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ly1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深夜,总会听到不远处传来的火车鸣笛声。穿过黑夜的寂静,仿佛就响在耳边。每次听到这悠长的笛声,总会想到那些曾与火车相伴的日子。
  印象中,第一次坐火车,是在三十多年前。那时我还是个小学生,对于火车充满了向往。当听说爸妈要带我坐火车去旅游,我兴奋得几夜没睡好。终于坐上火车,那咯噔咯噔的声音,听起来居然是那么的悦耳。我贪婪地看着窗外缓缓游动的风景,听着爸爸他们计划着游玩的最佳路线,只盼着能赶紧到达。游山玩水最是惬意,不经意间要返程了。可是这回来的路程却是多了些波折,爸爸他们没能买上票!上世纪80年代,没有现在这么便捷的购票方式,只能在售票窗口排队等候。当时我们共去了四个家庭,四个男人去排队等票,女人们则要看护好我們这几个孩子,免得在人潮涌动的广场上走丢了。那一晚是极其漫长的,我趴在妈妈腿上睡着了。什么时候上的车,什么时候下的车都不知道,当我醒来时,已坐在爸爸蹬的自行车上,只记得那凌晨时分满天的星光。
  第二次坐火车,是十年后我上大学。依然是爸妈陪着我,拿着大包袱小行李的,一直把我送到学校。听着咯噔咯噔的声音,伴着我不踏实的睡眠,一夜的颠簸,一上午的转车换车,真正地理解了什么叫舟车劳顿。当终于站在校门口时,妈妈因为晕车,心脏特别不舒服,脸色煞白地坐在地上。校门口的保安大叔和爸爸一起把妈妈送到医务室,跟在他们身后,至今我都记得那种害怕的心情。好在有惊无险。安顿好我后,第二天他们就回去了。对老妈来说,又是一场艰难的旅程。
  大一寒假前,因为药物过敏严重被迫住了院。班主任通知了爸妈,当时情况并不严重,就没让他们来。可谁知中途突然病情加重被迫转院。当我被急救车送到医院急诊室,夜间目睹了一场生离死别,也不曾让我流泪。可当第二天下午,一人正百无聊赖地翻着书时,面对突然出现的爸妈和大姐,眼泪却怎么也止不住。人生地不熟的他们,要经历多少折腾才能顺利找到我啊?医生的话让爸爸锁紧了眉头,偷偷地不知叹了多少次气。年关将近,大姐先回去了,留下爸妈陪着我。说是陪,每天只有几个小时的探视时间,爸爸说每天见不到我,心里就是不踏实。在医院住了十几天,也没查出病因,还有几天就过年了,我看出了妈妈的焦灼:总不能在医院过年吧?我找到主治医生,自己签了保证书才办了出院手续。老爸对我擅自作出决定不高兴,但是最终也顺了我的心意。爸妈两人轮流排了几个小时的队,终于买上了第二天的返程票。虽然是硬座,但在年关能买到,已是万幸。又是一夜的长途颠簸,爸爸坐在对面,让我把脚放在他身侧,因为他们来时妈妈就已肿了脚,这样可以缓解下。听着爸妈商量着到家后需要准备些什么年货,伴随着火车的咯噔咯噔声,像小时候一样,靠在妈妈身边进入了梦乡。
  虽然那一整个寒假都是在喝中药中度过的,至今想起那苦涩的滋味仍会打个寒战,可是那个寒假却对我有了不同的意义。开学时,带着几包中成药,爸妈把我送到车站和同学会合。当我通过检票口,回头望向他们时,既看到了他们眼中的担忧,也看到了一丝如释重负。虽然儿行千里母担忧,他们的小女儿又踏上征程,但是看着活蹦乱跳的孩子,还有什么能比健康更重要?
  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绿皮火车不再多见,我们出行更多地选择了高铁。千里江陵一日还,再远的路程,几个小时就能到,而无需再用上十几个小时。最近几年,一般都是我开车带着父母外出旅游,很少坐火车出行,直到前年陪着他们再次坐了火车去西安。
  西安行,多了女儿和侄子。由于没有高铁直达,我们一行五人没有买到卧铺票,只买到了硬座,又是夜车。女儿和侄子很兴奋,就如小时候的我一样。可随着夜色深沉,兴奋的二人抵抗不住瞌睡虫,昏昏欲睡起来。爸妈和侄子坐在一起,女儿和我坐在一起。如我小时一般,我把女儿的鞋子脱掉,抱在怀中让她睡。侄子也是如此,可是他毕竟大了,座椅不够长,所以为了让他睡得舒服些,老爸不时地站起来去走动一番。我也不像以前一样入夜就睡,而是不时地看看爸妈和两个孩子,心里有了牵挂就真的睡不着了。下车后第一时间就是奔赴宾馆,先让老爸老妈好好休息下。女儿说:“妈妈,我们以前坐火车从来没这么累过!”小小年纪的她,怎么会知道我们的经历?这就是我们以前出行的缩影啊!
  铁路越修越长,车速也越提越快。可是我永远会记得,无论火车开往哪里,总有一端,是家的方向。
  责任编辑:青芒果
其他文献
与往日书  乌鸦是有神性的  在冬天我们应该提前准备好卦爻  相机和微信,提前将往日加入朋友圈  将乌鸦的行踪  用小纸条,提前透露给巫师  它们上下翻飞,聚集,有着定数  或神谕。它们的叫声像助词  加重了人世沧桑与荒凉  它们站在雪地上  犹如钉子钉住大地冰冷的一角  避免村庄,被寒风吹走  似乎黑,压住白,邪压住正  它们跳跃的背影  恍惚一页图文并茂的檄文  抑或忏悔的家书  时光立此存照
期刊
细雨国清寺  全部挑檐和风铃 都在细雨中静默  在连绵的天台山 这一座隋代古刹  仿佛已经与群山融为一体  今日没有僧人的吟唱 只有游人的絮语  在一座殿堂和一座殿堂之间  轻轻响起——此地真的不敢高声语  就连那座高耸的隋塔 也保持沉默  在远处肃立 而我此时面对这棵1400年的  梅树 还能够说些什么呢  雨水已经湿润照壁 以及那几幅碑刻  黝黑的虬枝 如同龙的筋骨  从泥土深处 探向天空  
期刊
安静的上午  阳光从窗外射进来  我的心  在尚且安好的时光里沉寂下来  彼时,安静一直远离我  作为一台生活的发动机  我总是不停地开动着  即使遇到再安静的时光都要避开  以免这部机器  在火热的生活里,熄火  如今,这台热得发烫  与生活和解的机器  将在这样的一个上午  进行一次,间歇性的冷却  给香菜浇水的早晨  许多个早晨  我都看到香菜弯腰破土而出的姿势  看到一棵棵弱小的生命在伸腰
期刊
在赤道,一位小学老师努力地给儿童说明“雪”的形态,但不管他怎么说,儿童也不能明白。  老师说:雪是纯白的东西。  儿童就猜测:雪是像盐一样。  老师说:雪是冷的东西。  儿童就猜测:雪是像冰淇淋一样。  老师说:雪是粗粗的东西。  儿童就猜测:雪是像砂子一样。  老师始终不能告诉孩子雪是什么,最后,他考试的时候,出了“雪”的题目,结果有几个儿童这样回答:“雪是淡黄色、味道又冷又咸的砂。”  這个故
期刊
今年十一月初三,是叔叔三周年祭日。叔叔是一位极普通的退休工人,三年前因病离世,享年75岁。按老家规矩,办办三周年,五花八门的纸扎和高亢的唢呐再唤醒我对叔叔的回忆。  母亲说,叔叔救过我两次命。  叔叔是工人,虽然没有文化,但见过世面,经的事多,处事有方。我很小的时候,感冒了,发烧,农村没什么办法,灌点姜汤,被子盖上,发汗。当小孩的我不懂事,光哭,父母用被子捂住我,强制执行,慢慢地,乱哭乱蹬的我,渐
期刊
一门新的技能取走了月下的影子,对于这个陌生的时间期限,不需要剪刀,今天依然是在冬季。  1  印有特殊图案的,用蓝色的笔,写黑色的字,蹿同黑色的影子,在半卷残光的月白下,更确切点,在门口的桂花园区里,分不清苍老又或强壮的大树桩旁,静静坐着。  誓词是一种审判,巨响复归于沉寂之后,把凌晨四五点的星空冰冻在黎明前夕,一页写上当天的景色,一页叙述着旧物,踩过的碎石灰尘,那一突然飘过的落叶,飞过鸟兽,路过
期刊
人的生命有时比草木还脆弱短暂。这不是口头上轻飘飘说说而已。  生命的消失,往往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遥不可及。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路艰难走来却又一晃而过。我们都应加倍珍爱生命,加倍珍爱家人,加倍珍爱亲朋好友,加倍珍爱所有与你相遇相识的人,让爱绽放在生命的全过程。  冰心老人对此说得很透彻:“爱在左,同情在右,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林拂叶的人,踏着荆棘,不觉得
期刊
上高中那年,我14岁。  我家离校近30公里,只能“寄宿”。往返校之路,成大问题。现在想,我艰难的人生之路,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县城往校所在地的班车,经我的乡镇,每天一趟。我相邻生产队有个叫“宁师傅”的长者,是该线的班车司机,吃“商品粮”,每月领工资。在当地,那时,对多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祖祖辈辈农民来说,这宁师傅,算“有本事”的“名人”,他儿子在同一趟车上当临时售票员。父亲通过关系,让我认识
期刊
与远在欧洲的女儿聊天,常常问漂泊在外的女儿,最想念家乡的哪样美食?丫头不假思索地答曰:“扬州包子!”吃惯了精致的扬州早茶,味蕾又怎能一下子适应异国他乡的比萨、汉堡的粗糙?故乡在游子的心中,常常反刍的就是家乡舌尖上的美味。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能吃上包子,那可是一件隆重的大事。年关岁底,过了老年根儿,父母便开始择日年蒸,选一个好日子,劈柴、剁馅、和面……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忙得不亦乐乎,在年蒸里庆祝今
期刊
阿伯喜欢种花,客堂,阳台,家门前,一盆盆菊花盛开,颜色各异,花形不一。  阿伯告许我,菊花是名花,有一千多个品种,是品种最多的花卉。按花的大小分大菊系、小菊系;菊瓣形态有单瓣类、桂瓣类、管瓣类;花形有球形、荷花形、垂丝形……我一边听他说,一边伸手轻触纤柔的花瓣。阿伯说:“你喜欢哪盆花就捧回去吧。”那时,我并不大懂得育花之辛苦,只顾乐呵呵地从阿伯家捧回一盆盆菊花,一缕缕花魂。  说起阿伯,他实在是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