是活动中细心观察,抓准教育契机。教师要在游戏中时刻观察,并能及时进行安全指导和教育,避免危险行为的发生。幼儿大多天性好动,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对自己的行为没有把握,没有自我约束力,不考虑后果,对周围的环境的不安全因素认识不够,不能很好地掌握运动力量和应变能力。在危险来临时也不能做出有效的反应,常常会发生跌落、摔倒甚至更危险的情况。此外,教师应抓准契机对幼儿进行安全健康教育,不盲目进行重复无效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本园教师正在自编自演安全教育情景剧,通过观看生动、形象、直观的小话剧,帮助幼儿理解安全常识,增强户外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家园协作,增强幼儿户外活动安全
向家长宣传户外活动安全的重要性 幼儿园主动通过电话、家访、家园联系栏等平台与幼儿家庭进行沟通和联系,通过开展亲子类安全主题活动,请专业人士组织幼儿、教师、家长进行防火演习等活动,向家长宣传幼儿户外活动对身体、心理的好处和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家长培育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意识和能力。
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有效工作 家长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意识地向孩子讲解一些安全常识,对各种安全危害行为作出解释说明,树立安全意识。培养孩子自强自立的能力,平时有意识让幼儿面对困难、面对挫折,培养幼儿面对困难、挫折的能力,逐渐培养处理问题的能力。家长要配合老师的教育引导工作,让幼儿穿方便活动的衣服、鞋帽按时入园,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园里晨跑、早操等各项活动,不为幼儿少运动不运动找借口开脱。家园双方多交流,吸取经验,共同提高幼儿户外活动的安全意识。
幼儿园积极开展户外活动,进行安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幼儿自我生存的需求,是社会的需求。让我们从幼儿的需要出发,从幼儿的健康出发,积极开展户外活动,放开双手,让幼儿在户外活动中自由的翱翔,让幼儿在户外活动中培养安全意识,让幼儿真正安全健康地行走在茁壮成长的道路上。
(作者单位:北京市房山区河北镇中心幼儿园)
在幼儿园工作实际中,户外活动时难免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不安全行为,导致幼儿在参加户外活动时发生危险事故。另外,幼儿活动班级大人数多,有些教师惧怕开展户外活动,导致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不能达到要求标准。因此,幼儿如何进行户外活动以及安全问题是急需突破的现实困境。
创设合理安全的户外活动环境
科学规划户外设施与场地 北京市房山区河北镇中心幼儿园地处农村,运动资源丰富,但幼儿对常规项目不感兴趣。为此,幼儿园投入充足资金开发户外玩具,大胆创设、投入有挑战性的大量自制户外玩具。依据玩具的大小、形状、运动轨迹等合理规划玩具的安装位置。一是依据运动时是否可能跌落,确定安装场地的软硬。将幼儿有可能会跌落的项目设置在松软、有弹力、有缓冲的橡胶地面、沙坑、海绵垫上,最大限度保护跌落幼儿少受伤害。二是依据运动轨迹,确定运动场地的大小及排布。如将自制大型秋千固定在操场一角,保证前后晃动安全,后面是院墙,前面是旋转蘑菇等。
加強对游戏器械的管理和维护 一是专人管理,保证安全。专人购置玩具。幼儿园购买户外玩具专人负责,购买符合安全标准的户外游戏设施,尽量选择木制与塑料制的游戏设备,降低幼儿磕碰擦伤的危险。专人管理和维修,专门成立管户外活动设施安全的领导小组。主要成员是园所负责人、保健医和保安,负责每周一全面查看户外活动场地及户外活动设施是否安全,并记录备案。有安全隐患立即消除,对于损坏严重的器械及时报废。新玩具安装后,仔细检查,并由教师试玩确保安全。二是人人负责,保证安全。专人负责之外,园里的每一名教职工,尤其是班中的教师,每日每时每刻都要查看户外场地及玩具是否安全,若安全再让幼儿玩,如发现安全隐患立即消除或上报园所负责人。
把好安全关,设计组织是关键
加强户外游戏的安全教育,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一是备课时考虑周全,预设安全隐患。教师在组织幼儿户外活动前要提前备课:备教材,备教法,备场地,备玩具,备幼儿,充分考虑游戏场地的大小、人数和活动内容的关系,预设在哪个环节会出什么样的安全问题,如何避免和解决;预设哪个幼儿会出什么安全问题,如何防范和规避。二是看护时尽职尽责,防患于未然。学前期的幼儿安全常识少,自我保护能力弱,自我控制和约束力弱,教师的提醒和保护尤为重要。教师既要放手让幼儿玩起来,又要提早预设哪个幼儿在哪里容易出问题,提早进行提醒或行为上的保护,想在问题前面,将问题拦截阻断,确保幼儿安全。
培养幼儿户外活动常规,提升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一是活动前提要求。教师应先强调活动的规则和注意事项,尤其要检查好幼儿的衣着,鞋帽是否适宜参加活动,还要注意检查幼儿是否携带了不安全物品,以保证幼儿的生命安全。要先划定活动空间、场地,对孩子提出要求。要让每个幼儿都在教师的视线范围内,不能随便离开集体独自活动。二是活动中细心观察,抓准教育契机。教师要在游戏中时刻观察,并能及时进行安全指导和教育,避免危险行为的发生。幼儿大多天性好动,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对自己的行为没有把握,没有自我约束力,不考虑后果,对周围的环境的不安全因素认识不够,不能很好地掌握运动力量和应变能力。在危险来临时也不能做出有效的反应,常常会发生跌落、摔倒甚至更危险的情况。此外,教师应抓准契机对幼儿进行安全健康教育,不盲目进行重复无效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本园教师正在自编自演安全教育情景剧,通过观看生动、形象、直观的小话剧,帮助幼儿理解安全常识,增强户外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家园协作,增强幼儿户外活动安全
向家长宣传户外活动安全的重要性 幼儿园主动通过电话、家访、家园联系栏等平台与幼儿家庭进行沟通和联系,通过开展亲子类安全主题活动,请专业人士组织幼儿、教师、家长进行防火演习等活动,向家长宣传幼儿户外活动对身体、心理的好处和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家长培育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意识和能力。
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有效工作 家长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意识地向孩子讲解一些安全常识,对各种安全危害行为作出解释说明,树立安全意识。培养孩子自强自立的能力,平时有意识让幼儿面对困难、面对挫折,培养幼儿面对困难、挫折的能力,逐渐培养处理问题的能力。家长要配合老师的教育引导工作,让幼儿穿方便活动的衣服、鞋帽按时入园,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园里晨跑、早操等各项活动,不为幼儿少运动不运动找借口开脱。家园双方多交流,吸取经验,共同提高幼儿户外活动的安全意识。
幼儿园积极开展户外活动,进行安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幼儿自我生存的需求,是社会的需求。让我们从幼儿的需要出发,从幼儿的健康出发,积极开展户外活动,放开双手,让幼儿在户外活动中自由的翱翔,让幼儿在户外活动中培养安全意识,让幼儿真正安全健康地行走在茁壮成长的道路上。
(作者单位:北京市房山区河北镇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