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对于初中生来说,由于受到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对于数学常常望而却步。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数学教师不断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将数学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不断发现生活中隐藏的数学问题,不断收集生活中的教学素材,把生活中的场景应用到教学中,不仅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还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本文从学生生活经验角度分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关键词: 学生生活经验 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是由基础的数学知识向更深层次的数学知识迈进,是学生数学学习最关键的阶段。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的应用程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要求。因此,为了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学以致用,就要推动数学教学改革,让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学生生活经验引导下的数学教学特点
(一)个体性。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特征,因此他们所体验到的生活经验相对具有个体性。数学学习不是数学教师简单地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数学知识,同时也可以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生活背景,其所得到的生活经验就不同,因此对于同一个数学知识点会有不同的体验,所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具有明显的个体性。
(二)实践性。
数学知识是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通过教师的讲授而获得的,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就说明离开了实践活动的数学教学是无意义的教学活动,学生学到的知识不能学为所用。
(三)社会性。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通过自己在社会中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不断积累而来的,不是一个人的行为。因此,基于学生生活经验下的数学教学活动就具有社会性的特征。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上,经过各种社会活动,不断积累自己的生活经验,那么教学内容在学生生活经验不断增多的过程中逐渐加深。
二、学生生活经验引导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策略
(一)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实,数学的很多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又应用到生活中,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就是根据数学教学内容,引入一些学生日常生活常见的生活情境,这样不仅使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逐渐转变为生动形象、充满乐趣的课堂,还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2]。因此,数学教师要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生活场景和素材应用到数学教学中,将传授知识的教学意图隐藏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从而使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所学知识,并逐渐消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畏惧心理。如在讲《等式的性质》这节内容时,可以借助天平,将同等重量的砝码A和砝码B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两端,这时天平保持平衡,然后再分别向天平左右两端放上同等质量的砝码,天平依然保持平衡,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出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依然成立。把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场景引入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在课堂上更专注,从而对提高学习效率具有一定的作用。
(二)开展动手操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许多初中生都会对数学产生恐惧心理。数学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这节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些轴对称图形,或者收集一些轴对称图形的例子,然后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制作或收集到的轴对称图形进行教学,把这些图片从中间对折,看是否能重合,再画出对折的折线,让学生对照课本找出这条折线是什么。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提高了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三)将数学教学生活化。
将数学生活化,就要重视把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应用到数学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体验生活,学会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要学以致用,将数学与生活联系在一起[3]。首先,在数学课堂教学上,要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在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下,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将其中的一些经验应用到数学教学中,灵活掌握生活实例与教材的交互使用。如在讲《平面直角坐标系》这节内容时,教师在黑板上设置一个平面坐标系,从学生所熟悉的城市的某一个建筑物为例,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确定平面中点的位置。学会对这些场景非常熟悉,就会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结语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基于学生生活经验的教学非常重要,不仅能使数学课堂更生动有趣,而且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知识点,以便能更好学以致用。同时学生通过对生活化数学的学习,提高生活问题的解决能力,体会到数学的极大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望。
参考文献:
[1]李晓菊.学生生活经验的分析运用与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J].教育界,2015(5):113.
[2]呂麒忠.创设生活化情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J].现代教育科学,2013(04).
[3]戴新旺.生活经验数学化后才能转变为“学力”[J].中学数学,2016(10).
关键词: 学生生活经验 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是由基础的数学知识向更深层次的数学知识迈进,是学生数学学习最关键的阶段。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的应用程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要求。因此,为了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学以致用,就要推动数学教学改革,让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学生生活经验引导下的数学教学特点
(一)个体性。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特征,因此他们所体验到的生活经验相对具有个体性。数学学习不是数学教师简单地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数学知识,同时也可以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生活背景,其所得到的生活经验就不同,因此对于同一个数学知识点会有不同的体验,所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具有明显的个体性。
(二)实践性。
数学知识是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通过教师的讲授而获得的,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就说明离开了实践活动的数学教学是无意义的教学活动,学生学到的知识不能学为所用。
(三)社会性。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通过自己在社会中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不断积累而来的,不是一个人的行为。因此,基于学生生活经验下的数学教学活动就具有社会性的特征。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上,经过各种社会活动,不断积累自己的生活经验,那么教学内容在学生生活经验不断增多的过程中逐渐加深。
二、学生生活经验引导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策略
(一)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实,数学的很多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又应用到生活中,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就是根据数学教学内容,引入一些学生日常生活常见的生活情境,这样不仅使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逐渐转变为生动形象、充满乐趣的课堂,还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2]。因此,数学教师要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生活场景和素材应用到数学教学中,将传授知识的教学意图隐藏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从而使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所学知识,并逐渐消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畏惧心理。如在讲《等式的性质》这节内容时,可以借助天平,将同等重量的砝码A和砝码B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两端,这时天平保持平衡,然后再分别向天平左右两端放上同等质量的砝码,天平依然保持平衡,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出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依然成立。把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场景引入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在课堂上更专注,从而对提高学习效率具有一定的作用。
(二)开展动手操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许多初中生都会对数学产生恐惧心理。数学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这节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些轴对称图形,或者收集一些轴对称图形的例子,然后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制作或收集到的轴对称图形进行教学,把这些图片从中间对折,看是否能重合,再画出对折的折线,让学生对照课本找出这条折线是什么。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提高了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三)将数学教学生活化。
将数学生活化,就要重视把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应用到数学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体验生活,学会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要学以致用,将数学与生活联系在一起[3]。首先,在数学课堂教学上,要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在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下,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将其中的一些经验应用到数学教学中,灵活掌握生活实例与教材的交互使用。如在讲《平面直角坐标系》这节内容时,教师在黑板上设置一个平面坐标系,从学生所熟悉的城市的某一个建筑物为例,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确定平面中点的位置。学会对这些场景非常熟悉,就会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结语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基于学生生活经验的教学非常重要,不仅能使数学课堂更生动有趣,而且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知识点,以便能更好学以致用。同时学生通过对生活化数学的学习,提高生活问题的解决能力,体会到数学的极大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望。
参考文献:
[1]李晓菊.学生生活经验的分析运用与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J].教育界,2015(5):113.
[2]呂麒忠.创设生活化情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J].现代教育科学,2013(04).
[3]戴新旺.生活经验数学化后才能转变为“学力”[J].中学数学,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