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
爱因斯坦说过:“没有个人创造性和个人志愿的统一规格的人所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要求:教育“要注重从青少年人手,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积极改革教育体制和改进教学方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是落实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初中语文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在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才能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中学语文教材处处闪耀着祖国优秀文化和人类进步文化的灼目光彩,其丰富的内蕴为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语文教育要充分挖掘师生的潜能,教师要创造性地教书,创造性地育人;学生要创造性地学习语文、运用语文。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我做了一点大胆的尝试。
二、转换角色,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美国教育家埃得加富尔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和培养初中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它不仅直接影响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还对学生一生的命运起着重要作用。人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而学习却伴随人的一生,任何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自主学习。古时有位哲人说过:“授之以鱼,仅一饭之需;但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如果教师没有教会学生自学,学生离开学校后就只能像无头苍蝇,到处乱撞。为此,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拿到毕业证所需的书本知识,更应该教授正确的学习方法。
创新的起点是独立与自主,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学习者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的自主活动成为教学活动的基础。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表明,人脑对外部信息并非被动接受,而是主动获取。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文章是现实世界和作者内心世界的反映,学生学习课文时,根据其知识和经验多角度地主动学习,会得出各种结论,教师必须尊重并认可学生的自主性,允许他们有不同于教师和专家的理解。有鉴于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人格和民主权利,这样才能有效地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立足语文教材,发掘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契机
新课改后的初中语文教材对学生的年龄、兴趣和认知水平都给予充分的考虑,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立足语文教材,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立足语文教材,细心观察生活,开启创新之门
观察是最好的老师,是创新的大门。史迈尔说:“对微小事物的仔细观察,就是事业、艺术、科学及生命各方面的成功秘诀。”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对于观察的理解。如学习初中语文《童趣》一文后,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自然、生活中的各种事物。进行个性化的体验。讲授《看云识天气》、《大自然的语言》等文后,可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认真观察日常生活中是否有文中提到的现象,得出结论后跟作者的观点对照,以形成新的认识。
(二)立足语文教材,提倡大胆质疑,挑战权威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创造往往从怀疑开始,怀疑就是思考。巴尔扎克认为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是问号。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疑,容易引起定向探究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就应运而生。可以说怀疑是创新的种子,教学中要提倡学生大胆质疑,挑战权威。如初中语文《桃花源记》中描述“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就有学生提出质疑:从秦朝到晋朝跨越了几个朝代,桃源中男女的衣着怎么能够和外面的人一样呢?桃源人不是与世隔绝吗?大胆质疑,挑战权威,说明学生已经有了新的思想。所以遇到这样的问題我们要因势利导,让学生创新的种子生根、开花、结果。
(三)立足语文教材,展开联想和想象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一种理论,只要它有一点价值,就不可能由搜集、整理各单个的观察结果而形成,相反,它必定是突如其来的想象力的豁然顿开,就像诗人和作曲家顿悟的那样,可以说想象是一切希望和灵感的源泉。初中语文课本中很多文章联想的空间极大,如温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想象女主人公的盛装登楼,再如《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让学生想象远去的美丽。在语文学习中,想象力更为重要,需要教师大胆放开,让学生的想象去纵横驰骋。可以以文为画,在画中想象;可以巧用插图,在看中想象;可以延伸情节,在练中想象;可以运用迁移,在模仿中想象;可以由静出动,在演中想象。
培养学生想象的方法很多,但不论哪一种方法,都要和学科的具体训练结合起来,和重点难点结合起来。想象力和联想力越丰富,创新的火花就越明亮。
爱因斯坦说过:“没有个人创造性和个人志愿的统一规格的人所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要求:教育“要注重从青少年人手,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积极改革教育体制和改进教学方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是落实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初中语文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在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才能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中学语文教材处处闪耀着祖国优秀文化和人类进步文化的灼目光彩,其丰富的内蕴为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语文教育要充分挖掘师生的潜能,教师要创造性地教书,创造性地育人;学生要创造性地学习语文、运用语文。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我做了一点大胆的尝试。
二、转换角色,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美国教育家埃得加富尔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和培养初中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它不仅直接影响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还对学生一生的命运起着重要作用。人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而学习却伴随人的一生,任何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自主学习。古时有位哲人说过:“授之以鱼,仅一饭之需;但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如果教师没有教会学生自学,学生离开学校后就只能像无头苍蝇,到处乱撞。为此,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拿到毕业证所需的书本知识,更应该教授正确的学习方法。
创新的起点是独立与自主,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学习者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的自主活动成为教学活动的基础。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表明,人脑对外部信息并非被动接受,而是主动获取。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文章是现实世界和作者内心世界的反映,学生学习课文时,根据其知识和经验多角度地主动学习,会得出各种结论,教师必须尊重并认可学生的自主性,允许他们有不同于教师和专家的理解。有鉴于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人格和民主权利,这样才能有效地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立足语文教材,发掘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契机
新课改后的初中语文教材对学生的年龄、兴趣和认知水平都给予充分的考虑,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立足语文教材,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立足语文教材,细心观察生活,开启创新之门
观察是最好的老师,是创新的大门。史迈尔说:“对微小事物的仔细观察,就是事业、艺术、科学及生命各方面的成功秘诀。”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对于观察的理解。如学习初中语文《童趣》一文后,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自然、生活中的各种事物。进行个性化的体验。讲授《看云识天气》、《大自然的语言》等文后,可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认真观察日常生活中是否有文中提到的现象,得出结论后跟作者的观点对照,以形成新的认识。
(二)立足语文教材,提倡大胆质疑,挑战权威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创造往往从怀疑开始,怀疑就是思考。巴尔扎克认为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是问号。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疑,容易引起定向探究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就应运而生。可以说怀疑是创新的种子,教学中要提倡学生大胆质疑,挑战权威。如初中语文《桃花源记》中描述“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就有学生提出质疑:从秦朝到晋朝跨越了几个朝代,桃源中男女的衣着怎么能够和外面的人一样呢?桃源人不是与世隔绝吗?大胆质疑,挑战权威,说明学生已经有了新的思想。所以遇到这样的问題我们要因势利导,让学生创新的种子生根、开花、结果。
(三)立足语文教材,展开联想和想象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一种理论,只要它有一点价值,就不可能由搜集、整理各单个的观察结果而形成,相反,它必定是突如其来的想象力的豁然顿开,就像诗人和作曲家顿悟的那样,可以说想象是一切希望和灵感的源泉。初中语文课本中很多文章联想的空间极大,如温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想象女主人公的盛装登楼,再如《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让学生想象远去的美丽。在语文学习中,想象力更为重要,需要教师大胆放开,让学生的想象去纵横驰骋。可以以文为画,在画中想象;可以巧用插图,在看中想象;可以延伸情节,在练中想象;可以运用迁移,在模仿中想象;可以由静出动,在演中想象。
培养学生想象的方法很多,但不论哪一种方法,都要和学科的具体训练结合起来,和重点难点结合起来。想象力和联想力越丰富,创新的火花就越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