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结合教育教学实践,从五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学生;口语;能力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在语言文字训练的听、说、读、写四个字中,说字最基本,说的功夫差不多了,听、读、写三项就容易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开发课程资源,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我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口语表达的兴趣和自信上,努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想说、会说、乐说,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一、诵读名篇名句
朗读和背诵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使用较多的,也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手段。将名诗警句、精彩章节、妙文华章等语文材料熟读成诵,烂熟于心,是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捷径之一。过去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之说。古今有许多名家之所以成名,不少人是得益于幼年时期对诗文名篇的背诵。中学生正处在记忆的黄金时期,多背一些古诗文、现代優秀白话文,不仅能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而且能陶冶爱美和审美的情趣,锻炼思维、想象、记忆等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同时,对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的营养,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了这些知识的长期积累,并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基本功,学生在表达自己的意思和主张时,就能够信手拈来,出口成章。
二、叙述课文内容的大意
在课堂教学中,先让学生预习课文,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课文故事梗概,成为我讲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对一些名家名篇或名著,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全书,并把书本的写作背景、全书梗概、中心大意,用自己的话叙述出来,并加上自己的评论、看法、感悟等。叙述课文内容大意要求学生在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课文内容加以整理,有中心、有条理、有感情的叙述。通过学生思维加工后的口头讲述,使学生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丰富了学生的词汇,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
三、利用课文内容巧设情境,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内容
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学生预习课文内容的前提下,根据课文内容特点,巧妙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即兴回答,它不能像写作文、周记时有充分的时间构思、反复修改,它要求学生必须思维敏捷、思路开阔、条理清晰。在一次全镇中小学优质课评选活动中,我听了一位七年级老师讲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在这节课的结尾,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课文开篇说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的?你能不能联系自己的童年生活,谈谈自己小时候感觉快乐的事情呢?学生情绪高涨,回答踊跃。这样,通过巧设问题情境,学生作答,既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应变能力。
四、注意语言的积累
以看电视、深入社会生活、亲身体验、注意倾听别人的说话、广泛阅读、坚持记日记等方法积累语言,要提倡学生说日记。在每星期一的班会课上,我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双休日都做了些什么事情,看到了、听到了哪些有意义的事以及一周来的校园新事、班级风气、社会习俗等,用自己的话给同学们说出来,并加以自己的评论。每逢节假日开学后的第一天,我总是抽出时间让出去游玩的学生给同学们讲述自己游览的名胜古迹、人文景观、背景故事等,用优美、生动、大方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悟。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全体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五、寓训练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利用课堂或课外活动时间,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锻炼自己、提高能力。故事会是学生最青睐的活动。让学生口述一个有意义的故事,并评出每周的故事大王;或者教师在活动中给出一个故事的开头,然后让学生在短暂的思考后,给故事续一个结局。这不仅要求学生说得好,而且要想得快,同时要发音准确、语句完整、中心明确、条理清楚、首尾照应,还要语言优美,引人入胜。其他如教师指定内容,学生即兴演讲、成语接龙、对联大比拼等。通过这些有趣的活动,使学生从敢说、会说、说清楚、说明白,到能用流畅、优美、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既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训练了学生的智力、观察力、思维想象能力和应变能力。
还有一个说话技巧问题。比如,对学生说:“别着急,吸一口气再慢慢说。”对口语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要多进行鼓励:你讲得很好,你说得很有文采,能不能再慢一点,声音能不能再大一点等。
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学生的语言词汇积累会越来越丰富,口语表达的技巧也会日趋娴熟,在学习中,使他们乐于参与,乐于开口,学会交流,不断提高他们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作者单位 河南省禹州市颍川二中)
关键词:学生;口语;能力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在语言文字训练的听、说、读、写四个字中,说字最基本,说的功夫差不多了,听、读、写三项就容易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开发课程资源,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我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口语表达的兴趣和自信上,努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想说、会说、乐说,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一、诵读名篇名句
朗读和背诵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使用较多的,也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手段。将名诗警句、精彩章节、妙文华章等语文材料熟读成诵,烂熟于心,是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捷径之一。过去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之说。古今有许多名家之所以成名,不少人是得益于幼年时期对诗文名篇的背诵。中学生正处在记忆的黄金时期,多背一些古诗文、现代優秀白话文,不仅能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而且能陶冶爱美和审美的情趣,锻炼思维、想象、记忆等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同时,对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的营养,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了这些知识的长期积累,并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基本功,学生在表达自己的意思和主张时,就能够信手拈来,出口成章。
二、叙述课文内容的大意
在课堂教学中,先让学生预习课文,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课文故事梗概,成为我讲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对一些名家名篇或名著,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全书,并把书本的写作背景、全书梗概、中心大意,用自己的话叙述出来,并加上自己的评论、看法、感悟等。叙述课文内容大意要求学生在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课文内容加以整理,有中心、有条理、有感情的叙述。通过学生思维加工后的口头讲述,使学生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丰富了学生的词汇,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
三、利用课文内容巧设情境,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内容
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学生预习课文内容的前提下,根据课文内容特点,巧妙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即兴回答,它不能像写作文、周记时有充分的时间构思、反复修改,它要求学生必须思维敏捷、思路开阔、条理清晰。在一次全镇中小学优质课评选活动中,我听了一位七年级老师讲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在这节课的结尾,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课文开篇说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的?你能不能联系自己的童年生活,谈谈自己小时候感觉快乐的事情呢?学生情绪高涨,回答踊跃。这样,通过巧设问题情境,学生作答,既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应变能力。
四、注意语言的积累
以看电视、深入社会生活、亲身体验、注意倾听别人的说话、广泛阅读、坚持记日记等方法积累语言,要提倡学生说日记。在每星期一的班会课上,我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双休日都做了些什么事情,看到了、听到了哪些有意义的事以及一周来的校园新事、班级风气、社会习俗等,用自己的话给同学们说出来,并加以自己的评论。每逢节假日开学后的第一天,我总是抽出时间让出去游玩的学生给同学们讲述自己游览的名胜古迹、人文景观、背景故事等,用优美、生动、大方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悟。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全体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五、寓训练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利用课堂或课外活动时间,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锻炼自己、提高能力。故事会是学生最青睐的活动。让学生口述一个有意义的故事,并评出每周的故事大王;或者教师在活动中给出一个故事的开头,然后让学生在短暂的思考后,给故事续一个结局。这不仅要求学生说得好,而且要想得快,同时要发音准确、语句完整、中心明确、条理清楚、首尾照应,还要语言优美,引人入胜。其他如教师指定内容,学生即兴演讲、成语接龙、对联大比拼等。通过这些有趣的活动,使学生从敢说、会说、说清楚、说明白,到能用流畅、优美、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既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训练了学生的智力、观察力、思维想象能力和应变能力。
还有一个说话技巧问题。比如,对学生说:“别着急,吸一口气再慢慢说。”对口语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要多进行鼓励:你讲得很好,你说得很有文采,能不能再慢一点,声音能不能再大一点等。
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学生的语言词汇积累会越来越丰富,口语表达的技巧也会日趋娴熟,在学习中,使他们乐于参与,乐于开口,学会交流,不断提高他们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作者单位 河南省禹州市颍川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