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创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是教育教学改革一要追求的最高目标,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课堂教学迫切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课堂;教学;创新能力;培养;方法
在新的一轮课程改革中,我们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及其弊端进行深入的反思:这就是我国的教学在创造力培养方面与先进国家教育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因此,要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必须突出抓好以下几点。
一、要从根本上进行教育观念的更新
长时间以来,我国对人才的培养中占统治地位的是以考试为主要目的的应试教育,而并不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究其原因,一是学校教育只是片面地注重知识的传授,一切为了应付考试,忽视了智力的开发、技能的掌握与教师对创造力培养的意识淡薄。二是“应试”思想成了课堂教学的主导,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本来,创造思维训练可以也应成为活动课教学中科学思维训练的重要策略,无奈受“升学率”压力的影响,大部分学校还没有把活动课置于恰当的位置上,活动课程教学得不到保证,成为一种应付督导、评估、检查、参观的“花架子”课程,因而对学生进行的创造思维训练也是断断续续、支离破碎的、管中窥豹。以此可看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已严重脱轨,根本不敢奢谈培养具有创造新意识的跨世纪人才。
应试教育过分强调逻辑思维、收敛思维和定向思维的训练,忽视发散思维、直觉思维、联想思维、逆向思维、灵感思维和幻想思维的训练;引导学生对某个问题一般只求得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为了确保高分率,通常不鼓励学生提出与教师或书本不同的看法,甚至反对和压制学生提出上述看法。
杨振宁教授回国讲学时,一位记者曾问:“您在国外大学教书多年,您看中国留学生与外国留学生有何不同?”杨教授回答:“在国外,中国留学生无论在普通大学还是一流大学,学习成绩都是非常出色的。同样一类题目,中国留学生在中学时已做过成百上千道题了,不少外国留学生才知道一些皮毛。但中国留学生胆子小,老师没讲过的不敢想,老师没做过的不敢做。”中国的学生长于求同思维而短于求异思维,长于“依葫芦画瓢”而短于独辟蹊径。除传统的文化因素外,这主要是教育塑造的结果。那么,要改变中小学忽视创造力教育的现状,我们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应特别重视下面两个方面的问题,尽快真正地从“应试”向“素质”转轨,建立、健全我国的创造力教育体系。
二、要充分认识创造力培养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创造力主要由敏锐的观察力,集中的注意力,高效的记忆力,创造想象力,批判性评价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监控能力和创造性技能等因素组成。创造力教育是在各种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环境里,以开发个体创造能力为根本宗旨的一种科学教育体系。
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一种教育模式,是科学的、前瞻的、现代的教育,是以培养和塑造人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复会型教育,而创造力则是个体综合素质中最具生命力的一种特殊素质,是推动个体顺应环境、开掘潜力、走向成功的内在动能。创造力教育则是以培养和开发个体创造力为目标的现代教育,是启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有效杠杆,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要优化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创造性思维
课堂教学是学生汲取基础知识,培养创造性思维,开发创造力的主渠道,是实施教育转轨的主战场。教师应通过课堂教学,强化对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着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落实新课标的过程中课堂教学务必突出以下几个关键点:
1、要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目前,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课程都是学校规定的,而“实践课”给学生自主的空间和内容。课程的内容由学生自己定,比如,可以去研究“人口与社会发展”,或交通问题。老师教课的时间大概只占1/3到1/4,而且也只是教一些方法,比如怎样利用图书馆等。学生自己支配的时间这么多,这是前所未有的。
2、要加强直接体验的实践活动。过去的教育是认知过程,而知识就等于分数,学生毋需体验。但“实践课”讲究的是體验,比如有同学对自行车管理有兴趣,他就去商场前的自行车停放处观察,自己才有体验,原来看似简单的自行车管理实际真是件不简单的大事。“实践课”中同学们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些困难在书本里没有答案,只有在实践中自己想办法——能力在课堂上是学不会的。
3、要注重学生求知个性的养成。“实践课”给每一个人机会,不管他在班里功课是不是好,也不管性格是不是外向,或者是不是班干。有的实践课在学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孩子的思维是最活跃的,关键在于老师如何引导、开发,如何培养孩子的能力。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缺乏情感交流,老师一古脑儿地灌,学生囫囵吞枣地照单全收,教学相长根本无从谈起。优化教学过程不仅要以智育人,还要以德育人,以理服人,以情化人。
在课堂教学中,广大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利用课堂教学,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合学生自己去寻找知识的环境,同时要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从而使学生的各种能力也得到积极的锻炼,把学生的思维激活起来,促使学生以极大的热情去学习更多更新的知识,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关键词:课堂;教学;创新能力;培养;方法
在新的一轮课程改革中,我们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及其弊端进行深入的反思:这就是我国的教学在创造力培养方面与先进国家教育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因此,要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必须突出抓好以下几点。
一、要从根本上进行教育观念的更新
长时间以来,我国对人才的培养中占统治地位的是以考试为主要目的的应试教育,而并不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究其原因,一是学校教育只是片面地注重知识的传授,一切为了应付考试,忽视了智力的开发、技能的掌握与教师对创造力培养的意识淡薄。二是“应试”思想成了课堂教学的主导,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本来,创造思维训练可以也应成为活动课教学中科学思维训练的重要策略,无奈受“升学率”压力的影响,大部分学校还没有把活动课置于恰当的位置上,活动课程教学得不到保证,成为一种应付督导、评估、检查、参观的“花架子”课程,因而对学生进行的创造思维训练也是断断续续、支离破碎的、管中窥豹。以此可看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已严重脱轨,根本不敢奢谈培养具有创造新意识的跨世纪人才。
应试教育过分强调逻辑思维、收敛思维和定向思维的训练,忽视发散思维、直觉思维、联想思维、逆向思维、灵感思维和幻想思维的训练;引导学生对某个问题一般只求得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为了确保高分率,通常不鼓励学生提出与教师或书本不同的看法,甚至反对和压制学生提出上述看法。
杨振宁教授回国讲学时,一位记者曾问:“您在国外大学教书多年,您看中国留学生与外国留学生有何不同?”杨教授回答:“在国外,中国留学生无论在普通大学还是一流大学,学习成绩都是非常出色的。同样一类题目,中国留学生在中学时已做过成百上千道题了,不少外国留学生才知道一些皮毛。但中国留学生胆子小,老师没讲过的不敢想,老师没做过的不敢做。”中国的学生长于求同思维而短于求异思维,长于“依葫芦画瓢”而短于独辟蹊径。除传统的文化因素外,这主要是教育塑造的结果。那么,要改变中小学忽视创造力教育的现状,我们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应特别重视下面两个方面的问题,尽快真正地从“应试”向“素质”转轨,建立、健全我国的创造力教育体系。
二、要充分认识创造力培养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创造力主要由敏锐的观察力,集中的注意力,高效的记忆力,创造想象力,批判性评价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监控能力和创造性技能等因素组成。创造力教育是在各种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环境里,以开发个体创造能力为根本宗旨的一种科学教育体系。
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一种教育模式,是科学的、前瞻的、现代的教育,是以培养和塑造人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复会型教育,而创造力则是个体综合素质中最具生命力的一种特殊素质,是推动个体顺应环境、开掘潜力、走向成功的内在动能。创造力教育则是以培养和开发个体创造力为目标的现代教育,是启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有效杠杆,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要优化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创造性思维
课堂教学是学生汲取基础知识,培养创造性思维,开发创造力的主渠道,是实施教育转轨的主战场。教师应通过课堂教学,强化对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着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落实新课标的过程中课堂教学务必突出以下几个关键点:
1、要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目前,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课程都是学校规定的,而“实践课”给学生自主的空间和内容。课程的内容由学生自己定,比如,可以去研究“人口与社会发展”,或交通问题。老师教课的时间大概只占1/3到1/4,而且也只是教一些方法,比如怎样利用图书馆等。学生自己支配的时间这么多,这是前所未有的。
2、要加强直接体验的实践活动。过去的教育是认知过程,而知识就等于分数,学生毋需体验。但“实践课”讲究的是體验,比如有同学对自行车管理有兴趣,他就去商场前的自行车停放处观察,自己才有体验,原来看似简单的自行车管理实际真是件不简单的大事。“实践课”中同学们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些困难在书本里没有答案,只有在实践中自己想办法——能力在课堂上是学不会的。
3、要注重学生求知个性的养成。“实践课”给每一个人机会,不管他在班里功课是不是好,也不管性格是不是外向,或者是不是班干。有的实践课在学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孩子的思维是最活跃的,关键在于老师如何引导、开发,如何培养孩子的能力。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缺乏情感交流,老师一古脑儿地灌,学生囫囵吞枣地照单全收,教学相长根本无从谈起。优化教学过程不仅要以智育人,还要以德育人,以理服人,以情化人。
在课堂教学中,广大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利用课堂教学,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合学生自己去寻找知识的环境,同时要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从而使学生的各种能力也得到积极的锻炼,把学生的思维激活起来,促使学生以极大的热情去学习更多更新的知识,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