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我对全市的国企改革整体情况进行了深入地调研,通过调查,使我深深地认识到,目前我市的国企改革已处于攻坚阶段,发展正处在极其关键的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来一个根本性的转变。
一、我市国有企业改革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关于我市的国有企业改革,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文件,组成了领导班子,各职能部门也努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客观上来讲,成绩还不尽如人意。譬如,我们提出用3年时间完成我市国有企业改革任务,其中第一年即2003年要完成37户,但实际上只完成了1户。这种速度,致使我们后两年的任务更加繁重,形势更为紧迫。目前,我市的改制企业均各自为战,而政府职能部门的协调又难以到位。从整体上看,工作量大,效果不明显,情况极其复杂。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在经济布局上,力量过于分散,战线拉得太长。二是在产权结构上,推进股份制的步伐不快,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不够。三是在监管体制上,存在多头管理,出资人不到位。四是在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上,多数企业还不够规范,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五是在经营业绩上,相当一部分企业效益不高,亏损严重。这些矛盾和问题,制约了我市工业经济乃至整体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其主要表现为:一是造成我市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众所周知,我市近年在改革和发展中已逐步形成了“东靠西联,八方借力,招商引资,构建强市”的思路,但是,这只是强调了经济发展的外在动因,因为它只能通过内因,通过我们内部的一系列因素发挥作用。倘若内部的体制和机制不发生变化,那么,招商引资不仅不能够带来应有的效绩,相反,由于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和功能的丧失,还会造成政府的包袱越来越重,财务更加紧张的局面。二是影响我市进一步招商引资,最终导致我市与周边城市(西安市和宝鸡市等)拉开差距。可见,实现国企改革新突破,乃是我市国有企业发展形势的迫切需要。
二、实现我市国企改革新突破的思路和对策
针对目前我市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可以将其划分为三大类:一类是有实力的大中型企业,像偏转集团公司、自来水公司、天然气公司等,其经营情况良好,有做大做强的可能性和现实性。搞好这类企业的改制工作,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一类是规模偏小,发展滞后,资不抵债,濒临死亡的企业;一类是债务负担沉重,勉强维持生产经营且具有优良资产的。若能救活它们,就会推动经济的发展。根据这一划分,推进我市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应当区别其不同的经济地位,对第一类企业采取利用政府的力量,使其进一步做大做强;对第二类企业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实施破产;对中间企业即第三类企业,应当采取与银行进行债务缩水谈判,打包处理,以解除企业的债务危机,实现彻底改制。基本思路是,将那些具有战略意义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集中起来,进行整合,使其做大做强。这类企业的改制方向是走股权多元化的路子;对于第三类企业应设法解决债务问题,然后再进行改制,其改制方向是实现民营化。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在以下七个方面有新的突破:
1、在思想观念上有新的突破。国有企业改革涉及面广,既有表层次的问题,又有深层次的问题。这些问题能否解决,关键取决于思想观念上的问题能否解决。各级政府和各职能部门,一定要从国企改革和全市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抛弃部门利益、地方利益以及小集团利益的束缚,克服“肥水不流外人田”的陈腐观念,努力营造利益洼地,敢于“靓女先嫁”,以优势资产吸引更多投资;国有企业法人和管理者,一定要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职工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的立场出发,不迷恋“一股独大”,敢于放下架子甚至放弃位子,满腔热忱地欢迎不同身份的投资者;国有企业的职工也要克服那种“非国企不干”的过时就业观念,与时俱进,在新一轮国企改革热潮中实现自身价值。
2、在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上有新突破。乱提口号、热衷于搞争论是实事虚做的表现,既会导致思想混乱,也会贻误战机。过去在这一方面,我们有深刻的教训。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中,切忌乱提口号、乱贴标签,把推行股份制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错误地理解为“公进民退”,切忌搞无谓的争论,自己不干事,却对干事的人指手划脚,品头论足;对于新生的东西,要允许试验,先干不说,多干少说。同时,以实践论政绩,对重组改制成功,盘活存量资产的部门、企业及经营者,要大张旗鼓地给予表彰奖励,及时推广经验,对那些阻碍国企改革,造成工作损失的部门、企业及个人,一定要严肃查处。努力形成一心一意谋发展,理直气壮抓改革的良好舆论氛围。
3、在落实改革举措上有新突破。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中已经提出了21条政策措施,分别对职工安置、资产处置、土地处置、股份认购、工商登记、产权交易、改制收费等方面的问题作出了规定,并责成有关部门据此制定出具体的实施办法,作为配套文件执行。这些政策、办法,结合实际,切实可行,我们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当然,在落实中要富于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坚决摒弃那种“没有文件等文件,有了文件等经验,有了经验再看看”和用会议落实会议、用文件落实文件、用口号落实文件的工作方式,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敢为人先,勇于实践;要坚决克服等、靠、要的思想,结合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和各企业的实际情况,在领会会议和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拿出解决特殊问题和特殊办法的措施来。
4、在维护扩大职工的切身利益上有新突破。广大职工的利益是否得到维护,事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贯彻落实,事关国企改革的成败和社会的稳定。为此,凡涉及重大改革措施的出台,一定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认真听取广大职工的意见和建议,改制方案必须提交职代会、股东会讨论通过。尤其是企业改制重组、破产关闭时,首先要安置好职工,对他们的困难,要满怀深情地去解决。企业欠缴职工的“三金”、拖欠职工的集资款等,应从国有净资产中划补或切块支付、提留。要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发挥工会和团组织的作用,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让广大职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从局部看,国企改革有进有退,但从整体上看,改革必将使我市企业的生产总量得到扩张,从而必将扩大就业岗位、提高职工收入水平;加快国企改革进程,早日实现国企改革目标,乃是维护广大职工利益的根本途径。
5、在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上有新突破。没有各种投资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就无法改变我市国有企业的现状,无法盘活国有资产。要善于算大帐,算活帐,坚决清除过去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的“开门迎客、闭门宰客”的恶劣现象。对国内外、市内外的广大投资者,必须彻底消除身份的歧视特别是民营资本的门户之见,实打实地落实国家和省、市各种优惠政策,最大限度地减轻企业负担,不该由新企业背负的历史债务和包袱,一定要剥离出来,让国有资产“净身子”出场;要真诚地帮助投资者解决实际问题,排除各种干扰;敢于和乐于让别人赚钱,用活生生的事实吸引更多的人才、资金和技术。
6、在转变政府职能和干部作风上有新突破。一是要保持清醒头脑,坚持辩证思维,防止简单化和片面性,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对涉及的各个企业的具体改革方案,要科学论证,充分准备,周密部署,稳步推进,防止因工作疏漏引发新的矛盾和问题。二是要准确定位角色,增强服务意识。要克服那种以企业“婆婆”自居、把企业当作部门的“腿子”和“自留地”的观念,充分尊重企业自主权,真正让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同时,要深入改革的一线,甘当“裁判员”和“服务员”,积极主动地为企业和广大职工以及各种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对不合时宜的规定、办法、程序,要坚决废止。要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工作效率,雷厉风行,说到做到。三是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国企改革牵扯面广,任何一方面工作不力、不到位,甚至掣肘,都有可能导致改革的停滞不前。各职能部门特别是各企业主管局,一定要统一认识,密切配合,不仅各自出台的配套性政策文件以及办法和措施之间要科学衔接、成龙配套,而且在具体工作中要互通声气,相互促进。
7、在改革效果上有新突破。过去中央和省、市出台了不少关于国企改革的文件,在有些地方成效显著,而在有些地方则收效甚微,这个问题值得深刻反思。要坚决杜绝那种把改革当成一阵风、雨过地皮湿和走过场、“玩花架子”的不良现象,抓住机遇,扎实推进,扑下身子,务求实效,努力实现我市国企改革新突破。
一、我市国有企业改革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关于我市的国有企业改革,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文件,组成了领导班子,各职能部门也努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客观上来讲,成绩还不尽如人意。譬如,我们提出用3年时间完成我市国有企业改革任务,其中第一年即2003年要完成37户,但实际上只完成了1户。这种速度,致使我们后两年的任务更加繁重,形势更为紧迫。目前,我市的改制企业均各自为战,而政府职能部门的协调又难以到位。从整体上看,工作量大,效果不明显,情况极其复杂。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在经济布局上,力量过于分散,战线拉得太长。二是在产权结构上,推进股份制的步伐不快,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不够。三是在监管体制上,存在多头管理,出资人不到位。四是在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上,多数企业还不够规范,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五是在经营业绩上,相当一部分企业效益不高,亏损严重。这些矛盾和问题,制约了我市工业经济乃至整体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其主要表现为:一是造成我市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众所周知,我市近年在改革和发展中已逐步形成了“东靠西联,八方借力,招商引资,构建强市”的思路,但是,这只是强调了经济发展的外在动因,因为它只能通过内因,通过我们内部的一系列因素发挥作用。倘若内部的体制和机制不发生变化,那么,招商引资不仅不能够带来应有的效绩,相反,由于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和功能的丧失,还会造成政府的包袱越来越重,财务更加紧张的局面。二是影响我市进一步招商引资,最终导致我市与周边城市(西安市和宝鸡市等)拉开差距。可见,实现国企改革新突破,乃是我市国有企业发展形势的迫切需要。
二、实现我市国企改革新突破的思路和对策
针对目前我市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可以将其划分为三大类:一类是有实力的大中型企业,像偏转集团公司、自来水公司、天然气公司等,其经营情况良好,有做大做强的可能性和现实性。搞好这类企业的改制工作,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一类是规模偏小,发展滞后,资不抵债,濒临死亡的企业;一类是债务负担沉重,勉强维持生产经营且具有优良资产的。若能救活它们,就会推动经济的发展。根据这一划分,推进我市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应当区别其不同的经济地位,对第一类企业采取利用政府的力量,使其进一步做大做强;对第二类企业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实施破产;对中间企业即第三类企业,应当采取与银行进行债务缩水谈判,打包处理,以解除企业的债务危机,实现彻底改制。基本思路是,将那些具有战略意义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集中起来,进行整合,使其做大做强。这类企业的改制方向是走股权多元化的路子;对于第三类企业应设法解决债务问题,然后再进行改制,其改制方向是实现民营化。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在以下七个方面有新的突破:
1、在思想观念上有新的突破。国有企业改革涉及面广,既有表层次的问题,又有深层次的问题。这些问题能否解决,关键取决于思想观念上的问题能否解决。各级政府和各职能部门,一定要从国企改革和全市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抛弃部门利益、地方利益以及小集团利益的束缚,克服“肥水不流外人田”的陈腐观念,努力营造利益洼地,敢于“靓女先嫁”,以优势资产吸引更多投资;国有企业法人和管理者,一定要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职工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的立场出发,不迷恋“一股独大”,敢于放下架子甚至放弃位子,满腔热忱地欢迎不同身份的投资者;国有企业的职工也要克服那种“非国企不干”的过时就业观念,与时俱进,在新一轮国企改革热潮中实现自身价值。
2、在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上有新突破。乱提口号、热衷于搞争论是实事虚做的表现,既会导致思想混乱,也会贻误战机。过去在这一方面,我们有深刻的教训。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中,切忌乱提口号、乱贴标签,把推行股份制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错误地理解为“公进民退”,切忌搞无谓的争论,自己不干事,却对干事的人指手划脚,品头论足;对于新生的东西,要允许试验,先干不说,多干少说。同时,以实践论政绩,对重组改制成功,盘活存量资产的部门、企业及经营者,要大张旗鼓地给予表彰奖励,及时推广经验,对那些阻碍国企改革,造成工作损失的部门、企业及个人,一定要严肃查处。努力形成一心一意谋发展,理直气壮抓改革的良好舆论氛围。
3、在落实改革举措上有新突破。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中已经提出了21条政策措施,分别对职工安置、资产处置、土地处置、股份认购、工商登记、产权交易、改制收费等方面的问题作出了规定,并责成有关部门据此制定出具体的实施办法,作为配套文件执行。这些政策、办法,结合实际,切实可行,我们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当然,在落实中要富于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坚决摒弃那种“没有文件等文件,有了文件等经验,有了经验再看看”和用会议落实会议、用文件落实文件、用口号落实文件的工作方式,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敢为人先,勇于实践;要坚决克服等、靠、要的思想,结合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和各企业的实际情况,在领会会议和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拿出解决特殊问题和特殊办法的措施来。
4、在维护扩大职工的切身利益上有新突破。广大职工的利益是否得到维护,事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贯彻落实,事关国企改革的成败和社会的稳定。为此,凡涉及重大改革措施的出台,一定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认真听取广大职工的意见和建议,改制方案必须提交职代会、股东会讨论通过。尤其是企业改制重组、破产关闭时,首先要安置好职工,对他们的困难,要满怀深情地去解决。企业欠缴职工的“三金”、拖欠职工的集资款等,应从国有净资产中划补或切块支付、提留。要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发挥工会和团组织的作用,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让广大职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从局部看,国企改革有进有退,但从整体上看,改革必将使我市企业的生产总量得到扩张,从而必将扩大就业岗位、提高职工收入水平;加快国企改革进程,早日实现国企改革目标,乃是维护广大职工利益的根本途径。
5、在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上有新突破。没有各种投资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就无法改变我市国有企业的现状,无法盘活国有资产。要善于算大帐,算活帐,坚决清除过去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的“开门迎客、闭门宰客”的恶劣现象。对国内外、市内外的广大投资者,必须彻底消除身份的歧视特别是民营资本的门户之见,实打实地落实国家和省、市各种优惠政策,最大限度地减轻企业负担,不该由新企业背负的历史债务和包袱,一定要剥离出来,让国有资产“净身子”出场;要真诚地帮助投资者解决实际问题,排除各种干扰;敢于和乐于让别人赚钱,用活生生的事实吸引更多的人才、资金和技术。
6、在转变政府职能和干部作风上有新突破。一是要保持清醒头脑,坚持辩证思维,防止简单化和片面性,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对涉及的各个企业的具体改革方案,要科学论证,充分准备,周密部署,稳步推进,防止因工作疏漏引发新的矛盾和问题。二是要准确定位角色,增强服务意识。要克服那种以企业“婆婆”自居、把企业当作部门的“腿子”和“自留地”的观念,充分尊重企业自主权,真正让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同时,要深入改革的一线,甘当“裁判员”和“服务员”,积极主动地为企业和广大职工以及各种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对不合时宜的规定、办法、程序,要坚决废止。要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工作效率,雷厉风行,说到做到。三是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国企改革牵扯面广,任何一方面工作不力、不到位,甚至掣肘,都有可能导致改革的停滞不前。各职能部门特别是各企业主管局,一定要统一认识,密切配合,不仅各自出台的配套性政策文件以及办法和措施之间要科学衔接、成龙配套,而且在具体工作中要互通声气,相互促进。
7、在改革效果上有新突破。过去中央和省、市出台了不少关于国企改革的文件,在有些地方成效显著,而在有些地方则收效甚微,这个问题值得深刻反思。要坚决杜绝那种把改革当成一阵风、雨过地皮湿和走过场、“玩花架子”的不良现象,抓住机遇,扎实推进,扑下身子,务求实效,努力实现我市国企改革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