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耳朵叫醒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k5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音乐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审美教育。音乐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感知识、情感、想象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本文着重讨论了音乐欣赏课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
  关键词: 音乐欣赏课 审美教育 审美情趣 提高方法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质就是情感审美。情与美的这种不解之缘,决定了音乐教育的根本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黑格尔曾说:“音乐是精神,是灵魂,它直接为自身发出声音,引起自身注意,从中感到满足”,“音乐是灵魂的语言,灵魂借声音抒发自身深邃的喜悦与悲哀,在抒发中取得慰藉,超越于自然感情之上,音乐把内心深处的感情世界所特有的激动化为自我倾听的自由自在的,使心灵免于压抑和痛苦。”由此可见,只有化抽象的音乐为具体形象,使学习音乐的过程与感知、联想、想象等心理过程相连接,才能引导学生真正与课文沟通,获得生动的情感体验。音乐艺术具有形象性的特点。音乐艺术通过旋律、节奏、力度、速度、和声、音色等音乐语言塑造生动感人的音乐形象,具有生态、情态、形态、动态等一系列形象化特征。音乐欣赏是人类诉诸听觉的感性活动,它能唤醒人的音乐感觉。那么,怎样在中学音乐欣赏课中唤醒学生的音乐感觉呢?这就要靠中学音乐教师按照新的课程理念,借助各种形象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审美器官,让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音乐形象,以美引真,变枯燥的概念为生动有趣的形象,从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敏感性。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这说明兴趣是学习的基础。从美学角度看,只有形成正确的审美趣味,才能有深刻的审美体验、主动的审美意识、正确的审美评价,进而形成创造美的欲望。但长期以来,由于我们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对音乐课程审美属性的认识问题,将其看成是一种知识技能的教育,片面地认为音乐课就是教学生识谱、唱歌、跳舞等,注重音乐知识的系统傳授及音乐技能的机械训练,甚至把识谱当成学习音乐的主要任务,把不会识谱作为衡量一个懂不懂音乐的主要标准。这种偏离音乐审美体验,有悖音乐课程本质的音乐教育实践,造成了当前基础音乐教育中“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的现象。而音乐新课程恰恰是建立在对传统音乐课程的反思基础上,突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理念的音乐课程。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音乐教学大纲也在教学目的及教学过程中分别提出了“丰富情感体验”和“注重情感体验”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情感体验之重要。体验是个体在接触实物或实践活动中对其原貌的一种真切感受,它往往是点燃灵感火花、导入深层认识、实现发明创造的源泉。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实现审美体验价值的最佳载体。由此可见审美趣味是审美教育的基础,在音乐教学中更能体现和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教学过程的趣味性是学生学好音乐的前提条件。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让他们饶有兴趣地探求音乐知识。传统的音乐教学只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教师必须打破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教学的实践中来。“参与”把教师从单纯教与学生单纯听的状态中解放出来。通过学生的讲、唱、弹、拉、跳等多种形式的“参与”活动,使课堂气氛变得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从而达到“教”与“学”的有机统一。既调动了学生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音乐成为学生与老师沟通的情感桥梁。在开放的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营造一种民主、自由、轻松、愉快的氛围。当学生听着欢快的音乐律动进教室时,便会感到进入音乐的王国;用录音欣赏自己演唱的歌曲,使学生听到自己的声音,从而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情不自禁地萌生喜爱音乐的情绪和参加音乐活动的强烈愿望。教师是导演,有序地领着孩子们走进音乐的殿堂,不断教给孩子新的内容,让他们有新的发展。教师又是演员,与孩子们一起唱歌跳舞,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之美。孔子早就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形成友好信赖的关系,那学生就更愿意和教师相处,接受教师的教诲。我在课堂上,经常鼓励那些比较内向的学生,大胆想、大胆说、大胆唱、大胆演。学生经过教师真诚的鼓励、支持,他会一天天树立起信心,并在学习中感受、体验到美。
  针对如何提高音乐教学的审美趣味性,我有以下几点体会:第一,能让音乐的美感染学生,愉悦学生的身心,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具有持久的学习动力。比如在上欣赏钢琴五重奏《鳟鱼》时,我就先以故事导入,让学生对本堂课的内容产生好奇感,并且在聆听音乐时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想象每段音乐带来的不同感受,所以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第二,教师要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必须废除条文式的理论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应尽可能演唱、鉴赏,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为基本前提,激活他们的求知欲,使学生在审美的愉悦中,获得音乐欣赏知识,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促成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教师还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结构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时刻觉得有新鲜感。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熟悉音乐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制定好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把握住每一个教学环节,充分挖掘教材的歌词美、旋律美、节奏美、力度美……以教师动情的演唱、演奏,生动有趣的讲解,结合直观形象的教具的使用,启发学生细细品味音乐,以达到培养学生审美趣味、积极进行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目的。第三,在教学中,应该找准切入点进行欣赏,比如欣赏钢琴五重奏《鳟鱼》时,我就采用了语言替代型,就是用语言配合音乐给学生讲述了故事情节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而替代了反复播放音乐作品,把枯燥的音乐知识说给学生听,这样既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又让他们获得了美的愉悦。
  总之,好的音乐欣赏课能从感知体验进入联想情感体验,让学生领悟音乐的思想感情和意境,最后得到精神升华、思维发展,从而较快提高学生欣赏水平。音乐欣赏教学就是让学生欣赏各种各样的音乐作品,教师为学生建架一座沟通音乐的桥梁,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以聆听为主要手段获得的感悟过程。在对音乐的感悟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审美力。音乐,将耳朵叫醒;耳朵,将心灵唤醒。
  参考文献:
  [1]曹理.普通音乐学概论[M].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0.
  [2]王次炤.音乐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6,第1版.
  [3]陈曼君,吴跃跃.中等学校音乐教学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12,第2版.
其他文献
摘 要: 语文教学内容不应该仅仅包括“语文知识”,它的覆盖面还有很多没有被发掘出来。对于语文教学内容的研究,除了要准确而且科学地解读教材,还要结合语文课程建设来重新加以建构。  关键词: 语文课堂 文本 解读能力    素质教育已经实施好几年了,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新课标也在使用的过程中。一线的语文教师,对于新课标感受最深刻的就是原来备课是围着教参转,仔细琢磨教参的意图,领会教参描述的课文的重点,最后
在当前我国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人们的思想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中学生头脑灵活,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快,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表现得更为明显。早在2007年全国政协委员的一份调查报告中就显示,当代学生们的价值观念,主流健康、积极向上,但明显显示出多元化趋势,且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那么对于价值取向的日趋多元化,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呢?  一、价值观的多元化是时代
国人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得失。”陈胜吴广的斗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它在社会价值观念上实现的突破是极具颠覆性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阅读《史记·陈涉世家》,可依据历史背景,思索历史发展的规律;可结合作品描述,感受主人公的个性和灵魂;可透析敘事语言,琢磨《史记》特有的史家手笔……  要把每一个阅读者带入当时的情境,去感受当时的危机、奋起与风云变幻,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总以文章的情节为
摘 要: 形式主义最早起源于俄国,作为一个美学及文学理论学派别,形式主义致力于研究文学材料与其潜能实现之间的关系。本文主要通过运用形式主义的蒙太奇手法,从叙事模式、叙事渠道、叙事主题三方面对《上帝也疯狂》进行评论。  关键词: 《上帝也疯狂》 形式主义 蒙太奇  作为现代西方文艺理论的第一个主要流派,俄国形式主义于20世纪20年代在莫斯科和彼得堡的两个学术团体中产生,对该学派而言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推进,校本教研活动的不断深入,作为参与教研活动的一名一线教师,我深感校本教研活动促进了学校与教师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的主动意识、过程意识及成长意识。对课程改革而言,它是保证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关键环节;对学校而言,它是保证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支撑;对教师而言,它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活动中我深深体会到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所谓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激发学生通过主动探索研究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形式。通俗地讲,“探”是探本求源,探求真理;“究”就是研究、研讨。  探究式教学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因为探究式教学需要教师创设良好的情境,学生才能进入自主探究环节,所以很多课堂探究开展得并不成功。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来谈
摘 要: 现阶段我国儿童阅读普遍存在缺乏指导、图书资源缺乏等问题,问题形成的原因主要有阅读的功利主义、缺乏阅读指导、缺乏图书馆资源。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少家长的监护和指导,阅读时间短,阅读范围窄,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课外阅读方面的问题更为严重。本文从阅读的目的、指导和资源三方面分析了这些现象和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从教师与社会方面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 课外阅读
摘 要: 在文本阅读中,修辞手法对解析文本的作用常被忽视。增添语言生动耐品方面修辞固然功不可没,但它在建构写作框架、承载精神立意上的功绩更值得关注,它可以成为窥视全文的眼睛,甚至可以作为统观写作内容、洞察作者立意的一个上佳的切入口,从而引导读者与文本深度对话。  主题词: 修辞手法 建构文本 阅读切入口    在我们心目中,修辞常常只现身于只言片语里、赏析题型中,仿若“他山”之石,用之即可弃矣,有
摘 要: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工作在医疗诊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温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为例,简要阐述了护理工作在专科医院中的建设与发展,包括护理人员的自身道德建设、业务技能学习与掌握与奖励机制等,以为专科医院开展护理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 专科医院 护理工作 口腔医院  温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创建于2002年1月18日,建院十年来,医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目前,医
摘 要: 终身体育是人们始终坚持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的总和,是整体和长远的现代体育思想,也是我们现代人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学校体育教育追求的目标。学校体育教育要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为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打好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通过鼓励学生,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等来培养学生终身进行身体锻炼的习惯,是学校体育培养学生的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