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及信息时代的来临,先进的信息化资源已在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广泛应用,并且在教育界愈见发光发热。将先进的信息化资源与教学活动融合起来,是顺应时代发展及教育变革的重要举措,在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方面发挥出自身独有的价值和作用。基于此,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为切入点,针对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进行阐述,以期为一线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技术;营造情境;转变模式;网络资源
作为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乃至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新课改及信息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照本宣科式的教育模式已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及学生的发展需求,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的融合已是迫在眉睫。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有效融合起来,能够转变以往单一、固化的授课模式,使课堂教学以更加生动、灵活、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从自身学科的特征出发,积极探究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融合的方式和策略,使语文教学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和风采。
一、借助信息技术营造情境,丰富学生阅读感受
创设媒体情境是对信息化资源进行运用最常见的方式和手段。相比于传统的课堂情境来说,媒体情境的设置能够将教学内容以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多角度地刺激并调动学生的感官,丰富学生的视听感受,使学生在不断联想的过程中增强对所学内容的了解和认识。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借助媒体资源实现良好情境的设置,从而摆脱单纯文字讲解带来的枯燥感,使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得到有效改进和提升。
例如,以《日月潭》这篇课文为例,为了使学生对日月潭的秀美风景有直观的感受和认识,我在课堂伊始环节就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展示日月潭风景的视频,将其连绵起伏、被葱茏绿树笼罩着的群山以及密密层层枝叶下掩映的楼台亭阁生动地展现在了学生面前,学生都被眼前的山水美景深深吸引着,不时发出赞叹声。我也趁机引导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阅读课文,与文章内容进行对比,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课文的讲解,能够收到不错的效果。如此,通过借助多媒体实现良好情境的设置,调动了学生耳、口、目等多重感官,调动了学生学习、探究知识的欲望和动力,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展奠定了良好的根基。
二、借助信息技术转变教学模式,增强师生互动交流
以往“师讲生听”的授课模式将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压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及学习兴致的提升,也是造成课堂教学效果低下的根源所在。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则能很大程度上转变这一局面,使传统单一、固化的授课模式得以转变和更新,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改进和提升。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使语文教学朝着更好的方向进展下去。
例如,以《难忘的泼水节》这篇课文为例,我就在课前将本课的课件资源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件的指导下自主学习本课的生字词。同时,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一些资料,比如泼水节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节日?这个民族主要居住在我国的什么地方?泼水节有何起源?等等,让学生对本课的背景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在课堂上,让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探讨交流,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构建。如此,便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充分凸显了出来,促进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及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将信息化资源的优势充分显现了出来。
三、借助信息技术广阔网络资源,丰富语文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的优势还在于它本身蕴含丰富的网络资源,这就为实现教师的拓展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撑。对于语文这门工具性和人文性兼具的学科来说,将教学内容局限在课本上的做法不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展,而借助信息技术多样化的资源实现拓展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借助信息技术本身的资源,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外知识让学生学习,实现课堂教学范围和内容的有益延伸,达到丰富学生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知识视野的目标。
例如,以《揠苗助长》、《守株待兔》这两则寓言故事为例,这种类型的文章一般是通过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来传达一定的道理,对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鉴于此,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搜集一些寓言故事并制作成课件,在完成课文的讲解后让学生阅读、学习,鼓励学生说出自己阅读后的心得体会,从中明白什么道理。如此,便使学生接触并学习到了更多丰富、優秀的课外知识,达到了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及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目标,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总之,信息技术作为信息时代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在优化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提升教学效果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巧妙、合理地将信息化资源引入到教学中,为枯燥的课堂教学注入一泓活水,从而最终达到提质增效的课堂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白洁.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才智,2016
[2]童一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助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课外语文,2015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技术;营造情境;转变模式;网络资源
作为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乃至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新课改及信息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照本宣科式的教育模式已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及学生的发展需求,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的融合已是迫在眉睫。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有效融合起来,能够转变以往单一、固化的授课模式,使课堂教学以更加生动、灵活、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从自身学科的特征出发,积极探究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融合的方式和策略,使语文教学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和风采。
一、借助信息技术营造情境,丰富学生阅读感受
创设媒体情境是对信息化资源进行运用最常见的方式和手段。相比于传统的课堂情境来说,媒体情境的设置能够将教学内容以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多角度地刺激并调动学生的感官,丰富学生的视听感受,使学生在不断联想的过程中增强对所学内容的了解和认识。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借助媒体资源实现良好情境的设置,从而摆脱单纯文字讲解带来的枯燥感,使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得到有效改进和提升。
例如,以《日月潭》这篇课文为例,为了使学生对日月潭的秀美风景有直观的感受和认识,我在课堂伊始环节就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展示日月潭风景的视频,将其连绵起伏、被葱茏绿树笼罩着的群山以及密密层层枝叶下掩映的楼台亭阁生动地展现在了学生面前,学生都被眼前的山水美景深深吸引着,不时发出赞叹声。我也趁机引导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阅读课文,与文章内容进行对比,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课文的讲解,能够收到不错的效果。如此,通过借助多媒体实现良好情境的设置,调动了学生耳、口、目等多重感官,调动了学生学习、探究知识的欲望和动力,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展奠定了良好的根基。
二、借助信息技术转变教学模式,增强师生互动交流
以往“师讲生听”的授课模式将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压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及学习兴致的提升,也是造成课堂教学效果低下的根源所在。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则能很大程度上转变这一局面,使传统单一、固化的授课模式得以转变和更新,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改进和提升。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使语文教学朝着更好的方向进展下去。
例如,以《难忘的泼水节》这篇课文为例,我就在课前将本课的课件资源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件的指导下自主学习本课的生字词。同时,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一些资料,比如泼水节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节日?这个民族主要居住在我国的什么地方?泼水节有何起源?等等,让学生对本课的背景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在课堂上,让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探讨交流,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构建。如此,便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充分凸显了出来,促进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及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将信息化资源的优势充分显现了出来。
三、借助信息技术广阔网络资源,丰富语文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的优势还在于它本身蕴含丰富的网络资源,这就为实现教师的拓展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撑。对于语文这门工具性和人文性兼具的学科来说,将教学内容局限在课本上的做法不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展,而借助信息技术多样化的资源实现拓展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借助信息技术本身的资源,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外知识让学生学习,实现课堂教学范围和内容的有益延伸,达到丰富学生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知识视野的目标。
例如,以《揠苗助长》、《守株待兔》这两则寓言故事为例,这种类型的文章一般是通过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来传达一定的道理,对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鉴于此,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搜集一些寓言故事并制作成课件,在完成课文的讲解后让学生阅读、学习,鼓励学生说出自己阅读后的心得体会,从中明白什么道理。如此,便使学生接触并学习到了更多丰富、優秀的课外知识,达到了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及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目标,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总之,信息技术作为信息时代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在优化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提升教学效果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巧妙、合理地将信息化资源引入到教学中,为枯燥的课堂教学注入一泓活水,从而最终达到提质增效的课堂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白洁.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才智,2016
[2]童一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助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课外语文,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