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湘潭槟榔产业由最初的手工作坊式生产、地摊销售为主的小卖经济,迅速拓展为按照国家《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和GMP·HACCP要求生产、拥有相当规模的新兴产业,现已成为湘潭市极具特色的传统产业和支柱产业。槟榔的制作标准、安全标准因食用槟榔的普遍性而备受关注。
一、食用槟榔安全标准及执行现状
目前食用槟榔安全标准主要划分为两类,与食用槟榔相关的国家安全标准,主要包括《GB2760—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28大类食品分类表》、《NYT-487槟榔干果标准》。食用槟榔地方安全标准,主要是湖南省为规制槟榔生产加工和销售而制定的法律法规,包括2004年《湖南省食用槟榔安全标准》、《湖南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食用槟榔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二、食用槟榔安全标准存在的突出问题
1、食用槟榔的定位不科学
依据现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28大类食品分类表》,食用槟榔没有被明确纳入任何一类。海南将其作为热带水果类,湖南将其作为地方特色类。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的《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2版],将之列入食品类。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2007年在《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中将其列入腌渍、干制水果及制品类。而地方标准又将其作为《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28大类食品分类表》中第17类即凉果蜜饯类。各类文件对槟榔的定性不一,導致槟榔适用不同的添加剂标准、检验方法标准。
2、食用槟榔的地方标准及检验方式滞后
国家颁布GB2760《食品添加剂标准》,其更新速度快,而DB43/132-2004《食用槟榔》湖南省地方标准,更迭缓慢,其中对添加剂的规定较国家标准而言相对落后,跟不上国家对添加剂标准的规定。
检验标准滞后。DB43/132-2004《食用槟榔》湖南省地方标准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比较少,但国家标准中食品添加剂规定可以使用的较多,所以有可能限制企业添加剂的使用,且在检测时不利于统一结果。
3、执行与监管过程中存在问题
执行过程中,不仅不同规模的生产经营主体在遵循统一的类似环境卫生标准时存在困难,而且行政机关对多样化且层出不穷的生产经营主体执行统一标准也存在困难。
而在实际监管中不同规模的经营者有不同的问题:规模较大的经营者生产卫生条件较好,但因注重食用槟榔的口感,因此在各类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上容易超标。小经营者相对而言在添加剂上的问题较少,但清洗消毒等设备并不完善,因此容易产生微生物超标等问题。两者的问题都对食用槟榔未来的发展起到阻碍。
三、解决食用槟榔安全标准问题的对策
1、重修食用槟榔地方标准
不论是将槟榔定位为“地方传统特色食品”,亦或是“凉果蜜饯食品”,都撇开了槟榔的自身属性。可将槟榔作为既是食品又是药品来定位食用槟榔,归入《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28大类食品分类表》中第二十八类即其他类。修订标准滞后的部分,完善标准内容。《食用槟榔》是引槟榔企业规范生产、保障槟榔行业有序发展的“无形之手”,能将标准性能不合格的产品阻挡在市场之外[1]。
2、制订食用槟榔各环节的团体标准
食用槟榔作为食品,亟须一套环环相扣的实施标准来把控风险,槟榔原果的选取、槟榔加工的一系列流程、包装销售等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
首先,确立湖南省食用槟榔原材料选择标准,从源头上进一步规范产品。其次,制定生产加工场地标准,生产车间保持通风,室内温度保持在27摄氏度左右,操作人员每日定时对车间内部进行消洒,晚上则开启臭氧发生器对车间进行全面消毒,制作出来的槟榔成品通过紫外线进行消毒。最后,制定统一的槟榔产品包装团体标准。产品标签需标明:产品名称、生产厂名、厂址、净含量、配料、生产日期、保质期、执行标准、卫生许可证号、生产许可证号、标签认可号、监督电话等信息,使外包装内容详实,有据可依。
3、畅通公众参与制定食用槟榔安全标准机制
“如果一个行政决定或政策将要对个体利益产生影响,这些不同的利益主体应当通过参与和协调来追求他们自己的利益”[2]。让各方的利益得到充分表达,健全食用槟榔安全地方标准的信息公开制度,然后加以整合、平衡。
第一,标准制定前的信息公开。将政府计划制定食用槟榔安全地方标准的意图、制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现状等通过新闻媒体、官方网站或政府公报的形式进行公告,由专门的组织和人员收集社会各界意见;第二,标准制定过程中的信息公开。就食用槟榔安全地方标准的起草、各种专家论证会议情况、征求意见处理情况等及时公开,让公众详细了解标准制定的全过程;第三,标准制定结果的信息公开。确保公众的知情权,有利于公众辅助相关监管部门行使自己的监督权,打击不遵守法纪法规的企业,确保群众食用槟榔的安全。
4、完善行政部门的监管职能,借力槟榔协会自身监督
第一,建立专业化执法队伍,通过定期培训、执法演练等多种形式组织执法人员和基层的监管人员学习业务知识,提高执法的知识水平,实现执法队伍的专业化;对违法滥用食品添加剂的企业、个人及失职的监管部门及责任人的整肃与处理。第二,充分发挥槟榔行业协会的作用,及時向政府反馈槟榔产业发展的状况,帮助政府部门制定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协助相关部门肃清槟榔产业内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合法槟榔生产经营企业的权益。第三,相关部门以及组织有必要规范引导槟榔的社会舆论,明确指出嚼食槟榔会引发相关口腔疾病,向社会民众区分引发的疾病与食用槟榔致癌的不同。加强槟榔的社会舆论引导,形成安全标准的科学认知。
注释:
[1]姚贵宝.地方标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森林工程.2008(3).90
[2]王锡梓.《公众参与和行政过程--一个理念和制度分析的框架》[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34
一、食用槟榔安全标准及执行现状
目前食用槟榔安全标准主要划分为两类,与食用槟榔相关的国家安全标准,主要包括《GB2760—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28大类食品分类表》、《NYT-487槟榔干果标准》。食用槟榔地方安全标准,主要是湖南省为规制槟榔生产加工和销售而制定的法律法规,包括2004年《湖南省食用槟榔安全标准》、《湖南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食用槟榔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二、食用槟榔安全标准存在的突出问题
1、食用槟榔的定位不科学
依据现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28大类食品分类表》,食用槟榔没有被明确纳入任何一类。海南将其作为热带水果类,湖南将其作为地方特色类。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的《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2版],将之列入食品类。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2007年在《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中将其列入腌渍、干制水果及制品类。而地方标准又将其作为《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28大类食品分类表》中第17类即凉果蜜饯类。各类文件对槟榔的定性不一,導致槟榔适用不同的添加剂标准、检验方法标准。
2、食用槟榔的地方标准及检验方式滞后
国家颁布GB2760《食品添加剂标准》,其更新速度快,而DB43/132-2004《食用槟榔》湖南省地方标准,更迭缓慢,其中对添加剂的规定较国家标准而言相对落后,跟不上国家对添加剂标准的规定。
检验标准滞后。DB43/132-2004《食用槟榔》湖南省地方标准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比较少,但国家标准中食品添加剂规定可以使用的较多,所以有可能限制企业添加剂的使用,且在检测时不利于统一结果。
3、执行与监管过程中存在问题
执行过程中,不仅不同规模的生产经营主体在遵循统一的类似环境卫生标准时存在困难,而且行政机关对多样化且层出不穷的生产经营主体执行统一标准也存在困难。
而在实际监管中不同规模的经营者有不同的问题:规模较大的经营者生产卫生条件较好,但因注重食用槟榔的口感,因此在各类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上容易超标。小经营者相对而言在添加剂上的问题较少,但清洗消毒等设备并不完善,因此容易产生微生物超标等问题。两者的问题都对食用槟榔未来的发展起到阻碍。
三、解决食用槟榔安全标准问题的对策
1、重修食用槟榔地方标准
不论是将槟榔定位为“地方传统特色食品”,亦或是“凉果蜜饯食品”,都撇开了槟榔的自身属性。可将槟榔作为既是食品又是药品来定位食用槟榔,归入《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28大类食品分类表》中第二十八类即其他类。修订标准滞后的部分,完善标准内容。《食用槟榔》是引槟榔企业规范生产、保障槟榔行业有序发展的“无形之手”,能将标准性能不合格的产品阻挡在市场之外[1]。
2、制订食用槟榔各环节的团体标准
食用槟榔作为食品,亟须一套环环相扣的实施标准来把控风险,槟榔原果的选取、槟榔加工的一系列流程、包装销售等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
首先,确立湖南省食用槟榔原材料选择标准,从源头上进一步规范产品。其次,制定生产加工场地标准,生产车间保持通风,室内温度保持在27摄氏度左右,操作人员每日定时对车间内部进行消洒,晚上则开启臭氧发生器对车间进行全面消毒,制作出来的槟榔成品通过紫外线进行消毒。最后,制定统一的槟榔产品包装团体标准。产品标签需标明:产品名称、生产厂名、厂址、净含量、配料、生产日期、保质期、执行标准、卫生许可证号、生产许可证号、标签认可号、监督电话等信息,使外包装内容详实,有据可依。
3、畅通公众参与制定食用槟榔安全标准机制
“如果一个行政决定或政策将要对个体利益产生影响,这些不同的利益主体应当通过参与和协调来追求他们自己的利益”[2]。让各方的利益得到充分表达,健全食用槟榔安全地方标准的信息公开制度,然后加以整合、平衡。
第一,标准制定前的信息公开。将政府计划制定食用槟榔安全地方标准的意图、制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现状等通过新闻媒体、官方网站或政府公报的形式进行公告,由专门的组织和人员收集社会各界意见;第二,标准制定过程中的信息公开。就食用槟榔安全地方标准的起草、各种专家论证会议情况、征求意见处理情况等及时公开,让公众详细了解标准制定的全过程;第三,标准制定结果的信息公开。确保公众的知情权,有利于公众辅助相关监管部门行使自己的监督权,打击不遵守法纪法规的企业,确保群众食用槟榔的安全。
4、完善行政部门的监管职能,借力槟榔协会自身监督
第一,建立专业化执法队伍,通过定期培训、执法演练等多种形式组织执法人员和基层的监管人员学习业务知识,提高执法的知识水平,实现执法队伍的专业化;对违法滥用食品添加剂的企业、个人及失职的监管部门及责任人的整肃与处理。第二,充分发挥槟榔行业协会的作用,及時向政府反馈槟榔产业发展的状况,帮助政府部门制定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协助相关部门肃清槟榔产业内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合法槟榔生产经营企业的权益。第三,相关部门以及组织有必要规范引导槟榔的社会舆论,明确指出嚼食槟榔会引发相关口腔疾病,向社会民众区分引发的疾病与食用槟榔致癌的不同。加强槟榔的社会舆论引导,形成安全标准的科学认知。
注释:
[1]姚贵宝.地方标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森林工程.2008(3).90
[2]王锡梓.《公众参与和行政过程--一个理念和制度分析的框架》[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