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和谐诗意的语文课堂能带领教学走向成功之路,实现师与生、人与文、情与理、导与放、练与悟等方面的平衡、统一、亲和、融洽。追寻和谐诗意的语文课堂,课堂引入,营造和谐生活氛围;课堂主体,创设诗意生活情景;课堂结束,提升生活目标;巧妙化解“小意外”,创造活力课堂;活化对话空间,交融互动情满堂;诗情和创意。
【关键词】 教师;和谐诗意;语文课堂
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学生和教育情景相互作用的过程。适宜的课堂规则,能使学生之间目标一致、相互合作、和睦相处,容易建立起情感,形成愉快和谐的群体生活,从而形成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一、课堂引入,营造和谐生活氛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安排设置得当,就能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但开头的内容和方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自然贴切,新颖别致,紧扣主题。
例如,在上七年级下册的《柳叶儿》一课中这样导入:“各位同学,你们早上一般吃什么?”同学们纷纷议论。接下来笔者又问他们:“知道你们的父辈们的生活条件吗?平时又是吃什么?尝过树叶吗?……”由此引发学生的热烈讨论。这样的导入贴近学生生活,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课堂主体,创设诗意生活情景
语文离不开生活,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教学中,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让学生置身于课文的生活环境之中,通过生活来学习语文,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最有效方法。
如讲《社戏》一文,这是一篇回忆往事的散文,教师简单介绍作者后,先让学生自己默读课文,通过查字典扫清文字障碍,又让学生齐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本,并由学生自己找出精彩段落和充满诗情画意的描写片断。然后马上把话题一转:“同学们,大家暂不去管课文,随便谈谈各自的故乡有什么最显眼的东西,有什么地方让你留下欢乐的回忆?”话音一停,学生们都兴高采烈地谈开了,有的说到了桑树林,有的提到了油菜地……还谈了如逃学在外玩水,爬树、打架、上网等。这样,学生上课处于主体地位,而教师只是组织者和引导者,一节课下来,学生自己读懂了、学会了课文。
三、课堂结束,提升生活目标
语言来自于现实生活,学生学完一定语文知识后,最终还是要把这些语文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并以此基础为延伸,对学生进行联系实际的教育。
如朱自清的《背影》,文中的对父爱的体会与感恩,让学生感动不已。在课堂上,笔者让他们对照自己,想想平时做得如何?通过教师的点拨,有的学生说以前在家时老是嫌父母哆嗦,现在离开了,才感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有的学生认为父母辛辛苦苦工作,把自己送到学校来读书,而自己却整天逃课、睡觉、玩手机、沉迷于网吧,荒废了学业,很对不起父母;有的说平时没钱时才给父母打电话,看见别人用高档手机、穿名牌,也逼父母给自己买,从来没考虑过他们的感受,真不应该。这种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的方式,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学习中陶冶了情操,净化了心灵,真正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做到语文素养的提高和思想教育双丰收。
四、巧妙化解“小意外”,创造活力课堂
课堂是千变万化的。不论教师做了多少充分的准备,课堂上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意外的事情。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课堂调控的能力。
1.冷处理。语文课堂上遇到不当课堂行为时,教师应冷静分析,泰然处之,不随意进行批评指责,以比较冷静的方式加以处理。如当学生出现注意力涣散、做小动作、交头接耳等问题行为时,教师可以通过一定的暗示动作来提醒、警告学生,从而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实现课堂控制的目的。
2.温处理。即教师对于因为自己疏忽所造成的不利影响,例如板书错别字、发音错误等所引起的课堂骚动等,应态度温和地及时承认失误,并自然地过渡到原教学活动的程序中。一是运用幽默:当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注惫力下降时,教师可通过讲个小笑话,讲几句幽默有趣的话来调节气氛,防止问题行为的出现。二是创设情景:当学生疲劳,不专心听课时,教师可适当创设一些活动情景,让学生参与一些活动,如小竞赛、小表演等,以达到激发兴趣、提高效率的目的。
3.热处理。即教师对一些偶发事件的及时处理。例如,静静的课堂中一学生突发怪叫;正放录音时教室突然停电;讨论问题时两个学生突然扭打在一起;一学生做鬼脸引起全班哄笑。这些偶发的事件和各种类型的课堂问题行为,都会干扰正常教学活动。当这些情况出现时,教师首先应控制自己的情绪,绝不能大发雷霆。
五、活化对话空间,交融互动情满堂
与学生对话、交流、让学生去表现,常常会获得意外的收获。放开手脚让学生去表现,把课堂还给学生,常会有创新思维的火花在闪现。通过实践笔者深深地体会到:学校应该是学生学习、娱乐、求知、交友、自我发展的殿堂;课堂应该是充满生机、充满兴趣、充满智慧、充满生命活力的场所。学生应该是学习、研究的主体,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过程。教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交流,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真真正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语文课成为学生的至爱。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如果让课堂洋溢着诗的情感、诗的意韵和创新的火花,让学生的自主探究与教师的引导点拨相得益彰,就能实现我们所要追求的“和谐诗意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 教师;和谐诗意;语文课堂
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学生和教育情景相互作用的过程。适宜的课堂规则,能使学生之间目标一致、相互合作、和睦相处,容易建立起情感,形成愉快和谐的群体生活,从而形成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一、课堂引入,营造和谐生活氛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安排设置得当,就能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但开头的内容和方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自然贴切,新颖别致,紧扣主题。
例如,在上七年级下册的《柳叶儿》一课中这样导入:“各位同学,你们早上一般吃什么?”同学们纷纷议论。接下来笔者又问他们:“知道你们的父辈们的生活条件吗?平时又是吃什么?尝过树叶吗?……”由此引发学生的热烈讨论。这样的导入贴近学生生活,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课堂主体,创设诗意生活情景
语文离不开生活,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教学中,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让学生置身于课文的生活环境之中,通过生活来学习语文,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最有效方法。
如讲《社戏》一文,这是一篇回忆往事的散文,教师简单介绍作者后,先让学生自己默读课文,通过查字典扫清文字障碍,又让学生齐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本,并由学生自己找出精彩段落和充满诗情画意的描写片断。然后马上把话题一转:“同学们,大家暂不去管课文,随便谈谈各自的故乡有什么最显眼的东西,有什么地方让你留下欢乐的回忆?”话音一停,学生们都兴高采烈地谈开了,有的说到了桑树林,有的提到了油菜地……还谈了如逃学在外玩水,爬树、打架、上网等。这样,学生上课处于主体地位,而教师只是组织者和引导者,一节课下来,学生自己读懂了、学会了课文。
三、课堂结束,提升生活目标
语言来自于现实生活,学生学完一定语文知识后,最终还是要把这些语文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并以此基础为延伸,对学生进行联系实际的教育。
如朱自清的《背影》,文中的对父爱的体会与感恩,让学生感动不已。在课堂上,笔者让他们对照自己,想想平时做得如何?通过教师的点拨,有的学生说以前在家时老是嫌父母哆嗦,现在离开了,才感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有的学生认为父母辛辛苦苦工作,把自己送到学校来读书,而自己却整天逃课、睡觉、玩手机、沉迷于网吧,荒废了学业,很对不起父母;有的说平时没钱时才给父母打电话,看见别人用高档手机、穿名牌,也逼父母给自己买,从来没考虑过他们的感受,真不应该。这种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的方式,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学习中陶冶了情操,净化了心灵,真正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做到语文素养的提高和思想教育双丰收。
四、巧妙化解“小意外”,创造活力课堂
课堂是千变万化的。不论教师做了多少充分的准备,课堂上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意外的事情。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课堂调控的能力。
1.冷处理。语文课堂上遇到不当课堂行为时,教师应冷静分析,泰然处之,不随意进行批评指责,以比较冷静的方式加以处理。如当学生出现注意力涣散、做小动作、交头接耳等问题行为时,教师可以通过一定的暗示动作来提醒、警告学生,从而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实现课堂控制的目的。
2.温处理。即教师对于因为自己疏忽所造成的不利影响,例如板书错别字、发音错误等所引起的课堂骚动等,应态度温和地及时承认失误,并自然地过渡到原教学活动的程序中。一是运用幽默:当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注惫力下降时,教师可通过讲个小笑话,讲几句幽默有趣的话来调节气氛,防止问题行为的出现。二是创设情景:当学生疲劳,不专心听课时,教师可适当创设一些活动情景,让学生参与一些活动,如小竞赛、小表演等,以达到激发兴趣、提高效率的目的。
3.热处理。即教师对一些偶发事件的及时处理。例如,静静的课堂中一学生突发怪叫;正放录音时教室突然停电;讨论问题时两个学生突然扭打在一起;一学生做鬼脸引起全班哄笑。这些偶发的事件和各种类型的课堂问题行为,都会干扰正常教学活动。当这些情况出现时,教师首先应控制自己的情绪,绝不能大发雷霆。
五、活化对话空间,交融互动情满堂
与学生对话、交流、让学生去表现,常常会获得意外的收获。放开手脚让学生去表现,把课堂还给学生,常会有创新思维的火花在闪现。通过实践笔者深深地体会到:学校应该是学生学习、娱乐、求知、交友、自我发展的殿堂;课堂应该是充满生机、充满兴趣、充满智慧、充满生命活力的场所。学生应该是学习、研究的主体,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过程。教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交流,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真真正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语文课成为学生的至爱。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如果让课堂洋溢着诗的情感、诗的意韵和创新的火花,让学生的自主探究与教师的引导点拨相得益彰,就能实现我们所要追求的“和谐诗意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