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作文教学的“源头”

来源 :语文周刊·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把握源头,激发兴趣,培养情感
  马克思主义实践论认为,获得知识有两种途径:一是亲自参加社会实践,获取直接经验;二是从书本、他人那里获取间接经验。间接经验是前人在直接经验的基础上,加以概括、总结、形成的精华。我认为积累材料也是如此,要重视学生从社会实践中,获取第一手材料,但也绝不能轻视间接获取的第二手材料。因为语文课本里的文章,大都是名篇佳作,是学生阅读的极好范文。教师应抓住课文的主导地位,深入地从精美的字词,规范的标点,曲折的情节,鲜明的主题,严谨的结构等方面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寻找不同课文的突破口,加以渲染,激发学生对每篇文章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喜欢课文,对课文的某一点产生情感,以便深入地理解课文。例如,可以从依依惜别父子情入手,学习《背影》;从鲜明的主题入手,学习《白杨礼赞》;从博大的情怀入手,学习《醉翁亭记》;从精美的语句入手,学习《小石潭记》等。有了情感,就有了吸引力,这是学语文、写作文的一个大前提。
  二、巧妙点拨,授之以渔,学会思维
  画龙点睛,要突出“点”的作用。“点睛”之笔要恰到好处,切中要害,一针见血。每篇文章,都有生花妙笔,这就是要“点”的地方。老师要恰当引导,巧妙点拨,以点带面,达到理解文章,学到能力的目的。只有巧妙点拨,才能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从老师的点拨中,学到分析问题的方法,既让学生“知其然”,也理解“所以然”。学生要理解透课文,必须学会联想,向各个方向面渗透。在同类课文中,培养学生同中求异的创造性,按照分析其法,归纳其法,突破其法,应用其法,这是传授给学生方法的最终目的。
  三、引发变通,各抒己见,避免“东施效颦”
  课文,是在老师指导下学习的,不能死板地学习,而是“取其意,仿其法”,是对课文的借鉴、创新、揣摩、品评,可以开阔眼界和思路。学生要想把课文中的知识,应用到作文中去,必须有一个扎实的基本功,尤其是“熟悉技能”。从小到字、词、句、段,大到文章主题,布局谋篇,从分散思维,上升到理性的集中思维,再到知识、能力的迁移与变通。如:学习童年趣事单元之后,让学生以小标题形式也写一下自己的趣事,还可让学生仿句,仿段,进行迁移训练。为了达到这个教学目的,必须强调对课本的“熟”。古人云:“熟能生巧,巧能生仙,以此应试,尚有何难。”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示。 但要防止空洞无物,只追求形式、结构,没有生机活水的文章,即”东施效颦“的类似做法。为了更好地把激起的兴趣体现出来,必须让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以达到集思广益、锦上添花的目的。
  四、深入探求,推陈出新,培养能力
  我们学过的课文,在表达方式上可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在描写对象上可分为:人物,景物,环境等。在同类文章中,要找相同相异之处;在不同类文章中,也要发现其优点,可按照:“整体——局部——整体”,语句——段落——谋篇,“立意——选材——组材”等方面入手,找出闪光点,提炼出来,加以创新,目的是探求新问题,培养新能力。
  五、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自能作文
  语文,是我们培养学生综合写作能力的坚实的后盾,无论是用词造句,立意,还是布局谋篇.老师要从课文的例子中“举一”,学生灵活地“反三”。只有举一反三,日积月累,循序渐进,才能触类旁通。为了让学生达到较高的学习要求——“不易其意,而仿其法;借其事,而另寄其意”,只有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灵活创造,才能像叶老所说:“自能读书,不待老师教,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真是一花引来万花开,知识转化成能力,实现学课文、写好作文的最终目的。
  六、得法课内,巧妙拓展“留空白”
  俗话说,想象是创造力的源泉,联想是写作的翅膀。作文就是一种创造力的文学展示。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一定要给学生想象的平台。最适合的平台就是教材,教材中有许多课文都是言犹尽而意无穷的,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这个空间若让学生通过想象去读写、改写、扩写,就极好地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挖掘了新潜能,培养了不受约束、大胆创作能力。例如:教《窗》一文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假若病房又住进了一位不靠窗的病人,他会怎样?”让学生写一写;教了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后,让学生把它改写成一篇故事。
  还可以根据文本内容进行仿写,学了《怀疑与学问》后让学生进行仿句练习,也可让生结合生活实际,以“我尝到了发问的甜头”为题作文。这些有意识的“填空白”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要使学生写出丰富多彩,感情深厚的好文章,既要丰富学生的生活,得到第一手好材料,又要培养学生得到书中的理性材料与技能。理性认识一提高,学生思维就敏捷,对作文的感受就更深刻,就会从平凡的事物中,挖掘出新主题;从平凡的生活中,搜取全面的材料。再加熟悉的技能,就能写出较好的作文。
其他文献
一、层进中打开,训练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达到较高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表现在能善于深入地思索问题,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抓住发现事物的本质规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对新旧知识进行恰当的类比,抓住知识系统中同类要素的联系,实现知识的迁移,从而获取扎实牢固的新知、技能,潜移默化地使学生的思维向深层发展。  朱老师上《写作是一种打开》:  师:最近我发现自己老
期刊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诺说:“学习的做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对受教育者的求知作用。我作为语文老师在执教中就激发学生兴趣方面,做了初步尝试,先介绍如下:  一、 教师应更新观念、转换角色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导者,首先应该更新转变思想,以适应当前教育形式的需要。过去学生的语文素质通常仅为听说、读写的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我们对语文素质的内容又有了
期刊
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割裂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联系,滞塞了读写的渗透融合,极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如果我们换一种思维方式,在阅读教学中,适机地渗入写作教学,就会达到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共同提高的效果。  一、创意阅读,激发阅读,再造想象,鼓励学生创新写作  以教材的某一课文,就以两个问题为契机,激活学生学习欲望和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大胆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水平和素质的重要尺度和综合表现。作文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的成败。课改进行了多年,农村中学生的作文教学是一个一直困扰着广大农村语文教师的难题。他们看的少,见的少,阅读的少,想的更少,想通过多读名著提高文学素养,或通过上网丰富素材等,都是很难办到的。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改作文。要改变这一现象,应怎么办呢?  首先应从认识入手,教师转变作文教学观念,学
期刊
一、正确处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语文课程的性质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过去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语文课不受学生的欢迎。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了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面目。 
期刊
一、人文性的教育是情感教育的首要  在以往的语文课教学中,人们过于强调了语文课的工具性,政治性,忽视了语文课的“人文性”,语文课给人们一种工具感,使初中语文教学缺少了人情味,没了情感,知识就没有了生命,学生就没了对语文艺术魅力的认知,从而严重地影响了初中语文课的教学效果。  积极的情感对人的行为动机产生积极的作用。新课程标准强调初中语文新课程要“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
期刊
1. 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爱因斯坦提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些都在强调兴趣在学生学习知识、认识世界中的重要性。大多数学生对写作没有兴趣,写作时东拼西凑,结果是内容空洞、语言干瘪,无法写出好的作文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第一步。学生只有产生兴趣,才能真正走进写作世界,才能写出好的作文来。要让学生认识到写作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
期刊
1.创新教学观念   只有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才能实施教学上的创新,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所采用的课文都是富有生命活力、具有个性色彩的活生生的生活“课文”,它提供给初中语文教学中教与学双方充分的创造空间。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创新教学观念。初中语文教师本身应当具有正确的语文教育思想,摒弃应试教学,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从学生的实际、自身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
期刊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要达到“自能 ”,必须先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而创造性思维是主动探究的第一步。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我们的课堂教学,其最终目的不也是为了“授人以渔”吗?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我想作为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期刊
语文课本中所选的作品本身无外乎是作者主观意义上的表情达意,但是,如果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动”起来,用自己的方式去查阅资料、阅读课文、探究文章主题;去模仿作品,通过不断完善的即兴表演、模仿创作,演绎、诠释作品,那么就会因为课文的不同,内容的各异,学生就会有不同的学法、不同的兴趣、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收获,真正达到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目的。语文课,如何让学生“动”起来,我认为可以这样做: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