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路风景

来源 :当代中国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feng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为政
  字北辰,江苏丰县人,1944年生。北京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北京齐白石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王为政是一位具有浓郁文学气质的国画家,这位将最敏感的青少年岁月洒落在沸腾的60年代的完美主义者,不仅积淀了文学、戏曲和音乐的功底和灵性,而且还陶冶了中西绘画方面的才情和学智。正如他自己所言:“对于我来说,在生命里打下印记最深刻的就是20世纪60年代,我最敏感的青少年时代,我的世界观形成于60年代。”60年代是继50年代“彩墨画科”争论风波之后,折中融合派绘画美学观念兴盛的时期,王为政所受的教育,当直承此时期的新国画品貌。在此后的40余年中,他甚至“主张中国画、西洋画不要分开,中国画里的人物、山水、花鸟也不要分开”。所以,他的画虽然在传统水墨画的范畴之内,可是,个中却融会着中西艺术的基因,而在题材方面的自由发挥,则成就了这位难得的多面手。
  在王为政的观念中,“中国绘画传统从来没有停止在某一阶段,而是在不断地发展,任何一个高峰都只不过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它只能承上启下,而不应该也不可能阻止下一个环节的发展。吴道子根本想不到梁楷会搞出个泼墨人物,马远、夏圭也无法预测石涛、八大的新花样。中国绘画具有西方绘画不可替代的文化背景和艺术语言,但并不意味着二者不可沟通和互补。拒绝吸收外来艺术的长处,停止民族艺术的发展,等于自杀”。他进而将这种发展的观点作为个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来看待—“我本人也是这么做的,到今天为止,甚至文学和美术都没有分开,我非常适应这种生活,我也非常自豪这一点。”他就是这样在生活和艺术的岔路上摸索前行的方向,一路欣赏这寻常路途中难得见到的岔路风景。
  


  苏州民居 王为政 44cm×68cm 
  
  王为政童年跟随其祖父受过较好的国学教育,这为他后来 在文学与绘画相通的艺术实践中奠定了基础,而这一切又促成了他对敏感、细腻的抒情格调的钟爱,因此,他的老师吴冠中先生用“爱抒情”来评价他的这一绘画气质。然而,正如王安石所言“欲寄荒寒无善画,赖传悲壮有孤琴”,古人以抒情为上,而情溢者多善画,善画者又多为内心“荒寒”、“悲壮”之辈,比如苏东坡即自有“萧条淡泊”之念,欧阳修亦怀有“闹和严静,趣远之心”。今人相去古人已经很远,那种淡泊的心智也少了许多,但荒寒悲壮的心境却并未就此根除。在王为政的画面中,他所呈现的美丽诗情是显而易见的,而他画面中透露的悠远绵长的孤独的悲情,却不是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的。这是王为政绘画中难得的一种品格。“茫茫艺海泛孤舟,四十四年白了头。梦断莱茵听逝水,黄河扬子意中流”。王为政在一幅自画像的题诗中,表白了他的恪守与孤独。
  王为政是一位用脑多于用手、为文多于画画的艺术家。他的人生和艺术都经过许多岔路,他给我们带来的岔路的风景,不仅令人耳目一新,而且令人细细思量。
  以人物画为主的王为政,在戴着镣铐和枷锁跳舞的时代,曾经有几幅主题性创作为他获得了最初的声名。而在解脱了镣铐和枷锁之后,他的人物画创作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自2003年以来,他逐一为近现代的文化名人作肖像,形成“千古风流人物”系列,并一直持续到现在,还将延续到将来。他利用这样的契机,为我们社会的精英和脊梁作画传,将包括思想史、社会史、文化史、艺术史和文学史等学科门类再一次做了一个现实的串联,从而构建了一个系统化的文化工程。他希望通过这些人物的精神品貌的刻画,不仅传达他自己的崇敬与仰慕,而且凸显这些人物的史学作用和意义。
  


  小熊猫 王为政 68cm×68cm 
  
  在王为政的“名人肖像画”系列创作中,所描绘的人物基本上省去了空间中的背景,或全身像,或半身像,或面部的局部特写,虽然不尽相同,甚至是有较大的差异,但从中都可以看到与中国传统人物画的内在关系。特别是这种简约、概括的风格,可以连接到从魏晋时期萧绎的《职贡图》到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以及宋元以降的大量肖像画的传统,显现出与西洋肖像油画注重环境渲染以显示身份地位的不同。在具体的表现中,王为政对皴、擦、勾、染等技法的运用,施之于人物的塑造,衣纹的处理,常常因为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如《白石老人》、《荒煤先生》、《智者巴金》等,是先将局部的宣纸揉皱,稍稍抚平,然后以渴笔勾勒轮廓,再据深浅明暗皴擦勾染细部。而在《弘一法师》、《爱国老人于右任》、《东坡向月图》中,人物的脸部又用改造过了的明暗法以浅绛笔墨描绘。这些作品都比较注重骨法和肌理,属于“笔胜于像”的类型。此外,还有一些“墨胜于像”的作品,比如《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老子出关》等,但大部分作品还是既用笔勾皴,也用墨晕染,比如《渊明赏菊》、《屈子行吟图》、《国学大师王国维》等。无疑,王为政已经脱离了唐、五代的规范,“李思训大亏墨彩”、“吴道子笔胜于像,亦恨无墨”、“项容用墨独得玄门,用笔全无其骨”、“张璪笔墨积微,真思卓然,不贵五彩”,这些在他看来已经不很重要。
  为了表现对这些所尊敬的文化名人的理解,王为政一方面运用传统的题跋形式,另一方面发挥自己在文学方面的特长,或纪录像主二三事,或据自己的感悟自作诗句,或摘登像主的名诗名句,如此等等,都表现出了一种精心的运筹帷幄,传达出了绘画风格与主题不能传达清晰或透彻的许多内容,使画面增加了许多可以品读的意义,从而也形成了他这一系列创作的风格和特色。
  很长一段时期以来,人们都误以为王为政是专长“小熊猫”的画家,就好像大众所熟知的齐白石画虾、徐悲鸿画马、黄胄画驴一样。经过了“文革”,经过了绞尽脑汁的主题性创作,王为政和许多同时代的画家一样,希望能够在自己的空间中获得一份自在的清闲,因此,他借“小熊猫”而得到了自由。他又走到了一个岔路口。他画的小熊猫确实是生动喜人,还有其他一些禽鸟,有其独到之处,正好像岔路中的意外风景一样。但这不是他具有终极目的的追求。当然,作为中国画家,他如果一直不断地去画小熊猫,当然也会成就一片景象,正好像“动物禽鸟”系列中的作品一样。可是,他在“文化名人肖像”系列之外,还有“碧湖沉梦与江南烟雨”系列等。当然,我们不能孤立地对待这些不同的系列,在王为政的意象和哲思的世界里,一位低眉垂目的窈窕淑女和一只提足静眠的丹喙白鸟,都拥有着同样的温情和柔美,故而他可以用一个《有所思》为两幅不同题材属性的作品命名。不管是什么样的题材,王为政在构思时都大量运用了叙事手法,而在表现中以变化的意象和叠加的诗情,加重了联觉的味道。无疑,象征和隐喻,已然构成了王为政绘画语言中传达诗情的重要砝码。
  王为政早年受过很好的西画教育,因此,他所画的类似于风景的山水,或者说是类似于山水的风景,也好像岔路上的风景。其“碧湖沉梦与江南烟雨”系列,不管是“碧湖”风景还是江南水乡民居,在自然界纯美的意境中所透露出的孤独沉思,又荡漾起悠扬的音乐性元素。他既有自然的热望和迷恋,飘逸洒脱,又像浪漫派的交响曲,在华丽优美的帷幕后面,传出声声江南丝竹,清澈秀美,幽深绵长。
  


  皑皑天山雪 王为政 68cm×68cm 
  
  与“碧湖”风景不同的是,王为政在“江南烟雨”的图式中,表现出了另外一种具有区域文化特点的山水诗情。其节奏与韵律,如他对诗词平仄格律的钟爱一样,画家也赋予了这缠绵悠长的江南烟雨以特有的丽质和柔缓的脚步。他像古往今来的众多文人墨客一样,钟情于江南幽暗、含蓄、低缓、缠绕的流水小巷,以此区别了北方开阔、通达、雄浑、有序的胡同,从而透露出了他自己的文化身份。他对变化中的水中映象的描写,通过对江南水乡不同角落的水质与岸上房屋倒影之间的光影变化的观察,彰显了自己所擅长的色彩表现语言的魅力。在用白和黑表现江南水乡民居时,画家并没有将白和黑决然地分开,而是给予了许多细部的过渡,尽管泾渭分明的白和黑能够表现纯净的诗境,但王为政眼中的江南似乎少了几分明快,而多了一些潮湿的暧昧。所以,他会在墨色的晕染中加上一些霉绿的底子,甚至江南的水也不需要那么的清澈,在一些常人罕至而又轻易可以到达的里弄沟渠深处,搭岸而生的矮树下的水,照样绿得那么地富有诗意。
其他文献
上海博物馆藏有明代徐渭著名的草书杜甫七律诗《院中晚晴怀西郭茅舍》字轴。[1]他曾经自白道:“余读书卧龙山之巅,每于风雨晦暝时,辄呼杜甫。嗟乎,唐以诗赋取士,如李杜者不得举进士;元以曲取士,而今啧啧于人口如王实甫者,终不得进士之举。然青莲以清平调三绝宠遇明皇,实甫见知于花拖而荣耀当世;彼拾遗者一见而辄阻,仅博得早朝诗几首而已,余俱悲歌慷慨,苦不胜述。为录其诗三首,见吾两人之遇,异世同轨,谁谓古今人不
期刊
丁亥年的我,三十又二。  孔夫子有云:三十而立,被国人用来检验人生各个阶段是否合格的标准。少年胡涂乱抹时,未曾想到要把画画当成什么“业”,然而,转眼至三十,不觉竟也从“业”十余年。这般年龄在庞大的中国画家行列中只能算个小字辈,此“业”是否得“立”,我仍疑惑。  本来,中国画的历史悠久传统深厚,中国人习中国画,可始于足下,不似作油画的同行,总担心自己不正宗,追根溯源,须往西方朝拜。然而,我辈多数者学
期刊
篆刻艺术于张永红来说,无疑亦是其宣泄精神的渠道之一。认识张永红最初是因为书法。他的隶书的质朴,章草的灵动厚实,吸引我关注这位远离文化中心却沉淫于周原文化浑厚大气之中的青年书法篆刻家。应该说,我是较早在媒体推介张永红的,因了书法,因了篆刻,也因了他总是笑嘻嘻的快乐与阳光。数年以后,当我重新面对他的篆刻作品,我着实为这一位渐趋成熟的书法篆刻家而高兴。    永红在他的一枚印款中跋,“余习印斯道,以汉人
期刊
在中国绘画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主流性的题材,如人物、山水、花鸟等。自古评画者都把这些主流性题材之外的画称为“杂画”,这个所谓的“杂”,就意味着它已经不是人们常见的画,也是很少有画家去画的画,但是,“杂”却有着在主流性题材之外的另类特色。从古至今的“杂画”中有没有专门画蚂蚁的,现在难以考证,但是,像当代陈训勇那样以画蚂蚁为主的画家可能为数不多。  蚂蚁,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别的意义。晋·郭璞曾作《
期刊
蜚声中外的齐白石之花鸟画脍炙人口,有口皆碑。而他的山水作品亦不遑多让,极具观赏性和震撼力。其山水画令人陶醉驻足,使人过目不忘,惹人遐想联翩,励人热爱山河。在九十三岁暮年所作《洞庭湖山色图》,更是逸品之一。深邃的意境,简练的线条,浑厚的笔墨,大度的书法和数十年艺术创作的功力成就一幅绝妙佳作。余自思量,可否嘱近现代国画名家摹其笔意再造斯图。  人杰地灵的广东,孕育出别树一帜的岭南画派,其在广州的代表人
期刊
我因年来随手翻了些民国的旧画,遂得了个结论:中国的绘画,从来不曾是生物的;而民国的画,也该是或也只能是民国的。    一 “不曾是生物的”    所谓“不曾是生物的”,我的说法有三个:  其一,大抵中国绘画的命途,我所可知晓的,自古而来,多不在自然,而在人事,或在人心;那口头上的“自然”,是断不同于真实中的橄榄味的。至于所谓“师法自然”,实还是人心的,不是生物的。以世人捧为圭臬的“卧游”论之,宗炳
期刊
1975年,“文革”中的广州美术学院还是名为“广东人民艺术学院”的时候,方楚雄和林淑然成为绘画系的同学,由此他们开始了相识、相知和相濡以沫的历程。他们于1979年结婚。方楚雄在进美院之前,受教于岭东画家王兰若、刘昌潮,学习“海派”花鸟、山水;在美院则师从黎雄才、杨之光、何磊,分别学习山水、人物、花鸟。从这样的师承关系中能够看出方楚雄以后的艺术发展路向,是兼顾到“海派”和“岭南画派”的不同特点。可以
期刊
一次和经营书画的朋友聊天,涉及书画市场,并谈到一些人。朋友情绪激动地骂了一些人,指名道姓地说某位画家几年前收他的订金却至今没有给他作品。见此,我赶紧将话题转向了别处,因为这通常是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话题,我无须插什么话。  书画交易收取订金本是寻常的事,寻常到大家都认为理应如此,可理应如此的事往往容易出现一些不寻常的事情。比如我朋友所遭遇的订金被“托管”就是一例。也许是因为事不关己,大家对
期刊
具有知青缘分的赵国经和王美芳,是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因为画而相识的。赵国经于1968年到黑龙江,在黑龙江东北方的生产建设兵团五师;王美芳在中央美院附中毕业后晚他一年到黑龙江,在西北方的生产建设兵团二师。他们天各一方,几乎没有见面的可能。1973年初,王美芳送画到佳木斯,他们有了第一次见面,正应验了那句“有缘千里来相会”。不久,两人双双参加了在佳木斯举办的创作学习班,开始了他们创作上的最初的合作。王
期刊
唐人刘长卿有诗云:“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一千多年前的大画家周昉,在画出《簪花仕女图》后,可曾想到千年后谁来承接仕女的衣钵?千古寂寥,曾经辉煌的中国重彩仕女画,几成绝唱。画家胡永凯,虽然也曾发思古之幽情,画过《鸟语》、《贵妃出浴》和《垂帘》、《行列》这样的皇家景象,但他对于中国仕女这样的延续,却是充满了平民的悠闲情韵和民间的健康质朴。他以重彩浓墨所勾画点染的,是晚清民国以来中国社会中都市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