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声乐与高考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236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声乐是以中国民族语言为基础、以吐字、行腔韵味为特点,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为准则的歌唱艺术,民族声乐在诸多艺术形式中,是一门独树一帜的人声歌唱艺术。
  解放前,由于历史原因及各种条件的限制,传统的民族声乐艺术没能形成系统的、完整的歌唱体系,解放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民族声乐的发展,并建立了许多民族声乐团体和培养民族声乐的院校。经过众多音乐专家的辛勤耕耘,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著名的民族歌唱家,如:王昆、郭兰英、胡松华、郭颂等。他们的唱法在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了西洋唱法,声音圆润通畅,音乐抒情优美,感情细腻真切,并且讲究吐字韵味,注重民族声乐的表现特点。音乐专家们的长期艺术实践,初步形成了以中国文化为背景,以民族语言为基础、以科学发声为原理、代表着中国民族气质和民族个性,代表着广大人民的欣赏习惯和审判标准的中国式歌唱艺术。
  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年,民族声乐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众多声乐专家率先投入到民族声乐教学和研究之中。他们在继承传统民族唱法精华的基础上,大胆吸收和揉进了美声发声方法。专家们通过声乐教学的经验总结和研究论证,把美声唱法的训练应用于民族唱法后,歌唱者的声音效果、艺术效果较前相比,都有了很大提高,如宋祖英、蒋大为、阎维文等大批民族声乐歌唱家脱颖而出。他们的演唱音域宽广、声音圆润自如、柔美且富有穿透力,真可谓“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现如今民族歌唱家们既能演唱传统民歌,又能演唱技巧难度大的现代歌曲及歌剧。这正是民族声乐艺术经过音乐专家们的不懈努力,创造出的既科学又民族化的演唱方法,使中国歌唱艺术水平有了一个质的飞跃,真正走向了一个科学的、系统的、完美的艺术境界。
  那么,民族声乐与高考又有什么关系呢?在近十年的毕业班教学生涯中,我摸索出了一些自己的东西。日本著名的指挥家小泽征二评价中国的民族音乐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现在全国的大专院校越来越重视民族声乐的录取与教学,在录取的学生中民族声乐占有很大的比例,但高考中完全的民歌已不受欢迎,欢迎的是带有美声技术的中国歌曲。针对这一现象,我在声乐教学上就大胆创新,吸收美声唱法的技术演唱民族风格的作品。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首先是打开喉咙,很多学生刚接触声乐往往都是大本嗓,条件很好但唱不好歌,学了一点后,就听宋祖英、张也等人的磁带,自己得出结论:唱民歌就是声音很亮,靠前。于是就用大本嗓子喊,或者挤着嗓子唱,不但越练越糟,还导致了声带息肉、声带小结等声带的病变。针对这种情况,我就引导学生,先学习打开喉咙,利用打呵欠、喝水等形象的比喻使学生先把喉咙打开。
  打开喉咙后,第二步就是呼吸。意大利人说:“不会呼吸就不会歌唱”。气息就象汽油,没有汽油汽车是跑不动的。由此可见,呼吸在歌唱中是多么的重要。那么,到底怎样练习呼吸对歌唱才有用呢?开始练习时,最好平躺在床上,注意力要集中,身体自然放松,用鼻孔深吸气,将气吸至身体的最深(丹田)处,呼气时把身体当作一个花瓶,气比做水,把水倒进去时,最底部开始有水,再慢慢向上充满。当气息充满整个身体后,用嘴均匀的吐出来,如果觉得气吐完了,下面(丹田)一定抵住一会儿,这样可以更好的锻炼气息控制。此外,我还要求学生天天做吐唇练习,要求是:面部肌肉放松,轻轻闭双唇,气息稳健的吹动嘴唇,每天数次。此种吐唇练习对放松喉咙,稳定喉头、寻找声音共鸣都有很大帮助。
  当打开喉咙、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方法后,声音的位置很容易找到那就是面罩,即共鸣点,为了更好的找准共鸣,把面罩共鸣比喻成一座三层楼,一层为低音,二层为中音,三层为高音。这三层楼的声音要练成一条线。这条线的音色、音质、音量都要相同。“低音聚,高音开”是沈湘教授一再强调的,如果唱低音光张嘴而不加强气息,声音必然散而空送不到位置,要想唱好低音,一是加气,二是闭嘴。高音开是指到了一定音高(一般g2以上)再张,必须张颌骨,嘴是跟着张的,而不是先张嘴。
  总之,在多年的声乐教学中,我不但借鉴我国优秀的民族歌唱家的演唱方法,还力求用美声的发声、呼吸、共鸣等方法与我国的民族语言、风格相结合,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效果明显,学生进步很快,学习兴趣浓厚,音域拓展很宽,高考命中率很高。现在我的学生大部分既能演唱传统民歌、创作歌曲,还能演唱一些难度较大的中外歌剧唱段。
其他文献
摘 要:信息化教学环境为学生交流与合作学习提供良好基础,本文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探索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培养中学生交流与合作学习能力的模式和途径。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一般概述;第二部分是基于信息化条件下的交流合作学习理论概述;第三部分是基于信息化条件下的交流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第四部分是信息技术教学中构建交流合作学习模式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交流;合作;
摘 要:学习一门外语,广义上来说就是学习一个国家的文化,一方面是学习文化知识,另一方面是学习以文化为载体的语言知识,因为每一种语言都反映出使用该语言的国家和民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所特有的文化现象。我们想要掌握和运用一门语言,就要学习使用这门语言的国家的社会文化,否则我们就无法在真正意义上了解这门语言。因此学习文化背景知识对于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学习效率非常重要。  关键词:文化背景知识;初中英语学习;重
摘 要:由于我国城乡地区的差异等原因,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的语文朗读教学相对城市小学来说一直存在着好多困惑,主要表现在基础薄弱、教学过程精耕细作、减轻课业负担及考试的压力等四个方面。要想在教学上尽早解困,可采取重视对课文的朗读、强调读写结合及培养学生善于听的习惯等提高语文朗读水平的三个方面的补救措施。  关键词:民族地区;农村小学;语文朗读;困惑 ;补救措施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属
“汉字是方块形的表意文字,由不同基本笔画(点横竖等)按一定的数量(几点几横几竖等)、度量(长短、出口等)和空间配置(左右、上下等)组合而形成的图形符号”(祝新华《语文能力发展心理学》第94页),因此,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就必然会牵涉到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等辅助因素。本文主要想讨论有关偏旁部首的安排及其与识字写字教学的关系等问题。  一、为什么要把偏旁与部首分开来提  这要先来看看什么是偏旁
摘 要:作为编写语文教材的关键组成部分,选编语文教材文言文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积极地分析和研究教材的文言文选文对于高中语文教材整体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可以促使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更好地学习。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与教材选入文言文的质量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语文中的文言文也应该对基础予以充分的关注。  关键词:语文教材;文言文选文;重要性  很长时间以来,并没有人认真地剖析
摘 要:高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具有一些明显的特征,高中学生在体育课堂上遇到与自身意愿不符的情况,也就会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形成影响体育课堂实效性的心理壁垒。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强化体育课堂教学的目标意识;提高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处理好考核和评价标准的科学性问题等措施,使影响体育课堂实效性的学生心理壁垒得以破除。  关键词:高中体育;学生心理;教育  教育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集体性的活动,在这个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提倡自主学习,学生的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就应当是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积极地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应让学生高高兴兴地进入数学世界,在探索中激起兴趣,培养学生健康活泼的个性,创建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从发现中寻求快乐,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体会数学的使用价值及“做”数学的无穷乐趣。  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学会学习  1.创设富有趣味性、探
摘 要:挖掘文言文的趣味因素,抓住学生思维的兴趣点,趣文言之趣,乐思维之乐,让学习者享受文言之美,沉浸学习之乐,能有效激发学生求知的内驱力,促使学生进入积极、愉快的学习状态。越快乐越学习,越学习越快乐。文言文的学习,就会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关键词:文言文;趣味;思维训练;快乐  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初中课本所选文言文,则是精品中的精品。但是,在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的桎梏下,以考定教,以考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