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的色彩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tx001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5月19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文化部支持,中央音乐学院主办的第十届“北京现代音乐节”在国家大剧院拉开帷幕。北京现代音乐节创办于2002年,致力于推动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促进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为青年音乐家建立发展平台。
  在开幕式音乐会前,北京现代音乐节艺术委员会向十年来全心支持北京现代音乐节的“中华文学基金会”、“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国内指挥当代音乐作品最多的指挥家张艺、“中国国家交响乐团”、著名作曲家、教育家杜鸣心教授进行颁奖。沈阳音乐学院院长、著名声乐表演艺术家、教育家刘晖教授,上海音乐学院常务副院长、著名作曲家徐孟东教授,中央音乐学院乐队学院院长、北京现代音乐节音乐总监、著名指挥家胡咏言教授,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北京现代音乐节艺术总监叶小纲教授,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郭淑兰研究员分别向中华文学基金会副主席、著名作家邓友梅先生、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郭珊女士、中央芭蕾舞团副团长、著名指挥家张艺先生、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团长关峡先生和中央音乐院著名作曲家、教育家杜鸣心先生颁发了奖杯。
  在音乐节开幕式音乐会上,由吕嘉指挥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演奏了美国作曲家罗伯特?比瑟(Robert Beaser)的《第二钢琴协奏曲》(Piano Concerto No.2)、德国作曲家恩玖?施奈德(Enjott Schneider)的《时间的边缘》(At the Edge of Time)、美国作曲家陈怡的《蓝蓝天》(Blue, Blue Sky for orchestra)、泰国作曲家庞那荣(Narong Prangcharoen)的《希望之光》(Illuminations)以及中国作曲家邹航的《北京色彩》(Beijing Color)。
  如果把现代音乐当做一个调色板,那么它所展现的色彩千变万化,如果每一种色彩代表一种主题,那么现代音乐又是一个包含多元的艺术体。本场音乐会显示了现代音乐中民俗的色彩、力量的色彩、灵魂的色彩、京韵的色彩以及动能的色彩,这样多元化的主题特征是现代音乐发展的缩影。
  一、民俗色彩
  《蓝蓝天》是一首作曲家陈怡为室内管弦乐团而作的单主题管弦乐音诗,在作品的开始,音乐以藏民风十足的主题展现,通过双簧管和大管共同演绎一段清新淳朴的主题。音乐充满了民俗色彩,藏族民风主题是全曲的灵魂,它凝结了藏民纯朴的民族性格和虔诚的宗教情感。以这样的情怀为感情依托,使用复调音乐的写法,采用了前奏曲加赋格变奏曲的结构形式,以加花变奏技术使主题形态多样化。支声对位的写法在音乐中比比皆是,吹管乐相互配合,你动我静,相互追逐,时而齐奏,时而交错,展示极具民俗特征的旋律形态,符合草原牧民竹笛应和的欢乐场景,体现了典型的中国民俗音乐的特征。
  全曲以流动的织体形态为主,贯穿始终,体现了作者流畅的乐思。作曲家深受藏族民间吹管乐器雄呤的纯洁优美的音色与音调的感染,用管弦乐的色彩表现了极目蓝天的平和与宁静的心境。乐队的配器色彩在想象中呈现出高远的碧蓝清新的天际色彩,最为显著的色彩是金属打击乐与管乐中高音区的齐奏效果所形成的晶莹剔透的背景效果,这样的色彩如同圣湖的波光粼粼洒遍人们的听觉世界,从而也形成了乐队的主要基本色调。全曲呈现出自由而洒脱的节奏形态,非节律的运动展现了高原牧民自由而洒脱的生活状态。
  二、灵魂色彩
  恩玖?施奈德的《时间的边缘》写于2006年,是为莫扎特诞辰250周年而创作,也是作曲家向莫扎特的致敬之作,音乐完美地诠释了莫扎特生命最后时刻的光辉。这部作品的开始与结尾呈现了明显的莫扎特式的音乐片段,它是作曲家对大师的追忆,体现了音乐触及灵魂的博大力量。作品通过英国管简单的旋律演绎《安魂曲》的基调、人物色彩和作品的主题,在开始处以象征的方式找寻莫扎特的精神和灵魂。中间部分力度突然发生变化,创作灵感来源于《安魂弥撒曲》的戏剧性节奏变化,音乐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力量后突然沉默,在这里作曲家吸取《欲望弥撒》中的灵感来表现莫扎特身后所留下的空白和碎片。最后,音乐在叹息声中结束,观众似乎可以听到莫扎特最后的呼吸。
  正如莫扎特音乐的清纯与坚定,《时间的边缘》在开始的时候表现出清淡的乐队效果,但其中所蕴含的哲理性却显而易见。音乐始终以一种缓慢而深沉的语气陈述,观众仿佛听到了作曲家对人生的思索、对灵魂的拷问、对莫扎特最后离开人世的追思。恩玖?施奈德的音乐功力深厚,对心理期待的把握恰到好处,听众始终处于他所营造的音乐气场之中,并进行了一次深达灵魂的涤荡之旅。
  三、力量色彩
  泰国作曲家庞那荣的《希望之光》是一首爆发力十足的现代音乐,铜管在高音区频繁出现,小二度之间的碰撞与嘶叫,是全曲力量的一个缩影。尤其是小号声部小二度的多乐器碰撞,与使用硬槌的定音鼓,共同营造了夸张的力度色彩。乐曲气息舒展,悠长的线条贯穿全曲始终在张力十足的力量中进行,通过弦乐声部急速的运动,音乐在一波波声响的浪潮中,逐渐向高潮推进。偶尔平静的音乐画面也蕴含着动能,在吟唱似的低音线条中蓄积着音乐力量。
  在追求力度的同时,作曲家似乎对于定音鼓的使用过于喧嚣。笔者认为,为了追求音乐本体的内在张力,音响力度的宣泄固然非常重要,但是最为重要的推动音乐力度的方式还是要靠来自音乐内部的力量,来自心灵的震动。对于音区的设计、气息的把握、音乐戏剧性的安排,甚至对于音乐审美的感受,都是营造现代音乐力量色彩的重要手段。而过于频繁地使用表面的力度加强,会使音乐力量的色彩显得比较苍白,无法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四、京韵色彩
  为交响乐队而作的《北京色彩》是邹航为北京现代音乐节十周年创作的委约作品,作品创作历时3个月,首稿完成于2006年年底。全曲仅以“I、II、V”三个音级为主题动机进行展开,辅以中国传统的五声调式,并提炼京剧素材为其点缀润色。在作品中,邹航以充满弹性的律动和丰富变化的音色,展现出音乐形象的大气、热情、幽默、秀美、灵动、优雅等各种性格。作品的画面感极强,从嘹亮清晰的铜管作为精神振奋的开始,到全曲结束时乐队整体的色彩斑斓,作曲家心目中的北京城古老与现代文化和谐并存的魅力,被音符构建成一个奇特而统一、活力十足的炫丽画面。音乐采用了快慢快三大段结构,开始段落是活泼的快板,中间的抒情片段是一个插部,感觉是城市中快速节奏中的一丝休闲与温情。动静的结合是作品戏剧性的体现, 两者的对照则是音乐发展的动力源泉。总之,《北京色彩》的音乐风格通俗而雅致,京韵京味是其核心特色,这部作品中的京韵色彩为整场音乐会增添了一抹亮色,也体现了艺术总监叶小纲对音乐节首场音乐会节目安排的特殊考虑方式。   五、动能色彩
  罗伯特?比瑟《钢琴协奏曲》受伦纳德?斯拉特金圣路易斯交响乐团委约,于1989—1990年期间为美国著名钢琴家Pamela Mia Paul而创作。作曲家通过演奏家的炫技诠释了作品的“可听性”,并与乐队结合共同呈现了作品大气磅礴的音乐风格。作品分为三个乐章,以快慢快的方式展开音乐,历时40分钟。作曲家颠覆中规中矩的方式,通过引用和插部的手法表现其丰富的创作灵感。作品第一乐章是节奏明快的奏鸣曲,第二乐章则比较抒情的慢板,通过引用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和爵士乐的表达方式,使钢琴家和乐团融为一体,仿佛在相互诉说作曲家的心路历程。第三乐章钢琴家通过简单的旋律逐渐发现自我,使得自己和乐团之间变得更加和谐、流畅。
  《钢琴协奏曲》音乐体现了其动力性特点,不断酝酿的动能是音乐得以持续展开的基础。音乐采用了多种音乐素材,既引用了传统的贝多芬素材,也借用了爵士乐的表现方式,多元化的音乐风格全面展现了《钢琴协奏曲》的众多音乐内涵,是一部音乐信息量丰富的大型乐队作品。
  现代音乐色彩万千,无论是感官接受还是审美追求,都体现了其多样性特征,而本场音乐会正是多元特征的集中体现。但同时笔者认为,无论音乐语言怎样绚烂缤纷,审美追求多么极端,音乐的目的还是要深入人心,让观众真切体会到现代音乐的多元色彩。从总体看来,每个作品所展现出来的语汇都是听众乐于接受的,不仅呈现了作曲家务实的音乐观,也体现了北京现代音乐节的审美追求——追求一种观众能够接受的音乐语言。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现代音乐的发展呈现一种回归的态势,它追求与听众内心的沟通,追求在本民族音乐中寻找打动人心的音乐语言。因此,贴近大众是现代音乐发展的必然趋势,人们能够在音乐中找寻通达心灵的音乐感受并理解作品,作曲家也可以将自己的音乐理念平和地传递给听众。这场音乐会恰恰体现了叶小纲对现代音乐的取舍与方法,主办者认为被广大群众接受的音乐色彩才是现代音乐真正的色彩,开幕式音乐会一票难求、观众热烈火爆的场面正是这种现代音乐推广理念的一种积极的回应。笔者相信,北京现代音乐节选择了一条极为正确的现代音乐发展之路,为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表率,也体现了北京现代音乐节自身的引领价值。
  经过十年的发展,北京现代音乐节已经稳健步入成熟期,发展成为国内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现代音乐和文化盛会,同时也逐步跻身全球最受瞩目的现代音乐节之列。北京现代音乐节已经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结构模式,演出、交流、教育三大板块是音乐节的特色发展模式。普及高雅音乐、促进国内外音乐文化和艺术交流,为青年音乐家提供优质发展平台,推广精品力作是音乐节的主要内容。2012年是北京现代音乐节10周年,它延续了音乐节传播现代音乐精神的理念,在继续保持学术性、前瞻性的同时,将艺术与社会进步紧密相连,逐步面向大众,以更易接受的方式传播现代音乐精神。
  北京现代音乐节组委会供图
  张志鹏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 张萌)
其他文献
建东交响作品音乐会”于2010年11月27日晚在山东青岛人民会堂音乐厅举行。音乐会由青岛交响乐团(指挥:张艺)演出作曲家康建东教授创作的交响组曲《花儿》(2001年创作)、交响音画《甘藏风情》(1992年民族管弦乐,2010年改编为管弦乐)、钢琴与交响乐队《祁连山狂想曲》(1999年)、交响幻想曲《龙心岛——有感青岛的古老传说》(2009年)以及交响乐队与二胡、琵琶二重协奏曲《胶东韵》(2010年
印刷算不得精美,装帧算不得精良,不到二十万字算不得煌煌大作,久居江苏的作者韩德森似乎也算不得鼎鼎大名,这本《声乐艺术原点问题探索》拿在手中,并无特别感觉。直到近距离欣赏到“飞来的花瓣——韩德森教授从教25周年声乐专场音乐会”,我对该书才有了新的认识。    一    2008年4月19日,有雨。虽说“春雨贵如油”,但是对于音乐会来讲,天气并不好。  好在观众还不少,偌大的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厅差不多坐
于“采风”一说,可追溯到中国古代的西周,而“田野工作(Fieldwork)”这一西方文化人类学的术语,却是随着民族音乐学在中国近几十年的发展,逐渐地被国内更多学者使用于民族音乐研究领域。至于这两种称谓的内涵实质及其与民族音乐学学科发展中的曲曲折折,一直以来都有很多相关的讨论。在杜亚雄、邱晓嫣的《“采风”还是“田野工作”》一文中①,作者从“对待民间音乐的态度”、“搜集民间音乐的目的”、“对待民间音乐
前,在全国二十余地完成了五十余场演出的音乐剧《王二的长征》回到北京,于4月30日至5月3日在保利剧院上演,该剧的艺术总监兼作曲三宝长年来坚持不同的选题概念,坚持守护音乐中的人文关怀,坚持遵循自己对音乐剧的独特理念,坚持探索一条属于中国自己的音乐剧之路,坚守初衷,不忘本心。他创作了八部音乐剧,在音乐剧呈井喷式参差不齐的状况下,作品“成活率”很高,在音乐界享誉盛名。在音乐剧北京上演的前夕,我有幸能直面
10年6月17日晚,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多尼采蒂的名作《爱的甘醇》(二幕喜歌剧)中国河南版,在河南师范大学音乐厅(河南新乡)隆重上演。音乐厅内座无虚席,幕间、每首咏叹调后、以及全剧落幕之后,热情的观众多次报以热烈掌声,演出取得了圆满成功。  《爱的甘醇》,由河南师范大学帕瓦罗蒂音乐艺术中心策划,汇聚河南省高校音乐院系的优秀声乐人才,聘请山东歌舞剧院交响乐队伴奏,河南师范大学帕瓦罗蒂音乐艺术中心合唱团担
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于2008年11月18日至20日举办了“中国·四川高校音乐教育改革创新论坛暨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周年院庆庆典”活动,活动旨在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加快四川高等学校音乐教育改革和发展步伐。    一、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简介    四川师范大学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已有
雷是20世纪中国文学艺术史上著名的翻译家、文学家和评论家。纵览其著述,傅雷的评论多集中在文学、美术领域,不过他的音乐评论同样需要重视。这不仅是因为傅雷翻译过艺术巨匠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及借鉴贝多芬形象创作的传世名著《约翰·克里斯朵夫》,更因为傅雷本人有着极高的音乐修养,他的音乐观、他对音乐的评论已经成为其整体艺术观和艺术评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世纪中前期国内的乐评本来就不多,傅雷以其圈外人的
一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突然爆发,一时巨石崩崖,河川咆哮,房屋倒塌,满目疮痍,近9万个鲜活的生命瞬间在废墟下湮灭,给全国人民和全世界留下了极其沉重的记忆。太多的悲痛,太多的眼泪,太多的感动,都留在了2008年的记忆之中。特大灾害所造成的全民的大悲,所展现的民族的大勇,所体现的人类的大爱,所表现的民众的大智,都是激发诗人、艺术家创作灵感的原点。这应该是一个孕育、
马思聪(1912——1987)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著名的作曲家、小提琴演奏家、音乐教育家和音乐社会活动家。今年适逢先生百年诞辰,2012年5月12日上午10点,中央音乐学院举办了“马思聪百年诞辰”纪念活动。活动由中央音乐学院发起,中国文联、中国音协和中央音乐学院共同举办,纪念活动包括“纪念会、学术研讨会和音乐会”。  一、纪念会  主办方代表及诸多嘉宾和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炤在纪念会中发言,一同表达
我的父亲钱仁康先生今年已95足岁,因撰写缅怀老友的文章积劳成疾,于2007  年11月26日再度发作脑梗塞而住院治疗至今,自此才基本放下了每日从不停歇的笔。可以说,他的思维、喜怒、病痛,都与他毕生从事的著述相关联。    一、音乐道路    1914年4月14日,父亲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县坊前乡的南钱村。  这是一个水清地绿、滋养万物的好地方。祖父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也是一位私塾先生,他的文学功底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