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基于目的论三原则,以《边城》及杨宪益、戴乃迭英译本为语料,采用例证法与比较分析法,探讨译本中隐喻不同的翻译策略。研究发现文学作品中的隐喻有特定功能,其英译首先要遵循目的原则。此外,为增强可读性,中国特色隐喻翻译可遵循连贯原则,而符合译语读者认知体验的隐喻要遵循忠实原则。译者通过依次考虑目的论三原则,选择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以传播中国文化。
【关键词】《边城》; 目的论; 隐喻; 翻译策略
【作者简介】张琦(1995-),女,天津人,天津大学外国语言与文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方向研究;贾欣岚(1970-),女,天津人,天津大学外国语言与文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翻译方向研究。
一、文学作品中隐喻的功能
化难为易,增强效果。文学作品中的隐喻基于人们已有的认知体验,用浅显易懂的方式传达抽象难懂的情感意境,感染力强。
表达生动,丰富语言。在文学作品中巧妙使用隐喻可以增强语言的多样性,营造风趣幽默、轻松诙谐的氛围。
富含特色,传播文化。一些内涵丰富的中国特色隐喻可以使译语读者领略到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瑰宝,塑造良好的大国形象。
二、目的论
1.目的论的起源与发展。20世纪70年代,凯瑟琳娜·莱斯最先提出了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雏形,她主张译者首先要考虑译文的功能特征。1984年,汉斯·弗米尔和莱斯合著《普通翻译理论原理》,并首次提出“skopos theory”,认为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要打破原文的桎梏,实现预期目标或功能。
2.目的论三原则。作为目的论的首要原则,目的原则认为译文的交际目的决定翻译策略,译者可以灵活选用适宜的翻译策略以实现文学作品的预期功能。连贯原则,也称为语内连贯原则,要求译者熟悉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确保译文对译语读者来说是可接受的。忠实原则,也称为语际连贯原则,即译文必须忠实反映原文内容。
三、目的论视角下《边城》隐喻英译策略
1.目的原则。为了实现文学作品中隐喻的预期功能,译者首先要遵循目的原则,不拘泥于原文的隐喻表达,要透过喻体看本体,把握二者之间的共同特点,传达出深层文化内涵。
例1话说得极有斤两。
译文:a smooth customer.
“斤两”指“分量,多用于比喻,如‘他的话很有斤两’”。此处将抽象的语言喻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可测量的具体实物,表现出中寨人的话给老船夫带来了沉重打击。若将“极有斤两”直译为“great weight”,可能会使目的语读者产生误解。因此,当目的原则和忠实原则相互矛盾时,译者首先要考虑目的原则,省略喻体形象。“smooth”指人“very polite and pleasant, but in a way that is often not very sincere”,雖然舍弃隐喻后表达的形象性受到了影响,但是译文清楚传达出原文信息,避免出现争议,符合目的原则。
2.连贯原则。有些隐喻承载着中国特色文化,容易给译语读者的理解造成困难。为了更好地达到翻译目的、减少读者的阅读障碍,译者应遵循连贯原则,按照实际情况增删文化背景知识。
例2不识吕洞宾。
译文:took him for a bad lot.
傩送二老好意请翠翠去家里等候爷爷,不料却遭到误会,连黄狗都冲他汪汪地吠起来。“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出自吕洞宾和好友苟杳的故事。若要忠实译出原文,则需增补必要的文化背景,而冗长的译文无疑会给读者的理解造成困难。根据目的论,当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相互矛盾时,译者首先要考虑连贯原则。因此,译者舍去隐喻,采用反说正译法使译文简洁达意,增强可读性,符合连贯原则。
3.忠实原则。若原文中的隐喻符合译语读者的认知习惯,则可在目的原则和连贯原则基础上,遵循忠实原则以实现语际连贯。采用忠实原则不仅准确传达出隐喻承载的含义,还保留了隐喻,再现原文的表达效果。
例3如四支箭。
译文:like four arrows.
此句将喻体“箭”的特点映射到本体“船”中,旨在于揭示四条船速度之快。采用直译法保留隐喻,激活了人们对“箭”的既有认识,完整准确传达出原文的内容和表达效果,实现了忠实原则。同时,译文生动形象表现出龙船竞渡的激烈场面,实现了传播中国文化的预期功能,也符合目的原则。
四、结语
文章基于目的论视角研究发现:文学作品中的隐喻是有目的的,其英译首先要遵循目的原则,把握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共同特点,必要时可舍隐喻留内涵,以实现传达原文信息的预期功能。其次,中国特色隐喻翻译还要遵循连贯原则,译者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删,以确保译文的准确地道和通顺流畅,减少读者的阅读障碍。此外,若隐喻符合译语读者的认知习惯,即可遵循忠实原则,确保译文与原文的协调关系。在实践中,译者可依次考虑目的论三原则,灵活选用适宜的翻译策略,完成翻译活动的预期功能,从而实现对外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吕叔湘.现代汉语词典[M].第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杨宪益,戴乃迭,译.沈从文.边城[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17.
【关键词】《边城》; 目的论; 隐喻; 翻译策略
【作者简介】张琦(1995-),女,天津人,天津大学外国语言与文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方向研究;贾欣岚(1970-),女,天津人,天津大学外国语言与文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翻译方向研究。
一、文学作品中隐喻的功能
化难为易,增强效果。文学作品中的隐喻基于人们已有的认知体验,用浅显易懂的方式传达抽象难懂的情感意境,感染力强。
表达生动,丰富语言。在文学作品中巧妙使用隐喻可以增强语言的多样性,营造风趣幽默、轻松诙谐的氛围。
富含特色,传播文化。一些内涵丰富的中国特色隐喻可以使译语读者领略到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瑰宝,塑造良好的大国形象。
二、目的论
1.目的论的起源与发展。20世纪70年代,凯瑟琳娜·莱斯最先提出了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雏形,她主张译者首先要考虑译文的功能特征。1984年,汉斯·弗米尔和莱斯合著《普通翻译理论原理》,并首次提出“skopos theory”,认为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要打破原文的桎梏,实现预期目标或功能。
2.目的论三原则。作为目的论的首要原则,目的原则认为译文的交际目的决定翻译策略,译者可以灵活选用适宜的翻译策略以实现文学作品的预期功能。连贯原则,也称为语内连贯原则,要求译者熟悉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确保译文对译语读者来说是可接受的。忠实原则,也称为语际连贯原则,即译文必须忠实反映原文内容。
三、目的论视角下《边城》隐喻英译策略
1.目的原则。为了实现文学作品中隐喻的预期功能,译者首先要遵循目的原则,不拘泥于原文的隐喻表达,要透过喻体看本体,把握二者之间的共同特点,传达出深层文化内涵。
例1话说得极有斤两。
译文:a smooth customer.
“斤两”指“分量,多用于比喻,如‘他的话很有斤两’”。此处将抽象的语言喻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可测量的具体实物,表现出中寨人的话给老船夫带来了沉重打击。若将“极有斤两”直译为“great weight”,可能会使目的语读者产生误解。因此,当目的原则和忠实原则相互矛盾时,译者首先要考虑目的原则,省略喻体形象。“smooth”指人“very polite and pleasant, but in a way that is often not very sincere”,雖然舍弃隐喻后表达的形象性受到了影响,但是译文清楚传达出原文信息,避免出现争议,符合目的原则。
2.连贯原则。有些隐喻承载着中国特色文化,容易给译语读者的理解造成困难。为了更好地达到翻译目的、减少读者的阅读障碍,译者应遵循连贯原则,按照实际情况增删文化背景知识。
例2不识吕洞宾。
译文:took him for a bad lot.
傩送二老好意请翠翠去家里等候爷爷,不料却遭到误会,连黄狗都冲他汪汪地吠起来。“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出自吕洞宾和好友苟杳的故事。若要忠实译出原文,则需增补必要的文化背景,而冗长的译文无疑会给读者的理解造成困难。根据目的论,当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相互矛盾时,译者首先要考虑连贯原则。因此,译者舍去隐喻,采用反说正译法使译文简洁达意,增强可读性,符合连贯原则。
3.忠实原则。若原文中的隐喻符合译语读者的认知习惯,则可在目的原则和连贯原则基础上,遵循忠实原则以实现语际连贯。采用忠实原则不仅准确传达出隐喻承载的含义,还保留了隐喻,再现原文的表达效果。
例3如四支箭。
译文:like four arrows.
此句将喻体“箭”的特点映射到本体“船”中,旨在于揭示四条船速度之快。采用直译法保留隐喻,激活了人们对“箭”的既有认识,完整准确传达出原文的内容和表达效果,实现了忠实原则。同时,译文生动形象表现出龙船竞渡的激烈场面,实现了传播中国文化的预期功能,也符合目的原则。
四、结语
文章基于目的论视角研究发现:文学作品中的隐喻是有目的的,其英译首先要遵循目的原则,把握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共同特点,必要时可舍隐喻留内涵,以实现传达原文信息的预期功能。其次,中国特色隐喻翻译还要遵循连贯原则,译者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删,以确保译文的准确地道和通顺流畅,减少读者的阅读障碍。此外,若隐喻符合译语读者的认知习惯,即可遵循忠实原则,确保译文与原文的协调关系。在实践中,译者可依次考虑目的论三原则,灵活选用适宜的翻译策略,完成翻译活动的预期功能,从而实现对外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吕叔湘.现代汉语词典[M].第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杨宪益,戴乃迭,译.沈从文.边城[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