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协同提升大学生校外工程实践能力的探索

来源 :大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eonli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建立东莞理工学院-广东银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校外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校企共同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共同制订校企深度合作的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实践教学,共同培育“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共同评价学生学习成果。在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下,可实现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基地实践育人功能。
  [关键词]协同育人;应用型人才培养; 实践能力;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1)10-0187-03
  一、研究背景
  加强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1]。在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中,建设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是提升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匹配职业技能需求的有效途径[2-3]。近年来,国家加大了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政策支持力度,比如《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开展“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教育部关于加强和规范普通本科高校实习管理工作的意见》等文件都提到高校必须重视工程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要把实践教学作为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1,4]。在此背景下,许多高校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以及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途径与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不少成果。
  但是,在目前教育资源紧缺、发展不平衡、工科类人才培养成本较高的背景下,实践教育特别是校外实践基地在建设、运行和管理等方面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发展持续性不足。部分实践基地是通过感情或人脉关系维持的,无法坚持长期协调发展。(2)规范性不强。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实践基地的组织机制和管理体系或处于空白或流于形式,双方权责不够明确清晰。(3)成效不理想。校外实践基地仅停留在签署协议、简单挂牌,对学生的实习或工程实践敷衍应付,缺乏指导,有益于學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的评估体系缺乏[5-6]。
  基于此,东莞理工学院应用化学专业与广东银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禧”)成立东莞理工学院-广东银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银禧是一家综合高分子化工原材料生产、专注于塑料功能改性的很有竞争力的企业,对材料学科、化学与化工学院等方面的专门人才需求不断扩大。于是在此背景下,校企双方通过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共同构建校企协同育人管理机制和保障机制,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共同致力于“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的建设[7-12]。
  二、立足校企实际,创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思路
  校企双方围绕应用化学专业的核心能力培养问题,以提高学生应用型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共同参与完成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制订校企深度合作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实践教学,培育 “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共同评价学生学习成果。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有助于实现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和发挥基地实践育人功能。根据专业工程认证标准,从成果导向理念出发,将培养学生的岗位认知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管理与创新能力作为大学生在校外工程实践的成果,然后有针对性地反向设计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及内容,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手段,完成能力达成度的分析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以此来推动校外工程实践教学模式改进。
  三、完善顶层设计,构建校企协同育人管理和保障机制
  (一)构建基地管理机构,完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为了规范实践教学基地的管理,实践教学基地下设四级管理机构:基地负责人、基地管理中心、校企联合部和项目小组。基地负责人企业方由银禧研发部总工程师负责,校方由东莞理工学院化学工程与能源技术学院应用化学专业系主任及相关专任教师负责;基地管理中心企业方由银禧研发部总工程师负责,校方由东莞理工学院化学工程与能源技术学院的院、系领导组成;校企联合部企业方由基地具体项目负责人组成;项目小组企业方由具体项目工程组组成,校方由实践指导教师组成。实践基地由银禧和东莞理工学院共同建设,明确管理职责,确保工程实践教学各环节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健全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保障实践教学质量
  校企协同认定基于工程认证标准下学生的学习成果,制定实践基地的培养目标,反向设计课程内容和体系以及确保正常运行配套的相关管理制度,让其管理效率更高效、更规范和更标准。管理制度涉及实践基地的建设及管理办法,人身安全管理办法,岗位职责及管理办法,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办法等。工程实践教学基地还须做好思政教育工作,做好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完善实践教学系列文件归档管理制度,为学生校外工程实践能力达成度分析做好保障工作。
  (三)明确校企双方权责,完善实践教学运行机制
  在经费投入保障上,校方主要采取经费支持方式,企业方主要投入场地、技术成果、人才团队和软件、仪器设备等,校方投入技术成果、人才团队和软件,提供联合办学条件。双方权责方面,企业方负责学生在实践基地实习实训全过程保障,包括提供工程实践项目,给学生和校内教师开放企业的工程技术中心,安排企业工程师与校内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尽可能与学校加强产学研合作以及为青年教师工程能力培养提供技术平台。校方主要负责校外工程实践内容及课程体系的制定,落实实践教学时间,安排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加强与企业方进行沟通与联动,完成学生校外工程实践能力达成度分析,合理分批次安排青年教师挂职进修和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申请产学研合作项目。
  四、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改进校企协同育人实践教学模式
  (一)校企协同制订培养方案,创新校外工程实践教学模式
  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必须探索校企协同制订与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协同育人新机制。应用化学专业以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契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聘请基地企业工程师及管理人员作为应用化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协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及工程实践课程体系,共同完善工程实践教学大纲和方案,共同编写工程实践教学项目任务书和符合行业标准的实践教学指导讲义。   (二)校企协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丰富校外工程实践教学手段
  根据双方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基地实施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导师制”科技项目、创新创业实践等系列环节。同时,还结合基地实际情况,聘请相关工程师到校授课,其授课范围包括工程伦理课程、专业讲座、高分子化学等课程。在毕业设计(论文)和Capstone课程(团队项目)环节,聘请基地工程师作为校外指导教师,做到与校内教师互为补充,理论与实践结合,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自我提升。实践教学均采用企业真实工程项目为实训载体,学生参与项目实施全过程:信息收集、文献检索、方案制订、方案的评估与实施、项目结果评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勤于实践的习惯以及团队合作精神、责任感等职业素养。
  (三)校企协同培育“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校外实践教学指导水平
  高水平的实践教学队伍是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能有效发挥其功能的必备条件,是提高实践教学指导水平和学生实践技能的直接保证[13]。对学校来讲,采用培养与引进相结合、高学历与高技能并重,制订“双师双能型”的专兼结合专业教师团队建设规划,采用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联合开展企业课题攻关等多种形式培养教师的实践教学与指导能力[14]。教师在企业中了解新技术、新工艺,改进教学,培养更贴近企業实际需求的人才。校方聘请企业富有实践经验的工程师走进理论课堂,向学生传授实践性强、工程化程度高的专业知识或上实践课程。此种情况下,校企人员互兼互聘,提高校内理论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拓宽企业员工的理论知识面,双管齐下,共同提高指导学生的能力。
  (四)校企协同评价学生学习成果,提高学生校外实践学习成效
  校企双方共同评价学生学习成果,共同制定校外实践基地大学生实习实训成绩评定细则,汇总学生在基地进行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的成绩。成绩评定细则聚焦于理论知识、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专业和岗位技能等目标达成度的分析,并且科学设计达成目标的课程和实践环节。成绩的评定主体根据教学实践环节大纲或课程标准,根据权重分别由校内任课教师和企业带课工程师共同评定。另外,根据工程认证要求,应用化学专业开设解决复杂问题的Capstone团队项目,鼓励学生全程进入企业,企业工程师全程参与团队项目指导并作为团队项目答辩组成员参与评价学生学习成果。
  (五)校企协同建立激励制度,促进教学基地可持续发展
  为了鼓励校企双方的基地管理团队、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或企业工程师建设和管理好校外工程实践教学基地,采取基地建设工作量化考核和定性考核相结合,及时发放绩效补助工资,积极开展基地评优评奖活动,特别是奖励工程实践教学一线的指导教师和优秀管理人员[15]。鼓励教师根据产业发展变化和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的转变,及时更新、改革和创新校外工程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从而促进校外工程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工作深入地可持续开展下去。
  五、建设成效
  基地自建立以来,接收实习和实训的学生超过1000人次,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10人,企业资深工程师到校授课超过15人次,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来源于基地的数量逐年增加。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不断提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90%以上的学生认为在基地的实践经验有助于更好地适应职业需求。对指导教师和工程师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约有85%的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基地在承担实践教学任务过程形成的可持续性发展机制被广泛应用于应用化学专业内涵建设,并取得优异成绩:2018年通过了中华工程教育协会(IEET)工程认证和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9年入选省一流专业建设点和通过了省应用型示范专业验收,学生考研专业录取率连续多年居于学校首位,学生近年来参与发表论文40余篇,申请专利20余件,获得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30多项。
  六、结论
  在校企协同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校外工程实践模式改革探索中,东莞理工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和银禧校企双方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协同构建校企协同育人管理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协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共同致力于“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共同评价学生学习成果。实习实训基地通过规范实践基地管理、健全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完善实践教学运行机制和创新校企协同育人实践教学新模式,致力于解决当今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发展持续性、规范性和成效性不够等问题。实习实训基地建立起务实的校企协同育人新机制,强化工程实践,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以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钱立生,汪建飞.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浅议:基于产教融合视角[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5(4):89-92.
  [2] 汪烈焰,朱超锋,林楚宏,等.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实践与体会:以“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方正科技工程实训基地”建设为例[J].大学教育,2016(11):38-39.
  [3] 李辛沫,耿爱农,李振开,等.长效合作与深度融合的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7(3):61-63.
  [4] 张俊,马成文.高校校外实践教学治理优化研究:利益相关者视角[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180-183.
  [5] 陈苡.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中的问题与应对策略分析[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37-39+67.
  [6] 黄凤远,衣智平,徐晓舟,等.应用型高校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以辽东学院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9):126-128.
  [7] 徐舸,于锦.应用化学专业特色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实践[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8(1):57-59.
  [8] 吴东升,高宏伟,孙金根,等.基于校企协同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工程实践教学模式改革[J].教育现代化,2017(24):4-5+13.
  [9] 李强,石萍,商剑,等.材料类专业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114-115+126.
  [10] 王瑞兰.依托校外实习基地  培养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4):144-145+172.
  [11] 刘程琳,范先国,曾小林,等.校企政合作共建大学生校外工程实习基地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7):228-231+236.
  [12] 严红,张源.大学生校外实习教学基地服务效能的研究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5):228-231.
  [13] 倪元相,张晓亚,吴琼.应用型本科院校电气类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探索[J].机械研究与应用,2018(3):217-219.
  [14] 管淑玉,孙悦,崔红花,等.校企联合培养中药学应用型创新人才模式初探[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8(6):124-126.
  [15] 王永斌,邵杰,伍亚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探索[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210-212.
  [责任编辑:庞丹丹]
  [收稿时间]2020-06-03
  [基金项目]东莞理工学院2017年度“翻转课堂”示范课程项目(莞工教〔2017〕99号);东莞理工学院2018年度质量工程项目(教务〔2019〕32号)。
  [作者简介]郑少娜(1985-),女,广东饶平人,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化工原理及实验的教学与改革。通信作者:廖文波(1982-),男,广东五华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东莞理工学院教务处副处长,研究方向:功能材料及生物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
其他文献
[摘 要]高校校院系三级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是关系到学校、学院、学系教学运行和教学管理的关键变革,福建农林大学根据学校区位优势与办学特色,结合福建省“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以教学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为切入点,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研究水平为重点,全面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文章通过对学校职能、学院职能、学系职能、校院系关系四个方面的研究,探索出学院发展关键因素,构建了学校政策指引、学院中心主体、学系贯彻实施的
[摘 要]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是一门针对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技能应用培养的专业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当前主要采取传统的授课方式和教材,虽然在知识层面上符合教学需求和目标,但在激发兴趣、开发潜能和突出专业特色等方面体现不出优势。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整合授课内容,因材施教,引入适合学生基础和实现教学目标的新方式新模式。案例教学法是不同于传统教学的一种新型创新教学方式,其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们参与课
[摘 要]专业认知教育是高校教育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双万计划”的实施对学生专业认知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文章分析了学生专业认知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把握新生入学的关键时期,坚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两个主要阵地,凝聚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三股重要力量,搭建高低年级朋辈交流平台、校企合作就业指导平台、新媒体网络平台、学科竞赛平台的专业认知教育实施策略,以提升学生专业学习实效。  [关键词]双万
[摘 要]中国石油文学概论可作为石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其教材上篇从中国石油文学发展角度来分析,主要包括石油文学的发展历程、石油文学的精髓、石油文学作品的艺术风格、石油文学批评、石油文学的意义和影响等五个方面;下篇从题材来分析,主要涵盖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小说、影视剧等五种不同题材的作品。该课程采用对接式课堂教学+油田采风+创意写作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同时通过构建课
[摘 要]英语中的“v?ing+n”结构应用广泛,引发外语界学者关注并进行了相关研究。为了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英语的“v?ing+n”结构,文章通过16个例句,分析了英语“v?ing+n”结构的句法功能。在英语句子中,“v?ing+n”结构可作主语、表语、介词的宾语、状语、宾语补足语,但因“v?ing+n”结构中的v?ing,既可视为现在分词,又可视为动名词,由此导致“v?ing+n”结构用作句子的主
[摘 要]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外语教学有必要也有责任转向外语教育,而这一转变的实现需要以语言向话语的转向为前提。传统语言观过于强调学习者对于语言系统规则的精确掌握,而大大忽略了学习者作为话语意义建构者的主体身份;话语观认为语言无法脱离社会、历史、文化、个人体验等具体语境传达意义。不同文化与民族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在本质上是不同意识形态框架之间的博弈与磋商,外语教育在关注抽象语言规则科学研究的
[摘 要]自我成长是指大学生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综合利用多种技能和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培养自身对社会生活与环境的适应能力,确定个人发展目标和方向,为获取更高层次的生存与发展条件而采取的行动。文章从当代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大学生的特点,指出大学生在自我提升过程中必须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且从构建自主管理模式、建立自我完善机制、拓展自我发展路径等方面论述了大学生
[摘 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如何将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实施长效机制,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各高校进行了积极探讨和实践。文章介绍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年级本科生全覆盖的改革情况,在选题过程组织、考核体系设计和导师制实施等方面的特色做法,以及教学实践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取得的实效,并针对在全覆盖设计下,实施具有竞争性的学生退出机制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