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黎,一座几乎可以与“艺术”画上等号的城市,五光十色,流光溢彩。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们仅仅冲着“巴黎”二字,就可以义无反顾地漂洋过海,寻求关于艺术的真谛。在20世纪初期,也有众多中国的有志青年,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凭着一颗赤诚之心不远万里,而他们的成果也为中国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对于渴望在巴黎学习艺术的人来说,巴黎一座座收藏颇丰的艺术馆、博物馆或许比那些大名鼎鼎的学校还要更令人期待。不少艺术家在巴黎并未进到专业艺术院校学习,而是浸淫在众多博物馆和浓厚的艺术氛围中,最终走出了属于自我的艺术道路。
在巴黎,卢浮宫是恢宏艺术的开端,它几乎收藏了至现代艺术发端的整部艺术史,而蓬皮杜艺术中心则成了自1912年起始的现当代艺术辞典。但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这个艺术转型的关键期,则不得不看奥赛和橘园。这两座美术馆在地理位置上相距不远,其建筑本身亦颇有意趣。奥赛美术馆原本是意大利著名建筑师维克多·拉卢为1900年巴黎世博会建造的奥赛火车站,这个有着庞大钢结构与玻璃穹顶的建筑与卢浮宫隔河相望,旖旎的塞纳河将工业文明与传统文化区隔而又连接。今天的奥赛美术馆又被称为印象派的殿堂,这里收藏的印象派的作品数量全球最多。数量众多的经典之作令人目不暇接,印象深刻。相较奥赛与卢浮宫规模较小的橘园,则显得更加精致与耐人寻味。
橘園美术馆的建筑原本并非用以陈列艺术品,它作为杜乐丽宫花园内橘树的冬季“温室”建于1852年。正是因为其建筑用途,橘园南立面由玻璃制成,以便采光,而北面为避风几乎呈全封闭状态。橘园的主入口由负责卢浮宫装饰的建筑师路易斯·维斯康蒂设计,门廊顶部的三角楣充斥着植物和玉米穗,代表了场地的功能。在1871年之后,橘园被列为国家财产,继续用于存放橘树,同时作为园艺、音乐、宴会等各类活动场地。1921年后,法国政府拟将橘园作为艺术品展示空间。1922年,莫奈决定捐赠自己的代表性作品《睡莲》,从此,橘园成了巴黎又一艺术重镇。现在的橘园,藏品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莫奈捐赠的巨型《睡莲》系列,二是艺术经销商保罗·纪尧姆夫妇的一百余幅个人收藏。单从数量来看,橘园的收藏并不算庞大,但其收藏品质与序列也与其场馆本身的气质相符。
大多来到橘园的人,都以莫奈的《睡莲》为首要目的。八幅巨型睡莲在两个椭圆形展厅的弧形墙面上铺开,玻璃天窗倾泻下的天光,让人恍然看到了那个给莫奈以无限灵感的小池塘和那座日本桥。第一个房间汇聚的四张作品,显示了从晨到晚光线变化下池塘中的睡莲的不同姿态;第二个房间的四件作品则是荡漾在轻柔柳枝包围中的睡莲。众所周知,“睡莲”是莫奈这位印象派大师晚年的重要题材之一。从1897年至1926年,莫奈总共创作过181幅《睡莲》,若加上以“睡莲”意象相关的作品,总数达到242幅。莫奈亲自在维吉尼营造的家园,成为他艺术创作最后的“天堂”。这一塘睡莲,使得他“疲乏的神经在寂静的水面上休息片刻,得到舒展”,也使他的画笔和色彩达到了最为放松而炉火纯青的极致。百余幅极致美好的作品,很难想象它们的灵感都来自一方小小的池塘。莫奈被马奈称为“画水的拉斐尔”,水在莫奈的笔下,照见了世间一切可能的色彩。
收藏于橘园的这一系列作品,是莫奈74岁至86岁去世为止精心创作的一个系列。不寻常的超大尺幅无疑凝结了他极多的心血,但直到他将作品捐赠、陈列,莫奈也始终未给这组作品签名,或许这组“完美”的作品在莫奈的心中仍然有“不完美”的遗憾。关于其作品本身的精妙,词汇始终是令人感到匮乏的。在橘园美术馆中呈现的八幅巨作相较于百余幅睡莲题材作品最为与众不同的妙处,或许还不在画面之上。根据莫奈本人的建议,这些《睡莲》呈现在两个椭圆形展厅的弧形墙面上,整个展厅环境及光线条件为观众提供了一种“沉浸式”的体验,置身在莫奈的睡莲中,时光仿佛在自然地流淌,又仿佛在永恒地静止。由于藏品不断增多,《睡莲》的呈现受到了一定影响,从1999年至2006年,橘园进行历史上第三次大改造,从而保证了《睡莲》最趋完美的状态。莫奈对作品呈现的要求,正如在其带领下壮大的印象派一样,是十分“前卫”的。早期艺术家们对作品的思量,大多局限于画面本身或是特定观众场域的观赏效果,而莫奈的愿景却是针对公共空间面向大众的。他对观赏光线的考虑,将作品与环境融为一体,将自成一体的作品投入了空间,进入了现实,而最终营造了一种令人忘却现实的“非现实”。
除莫奈《睡莲》系列外,橘园美术馆收藏的另一主要部分保罗·纪尧姆夫妇的一百余幅个人收藏亦十分精彩。这些收藏囊括了塞尚、安德鲁·德兰、高更、马蒂斯、莫迪里阿尼、毕加索、雷诺阿、西斯莱等一众现代大师。在这些经典作品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莫迪里阿尼的《年轻的学徒》以及马蒂斯的《穿红裤的宫女》。
艺术生涯短暂而富有悲剧色彩的莫迪里阿尼在他的绘画中一直对肖像题材十分钟情。莫迪里阿尼笔下的人物风格特点鲜明。他运用精炼的线条勾勒轮廓,涂布夸张、凝练的色块使得画面简洁而富有张力,但他笔下的人物却大多显得空洞而忧郁。藏于橘园美术馆的这件创作于1918年左右的《年轻的学徒》亦是典型的莫迪里阿尼式肖像。莫迪里阿尼在1918至1919年间在法国南部度过了几个月,在此期间,他完成了大量农民、学徒和工人的肖像,这便是其中一件。在这件作品中可以看到莫迪里阿尼对塞尚的推崇:这位学徒的姿势肖似塞尚画中的饮酒者或吸烟者。莫迪里阿尼对画面中图形与环境的关系十分敏感,无论是人物,还是画中的桌椅,都似乎处于一个没有重力约束的环境之中,但却没有丝毫的不和谐之感。这位学徒若有所思地坐着,他光滑的脸庞与略显粗糙的双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整体的色调十分柔和协调,白色的衣领衬托得他忧郁的蓝色眼睛更为突出。 莫迪里阿尼的肖像作品都有着十分突出的“共性”,但每一件中又有着不一样的“个性”。在他的笔下,人们总是忧郁的,而这种忧郁的来源却各不相同,或为爱意,或为欲望,或为财富,或为生活……他揭示生活喧雜背后的孤独与空洞,但这种低沉并不显得绝望,反而能诱发人们去思考关于生命的背后的“真相”。
《穿红裤的宫女》的色彩炽烈却不浮躁,正是马蒂斯风貌的“典型”。这件作品创作于1924年前后,模特儿惬意舒适地躺在沙发上,背景的屏风满是极有装饰性的植物图案。屏风将画面中的空间进行了区隔,更加凸显了前景的女子。屏风后面,一个梳妆台上摆放着花瓶等物件,营造了一个暖融而日常的舒适空间。模特的面部仅有寥寥数笔,而白色的上衣、金色的颈链,特别是红色裤子上的珠串装饰,使得她柔美又富有异域风情。
橘园美术馆不仅在自有馆藏上进行了很多的梳理与“活化”,举办的各类其他展览亦十分具有学术高度及策划水平。2016年,在一场以“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绘画”为主题的展览中,展出的不仅有大量十分经典的绘画原作,还有属于那个年代的电影展映以及音乐会,还有相关的导览、研讨会,从“绘画”出发,为观众多维度地呈现了属于一个年代的美国艺术图景。在这场展览中,格兰特·伍德创作的《美国哥特式》十分引人注目。这件创作于1930年的作品被人们视为“美国文化的五大象征”之一。画中的两个人物表情严肃而刻板;男人的眼睛直直地平视前方,一丝不苟;同男人一样,画中的女人亦是不苟言笑。背景中哥特式的房屋和他们的表情一样,端正而“不近人情”。有人认为这件作品讽刺了美国中西部文化的狭隘和压抑,也有人认为这是对美国乡村道德品质的颂扬,而我看到的是在文化与传统的断裂延续下,精神的空洞与桎梏。这样的理解或许是个人化的,并不正确,但也是映射在当代环境下的某种可能。
无论是什么时期的艺术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原因,都是因为它们可以在历史的长河里给不同时代、不同处境的人们带来审美的愉悦和思想的碰撞。作品本身不会说话,它们需要被很好地“使用”与“活化”才可以散发其永恒的魅力。在这一点上,橘园美术馆为人们提供了对经典“再阅读”“再认识”的契机,这使得它成为巴黎这座艺术之都上一颗小巧精致而璀璨夺目的明珠。
何禹珩,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在读博士,成都画院理论研究员。
在巴黎,卢浮宫是恢宏艺术的开端,它几乎收藏了至现代艺术发端的整部艺术史,而蓬皮杜艺术中心则成了自1912年起始的现当代艺术辞典。但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这个艺术转型的关键期,则不得不看奥赛和橘园。这两座美术馆在地理位置上相距不远,其建筑本身亦颇有意趣。奥赛美术馆原本是意大利著名建筑师维克多·拉卢为1900年巴黎世博会建造的奥赛火车站,这个有着庞大钢结构与玻璃穹顶的建筑与卢浮宫隔河相望,旖旎的塞纳河将工业文明与传统文化区隔而又连接。今天的奥赛美术馆又被称为印象派的殿堂,这里收藏的印象派的作品数量全球最多。数量众多的经典之作令人目不暇接,印象深刻。相较奥赛与卢浮宫规模较小的橘园,则显得更加精致与耐人寻味。
橘園美术馆的建筑原本并非用以陈列艺术品,它作为杜乐丽宫花园内橘树的冬季“温室”建于1852年。正是因为其建筑用途,橘园南立面由玻璃制成,以便采光,而北面为避风几乎呈全封闭状态。橘园的主入口由负责卢浮宫装饰的建筑师路易斯·维斯康蒂设计,门廊顶部的三角楣充斥着植物和玉米穗,代表了场地的功能。在1871年之后,橘园被列为国家财产,继续用于存放橘树,同时作为园艺、音乐、宴会等各类活动场地。1921年后,法国政府拟将橘园作为艺术品展示空间。1922年,莫奈决定捐赠自己的代表性作品《睡莲》,从此,橘园成了巴黎又一艺术重镇。现在的橘园,藏品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莫奈捐赠的巨型《睡莲》系列,二是艺术经销商保罗·纪尧姆夫妇的一百余幅个人收藏。单从数量来看,橘园的收藏并不算庞大,但其收藏品质与序列也与其场馆本身的气质相符。
大多来到橘园的人,都以莫奈的《睡莲》为首要目的。八幅巨型睡莲在两个椭圆形展厅的弧形墙面上铺开,玻璃天窗倾泻下的天光,让人恍然看到了那个给莫奈以无限灵感的小池塘和那座日本桥。第一个房间汇聚的四张作品,显示了从晨到晚光线变化下池塘中的睡莲的不同姿态;第二个房间的四件作品则是荡漾在轻柔柳枝包围中的睡莲。众所周知,“睡莲”是莫奈这位印象派大师晚年的重要题材之一。从1897年至1926年,莫奈总共创作过181幅《睡莲》,若加上以“睡莲”意象相关的作品,总数达到242幅。莫奈亲自在维吉尼营造的家园,成为他艺术创作最后的“天堂”。这一塘睡莲,使得他“疲乏的神经在寂静的水面上休息片刻,得到舒展”,也使他的画笔和色彩达到了最为放松而炉火纯青的极致。百余幅极致美好的作品,很难想象它们的灵感都来自一方小小的池塘。莫奈被马奈称为“画水的拉斐尔”,水在莫奈的笔下,照见了世间一切可能的色彩。
收藏于橘园的这一系列作品,是莫奈74岁至86岁去世为止精心创作的一个系列。不寻常的超大尺幅无疑凝结了他极多的心血,但直到他将作品捐赠、陈列,莫奈也始终未给这组作品签名,或许这组“完美”的作品在莫奈的心中仍然有“不完美”的遗憾。关于其作品本身的精妙,词汇始终是令人感到匮乏的。在橘园美术馆中呈现的八幅巨作相较于百余幅睡莲题材作品最为与众不同的妙处,或许还不在画面之上。根据莫奈本人的建议,这些《睡莲》呈现在两个椭圆形展厅的弧形墙面上,整个展厅环境及光线条件为观众提供了一种“沉浸式”的体验,置身在莫奈的睡莲中,时光仿佛在自然地流淌,又仿佛在永恒地静止。由于藏品不断增多,《睡莲》的呈现受到了一定影响,从1999年至2006年,橘园进行历史上第三次大改造,从而保证了《睡莲》最趋完美的状态。莫奈对作品呈现的要求,正如在其带领下壮大的印象派一样,是十分“前卫”的。早期艺术家们对作品的思量,大多局限于画面本身或是特定观众场域的观赏效果,而莫奈的愿景却是针对公共空间面向大众的。他对观赏光线的考虑,将作品与环境融为一体,将自成一体的作品投入了空间,进入了现实,而最终营造了一种令人忘却现实的“非现实”。
除莫奈《睡莲》系列外,橘园美术馆收藏的另一主要部分保罗·纪尧姆夫妇的一百余幅个人收藏亦十分精彩。这些收藏囊括了塞尚、安德鲁·德兰、高更、马蒂斯、莫迪里阿尼、毕加索、雷诺阿、西斯莱等一众现代大师。在这些经典作品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莫迪里阿尼的《年轻的学徒》以及马蒂斯的《穿红裤的宫女》。
艺术生涯短暂而富有悲剧色彩的莫迪里阿尼在他的绘画中一直对肖像题材十分钟情。莫迪里阿尼笔下的人物风格特点鲜明。他运用精炼的线条勾勒轮廓,涂布夸张、凝练的色块使得画面简洁而富有张力,但他笔下的人物却大多显得空洞而忧郁。藏于橘园美术馆的这件创作于1918年左右的《年轻的学徒》亦是典型的莫迪里阿尼式肖像。莫迪里阿尼在1918至1919年间在法国南部度过了几个月,在此期间,他完成了大量农民、学徒和工人的肖像,这便是其中一件。在这件作品中可以看到莫迪里阿尼对塞尚的推崇:这位学徒的姿势肖似塞尚画中的饮酒者或吸烟者。莫迪里阿尼对画面中图形与环境的关系十分敏感,无论是人物,还是画中的桌椅,都似乎处于一个没有重力约束的环境之中,但却没有丝毫的不和谐之感。这位学徒若有所思地坐着,他光滑的脸庞与略显粗糙的双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整体的色调十分柔和协调,白色的衣领衬托得他忧郁的蓝色眼睛更为突出。 莫迪里阿尼的肖像作品都有着十分突出的“共性”,但每一件中又有着不一样的“个性”。在他的笔下,人们总是忧郁的,而这种忧郁的来源却各不相同,或为爱意,或为欲望,或为财富,或为生活……他揭示生活喧雜背后的孤独与空洞,但这种低沉并不显得绝望,反而能诱发人们去思考关于生命的背后的“真相”。
《穿红裤的宫女》的色彩炽烈却不浮躁,正是马蒂斯风貌的“典型”。这件作品创作于1924年前后,模特儿惬意舒适地躺在沙发上,背景的屏风满是极有装饰性的植物图案。屏风将画面中的空间进行了区隔,更加凸显了前景的女子。屏风后面,一个梳妆台上摆放着花瓶等物件,营造了一个暖融而日常的舒适空间。模特的面部仅有寥寥数笔,而白色的上衣、金色的颈链,特别是红色裤子上的珠串装饰,使得她柔美又富有异域风情。
橘园美术馆不仅在自有馆藏上进行了很多的梳理与“活化”,举办的各类其他展览亦十分具有学术高度及策划水平。2016年,在一场以“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绘画”为主题的展览中,展出的不仅有大量十分经典的绘画原作,还有属于那个年代的电影展映以及音乐会,还有相关的导览、研讨会,从“绘画”出发,为观众多维度地呈现了属于一个年代的美国艺术图景。在这场展览中,格兰特·伍德创作的《美国哥特式》十分引人注目。这件创作于1930年的作品被人们视为“美国文化的五大象征”之一。画中的两个人物表情严肃而刻板;男人的眼睛直直地平视前方,一丝不苟;同男人一样,画中的女人亦是不苟言笑。背景中哥特式的房屋和他们的表情一样,端正而“不近人情”。有人认为这件作品讽刺了美国中西部文化的狭隘和压抑,也有人认为这是对美国乡村道德品质的颂扬,而我看到的是在文化与传统的断裂延续下,精神的空洞与桎梏。这样的理解或许是个人化的,并不正确,但也是映射在当代环境下的某种可能。
无论是什么时期的艺术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原因,都是因为它们可以在历史的长河里给不同时代、不同处境的人们带来审美的愉悦和思想的碰撞。作品本身不会说话,它们需要被很好地“使用”与“活化”才可以散发其永恒的魅力。在这一点上,橘园美术馆为人们提供了对经典“再阅读”“再认识”的契机,这使得它成为巴黎这座艺术之都上一颗小巧精致而璀璨夺目的明珠。
何禹珩,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在读博士,成都画院理论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