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耳朵叫醒”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ny97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你不爱歌唱也没关系,就让第一道阳光把你的耳朵叫醒。”歌手金海心的一曲《把耳朵叫醒》,让我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了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让教师把学生的耳朵叫醒吧!
  一、明确任务,使学生想听
  小学生的注意力极容易分散,认真倾听很多时候无从谈起。因此,教师教学时必须进行适当引导。每次学习活动之前,教师应该明确地告诉学生这次学习的目的和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在学生认真倾听后,教师要马上提问:“刚才你听懂了什么?”学生为了正确回答教师的问题,就必须对自己听到的材料进行加工,然后提取有用的信息,或分类或概括,再有针对性地作出同答。比如,在教学《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时,教师出示学习提要:这本必读的书是什么?主人公是谁?讲述了什么事情?让我们在本书中学到什么?本课的作者是怎样看待这本书的?这样一来,学习任务明确后,学生为了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自然更想认真倾听,更愿意认真倾听。
  二、授予方法。使学生会听
  要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还要让学生明确该听什么、怎样听。这就需要教师适时地引导点拨,教给学生方法,使学生会听。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细化的倾听要求,进而指导倾听方法: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必须停下手中的任何事情,把目光聚集在发言者身上,做到聚精会神。二要耐心。要注意听清老师或同学说的每一句话,听完别人的话再发表自己的意见。即便发言人的看法有错,也一定要等他把话说完了再用适当的方式指出。三要细心。要辩证地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能盲从,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虚心倾听。如果对方的观点是正确的,要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如果对方的观点不正确,也要认真听完了以后,才能有理有据地反驳。
  三、听说结合,使学生善听
  听和说是密不可分的有机结合体,听的目的是为了有针对性地说。辩论是进行倾听训练的高级形式,它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听懂同学所表达的观点,更要求学生能够迅速找出对方观点的漏洞,加以反驳。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在课文中提炼一些适合辩论的主题,让学生展开辩论,为辩而听,提高倾听的质量。辩论让倾听成为训练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
  四、适当鼓励。使学生乐听
  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加以评价,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如“你听得很认真,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啊!”“这位同学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并指出其中不足,我们应该向他学习。”成功是促使学生持续学习的最有效的动力,教师要时常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这样,认真倾听的意识就会在学生头脑中逐步扎根,他们会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倾听能力。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东海县石湖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染布生产环境电磁干扰大,染布工艺要求温度升降速度恒定、保温温度偏差小的特性,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染色机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系统包含微处理器、温度检测转换模块、光电隔离模块以及键盘显示模块,软件设计上采用模糊控制算法实现对染布控制过程中各个步骤温度的精确控制。结果表明,系统的温度测量精度为.1℃,控制的温度变化的速度偏差为.2℃。它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控制精度高,性价比高等优点。 
一、研究背景  为了引导学生不断地发现自己的进步,找回习作的信心,掌握习作的技巧,我进行了“在习作教学中运用档案袋评价的行动研究”。它是一项建立在理论界对档案袋评价丰富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在日常习作教学中运用档案袋评价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致力于以评价行为来促进习作教学效果的行动研究,其目的是激发学生习作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二、研究行动  用档案袋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是一种持续的、自然
一、玩游戏。循序渐进,读通课文  1.上节课,我们读了一个故事,题目叫——《北风和小鱼》(注意纠正“北”和“风”的读音)。  2.瞧,小鱼来了,它们吐了好多小泡泡,你认识吗?  (1)(出示:颜色梧桐树躲进浮出水面知道)  (2)啊,这儿有两个大泡泡,谁认识?(出示:猛吹一口气鹅毛大雪)(指名读)  (3)你见过“鹅毛大雪”吗?想不想看一看?(视频映示:大雪飘飞)谁来读一读这个词语,让我们感觉雪下
一、在品读咀嚼中感受语言的趣味性  师:科普性说明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将深奥的科学道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大自然的文字》这篇课文,不仅内容生动有趣,它的语言也很丰富,好好读一读,把你觉得有趣的词句l画下来,并细细体会一下。  (生读书,圈画相关的词句)  师:你觉得哪些词句写得有趣呢?  生:我觉得“天上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脚下的每一粒小石子也是一个字”这句话有趣,仿佛星星和石子也变得有生
板书的意义和作用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是尽人皆晓。板书像而镜子,它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教师的语文综合素养。教师如果经常把自己课堂上的板书作为自己教学的镜子照一照,必然会有好处的。板书不是孤立的,以一篇教材的整个教学过程来说,从备课时的设计到课堂上的呈现、书写,牵涉到多方面的问题。本文仅从上课时教师在黑板上书写的角度,说“四点”看法——  ●书写时身子左侧一点,别挡住学生的视线  我们不妨先看一幅漫画: 
一、导入课文。感受主要内容  1.齐读课题——《少年王冕》。  2.同学们初读课文,就喜欢上了这位少年。这篇课文写了王冕七岁到十八岁的12年艰辛成长历程。今天我们要深入学习、研究,看看课文重点写了哪几件事、是怎样写出他的美德的?  3.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每件事的内容,概括每件事的要点,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给每件事编写小标题。  4.交流小标题,说说自己编拟小标题的思考(辍学放牛、放牛自学、放牛读书、
课堂板演在现代教育媒体以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形象等见长的今天,越来越为大家所忽略和轻视。目前,课堂板演在数学学科几乎堂堂课用,而在语文学科,尤其在高年级语文学习中已无一席之地。殊不知,恰当地运用课堂板演,也能优化教学。举例如下:  【案例1】教《黄果树瀑布》一课时,我让学生说说“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一句,写得好在哪里?赏析句子原本就是高年级的一个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