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贫困是世界各国都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而老年贫困则是目前贫困的核心内容,通过对老年贫困内涵的界定,分析老年贫困的基本特征和形成原因,是进一步探讨老年反贫困政策建议的前提,因而具有重要是现实意义。
【关键词】 老年贫困 特点 成因
Abstract : The countries all of the world are pay close attention to poverty, and the poverty of the elderly is the core of poverty currently, by the definition of poverty of the elderly, analysis of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ing causes,is premise to further explore the old anti-poverty,so it has important reality significance is.
Keywords : old-age poverty characteristics origin
引言
目前,老年贫困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社会经济现象,2002 年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的第二届世界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上,通过的《政治宣言》和《2002 年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都涉及到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反老年贫困”。世界卫生组织将60岁作为老年人群的年龄起点,如果一个国家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超过總人口的10%,该国即为老年型人口国家。根据我国200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0%,这表明我国已经迈入了老年型国家人口国家的行列。此外,据最新的人口预测,大约在2025年前后,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数量将历史性地第一次超过0到14岁的未成年人口。理论和实际都证明,老年人口相对较弱的适应能力和调整能力使其成为贫困率较高的群体,如果说老年人是每个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那么,贫困老年人就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人群,在许多国家都是如此,中国也不例外。因此,关注老年人口的贫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我国老年贫困的特点和致贫原因,属于老年反贫困课题的一个基础性研究。
1. 老年人口贫困的内涵及特点分析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由于缺乏“手段”、“能力”、“机会”或与社会环境不适应等原因,部分个体因某些正常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欠缺导致贫困发生。对于贫困的理解,不应仅仅从收入或消费来分析,而应该扩大到包括生活指标在内的其他方面,如健康、寿命、精神、话语权以及抵御风险的能力等。根据贫困包含的上述要点,可将其区分为经济贫困和社会贫困(Sen,1999),经济贫困即主要由收入偏低造成的低于社会公认的最低或最起码生活标准的状态;社会贫困即由于缺乏"物质和服务"引起的包括经济、社会、文化、身体和精神等方面的落后或困难(Sen,1999)。具体来说,老年贫困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高龄老人更容易遭遇贫困。在不存在通货膨胀的前提下,虽然靠固定工资收入生活的老年的名义收入不变,但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越来越差,越来越容易引发更多更严重的疾病和越来越需要别人的照顾,这就使得年龄越大的老人的生活成本增加的越多,从而更容易发生贫困。
第二,女性老年人更容易遭遇贫困。由于城镇女性退休年龄早于男性,农村女性拥有退休金、养老金等社会保障项目的比例极低,而且我国农村大多存在较为严重的“大男人主义”和“重男轻女”的落后思想,因此,老年妇女不仅在经济收入上容易发生贫困,而且在精神层面上也因不能受到充分重视而遭遇社会贫困。
第三,单身老人更容易遭遇贫困。丧偶老人遭遇贫困的风险高于在婚老人和离异老人。从未结婚的老人由于没有子女的赡养而更容易遭遇贫困,而拥有子女的独居老年人要比与子女同住的老年人发生贫困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第四,老年贫困具有非均衡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老年贫困具有城乡差异,;其二,老年贫困也存在地区差别。
第五,老年贫困的高度延续性。贫困老人往往会陷入“经济拮据-生活水平下降-多病大病-经济更拮据”的恶性循环,从而使其面临的贫困不断延续。
2. 老年人口贫困的成因分析
老年贫困的形成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自然因素,更有社会的原因。我国特有的社会、经济、文化、体制等因素都直接或是间接造成了目前的老年贫困现象。具体来说:
首先,从宏观层面看,人口转变是引发老年贫困的根本动因。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深刻的人口转变,包括生育率和死亡率的下降,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人口布局的重构,家庭结构的改变。这种人口的重大转变,直接导致老年人口的增加,从而不仅增加了退休金、医疗费用的支付,还增加了对大量的养老设施、活动场所、老年服务机构等的需求。然而,无论在养老金的储备上、服务于老年人群各层次、各类需求的组织机构、服务项目上,还是在老年相关政策制度上,目前国家和社区对老年人群上述公共需求的供给都十分有限。这种老年人口生活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差额引发了老年贫困。
其次,从微观层面看,老年贫困的根源包括自身因素、制度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几个方面。关于自身因素,老年人身体素质普遍较差,体弱多病比例较高,医疗费用开支大,关于制度因素,城市的老年人主要靠公共转移和社会保障来提供养老支持,农村的老年人主要靠私人转移和家庭保障来提供养老支持,一是计划经济的高就业、低分配政策导致老人无积蓄储备,二是城镇养老金替代率不高,离退休金的增长滞后于物价指数的上涨,三是城镇养老保险政策法规上存在缺陷;四是“以农养工”的政策使得农村地区普遍贫困。关于经济因素,一是经济体制转轨,劳动适龄人口就业难,老年人口再就业更难,经济收入少,二是性比例失衡,高龄女性多,经济难以独立。关于社会因素,一是家庭观念淡薄,子女把赡养老人视为额外负担,二是家庭养育中心由“养老”向“育小”转移,三是传统婚配观念导致老年女性丧偶率高,四是政府决策层缺乏老年权益的代言人。
3.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老年人口贫困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政府必须在人口老龄化高峰到来之前及早准备,采取有力措施,预防和减缓老年人口贫困问题。老年贫困受到年龄、性别、婚姻和地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是集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关于老年贫困特点及成因的分析,能够为老年反贫困问题提供参考,而进一步提出老年反贫困的政策建议也是本课题将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基金项目: 2011年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黑龙江省老年人口反贫困问题研究”(12512071)
参考文献:
[1]李建民,原新,王金营.持续的挑战--21世纪中国人口形势、问题及对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01,202.
[2]王德文,张恺悌.中国老年人口的生活状况与贫困发生率估计[J].中国人口科学,2005(1).
作者简介:郑岩(1979-),女,内蒙古乌兰浩特人,博士、讲师,哈尔滨商业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教师,从事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研究。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老年贫困 特点 成因
Abstract : The countries all of the world are pay close attention to poverty, and the poverty of the elderly is the core of poverty currently, by the definition of poverty of the elderly, analysis of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ing causes,is premise to further explore the old anti-poverty,so it has important reality significance is.
Keywords : old-age poverty characteristics origin
引言
目前,老年贫困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社会经济现象,2002 年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的第二届世界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上,通过的《政治宣言》和《2002 年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都涉及到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反老年贫困”。世界卫生组织将60岁作为老年人群的年龄起点,如果一个国家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超过總人口的10%,该国即为老年型人口国家。根据我国200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0%,这表明我国已经迈入了老年型国家人口国家的行列。此外,据最新的人口预测,大约在2025年前后,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数量将历史性地第一次超过0到14岁的未成年人口。理论和实际都证明,老年人口相对较弱的适应能力和调整能力使其成为贫困率较高的群体,如果说老年人是每个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那么,贫困老年人就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人群,在许多国家都是如此,中国也不例外。因此,关注老年人口的贫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我国老年贫困的特点和致贫原因,属于老年反贫困课题的一个基础性研究。
1. 老年人口贫困的内涵及特点分析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由于缺乏“手段”、“能力”、“机会”或与社会环境不适应等原因,部分个体因某些正常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欠缺导致贫困发生。对于贫困的理解,不应仅仅从收入或消费来分析,而应该扩大到包括生活指标在内的其他方面,如健康、寿命、精神、话语权以及抵御风险的能力等。根据贫困包含的上述要点,可将其区分为经济贫困和社会贫困(Sen,1999),经济贫困即主要由收入偏低造成的低于社会公认的最低或最起码生活标准的状态;社会贫困即由于缺乏"物质和服务"引起的包括经济、社会、文化、身体和精神等方面的落后或困难(Sen,1999)。具体来说,老年贫困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高龄老人更容易遭遇贫困。在不存在通货膨胀的前提下,虽然靠固定工资收入生活的老年的名义收入不变,但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越来越差,越来越容易引发更多更严重的疾病和越来越需要别人的照顾,这就使得年龄越大的老人的生活成本增加的越多,从而更容易发生贫困。
第二,女性老年人更容易遭遇贫困。由于城镇女性退休年龄早于男性,农村女性拥有退休金、养老金等社会保障项目的比例极低,而且我国农村大多存在较为严重的“大男人主义”和“重男轻女”的落后思想,因此,老年妇女不仅在经济收入上容易发生贫困,而且在精神层面上也因不能受到充分重视而遭遇社会贫困。
第三,单身老人更容易遭遇贫困。丧偶老人遭遇贫困的风险高于在婚老人和离异老人。从未结婚的老人由于没有子女的赡养而更容易遭遇贫困,而拥有子女的独居老年人要比与子女同住的老年人发生贫困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第四,老年贫困具有非均衡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老年贫困具有城乡差异,;其二,老年贫困也存在地区差别。
第五,老年贫困的高度延续性。贫困老人往往会陷入“经济拮据-生活水平下降-多病大病-经济更拮据”的恶性循环,从而使其面临的贫困不断延续。
2. 老年人口贫困的成因分析
老年贫困的形成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自然因素,更有社会的原因。我国特有的社会、经济、文化、体制等因素都直接或是间接造成了目前的老年贫困现象。具体来说:
首先,从宏观层面看,人口转变是引发老年贫困的根本动因。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深刻的人口转变,包括生育率和死亡率的下降,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人口布局的重构,家庭结构的改变。这种人口的重大转变,直接导致老年人口的增加,从而不仅增加了退休金、医疗费用的支付,还增加了对大量的养老设施、活动场所、老年服务机构等的需求。然而,无论在养老金的储备上、服务于老年人群各层次、各类需求的组织机构、服务项目上,还是在老年相关政策制度上,目前国家和社区对老年人群上述公共需求的供给都十分有限。这种老年人口生活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差额引发了老年贫困。
其次,从微观层面看,老年贫困的根源包括自身因素、制度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几个方面。关于自身因素,老年人身体素质普遍较差,体弱多病比例较高,医疗费用开支大,关于制度因素,城市的老年人主要靠公共转移和社会保障来提供养老支持,农村的老年人主要靠私人转移和家庭保障来提供养老支持,一是计划经济的高就业、低分配政策导致老人无积蓄储备,二是城镇养老金替代率不高,离退休金的增长滞后于物价指数的上涨,三是城镇养老保险政策法规上存在缺陷;四是“以农养工”的政策使得农村地区普遍贫困。关于经济因素,一是经济体制转轨,劳动适龄人口就业难,老年人口再就业更难,经济收入少,二是性比例失衡,高龄女性多,经济难以独立。关于社会因素,一是家庭观念淡薄,子女把赡养老人视为额外负担,二是家庭养育中心由“养老”向“育小”转移,三是传统婚配观念导致老年女性丧偶率高,四是政府决策层缺乏老年权益的代言人。
3.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老年人口贫困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政府必须在人口老龄化高峰到来之前及早准备,采取有力措施,预防和减缓老年人口贫困问题。老年贫困受到年龄、性别、婚姻和地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是集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关于老年贫困特点及成因的分析,能够为老年反贫困问题提供参考,而进一步提出老年反贫困的政策建议也是本课题将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基金项目: 2011年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黑龙江省老年人口反贫困问题研究”(12512071)
参考文献:
[1]李建民,原新,王金营.持续的挑战--21世纪中国人口形势、问题及对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01,202.
[2]王德文,张恺悌.中国老年人口的生活状况与贫困发生率估计[J].中国人口科学,2005(1).
作者简介:郑岩(1979-),女,内蒙古乌兰浩特人,博士、讲师,哈尔滨商业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教师,从事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研究。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