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行的生物教材设计思路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科学素养教育,体现国家对学生在生物科学知识、技能、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体现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能够不断地丰富教学模式,改进教学形式,以便能够加深学生的学习认知,实现学生各项技能的综合发展。本文笔者以《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为例,谈一下对新时期中学生物教学的一点思考。
关键词:初中生物 学生技能 发展 培养 策略
一、做好教学引导,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把握好课堂开端的课堂导入,以便能够做好教学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这一课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讲述武警部队警犬的案例,警犬能够帮助警察破案,寻找一些案件的线索,很多人力不能完成的任务都需要警犬的协助才能够完成。另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讲述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狗,来到陌生的主人家,刚开始有点怕人,只会乖乖地吃饭、睡觉。后来经过主人的训练以后,它学会了到指定的地方去拉屎、拉尿,学会了简单的加减法,还经常在客人面前表演节目呢!于是,这家的主人对它是疼爱有加,每顿饭都有好吃的,还直夸它聪明呢。之后根据这些内容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警犬生来就会破案吗?小狗一生下来就会吃饭、睡觉吗?小狗一生下来就会到指定的地点去拉屎、拉尿吗?小狗一生下来就会简单的加减法吗?小狗的这三种行为一样吗?有哪两种行为是一样的?前一种和后两种为什么不一样呢?让学生认识到小狗的吃饭、睡觉是动物一生下来就有的行为,也就是说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我们把这种行为叫先天性行为。后两种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从生活经验和后天学习而获得的行为,我们把它称为学习行为,就像警犬破案一样,都是后天学习的结果。用这样的开头就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联系生活案例,加深学生认知
生物是一项研究生命现象与生命规律的学科,在我们生活周围也有着丰富多彩的生物资源,这也给我们的学习提供了很多直观的素材。所以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恰当的运用,以便能够运用身边的案例引导学生的学习,拉近学生与生物知识之间的距离,加深学生的学习认识。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发言:自己知道哪些动物的哪些先天性行为?哪些动物有学习行为?有学生就说自己家养有母猪,看到小猪刚生下来的时候就会爬到母猪身边吃奶,可见小猪吃奶是先天性行为;也有学生说自己看到刚出壳的小鸭子就会在水里游泳,可见小鸭子游泳也是先天性行为;还有的学生说隔壁爷爷家喂的一只鹦鹉,刚开始什么都不会说,现在逢人就会问“吃饭了吗”,这其实是学习行为的体现;也有的学生说马戏团的猴子端碗、小狗钻火圈是后天学习行为……学生们的回答很好地验证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于是笔者趁机引导:先天性行为和学习性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与思考,让学生认识到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往往是一些简单的、出生时就必不可少的行为,而学习行为则是动物不断适应多变的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动物的学习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进化水平,学习行为也是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体现。
三、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总结升华
在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对比,对于学习的知识进行汇总与升华。比如生物教学中常见的一个案例: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它捕来的昆虫,就像喂自己的雏鸟一样,一连喂了好几个星期。另外在很多年前,在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碰巧打开了放在门外的牛奶瓶盖,偷喝了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根据故事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红雀的这种行为是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大山雀的这种行为是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对比美国红雀和大山雀,先天性行为有哪些局限性?研究发现,就连动物界最低等的原生动物草履虫,也是有学习能力的。
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不同的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吗?学习行为有遗传因素的作用吗?让学生认识到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别的,动物越低等学习能力越差,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比如猩猩学习某项技能的速度就比猴子快,而人类学习某项技能的速度就比猩猩学习的速度快。另外对于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或不同种的动物来说,即使学习条件相同,学习的速度也会有差异,这是因为学习行为也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比如父母智商相对较高,孩子的智商也会相对较高;父母的智商较低,孩子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现在国家号召优生优育、大力提升全民素质、禁止近亲结婚等等,其实就是对于生物规律的科学运用。引导学生从更高的层次认识到先天行为和学习行为对于我们生活的影响,提升学生的综合认识能力。
关键词:初中生物 学生技能 发展 培养 策略
一、做好教学引导,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把握好课堂开端的课堂导入,以便能够做好教学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这一课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讲述武警部队警犬的案例,警犬能够帮助警察破案,寻找一些案件的线索,很多人力不能完成的任务都需要警犬的协助才能够完成。另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讲述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狗,来到陌生的主人家,刚开始有点怕人,只会乖乖地吃饭、睡觉。后来经过主人的训练以后,它学会了到指定的地方去拉屎、拉尿,学会了简单的加减法,还经常在客人面前表演节目呢!于是,这家的主人对它是疼爱有加,每顿饭都有好吃的,还直夸它聪明呢。之后根据这些内容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警犬生来就会破案吗?小狗一生下来就会吃饭、睡觉吗?小狗一生下来就会到指定的地点去拉屎、拉尿吗?小狗一生下来就会简单的加减法吗?小狗的这三种行为一样吗?有哪两种行为是一样的?前一种和后两种为什么不一样呢?让学生认识到小狗的吃饭、睡觉是动物一生下来就有的行为,也就是说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我们把这种行为叫先天性行为。后两种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从生活经验和后天学习而获得的行为,我们把它称为学习行为,就像警犬破案一样,都是后天学习的结果。用这样的开头就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联系生活案例,加深学生认知
生物是一项研究生命现象与生命规律的学科,在我们生活周围也有着丰富多彩的生物资源,这也给我们的学习提供了很多直观的素材。所以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恰当的运用,以便能够运用身边的案例引导学生的学习,拉近学生与生物知识之间的距离,加深学生的学习认识。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发言:自己知道哪些动物的哪些先天性行为?哪些动物有学习行为?有学生就说自己家养有母猪,看到小猪刚生下来的时候就会爬到母猪身边吃奶,可见小猪吃奶是先天性行为;也有学生说自己看到刚出壳的小鸭子就会在水里游泳,可见小鸭子游泳也是先天性行为;还有的学生说隔壁爷爷家喂的一只鹦鹉,刚开始什么都不会说,现在逢人就会问“吃饭了吗”,这其实是学习行为的体现;也有的学生说马戏团的猴子端碗、小狗钻火圈是后天学习行为……学生们的回答很好地验证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于是笔者趁机引导:先天性行为和学习性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与思考,让学生认识到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往往是一些简单的、出生时就必不可少的行为,而学习行为则是动物不断适应多变的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动物的学习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进化水平,学习行为也是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体现。
三、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总结升华
在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对比,对于学习的知识进行汇总与升华。比如生物教学中常见的一个案例: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它捕来的昆虫,就像喂自己的雏鸟一样,一连喂了好几个星期。另外在很多年前,在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碰巧打开了放在门外的牛奶瓶盖,偷喝了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根据故事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红雀的这种行为是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大山雀的这种行为是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对比美国红雀和大山雀,先天性行为有哪些局限性?研究发现,就连动物界最低等的原生动物草履虫,也是有学习能力的。
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不同的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吗?学习行为有遗传因素的作用吗?让学生认识到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别的,动物越低等学习能力越差,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比如猩猩学习某项技能的速度就比猴子快,而人类学习某项技能的速度就比猩猩学习的速度快。另外对于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或不同种的动物来说,即使学习条件相同,学习的速度也会有差异,这是因为学习行为也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比如父母智商相对较高,孩子的智商也会相对较高;父母的智商较低,孩子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现在国家号召优生优育、大力提升全民素质、禁止近亲结婚等等,其实就是对于生物规律的科学运用。引导学生从更高的层次认识到先天行为和学习行为对于我们生活的影响,提升学生的综合认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