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一直是一个灾害频发的国家,每年发生的各种灾害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重大灾害发生后,基层组织瘫痪、群众生计无着、心理创伤严重、社会矛盾激化等多种社会问题凸显。国家每年的救灾工作也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防灾减灾工作,不能需要仅关注物质层面的“硬件”建设,更须重视对人性的关怀实践证明,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价值体现在灾害管理的全过程,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着独特的角色功能,其专业特质能够有效地指导和介入灾害管理体系,提高灾害应对的效能。同时,社会工作者利用专业方法在社区层面开展易被群众接受的宣传教育、链接资源进行灾害模拟体验与救灾演练,增强社区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有效提升其自救互救能力,使得社会工作成为政府救灾的得力助手。
关键词:防灾减灾;社会工作;路径探析
一、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防灾减灾是灾害管理的首要环节,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是避免或降低灾害破坏性的首要原则。早在1974年美国就通过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处理公共危机和防灾减灾,美国完善的救灾法律明确规定了第三部门和个人在灾害应对中的重要角色,社会工作者介入灾难是有法律保障的。而发达的第三部门使得社会工作者有“门”可进,社工可通过多种路径介入到灾难救援和重建中去。具体来说,美国的专业社会工作者参与灾难应对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成为美国联的工作人员;成为邦紧急事务管理局合作伙伴的工作人员;成为专业志愿者参加职业协会组织的救灾项目。日本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尤其是地震发生最多的国家,目前已经建立了世界上最完善、最细致的灾害应对的法律体制。日本的灾害危机管理传统上釆取以防灾部门和卫生健康部门为主的分立管理模式。日本的社会工作者则是可以通过加入非政府组织,为灾区提供多样且全面的服务。他们可以作为政府减灾队伍的有力补充,同时起着连接灾民和政府的桥梁作用。德国政府现在也将社会工作者组织纳入到灾害救助体系中。
(二)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的救灾工作实行的是“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救助、生产自救”的工作方针。伴随着公共管理理念的盛行,政府开始重视与社会共同参与和管理社会。在减灾救灾领域就是不断完善社会动员机制,统筹安排政府资源和社会力量,形成优势互补、协同配合的抗灾减灾格局。孙建春(2010)提出应大力发展灾害社会工作充实防灾减灾专业力量。他指出社会工作者在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中,可以利用专业优势,充分把握灾民需求、有效联结社会资源、合理调度志愿力量,帮助灾民解决心理情绪问题、再造社会支持网络、提升生存发展能力、重建社区生活秩序,是灾后恢复重建中不可或缺的专业力量。杨娜、肖杰、叶宏(2017)基于社会工作理念和工作技巧,对灾害发生周期中防灾和减灾备灾环节中社会工作者可能发挥的积极作用加以探讨,提出社会工作理念和社会工作者在防灾减灾过程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总的来看,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和整理发现,国内外相关研究主要强调在防灾减灾的对策研究,涉及到社会工作介入防灾减灾工作的文献研究相对较少。
二、灾害管理引入社会工作的重要性探究
在中国,灾害管理始终是以政府宏观调控为主的行政区管理模式,防灾减灾工作主要表现为政府主导下的基础设施建设、应急预案制定、各部门分工配合。而广大居民尚未有效地参与到灾害应对中来。从灾害影响看,社区是承担灾害风险的主体,因此,提高社区防灾减灾的能力,是最大程度降低灾害影响的核心,也是防灾减灾工作的基础。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的本土实践表明,对灾难的回应和介入已经是社会工作实践和专业的一部分。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价值体现在灾害管理的全过程,是防灾减灾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软驱”力量。社会工作在灾害管理中尤其是社区防灾减灾方面,其功能是显著的。不过,鉴于“灾害社会工作”伴随灾害发生、发展,从已有经验来看,其既往的工作焦点和研究重心大多集中在“災后”,对于“灾前”关注甚少。
而经过实践证明,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价值体现在灾害管理的全过程,是防灾减灾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软驱”力量。民政部在2013年《关于加快推进灾害社会工作服务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近年来,我国灾害社会工作服务在应对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强烈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芦山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过程中得到了快速发展,灾害社会工作服务队伍逐步壮大,灾害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初具规模,灾害社会工作研究日益深入,灾害社会工作实践不断探索,社会工作在满足受灾群众需求、创新灾区社会管理、加强灾区社会建设、促进灾区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得到初步显现。
三、城市社区中社会工作介入防灾减灾工作路径分析
针对我国目前防灾减灾工作出现的各项问题,社会工作作为在中国灾难工作中逐步突起的专业工作,在越来越本土化的发展中能够更好的为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帮助。
(一)通过社区教育增强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
意识教育是一种服务,具有防灾减灾意识的民众能够通过自己拥有的知识和技术降低灾害风险与影响,可以较大程度上减轻国家和社会的负担。社会工作者在社区中可以运用小组、社区行动等专业的工作方法开展社区宣传教育活动,以此增加群众的防灾减灾知识的储备。
(二)通过社区参与促进社区防灾减灾文化发展
社会工作者可以组织并协助居民绘制“社区灾害分布图”“灾害易发评价表”以及面向家庭的“应急疏散避难图”等。在此基础上,引导社区居民对所在社区进行脆弱性分析,找到引发灾害的潜在风险和脆弱环节,并进一步制定社区防灾减灾规划,使社区居民对社区脆弱地带有一定的了解。此外,社会工作者还可以协助制定家庭防灾计划,并充分考虑到家庭老人、妇女与儿童的实际状况与差异需求。
(三)通过模拟演练增强居民防灾减灾能力
社会工作者能够帮助社区组建灾害管理小组、救灾志愿者联盟等,链接相关资源对志愿者进行培训,为社区储备一支具备救灾技巧的骨干和志愿者队伍,在灾难来临时开展自救与互救行动。在此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能够发挥专业特长,开发针对不同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培训教材。同时,组织开展培训活动,对社区居民进行逃生和紧急救援模拟,提高人们应对困难与灾害的能力。
关键词:防灾减灾;社会工作;路径探析
一、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防灾减灾是灾害管理的首要环节,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是避免或降低灾害破坏性的首要原则。早在1974年美国就通过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处理公共危机和防灾减灾,美国完善的救灾法律明确规定了第三部门和个人在灾害应对中的重要角色,社会工作者介入灾难是有法律保障的。而发达的第三部门使得社会工作者有“门”可进,社工可通过多种路径介入到灾难救援和重建中去。具体来说,美国的专业社会工作者参与灾难应对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成为美国联的工作人员;成为邦紧急事务管理局合作伙伴的工作人员;成为专业志愿者参加职业协会组织的救灾项目。日本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尤其是地震发生最多的国家,目前已经建立了世界上最完善、最细致的灾害应对的法律体制。日本的灾害危机管理传统上釆取以防灾部门和卫生健康部门为主的分立管理模式。日本的社会工作者则是可以通过加入非政府组织,为灾区提供多样且全面的服务。他们可以作为政府减灾队伍的有力补充,同时起着连接灾民和政府的桥梁作用。德国政府现在也将社会工作者组织纳入到灾害救助体系中。
(二)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的救灾工作实行的是“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救助、生产自救”的工作方针。伴随着公共管理理念的盛行,政府开始重视与社会共同参与和管理社会。在减灾救灾领域就是不断完善社会动员机制,统筹安排政府资源和社会力量,形成优势互补、协同配合的抗灾减灾格局。孙建春(2010)提出应大力发展灾害社会工作充实防灾减灾专业力量。他指出社会工作者在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中,可以利用专业优势,充分把握灾民需求、有效联结社会资源、合理调度志愿力量,帮助灾民解决心理情绪问题、再造社会支持网络、提升生存发展能力、重建社区生活秩序,是灾后恢复重建中不可或缺的专业力量。杨娜、肖杰、叶宏(2017)基于社会工作理念和工作技巧,对灾害发生周期中防灾和减灾备灾环节中社会工作者可能发挥的积极作用加以探讨,提出社会工作理念和社会工作者在防灾减灾过程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总的来看,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和整理发现,国内外相关研究主要强调在防灾减灾的对策研究,涉及到社会工作介入防灾减灾工作的文献研究相对较少。
二、灾害管理引入社会工作的重要性探究
在中国,灾害管理始终是以政府宏观调控为主的行政区管理模式,防灾减灾工作主要表现为政府主导下的基础设施建设、应急预案制定、各部门分工配合。而广大居民尚未有效地参与到灾害应对中来。从灾害影响看,社区是承担灾害风险的主体,因此,提高社区防灾减灾的能力,是最大程度降低灾害影响的核心,也是防灾减灾工作的基础。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的本土实践表明,对灾难的回应和介入已经是社会工作实践和专业的一部分。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价值体现在灾害管理的全过程,是防灾减灾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软驱”力量。社会工作在灾害管理中尤其是社区防灾减灾方面,其功能是显著的。不过,鉴于“灾害社会工作”伴随灾害发生、发展,从已有经验来看,其既往的工作焦点和研究重心大多集中在“災后”,对于“灾前”关注甚少。
而经过实践证明,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价值体现在灾害管理的全过程,是防灾减灾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软驱”力量。民政部在2013年《关于加快推进灾害社会工作服务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近年来,我国灾害社会工作服务在应对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强烈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芦山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过程中得到了快速发展,灾害社会工作服务队伍逐步壮大,灾害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初具规模,灾害社会工作研究日益深入,灾害社会工作实践不断探索,社会工作在满足受灾群众需求、创新灾区社会管理、加强灾区社会建设、促进灾区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得到初步显现。
三、城市社区中社会工作介入防灾减灾工作路径分析
针对我国目前防灾减灾工作出现的各项问题,社会工作作为在中国灾难工作中逐步突起的专业工作,在越来越本土化的发展中能够更好的为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帮助。
(一)通过社区教育增强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
意识教育是一种服务,具有防灾减灾意识的民众能够通过自己拥有的知识和技术降低灾害风险与影响,可以较大程度上减轻国家和社会的负担。社会工作者在社区中可以运用小组、社区行动等专业的工作方法开展社区宣传教育活动,以此增加群众的防灾减灾知识的储备。
(二)通过社区参与促进社区防灾减灾文化发展
社会工作者可以组织并协助居民绘制“社区灾害分布图”“灾害易发评价表”以及面向家庭的“应急疏散避难图”等。在此基础上,引导社区居民对所在社区进行脆弱性分析,找到引发灾害的潜在风险和脆弱环节,并进一步制定社区防灾减灾规划,使社区居民对社区脆弱地带有一定的了解。此外,社会工作者还可以协助制定家庭防灾计划,并充分考虑到家庭老人、妇女与儿童的实际状况与差异需求。
(三)通过模拟演练增强居民防灾减灾能力
社会工作者能够帮助社区组建灾害管理小组、救灾志愿者联盟等,链接相关资源对志愿者进行培训,为社区储备一支具备救灾技巧的骨干和志愿者队伍,在灾难来临时开展自救与互救行动。在此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能够发挥专业特长,开发针对不同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培训教材。同时,组织开展培训活动,对社区居民进行逃生和紧急救援模拟,提高人们应对困难与灾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