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日益强盛,文明建设越来越完善,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使用敬称。在使用敬称的一些环境里,面向受众,经常会出现“您”和“您们”的字样,给人以迷惑。本文从“您”和“您们”的历史、语法现象进行分析,讨论了“您们”用法是否具有规范性。在努力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应该努力提高基本文化素质,辨析“您”与“您们”的正确用法。
【关键词】您;您们;历史背景;语法分析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6-0123-02
一、引言
随着文明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素质与修养的提升,在人际交往中,敬称的使用也越来越频繁,特别是在一些公共场合、学校、企事业单位的服务部门,敬称是公告或通知的规定用语。但在敬称使用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让人困扰的地方,比如说,一些通知里说:“各位老师,您们好,这是昨天会议形成的会议纪要,请查收,谢谢。”而在另一些通知里说:“各位领导,请到会议室集合,为您进行核酸检测。”同样面向大众的通知,有的时候用“您”,有的时候用“您们”,这让很多人产生了迷惑。这里“您”和“您们”该如何使用?什么时候使用“您”?什么时候使用“您们”?或者应不应该使用“您们”?这一问题在一些学者之间也引起了争论。
有研究人员查阅了大量文献[1],从“您”和“您们”的使用痕迹中总结规律,认为“您们”不符合使用规范,早期众多文学作品、史学资料都是使用“您”,很少见“您们”出现,只是近代语言逐渐丰富,对一些特殊复数语境,开始逐渐使用“您们”。因此,在口语中不提倡使用“您们”,但官方通告、研究资料等书面环境中,不反对使用“您们”。有文献[2]列举了一些学者、领导使用“您们”的例子,从语法习性等方面论述,认为“您们”的使用是合理的,应该大力推广。还有一些文献[3]基于一些语言学专家对待“您们”的角度出发,研究了“您们”使用的合理性,从早期对“您们”使用的否定态度为主,到近期专家学者对“您们”的使用持谨慎态度,分析了正反两方面所提供的证据和史料,也同样趋于推广“您好”的使用。此外,还有很多其他学者[4][5][6]讨论了“您们”使用的合理性,从各个方面给出了各种例证。但一直到现在,“您们”也没有被正式承认,大力推广使用。那到底该不该使用“您们”,是否应该给“您们”一个合理使用的依据?本文依据上述背景,结合“您”和“您们”的历史发展,做了一个比较客观的分析,为“您们”是否使用提供一些理论支撑。
二、“您”字的历史溯源
查阅相关文献[7],古代汉语中最初并没有“您”这个词,甚至没有“你”的用法出现。在交流沟通中相应地使用“汝”“尔”等词表示第二人称,例如先秦时期屈原的《离骚》写道:“汝何博謇而好修兮,纷独有此姱节”,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将进酒》中写道:“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到了唐朝,除了“汝”“尔”,逐渐出现和使用“你”这个词,例如:“三车在门外,载你免飘蓬。”“秋到任他林落叶,春来从你树开花。”
在这之前,没有文献有“您”这个字的记载,诸如《尔雅》《说文解字》《广韵》等现存的唐宋时代及以前的辞典、字书、韵书以及文章诗词中,也都找不到“您”字的身影。有文献[8]认为“您”出现于“你”之后,仅流行于市井民间,当作方言使用,在《改并四声篇海》引《俗字背篇》中记载:“您,你也,俗。”给了“您”字初始定义。
后来,在金、元时期,由于外来语系的影响,结合汉语发展,“您”字开始出现在词曲、小说中,并频繁见之于金元诸宫调和宋元话本,例如,蒙元时期张国宝在《合汗衫》中第一折写道:“您言东至我疑春。”元代戏曲家马致远在他的《汉宫秋》中说:“您文武百官计议,怎生退了番兵?”在明朝《永乐大典》中记载,“崔杼杀生对神道说誓,说您众人有不知俺两家同心的,著他便死。”这些都表明,“您”在这一时期已经开始流行,但这一时期,“您”仅仅是指代第二人称的代词,并没有敬称的含义在里边。对于对沟通对象的尊敬,则是使用“子”“阁下”“圣上”“先生”等词。“您”表示尊敬的意思是随着语言发展演化而来的。
随着“您”字使用范围的扩展,“您”字的语义也渐渐丰富起来,“您”既可以表示单数“你”的意思,也可以表示复数“你们”的意思,及至近现代,同时还蕴含着尊敬的意思。在普通话的基础,北京方言中,可以找到“您”字作为敬称的发展过程。翻阅之前的文献资料,可以发现这样的表述:“兄弟,你纳看我遛鸟儿。”“我这件事就仗着你纳了。”到后来,相近内容变成了“就等瞧好儿吧您呐”“您纳骑的不是我的自行车吗?”由此可见,“您”表示尊敬的意思,是近代由“你呐”到“您呐”而慢慢演化而来的。
三、“您们”的成因及分析
随着语言文化的不断发展,“您”字的使用慢慢普及,特别是“您”作为敬词,广泛应用于正式与非正式场合。在一些特殊环境下,人们也开始用“您们”来表达对复数对象的尊称。对于您们的出现,没有统一而公认的说法,绝大多数人从语法角度出发解释“您们”的出现。在汉语中有“我”“你”“他”作为单数人称代词使用,与之相对应的,对复数人群来说,有“我们”“你们”“他们”来指代。而“您”作为已经被广为接受的第二人称敬称代词,必然有与之相对应的复数代词,所以就自然而然地有了“您们”的使用与推广。这一觀点得到了许多学者、作家支持,也在许多经典文学作品里出现,比如近代乡土文学作家刘绍棠在他的作品《一河二流》中的描述:“老长辈们,我一定改邪归正,您们住手吧!”当代著名作家王蒙老先生在他的作品《蝴蝶》中写道:“您们是国家的精华和希望。”老舍先生也在他的《贺年》中说:“尝到劳动滋味的人有福了,因为社会主义的幸福是您们的!”另外,在一些官方媒体中也开始使用“您们”这一词,例如《羊城晚报》对市民说:“谢谢您们,羊城人民!” 但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对“您们”的使用有着另外的看法。这种观点认为,“您”是后来词,和“我”“你”“他”不一样,“我”“你”“他”明确清晰定义为单数,与之相对应的复数使用“我们”“你们”“他们”来指代。而“您”,从其历史渊源来说,其本身指代的就是“你们”,是“你们”的发音合并而成,其本身承载的使命就是复数含义,完全没有必要再画蛇添足,再使用“您们”来强调一下复数概念。网络上还一些声音认为,普通话基础是北京方言,而北京“方言”中并没有“您们”这一说法,组合使用“您们”并不合适。支持这一观点,反对“您们”使用的学者颇多,语言学大师王力、吕叔湘也支持不使用“您们”的意见。
四、“您”与“您们”的使用分析
那“您们”的使用是否规范,或是否应该推广使用?这个需要深入探讨一下。从情感上来说,能在一些公开、公众场合使用合适的词语来表达一下对受众的尊敬,“您”和“您们”都是敬称,但在使用上,需要慎重,尤其是政府、高校等一些影响力较大的地方,需要较真,严格一下语法。
“您”是随着语言、人文历史发展而出现使用的,从单复数方面考虑,“您”大部分人认同“您”是“你们”的连读音,认为是没有必要使用“您們”再表示复数关系。对于“你”的说法,“你”是一个代词,而且可以泛指,如“你来我往”“你一言,他一语”。“你”可以不指特定的人,可以指一切人、任何人。而“您”则没有这种意义与用法。在特定语境下使用,“您”作为一个尊称,有明确的指代对象。如:“老师,您好!”“您认为呢?”所以,从“你们”衍生出“您们”只是一种形式主义的客套,并不合语法规则。如果再考虑方言的说法,“您们”从语法上来说,没有理论依据。因此,“您们”这一词是否要大力推广使用,有待商榷。
当然,语言发展历程中,也有很多口口相传的词语在使用过程中偏离了原来的词义,在民间广为流传后,也被大家所接受,尤其是现在一些网络词语、借代词语,诸如“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女子无才便是德”等等,虽然当前使用中的意义与原始意义相背离,但在口语上,大家已经普遍接受。因此,对“您们”的使用,需要客观、宽容的对待。不能盲目接受,也不是一棒子打死。
语言是文化传统的基础,是文化自信的基础,当前主要工作,一是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刻苦钻研专业知识;二是踏踏实实教书育人,以证视听,弘扬传统文化基础,走文化自信的道路,为提高全民素质出力,让大家有自己的鉴别力,甄别“您”和“您们”所蕴含的意义,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些问题。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极其深厚的底蕴,在当前国家大力发展国学,增强文化自信的大环境下,高校语言教育工作者,任重道远。对于这种存在争议的语言现象,应该是拨乱反正,责无旁贷,努力传播正知识、正能量。
五、小结
本文从“您”与“您们”的形成历史为起点,研究了“您”和“您们”的使用规范,从历史和理论的角度分析了“您们”的使用不恰当之处。一方面,应该大力支持国家发展传统文化的大政方针,努力提高基本素质,在各个场合合理、规范的多多使用敬称。另一方面,也应该对出现的各种新词抱有宽容的态度,理智对待,在发展中接受或淘汰这些词语。
参考文献:[1]赵敏.从“您”的历史轨迹看“您们”的使用[J]. 广西师院学报,1995,(01):57-60.
[2]尹若男.“您们”是规范的[N].语言文字周报,2021-06-16(002).
[3]于全有.关于“您们”用法的规范性研究述评[J].语文建设,1999,(04):2-4.
[4]陈卓.浅谈现代汉语中“您们”的运用[J].情感读本,2018,(09):20-21
[5]李艳芝,王佳汇.第二人称敬称的类型学考察——
论汉语“您们”的可接受性[J].汉语国际教育研究,2020,(00):129-143.
[6]陈欢.从“您们”的合法性角度看现代汉语敬称词汇体系[J].现代交际,2017,(17):76+75.
[7]朱晓琳.从《四声篇海》引“俗字背篇”看俗字产生的方式[J].语文学刊:教育版,2016,(4):44-45.
[8]张俊阁.近代汉语第二人称代词“您(恁)”的来源[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124-127.
【关键词】您;您们;历史背景;语法分析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6-0123-02
一、引言
随着文明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素质与修养的提升,在人际交往中,敬称的使用也越来越频繁,特别是在一些公共场合、学校、企事业单位的服务部门,敬称是公告或通知的规定用语。但在敬称使用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让人困扰的地方,比如说,一些通知里说:“各位老师,您们好,这是昨天会议形成的会议纪要,请查收,谢谢。”而在另一些通知里说:“各位领导,请到会议室集合,为您进行核酸检测。”同样面向大众的通知,有的时候用“您”,有的时候用“您们”,这让很多人产生了迷惑。这里“您”和“您们”该如何使用?什么时候使用“您”?什么时候使用“您们”?或者应不应该使用“您们”?这一问题在一些学者之间也引起了争论。
有研究人员查阅了大量文献[1],从“您”和“您们”的使用痕迹中总结规律,认为“您们”不符合使用规范,早期众多文学作品、史学资料都是使用“您”,很少见“您们”出现,只是近代语言逐渐丰富,对一些特殊复数语境,开始逐渐使用“您们”。因此,在口语中不提倡使用“您们”,但官方通告、研究资料等书面环境中,不反对使用“您们”。有文献[2]列举了一些学者、领导使用“您们”的例子,从语法习性等方面论述,认为“您们”的使用是合理的,应该大力推广。还有一些文献[3]基于一些语言学专家对待“您们”的角度出发,研究了“您们”使用的合理性,从早期对“您们”使用的否定态度为主,到近期专家学者对“您们”的使用持谨慎态度,分析了正反两方面所提供的证据和史料,也同样趋于推广“您好”的使用。此外,还有很多其他学者[4][5][6]讨论了“您们”使用的合理性,从各个方面给出了各种例证。但一直到现在,“您们”也没有被正式承认,大力推广使用。那到底该不该使用“您们”,是否应该给“您们”一个合理使用的依据?本文依据上述背景,结合“您”和“您们”的历史发展,做了一个比较客观的分析,为“您们”是否使用提供一些理论支撑。
二、“您”字的历史溯源
查阅相关文献[7],古代汉语中最初并没有“您”这个词,甚至没有“你”的用法出现。在交流沟通中相应地使用“汝”“尔”等词表示第二人称,例如先秦时期屈原的《离骚》写道:“汝何博謇而好修兮,纷独有此姱节”,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将进酒》中写道:“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到了唐朝,除了“汝”“尔”,逐渐出现和使用“你”这个词,例如:“三车在门外,载你免飘蓬。”“秋到任他林落叶,春来从你树开花。”
在这之前,没有文献有“您”这个字的记载,诸如《尔雅》《说文解字》《广韵》等现存的唐宋时代及以前的辞典、字书、韵书以及文章诗词中,也都找不到“您”字的身影。有文献[8]认为“您”出现于“你”之后,仅流行于市井民间,当作方言使用,在《改并四声篇海》引《俗字背篇》中记载:“您,你也,俗。”给了“您”字初始定义。
后来,在金、元时期,由于外来语系的影响,结合汉语发展,“您”字开始出现在词曲、小说中,并频繁见之于金元诸宫调和宋元话本,例如,蒙元时期张国宝在《合汗衫》中第一折写道:“您言东至我疑春。”元代戏曲家马致远在他的《汉宫秋》中说:“您文武百官计议,怎生退了番兵?”在明朝《永乐大典》中记载,“崔杼杀生对神道说誓,说您众人有不知俺两家同心的,著他便死。”这些都表明,“您”在这一时期已经开始流行,但这一时期,“您”仅仅是指代第二人称的代词,并没有敬称的含义在里边。对于对沟通对象的尊敬,则是使用“子”“阁下”“圣上”“先生”等词。“您”表示尊敬的意思是随着语言发展演化而来的。
随着“您”字使用范围的扩展,“您”字的语义也渐渐丰富起来,“您”既可以表示单数“你”的意思,也可以表示复数“你们”的意思,及至近现代,同时还蕴含着尊敬的意思。在普通话的基础,北京方言中,可以找到“您”字作为敬称的发展过程。翻阅之前的文献资料,可以发现这样的表述:“兄弟,你纳看我遛鸟儿。”“我这件事就仗着你纳了。”到后来,相近内容变成了“就等瞧好儿吧您呐”“您纳骑的不是我的自行车吗?”由此可见,“您”表示尊敬的意思,是近代由“你呐”到“您呐”而慢慢演化而来的。
三、“您们”的成因及分析
随着语言文化的不断发展,“您”字的使用慢慢普及,特别是“您”作为敬词,广泛应用于正式与非正式场合。在一些特殊环境下,人们也开始用“您们”来表达对复数对象的尊称。对于您们的出现,没有统一而公认的说法,绝大多数人从语法角度出发解释“您们”的出现。在汉语中有“我”“你”“他”作为单数人称代词使用,与之相对应的,对复数人群来说,有“我们”“你们”“他们”来指代。而“您”作为已经被广为接受的第二人称敬称代词,必然有与之相对应的复数代词,所以就自然而然地有了“您们”的使用与推广。这一觀点得到了许多学者、作家支持,也在许多经典文学作品里出现,比如近代乡土文学作家刘绍棠在他的作品《一河二流》中的描述:“老长辈们,我一定改邪归正,您们住手吧!”当代著名作家王蒙老先生在他的作品《蝴蝶》中写道:“您们是国家的精华和希望。”老舍先生也在他的《贺年》中说:“尝到劳动滋味的人有福了,因为社会主义的幸福是您们的!”另外,在一些官方媒体中也开始使用“您们”这一词,例如《羊城晚报》对市民说:“谢谢您们,羊城人民!” 但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对“您们”的使用有着另外的看法。这种观点认为,“您”是后来词,和“我”“你”“他”不一样,“我”“你”“他”明确清晰定义为单数,与之相对应的复数使用“我们”“你们”“他们”来指代。而“您”,从其历史渊源来说,其本身指代的就是“你们”,是“你们”的发音合并而成,其本身承载的使命就是复数含义,完全没有必要再画蛇添足,再使用“您们”来强调一下复数概念。网络上还一些声音认为,普通话基础是北京方言,而北京“方言”中并没有“您们”这一说法,组合使用“您们”并不合适。支持这一观点,反对“您们”使用的学者颇多,语言学大师王力、吕叔湘也支持不使用“您们”的意见。
四、“您”与“您们”的使用分析
那“您们”的使用是否规范,或是否应该推广使用?这个需要深入探讨一下。从情感上来说,能在一些公开、公众场合使用合适的词语来表达一下对受众的尊敬,“您”和“您们”都是敬称,但在使用上,需要慎重,尤其是政府、高校等一些影响力较大的地方,需要较真,严格一下语法。
“您”是随着语言、人文历史发展而出现使用的,从单复数方面考虑,“您”大部分人认同“您”是“你们”的连读音,认为是没有必要使用“您們”再表示复数关系。对于“你”的说法,“你”是一个代词,而且可以泛指,如“你来我往”“你一言,他一语”。“你”可以不指特定的人,可以指一切人、任何人。而“您”则没有这种意义与用法。在特定语境下使用,“您”作为一个尊称,有明确的指代对象。如:“老师,您好!”“您认为呢?”所以,从“你们”衍生出“您们”只是一种形式主义的客套,并不合语法规则。如果再考虑方言的说法,“您们”从语法上来说,没有理论依据。因此,“您们”这一词是否要大力推广使用,有待商榷。
当然,语言发展历程中,也有很多口口相传的词语在使用过程中偏离了原来的词义,在民间广为流传后,也被大家所接受,尤其是现在一些网络词语、借代词语,诸如“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女子无才便是德”等等,虽然当前使用中的意义与原始意义相背离,但在口语上,大家已经普遍接受。因此,对“您们”的使用,需要客观、宽容的对待。不能盲目接受,也不是一棒子打死。
语言是文化传统的基础,是文化自信的基础,当前主要工作,一是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刻苦钻研专业知识;二是踏踏实实教书育人,以证视听,弘扬传统文化基础,走文化自信的道路,为提高全民素质出力,让大家有自己的鉴别力,甄别“您”和“您们”所蕴含的意义,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些问题。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极其深厚的底蕴,在当前国家大力发展国学,增强文化自信的大环境下,高校语言教育工作者,任重道远。对于这种存在争议的语言现象,应该是拨乱反正,责无旁贷,努力传播正知识、正能量。
五、小结
本文从“您”与“您们”的形成历史为起点,研究了“您”和“您们”的使用规范,从历史和理论的角度分析了“您们”的使用不恰当之处。一方面,应该大力支持国家发展传统文化的大政方针,努力提高基本素质,在各个场合合理、规范的多多使用敬称。另一方面,也应该对出现的各种新词抱有宽容的态度,理智对待,在发展中接受或淘汰这些词语。
参考文献:[1]赵敏.从“您”的历史轨迹看“您们”的使用[J]. 广西师院学报,1995,(01):57-60.
[2]尹若男.“您们”是规范的[N].语言文字周报,2021-06-16(002).
[3]于全有.关于“您们”用法的规范性研究述评[J].语文建设,1999,(04):2-4.
[4]陈卓.浅谈现代汉语中“您们”的运用[J].情感读本,2018,(09):20-21
[5]李艳芝,王佳汇.第二人称敬称的类型学考察——
论汉语“您们”的可接受性[J].汉语国际教育研究,2020,(00):129-143.
[6]陈欢.从“您们”的合法性角度看现代汉语敬称词汇体系[J].现代交际,2017,(17):76+75.
[7]朱晓琳.从《四声篇海》引“俗字背篇”看俗字产生的方式[J].语文学刊:教育版,2016,(4):44-45.
[8]张俊阁.近代汉语第二人称代词“您(恁)”的来源[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12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