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宝库中,有着以儒、道、佛家为代表的丰富的生态思想,这是基于中国农业文明的历史背景而产生的。当今社会,兴起了重新审视、批判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热潮,思想政治教育共工作必须顺势而为,批判地选择、认真地汲取传统生态文化中的有益思想,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培养的实践活动。而这一活动也面临着理念、方法、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多重挑战,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加强生态素养、改进教学方法,并营造弘扬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来共同推进传统生态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传统文化;生态文明;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溯源
在世界古文明中,唯有华夏文明能够历经沧桑而不衰一直延续至今,究其原因有很多,但其中生态伦理文明的光辉,确是这一文明得以延续不可或缺的道德力量。因此,对于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研究是我们不可遗漏的重要环节。追根溯源,中华先民最初的图腾文化正是为了表达感激自然恩赐的情怀而产生的。随着农业文明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的依赖越来越大,于是产生了如何与自然相处、如何对待自然的问题。其中最为典型的、思想最为深刻的要数儒道佛三家。
(一)儒家的生态思想
首先,孔子作为儒家文化的创始人,成为阐述儒家生态思想的第一人。在《论语》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季氏第十六》)等表达了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的主张,并把“知命畏天”看做是君子才具有的美德,这体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意识。在这样的生态意识的指引下,他还主张培养“乐山乐水”的生态情怀,爱护自然间的万物,对于生命要保持节用态度,不去赶尽杀绝,要懂得欣赏大自然的美。
其次,孟子作为“亚圣”,在继承了孔子仁爱思想的同时,提出了“仁民而爱物”的生态伦理命题。孟子曰:“君子之于万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里就生动表达了孟子爱护万物的生态伦理思想。同时,孟子也描绘了理想的儒家生态社会的蓝图,“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粗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在这个理想社会里,不仅人们衣食无忧,可自给自足,还强调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得当,能够得以持续发展的美好愿景。
继孟子之后的荀子也表达了“天行有常”的生态伦理意识,阐明了自然界有自身的运行规律,不受人的影响,只有自然界和人类各司其职才是智慧的人。因此,在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上,他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即人要顺应季节的变化利用大自然,使之服务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同时又要合理利用万物,爱护生态自然资源。
(二)道家的生态思想
相比起儒家等其他各家的思想,道家提供了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备的生态智慧,它强调在自然的循环过程中,人和社会、自然的一致性。
首先,作为道家学派的鼻祖,老子提出了“道法自然”的生态平等观。老子认为,宇宙之间存在一种先天地而生、为万物之母的东西——道,同时,还存在着“四大”,即“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这四大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就表达了老子万物平等的伦理观基础。道、天、地和人这四者既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以“道法自然”的平等观为基础,老子进一步提出了“知常曰明”的生态保护观,如果“不知常”,就会对自然界胡作非为,这样必然会招致恶果。因为人类对自然界的每一次胜利,都会遭到自然界无情的报复。因此,老子告诫人们要知足知止,不要为了贪图一时的私利而招致更大的祸患;要过节俭的生活,不要铺张浪费;反对发动战争,战争必然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和财产的巨额损失。
其次,庄子作为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和老子一样,崇尚原始状态的生活,他主张人类要克服私欲,放弃改造自然的企图而回归无拘无束无欲无求的原始生活,建立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至德之世”。在“至德之世”中,人与自然相互依存,“人与天一”、“物无贵贱”,人与天地万物要实现和谐共处,就尊重其他一切的生命形式,不伤害万物,就要在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自然的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否则,人类的愚昧之举不仅破坏了自然,也会伤及自身。
(三)佛教的生态思想
佛教起源于古天竺,于西漢默契进入中国并获得了巨大发展。中国佛教的核心是缘起论,认为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在诸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在宇宙中事物处于不断地发展变化中,整个世界是一个瞬息万变的整体。因而佛教提出破除人自身的优越感,打消征服自然的念头,以包容的胸怀应对大千世界,强调众生平等。在此基础上,佛教还提出了正确处理生命体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的关系的方法——万物一体、依正不二,这一准则完美诠释了生命与环境的共生共存性,人作为生命形态中的一种,和其他诸如动物、植物等生命是一样宝贵的,因此人不能轻视和虐待其他生命。佛教的整体观思想告诉我们人与其他生命形式、与整个自然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因此人类一切活动的前提是尊重生命、尊重自然规律。
二、传统生态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新时代,受到利益取向明显和多元价值观念的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传统文化缺乏全面和深刻的任认知与理解,要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理念、方法、环境等方面的多重挑战。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传承理念有待加强。文化是民族的魂,中华文化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逐渐忽视了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同时,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传统文化素养有待提高,缺乏对传统的如儒、道等思想的系统学习和领会,面对内容丰富的传统文化,也缺乏很高的辨别能力和判断是非能力,这在潜移默化中就影响了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此外,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更加侧重于以考研和考试重点为导向,教育内容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和偏向性,很少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传统文化。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传承方法单一。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大一部分以文言文的形式存在。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欠缺,即使有,也只是通多单一的理论灌输来达到目的,有时仅仅借助一些图片和多媒体进行,但传统文化本身有丰富的内容值得挖掘,其传承也应该以学生喜闻乐见和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进行,这样才可以避免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产生厌烦的情绪,才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大的时效性。
最后,传统生态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氛围不足。对大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的课程教学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需要良好社会环境的熏陶与支持。现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其关爱甚多、管教过严,受我国市场经济的影响,为了使孩子能在不久之后的就业竞争中取胜,父母几乎把全部精力放在了孩子的知识学习上,而忽视了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全面发展的需要,这种一味追求学习成绩好、将来好就业的错误观念是学生很难接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这一现状对中华传统生态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
三、传统生态文化融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首先,增强思想政治教师的生态文明理念,提升其传统生态文化素养。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形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在无形中给学生留下印象,对学生于无形之中产生影响。作为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要深刻洞悉时代要求,认识到自己在培养和提升学生生态道德方面的责任和使命。要对学生进行,教师自身首先需要对传统生态文化进行系统深入的学习并形成自己的理解,同时,对于我们党的历代领导人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命文明的历次论述都要认真学习和钻研,并将传统生态文化与现代生态文明理念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传授,调动学生学习传统生态文化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于传统生态文化和现代生态文明理念的认同度。
其次,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毋庸置疑,理论灌输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的方法,它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了作用。但是大学生作为一个年轻的群体,其本身的猎奇心理使其本身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天生的厌烦情绪和抵触心理,他们不愿意听这种无聊的说教。如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
要有效地将传统生态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就必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改进和丰富。一方面,教师可以从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的见解中得到启发,寻找可供思想政治教育運用的方法;另一方面,教师要结合新的时代要求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在信息技术和网络空前发达的今天,教师可充分借助网络、活动等多种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最后,营造学习和传承传统生态文化的社会氛围。将传统生态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是靠学校一己之力就能完成的,相反,它需要学校、佳通和社会的通力合作。在这个过程中,学校承担着教育的主要责任,除了在学校进行系统教育外,学校可以通过开展生态实践活动号召学生父母的参加,父母的配合无形中对孩子的世界观、价值观产生了影响,同时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上如果能够做到生态环保,有意识地去要求孩子践行生态行为,必将对学校教育产生不可缺少的补充。另外,社会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尤其是网络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当然,要注意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进行区分,在全社会形成传承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浓郁氛围,这样的社会环境将有利于增强学成学习传统生态文化的积极性,同时为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传统生态文化这一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环境支持。
参考文献
[1]郭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学生生态文化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6.
[2]任俊华,刘晓华.环境伦理的文化阐释——中国古代生态智慧探考[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杨晶晶.中国传统生态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D].武汉:武汉工程大学,2015.
作者简介
赵霞(1994.1-),女,汉族,籍贯:山西省介休市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6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姚晨雨(1994.06-),女,汉族,籍贯:山西省长治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传统文化;生态文明;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溯源
在世界古文明中,唯有华夏文明能够历经沧桑而不衰一直延续至今,究其原因有很多,但其中生态伦理文明的光辉,确是这一文明得以延续不可或缺的道德力量。因此,对于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研究是我们不可遗漏的重要环节。追根溯源,中华先民最初的图腾文化正是为了表达感激自然恩赐的情怀而产生的。随着农业文明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的依赖越来越大,于是产生了如何与自然相处、如何对待自然的问题。其中最为典型的、思想最为深刻的要数儒道佛三家。
(一)儒家的生态思想
首先,孔子作为儒家文化的创始人,成为阐述儒家生态思想的第一人。在《论语》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季氏第十六》)等表达了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的主张,并把“知命畏天”看做是君子才具有的美德,这体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意识。在这样的生态意识的指引下,他还主张培养“乐山乐水”的生态情怀,爱护自然间的万物,对于生命要保持节用态度,不去赶尽杀绝,要懂得欣赏大自然的美。
其次,孟子作为“亚圣”,在继承了孔子仁爱思想的同时,提出了“仁民而爱物”的生态伦理命题。孟子曰:“君子之于万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里就生动表达了孟子爱护万物的生态伦理思想。同时,孟子也描绘了理想的儒家生态社会的蓝图,“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粗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在这个理想社会里,不仅人们衣食无忧,可自给自足,还强调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得当,能够得以持续发展的美好愿景。
继孟子之后的荀子也表达了“天行有常”的生态伦理意识,阐明了自然界有自身的运行规律,不受人的影响,只有自然界和人类各司其职才是智慧的人。因此,在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上,他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即人要顺应季节的变化利用大自然,使之服务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同时又要合理利用万物,爱护生态自然资源。
(二)道家的生态思想
相比起儒家等其他各家的思想,道家提供了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备的生态智慧,它强调在自然的循环过程中,人和社会、自然的一致性。
首先,作为道家学派的鼻祖,老子提出了“道法自然”的生态平等观。老子认为,宇宙之间存在一种先天地而生、为万物之母的东西——道,同时,还存在着“四大”,即“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这四大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就表达了老子万物平等的伦理观基础。道、天、地和人这四者既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以“道法自然”的平等观为基础,老子进一步提出了“知常曰明”的生态保护观,如果“不知常”,就会对自然界胡作非为,这样必然会招致恶果。因为人类对自然界的每一次胜利,都会遭到自然界无情的报复。因此,老子告诫人们要知足知止,不要为了贪图一时的私利而招致更大的祸患;要过节俭的生活,不要铺张浪费;反对发动战争,战争必然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和财产的巨额损失。
其次,庄子作为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和老子一样,崇尚原始状态的生活,他主张人类要克服私欲,放弃改造自然的企图而回归无拘无束无欲无求的原始生活,建立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至德之世”。在“至德之世”中,人与自然相互依存,“人与天一”、“物无贵贱”,人与天地万物要实现和谐共处,就尊重其他一切的生命形式,不伤害万物,就要在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自然的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否则,人类的愚昧之举不仅破坏了自然,也会伤及自身。
(三)佛教的生态思想
佛教起源于古天竺,于西漢默契进入中国并获得了巨大发展。中国佛教的核心是缘起论,认为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在诸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在宇宙中事物处于不断地发展变化中,整个世界是一个瞬息万变的整体。因而佛教提出破除人自身的优越感,打消征服自然的念头,以包容的胸怀应对大千世界,强调众生平等。在此基础上,佛教还提出了正确处理生命体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的关系的方法——万物一体、依正不二,这一准则完美诠释了生命与环境的共生共存性,人作为生命形态中的一种,和其他诸如动物、植物等生命是一样宝贵的,因此人不能轻视和虐待其他生命。佛教的整体观思想告诉我们人与其他生命形式、与整个自然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因此人类一切活动的前提是尊重生命、尊重自然规律。
二、传统生态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新时代,受到利益取向明显和多元价值观念的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传统文化缺乏全面和深刻的任认知与理解,要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理念、方法、环境等方面的多重挑战。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传承理念有待加强。文化是民族的魂,中华文化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逐渐忽视了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同时,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传统文化素养有待提高,缺乏对传统的如儒、道等思想的系统学习和领会,面对内容丰富的传统文化,也缺乏很高的辨别能力和判断是非能力,这在潜移默化中就影响了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此外,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更加侧重于以考研和考试重点为导向,教育内容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和偏向性,很少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传统文化。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传承方法单一。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大一部分以文言文的形式存在。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欠缺,即使有,也只是通多单一的理论灌输来达到目的,有时仅仅借助一些图片和多媒体进行,但传统文化本身有丰富的内容值得挖掘,其传承也应该以学生喜闻乐见和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进行,这样才可以避免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产生厌烦的情绪,才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大的时效性。
最后,传统生态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氛围不足。对大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的课程教学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需要良好社会环境的熏陶与支持。现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其关爱甚多、管教过严,受我国市场经济的影响,为了使孩子能在不久之后的就业竞争中取胜,父母几乎把全部精力放在了孩子的知识学习上,而忽视了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全面发展的需要,这种一味追求学习成绩好、将来好就业的错误观念是学生很难接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这一现状对中华传统生态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
三、传统生态文化融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首先,增强思想政治教师的生态文明理念,提升其传统生态文化素养。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形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在无形中给学生留下印象,对学生于无形之中产生影响。作为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要深刻洞悉时代要求,认识到自己在培养和提升学生生态道德方面的责任和使命。要对学生进行,教师自身首先需要对传统生态文化进行系统深入的学习并形成自己的理解,同时,对于我们党的历代领导人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命文明的历次论述都要认真学习和钻研,并将传统生态文化与现代生态文明理念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传授,调动学生学习传统生态文化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于传统生态文化和现代生态文明理念的认同度。
其次,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毋庸置疑,理论灌输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的方法,它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了作用。但是大学生作为一个年轻的群体,其本身的猎奇心理使其本身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天生的厌烦情绪和抵触心理,他们不愿意听这种无聊的说教。如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
要有效地将传统生态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就必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改进和丰富。一方面,教师可以从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的见解中得到启发,寻找可供思想政治教育運用的方法;另一方面,教师要结合新的时代要求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在信息技术和网络空前发达的今天,教师可充分借助网络、活动等多种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最后,营造学习和传承传统生态文化的社会氛围。将传统生态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是靠学校一己之力就能完成的,相反,它需要学校、佳通和社会的通力合作。在这个过程中,学校承担着教育的主要责任,除了在学校进行系统教育外,学校可以通过开展生态实践活动号召学生父母的参加,父母的配合无形中对孩子的世界观、价值观产生了影响,同时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上如果能够做到生态环保,有意识地去要求孩子践行生态行为,必将对学校教育产生不可缺少的补充。另外,社会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尤其是网络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当然,要注意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进行区分,在全社会形成传承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浓郁氛围,这样的社会环境将有利于增强学成学习传统生态文化的积极性,同时为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传统生态文化这一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环境支持。
参考文献
[1]郭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学生生态文化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6.
[2]任俊华,刘晓华.环境伦理的文化阐释——中国古代生态智慧探考[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杨晶晶.中国传统生态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D].武汉:武汉工程大学,2015.
作者简介
赵霞(1994.1-),女,汉族,籍贯:山西省介休市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6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姚晨雨(1994.06-),女,汉族,籍贯:山西省长治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