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的深入推动了教学观念的革新,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受到了教育界的关注。小学阶段是学生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必须重视品格与能力的培养,文化对品格与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则有着深刻影响。因此探究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五年级;数学文化;渗透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数学课程改革的推进以及国家对优秀文化的弘扬,数学文化的渗透成为数学教学研究的重点内容。当前数学教育观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凸显数学的科学价值,也要凸显人文价值,并且,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数学文化发挥育人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符合当前教学需求,利于个体的全面发展。
一、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数学文化观
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在数学课堂上注重知识教学,使得数学教育有着鲜明的趋利性与工具性。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片面地认为数学就是计算,并且“题海战术”使得数学学习更加枯燥,久而久之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阶段是系统学习数学知识的初始阶段,兴趣的培养以及正确学习态度的形成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应转变以知识为主、考试为重的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数学文化观。五年级学生已经对数学有了一定了解,这一阶段教师应进一步发挥数学文化的作用,促使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数学。基于此,教师自身要注重数学文化知识学习,通过教师学习平台、参与讲座与培训等多种途径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不断提高自身数学素养,从而在课堂教学中自然、准确地渗透数学文化。另一方面,教师不应将数学文化渗透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方式应用到数学课堂,而是将数学文化作为数学教学的一部分融入到数学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数学方法的同时了解定理、概念等發展历史,从而不断扩大学生知识面,促进全面发展。
二、丰富数学文化渗透方式,强化学生的认知
新课改促进了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越来越注重多元化教学。数学文化的渗透也应如此,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文化,促进知识内化为素养,完善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通过数学语言渗透数学文化是一种有效方法。例如在学习《梯形的面积》时,学生知道“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能够正确运用该公式进行计算。但是,在讲解解题方法时有的人表述却不严谨,如将“上底”说成“上边的边”,“下底”说成“下边的边”。对此教师一定要及时纠正,不要认为学生明白道理,懂得方法就可以。此外,数学语言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还应借助图片进行图文解说或者运用动画效果进行动态展示,通过直观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定理等。例如在学习《图形的平移、旋转与对称》时,笔者运用图片以及动画进行讲解,使得学生对图形的运动相关知识形成了深刻印象,并且根据生活中的事物也可以联想到学习过的内容。由此可见,多元化的渗透方式能够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学习数学文化,加深对数学的认知。
三、布置数学文化相关作业,领略欣赏数学美
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有限,因此数学文化的渗透不能局限于课堂,应拓展到课堂之外,深入学生的生活。这样学生才能将数学课程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数学的眼光思考生活,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美,欣赏数学美。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与数学文化相关的作业,引导学生探究生活中的数学文化,通过亲身体验感悟数学文化的魅力,从而提高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创新思维发展。例如笔者在日常学习中组织“数学故事汇”,五年级上册学习倍数和因数、分数、方程等诸多内容,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了解到很多数学故事。在总复习阶段笔者要求学生结合本学期所学内容搜集数学故事,在活动进行分享。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进行系统的复习,巩固所学内容,还可以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此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制作数学手抄报,绘制数学模型,引导其将学习到知识付诸实践。在平时的教学中,还可以要求学生写数学日记,记录数学知识探究过程,记录自己在生活中关于数学的有趣发现等。数学文化素养的培养是循序渐进的,并且随着数学文化的积累,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也会不断提升,进而促进综合素养的提升,为日后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综上所述,数学文化的渗透对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与水平有着直接影响,需要教师提高数学文化重视程度。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数学文化的渗透存在一些问题,其教育价值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广大教师还应针对数学文化渗透这一内容进行深入探究,结合数学学科特征、新课程标准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积极探究有效渗透策略,促进数学有效课堂构建,推动小学数学课堂改革发展。
参考文献:
[1]古雄飞.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J].新课程研究:上旬,2017(7):111-112.
[2]陈益步.浅析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考试周刊,2017,(037):102.
关键词:小学数学;五年级;数学文化;渗透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数学课程改革的推进以及国家对优秀文化的弘扬,数学文化的渗透成为数学教学研究的重点内容。当前数学教育观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凸显数学的科学价值,也要凸显人文价值,并且,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数学文化发挥育人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符合当前教学需求,利于个体的全面发展。
一、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数学文化观
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在数学课堂上注重知识教学,使得数学教育有着鲜明的趋利性与工具性。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片面地认为数学就是计算,并且“题海战术”使得数学学习更加枯燥,久而久之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阶段是系统学习数学知识的初始阶段,兴趣的培养以及正确学习态度的形成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应转变以知识为主、考试为重的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数学文化观。五年级学生已经对数学有了一定了解,这一阶段教师应进一步发挥数学文化的作用,促使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数学。基于此,教师自身要注重数学文化知识学习,通过教师学习平台、参与讲座与培训等多种途径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不断提高自身数学素养,从而在课堂教学中自然、准确地渗透数学文化。另一方面,教师不应将数学文化渗透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方式应用到数学课堂,而是将数学文化作为数学教学的一部分融入到数学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数学方法的同时了解定理、概念等發展历史,从而不断扩大学生知识面,促进全面发展。
二、丰富数学文化渗透方式,强化学生的认知
新课改促进了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越来越注重多元化教学。数学文化的渗透也应如此,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文化,促进知识内化为素养,完善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通过数学语言渗透数学文化是一种有效方法。例如在学习《梯形的面积》时,学生知道“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能够正确运用该公式进行计算。但是,在讲解解题方法时有的人表述却不严谨,如将“上底”说成“上边的边”,“下底”说成“下边的边”。对此教师一定要及时纠正,不要认为学生明白道理,懂得方法就可以。此外,数学语言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还应借助图片进行图文解说或者运用动画效果进行动态展示,通过直观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定理等。例如在学习《图形的平移、旋转与对称》时,笔者运用图片以及动画进行讲解,使得学生对图形的运动相关知识形成了深刻印象,并且根据生活中的事物也可以联想到学习过的内容。由此可见,多元化的渗透方式能够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学习数学文化,加深对数学的认知。
三、布置数学文化相关作业,领略欣赏数学美
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有限,因此数学文化的渗透不能局限于课堂,应拓展到课堂之外,深入学生的生活。这样学生才能将数学课程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数学的眼光思考生活,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美,欣赏数学美。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与数学文化相关的作业,引导学生探究生活中的数学文化,通过亲身体验感悟数学文化的魅力,从而提高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创新思维发展。例如笔者在日常学习中组织“数学故事汇”,五年级上册学习倍数和因数、分数、方程等诸多内容,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了解到很多数学故事。在总复习阶段笔者要求学生结合本学期所学内容搜集数学故事,在活动进行分享。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进行系统的复习,巩固所学内容,还可以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此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制作数学手抄报,绘制数学模型,引导其将学习到知识付诸实践。在平时的教学中,还可以要求学生写数学日记,记录数学知识探究过程,记录自己在生活中关于数学的有趣发现等。数学文化素养的培养是循序渐进的,并且随着数学文化的积累,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也会不断提升,进而促进综合素养的提升,为日后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综上所述,数学文化的渗透对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与水平有着直接影响,需要教师提高数学文化重视程度。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数学文化的渗透存在一些问题,其教育价值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广大教师还应针对数学文化渗透这一内容进行深入探究,结合数学学科特征、新课程标准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积极探究有效渗透策略,促进数学有效课堂构建,推动小学数学课堂改革发展。
参考文献:
[1]古雄飞.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J].新课程研究:上旬,2017(7):111-112.
[2]陈益步.浅析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考试周刊,2017,(03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