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快拍”生活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uming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午的《都市快报》摄影部,傅拥军匆忙来到办公室,带着歉意说手头还有未完的事,过一会儿再细聊。办公室里只有三四个编辑在工作,多数人外出采访尚未返回,墙上贴着记者和编辑们的打分表格,以及他们的摄影作品,旁边贴着傅拥军手写的评语,与摄影部的每个人共勉。看得出来,这里的业务交流非常活跃。
  许多人知道傅拥军,或许是通过2009年荷赛二等奖照片《西湖边的一棵树》。这组作品的获奖在当时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对着西湖边一棵没有编号、没有“名分”的桃树,傅拥军用相机为它拍了上千张照片,记录它的一次次抽枝发芽、花开花谢和落叶凋零。时间赋予了这组照片力量,看似普通的景物见证了四季变换和人们的各种生存状态。温暖、平实,却又不乏灵气是我对他作品的最初印象,而对他本人的采访也再次印证了这一点。他是典型的南方人,外表憨厚、心地善良,同时又反应敏捷,眼神里透着机灵。
  
  从货车司机到摄影记者
  我问傅拥军,为什么当摄影记者?因为喜欢!他不假思索地回答。学生时代的傅拥军喜欢写东西,高中时他的理想是办个文学社,出版自己的刊物,这个理想被周围人评价为“不现实”。很快现实的压力就向他袭来,高中毕业后,傅拥军先在驾驶技校学了两年,不到20岁就踏上了社会。先后在家乡龙游县当过货车司机、交警、派出所民警、文化局驾驶员等。
  傅拥军还记得自己第一次摄影获奖的情形。90年代初,县里工商银行举办“牡丹小姐”促销活动,摄影家协会组织了一次创作比赛,他也参加了。那时他在汽车站派出所当民警,使用的“起农”牌相机是给嫌疑犯拍档案照片用的。现场拍摄的其他人都有长镜头,他却只有一个标准镜头。由于无法靠近拍摄,于是他偷偷溜到后台透过缝隙抓拍,拍摄了逆光下的剪影。这张照片刚冲印出来就得到不少人的赞叹,后来果然得奖。此事给傅拥军增添了不少信心。
  当警察两年时间,无形中锻炼了傅拥军的观察力。他说通过眼神最能看到一个人的心境。比如在候车厅排队,一般人关心的是前面,小偷的眼神却是游离的,看着周围人的包和钱袋。当民警的时候,他一个月能抓十几个扒手,像电影里情节那样,突然出现,把手铐“咔”地一声戴在猝不及防的小偷手上。傅拥军说,观察是摄影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否则拍照片的时候就缺少发现。这种敏锐的观察和快速的反应能力自然也运用在了他后来的摄影创作中。
  不久,傅拥军进入龙游县文化局工作,给局长开车。与此同时,他对摄影的爱好也在不断升温。早在1998年傅拥军便买了2万元的摄影器材,尼康的90x,加上24、50、80〜200毫米三只镜头,骗家里人说只花了1万元。买了新相机之后便不断地拍摄、投稿,逼着自己多拍。这期间他热衷于拍摄专题,如《老街的剃头匠》、《砖窑厂的超生游击队》等,像做田园调查一样去采访,他拍摄的不仅是事件本身,更关注事件中人物的故事和情感。这些作品有不少发表在报刊上,《羊城晚报》甚至整版登出他的图片故事。这些令他很有成就感,而当记者的愿望也愈加强烈。
  2000年,傅拥军到了县里的《龙游报》工作,这是当地一份县级报纸,他甚至没有一张记者证。然而就是在这里,他拍摄的《山村“弹劾”案》获得了第20届全国影展金奖,以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一年后他来到杭州,进入《都市快报》工作。
  
  会玩会生活的“快拍快拍网”
  《都市快报》是浙江省版面最多、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作为该报摄影部主任,傅拥军自然非常忙碌。而随着自己提议创办的摄影网站影响力日益上升,傅拥军不得不承认自己拍照的时间减少了,只能忙里偷闲,能拍多少是多少。“快拍快拍网”(以下简称“快拍”)于2010年9月28日正式上线,经过不到一年的时间,发展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作为第一个报刊摄影部自办的摄影网站,“快拍”可能是注册人数最多的。这是一个综合了图片库和社交功能的网站,目前注册的“快拍小友”人数超过三万,500人以上的“快拍”QQ群有好几个,小友通过“快拍”进行交流、学习和娱乐。摄影部编辑们每天要看小友们上传的三四千幅照片,从中评出每日“快拍之星”,并从国外网站上找好的图片供大家交流、学习。
  如今《都市快报》的头版照片就有不少是“快拍小友”拍的。和其他专业摄影网站不同的是,“快拍”门槛低,办得有人情味,各个层次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摄影玩伴。小友们可以在论坛里发帖子组织和参与活动,组织外出拍片。目前“快拍小友”已经遍布各省,甚至英国威廉王子大婚的现场照片也有海外留学生传到网站上来。CFP(视觉中国)等国内大型图片库也经常到“快拍”来要照片,甚至提出想合作,但傅拥军说不想把“快拍”变成一个卖图片的网站,他希望这是一个交流、学习、玩的网站。“这里的照片很生活化、视角独特,(快拍小友们)是会玩会生活的一帮人。”
  傅拥军笑言办网站是“自讨苦吃”,因为工作量很大。但是“快拍”上有许多离人们生活很近的东西,而他不倡导的糖水片、沙龙片几乎没有。坚持拍真正的生活、第一现场的照片——这大概是他想通过“快拍快拍网”传递出的摄影态度。
  
  “摄影不能急功近利”
  在《都市快报》摄影部门口贴着几行标语,是快报摄影部的上班要求:“代表摄影记者的个人风格,代表都市快报的市场追求,代表中国新闻摄影的主流方向。”这是上任摄影部主任提出的,“快报”的摄影人至今将其作为职业的准则。傅拥军说,都市报记者首先要为报社服务,这是最基本的东西。一个摄影记者如果没有这种服务精神,也成不了大师。《都市快报》对记者要求高,很早就提出了摄影记者要会写文章,因此这里的摄影记者写稿都不错,有画面感、现场感和个人风格。对于摄影部里的年轻人,傅拥军鼓励他们拍自己喜欢拍的东西,只要能跟新闻性结合得好就行。
  从小县城的货车司机到都市报的摄影部主任,傅拥军一路走来并不平坦,但是他真诚善良的品格让他遇到许多好人,而他的作品也得到了一些宝贵的指点。比如《西湖边的一颗树》,是受过新华社陈小波老师的点拨。陈老师有次策展成都摄影节,想挑选一些城市的摄影师作品,傅拥军把自己拍摄的西湖送去了。后来虽然摄影节没办成,她却对这组西湖的作品有了深刻印象,建议他再拍一些。陈小波认为西湖不是一个单纯的风景点,而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应该把当下中国人的思想、生存状态在作品中体现出来。这对傅拥军的触动很大,也让他更加坚定地把西湖的专题继续拍下去。
  对于最近的创作傅拥军不愿意透露,说是还没有完成。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值得关注的题材,一次次地慢慢积累就很好。回忆起自己平时出去旅游,在景区里拍了不少动物的眼睛,一段时间积累下来,这组名为《眼睛》的照片竟然获得了2008年华赛银奖,而当初拍照的时候并没有想到那么多。他认为,现在有些年轻摄影记者过于急功近利。“干这行不能急,一下子出名不可能的,应当注意日常生活的积累。”傅拥军平静地说,在这份平静的背后可以看到他对影像的坚持,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会带给我们更为出色的作品。
其他文献
在我的办公桌上摆着一本画册,《瞬间·幕后——新华社记者陶明百幅新闻照片聚焦》。画册中收录的都是陶明这些年在新华社工作期间拍摄的照片,有些曾被媒体多次刊登或获过大奖。画册中也附有照片中人物、情节的故事。新华社摄影记者出画册的不少,但是就我所见,陶明是第一个以新闻图片附采访故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出版个人作品集的摄影记者。  翻看这本画册,我就像看到电影的一幕幕情节。透过照片,和这照片讲述的故事,一个风
期刊
第十一届平遥摄影大展除了大规模的作品展览外,还举办了一系列的学术讲座和交流活动,继承了平遥自创办以来注重学术交流的传统。国内外众多资深策展人和摄影界专家聚集一堂。像“返回原点”学术展论坛、“面对面”专家见面会、早期摄影史研究暨《中国摄影史》新书发布对话会、如何走进基金会及画廊讲座,以及许多针对某个方面或个人作品的讲座,大大小小从平遥大展的开始贯穿至最终。    “解答了我的一些问题”  摄影节值得
期刊
2009年10月13日,在肯尼亚东北部瓦基尔地区,一头长颈鹿因干旱而死亡。   位于肯尼亚图尔卡纳某村庄的一座仓库。   在肯尼亚图尔卡纳地区的一座村庄,人们从一个20米深的坑里取水。   肯尼亚东北部,人们走在通往取水点的路上。   这是8月16日拍摄的拼版照片,在科特迪瓦阿比让阿提埃克比贫民区生活的孩子,渴望拥有像样一点的玩具。  11岁男孩库利巴利·沃里希奥手中拿着他最喜爱的玩具;左下图:这
期刊
应该说,我的摄影历程是跟国际摄影节密切相关的。1996年3月我参加了美国著名的休斯敦摄影节,那是我第一次在国际上参展。说到那次参展,还要从马克·吕布说起。  1993年,我正在深圳出差,杨延康说带我去见马克·吕布,而我正巧也随身带了一盒自己的小样片。记得当时马克·吕布的房间里站满了等他点评作品的中国摄影师。看着他们做工考究的照片,我又羞愧又后悔:没舍得买80多块一张的进口相纸,用的是30多块的国货
期刊
2011年9月19日至25日,第11届平遥国际大展在山西平遥古城举办。共有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摄影师参展,展出图片3万余幅。本届摄影大展以“瞬间·永恒”为主题,回归了摄影艺术的本源,也开启了大展新的航程。   再次踏上平遥的土地,摄影节的气氛与前几年相比有了明显的变化。展览场地有所减少,前来观展和看热闹的人似乎没有以前多了,然而展览和作品的整体质量却有一定提升。十年磨一剑,本届平遥大
期刊
当许多人将蒂姆·弗兰克的这组名为《马属》(中文画册译名也称《天马》)的作品集翻译为“马”的时候,其实是忽略了其中的许多内容和作者的特别用意。就像在第十一届平遥国际摄影节上,蒂姆都要与每一个交谈者强调的一样,这组有几十幅的展出作品不仅仅是关于“马”这一种动物,还包括马属中其他如驴、骡等奇蹄目动物。  当然不仅仅是种类丰富这么简单,其实蒂姆·弗兰克的这组《马属》作品在看似商业拍摄光线唯美表现、充分展现
期刊
大理,作为中国十佳魅力城市之一,自古以来就是滇西通衢、博南古道的必经之地,是我国同东南亚各国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的重要门户,是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9月24日,以“生活在别处”为主题的第三届大理国际影会在古城南门拉开了帷幕。一踏进大理古城的主干道,大理国际影会的宣传语和作品随处可见,让人感到了浓浓的艺术氛围。本届大理国际影会分成摄影展览和新媒体展两大类别,在国际化、专业化、展演形式等诸多方面都比前
期刊
老师:宋刚明  学生:彭向东、元子、邓劲松、乔志、周睿、罗宏、吴绍国、黄鹤、龚婉婷、张茂军、杨军、郭瑛、鱼儿。    老师:你这(用的)是50毫米的镜头吧。  罗:不会,是35毫米的。  老师:你再看看。  罗:果然是50毫米的。  老师:我说你怎么老是站得那么远呢,看你的站位就觉得不对。  罗:老师怎么没看镜头就知道我用的什么焦距的镜头呢?  老师:你们的老师是老江湖了(笑)。相机用久了,特别是
期刊
浙江地处东南沿海,经济发达,是有名的鱼米之乡、名士之乡。这里自古人才辈出,其中著名的有贺知章、陆游、王阳明、徐渭、王羲之等诗文大家,他们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留下了无数精神财富,为越地增辉生色。而在摄影领域,浙江摄影界也可谓人才济济,从新闻、纪实,到商业、风光等领域,均不乏杰出人才,是中国摄影界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在新闻摄影方面,前有俞创硕(曾任《良友》画报、国民政府中央通讯社记者)这样与罗伯特·卡
期刊
《青年时报》副总编辑王芯克堪称浙江新闻摄影界的翘楚,不仅在“中国新闻奖”等重量级赛事中多次摘金夺银,不少他原创拍摄主题也不断被其他摄影人模仿。在接受采访时,40岁的王芯克穿着式样简单的T恤和工装裤,一副随时准备赶往拍摄现场的样子。他是勤奋的,为了拍摄一个专题,起早贪黑不断跟进;他也是一个有心人,总能在其他人漠不关心的事件中发现新闻价值,拍摄出优秀的作品。以下是他对于摄影报道的一些经历和思考,相信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