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数据逐渐应用到各个领域,其中不乏高校人事管理工作。高校是一个庞大的整体,人事工作纷繁复杂,要摒弃传统的人工手动模式,利用大数据技术,将人事管理工作落实到数据上,更好地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主要分析大数据对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积极意义,并分析了当前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现状,从而为新的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人事管理工作提出创新新思路。
【关键词】:大数据 高校 人事管理工作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到:我们致力于回归教育规律,致力于扩大教育开放,致力于教育管理体制机制的完善。说到底,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而高校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项指标就是人事管理工作。自从国家开始实施“双一流”高校和学科建设工作以来,国家和地方都很重视,加快了向高水平大学提升和建设进军的步伐。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高校的人事管理工作可以说起到了保障的作用。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等一大批新技术应用到各个领域,其中不乏高校人事管理工作。“大数据+高校人事管理”是一个新出现的概念,这个加号不是单纯地做加法,也不是进行重复地“量”的累加,而是要实现“质”的飞跃。这个加号应该理解为“大数据化”,它重点强调的是高校人事管理工作要运用互联网的大数据功能,实现数据的互通、共享与连接。
一、大数据提出的背景及对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意义
2018年4月13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目的就是在于建构“互联网+教育”的新模式,共同推进“互联网+教育政务服务”的新发展。可以说,这就对当下教育管理者,尤其是高等教育管理者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
当今世界就是一个网络的世界,人们依靠互联网,足不出户,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可以依靠一部手机或者电脑来完成。政府或者事业单位的一些具体事务,也因为有了“互联网+”而变得办事效率显著提高。
2015年,国务院颁布了相关规定文件,主要来推动大数据的应用与发展,文中提到在未来的5-10年,要积极创造一种新的社会治理模式。从“大数据”这个名词产生到现在,我们应该知晓“大数据”真正的含义。那到底什么是“大数据”呢?所谓的“大数据”其实并不只是拥有大量的数据,而更侧重于在拥有大量数据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数据挖掘、分析和研判。如今,大数据应用到各个领域,人们更在乎的是通过对大数据进行分析而为接下来的工作可以提供相关的价值。
“大数据+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新模式,不仅改变了传统状态下的工作观念,而且大大提高了固有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
1. 实现数据共享,强化内外交流。
大数据应用在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中,主要表现为利用互联网在诸如职称评审、人员招聘、人才借调等方面的工作,可以实时掌握数据,同时可以将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整合。过去我们常说“数据挖掘”,如今“大数据”概念的提出,则是更加侧重对数据深层次、细致地进行挖掘。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中,会需要各种各样的统计,这就十分需要一个数据库能把散布在不同系统里的基础数据按照既定的程序统计出来,以便决策者在交流时能提高效率。
2.科学规范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高校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除了拥有数量众多的学生之外,还有很多的教职工,因此,高校的人事工作是十分繁琐的。以前的人事管理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也缺乏规范化的管理,以致于部门之间分工不明确,等到出现问题了,互相推诿。有了大数据做支撑,高校人事管理工作变得更加科学和规范,精细化地管理也能够为领导作出科学准确的决策提供有效依据。
3. 提升管理效率,節省人力资源。
这个效果和影响可以说是很明显的。高校可以结合“大数据”,完善和创建全校人事管理系统,改变以往人事管理工作的人工模式。一方面,这种新的模式打破了办公地点、纸质文件的限制,工作人员直接登录相应手机或者电脑,查看数据库即可导出相关数据。高校的人事管理工作人员在过去的有纸化向现如今的无纸化转变过程中,大大减少了工作量,同时也会节省纸张,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环境。另一方面,高校内教职工也可以登录相应系统,快速查看人事信息,办理各种人事手续,从而为全校教职工提供方便。
二、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现状
当前,高校的人事管理工作在信息化方面还比较落后,没有适应大数据时代下互联网的新应用。例如,某些高校的人事数据还处于人工手动操作的时期,并没有利用互联网来对人事信息进行数据化处理;有些高校虽然有互联网系统,但是由于系统比较落后和陈旧,不能满足大数据时代下新的形势。
随着大数据的应用,高校人事管理工作逐渐由传统的人工手动办公向无纸化、信息化办公转变,各高校的人事部门也相应地建立了不同的子系统,由这些子系统支撑整个人事管理工作。但是现在遇到比较多的问题是,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不能及时实现,数据不能及时关联,造成了很多工作的重复,程序上也有可能会比较繁琐。同时,由于高校人事部门工作人员并不是都具有“触网”的水平,所以有可能会造成工作上额外的负担。另一方面,原有的人事资料没有及时录入电子系统,而这项工作又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承担,所以造成了新数据和旧数据的衔接出现问题。
三、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创新思路
1.以“数据技术”作为核心,创新高校人事管理工作机制
大数据的应用,核心就在于“数据技术”,把握住技术,就能够实现创新。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人才招聘与管理、档案管理、师资管理、劳资管理、年终考核、职称评定等工作,这些完全可以依靠“数据技术”,来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例如,在人才招聘方面,可以摒弃传统的依靠纸质版简历投放而进行筛选,然后组织面试,完全可以让报名者进行网络投递简历,运用“数据技术”来进行分析和研判,把一些不符合条件的应聘者筛选出去。同时,通过对这些大数据的分析,能够预估出高校在人才方面的缺口在哪里。在年度考核方面,也可以利用大数据来建立相应地系统,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每位教师的考核情况,并可以对考核分数低的教师进行督促。 2.加快学校“触网”水平,让开放化的机制满足大数据时代下的高校人事管理工作
除了高校人事部门的工作人员需要接触互联网,其他教师也应该及时“触网”。通过建立庞大的人事管理网络,每个教师以个体的身份进入一个相互交织的“大网”,在这个网络里,每个教师都能够清晰地看到自己在各方面的数据,处于网络顶端的管理者也可以通过数据来掌握全校教师的情况,从而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更好地帮助教师解决一些困难,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同时,要加快高校的开放化水平,不能只在学校内部进行评比,人事工作要多进行横向比较,拿现有的数据去和其他高校相比,从而找到差距,以便下一步更好改善。“触网”和“开放化”给高校每一位管理者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具体到人事管理工作,这两个方面都要认真落实,从而利用大数据真正找到差距,促进人事管理工作的改革。
3. 完善人事管理制度,以适应新的“大数据时代”下新的人事管理形势
大数据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市场和社会的需要。每个高校在改革发展上也要适应市场逻辑,也应该对当下的社会模式和市场形势进行把握和研判。要把人事管理工作关进制度的牢笼里,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考虑。首先,高校管理者应该考虑当前的人事管理制度是否符合新时代和新要求。如果不适合,那就应适时对当前的人事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和改进,使得能够逐渐满足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需求,从而更好推动学校在“双一流”建设上取得长足进步。其次,要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进一步分清人事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大数据时代要求精细化管理,要加强高校管理工作的“简政放权”,在划清人员明确职责的基础上,匹配相应的“游戏规则”,从而逐渐使得“专业的人从事专业的事”,让“大数据+高校人事管理工作”这种新的模式更加深入人心。
四、结语
大数据趋势势不可擋,互联网思维必须要具备。随着信息化与大数据的普及,高校的人事管理工作应及时摒弃传统的管理模式,将大数据应用到日常工作中,利用数据分析和研判功能,为管理者更好地提供科学决策。大数据功能也可以辅助高校人事部门在诸如人才选拔、教师考核评价中产生更加合理、科学的数据分析,为建立高校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奠定基础。利用大数据建立高校人事信息管理系统,也可以使得高校更加关注师资队伍建设以及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管理等方面。全国教育大会也提出: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和人才培养质量要坚持“以本为本”,做到“四个回归”,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本”就是要把握好大数据,利用数据技术,创新人事管理体制机制,从而为实现高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陈文华.“互联网 +”时代高校人事管理制度的创新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8.(8):256-257.
【2】 杨超.大数据理念在高校人事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30(11):54-56.
作者简介:姓名:刘洋 (1988-04) 女 籍贯:天津汉沽 学历:研究生 学位:硕士 职称:初级研究方向:人事管理、教育管理
【关键词】:大数据 高校 人事管理工作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到:我们致力于回归教育规律,致力于扩大教育开放,致力于教育管理体制机制的完善。说到底,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而高校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项指标就是人事管理工作。自从国家开始实施“双一流”高校和学科建设工作以来,国家和地方都很重视,加快了向高水平大学提升和建设进军的步伐。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高校的人事管理工作可以说起到了保障的作用。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等一大批新技术应用到各个领域,其中不乏高校人事管理工作。“大数据+高校人事管理”是一个新出现的概念,这个加号不是单纯地做加法,也不是进行重复地“量”的累加,而是要实现“质”的飞跃。这个加号应该理解为“大数据化”,它重点强调的是高校人事管理工作要运用互联网的大数据功能,实现数据的互通、共享与连接。
一、大数据提出的背景及对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意义
2018年4月13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目的就是在于建构“互联网+教育”的新模式,共同推进“互联网+教育政务服务”的新发展。可以说,这就对当下教育管理者,尤其是高等教育管理者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
当今世界就是一个网络的世界,人们依靠互联网,足不出户,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可以依靠一部手机或者电脑来完成。政府或者事业单位的一些具体事务,也因为有了“互联网+”而变得办事效率显著提高。
2015年,国务院颁布了相关规定文件,主要来推动大数据的应用与发展,文中提到在未来的5-10年,要积极创造一种新的社会治理模式。从“大数据”这个名词产生到现在,我们应该知晓“大数据”真正的含义。那到底什么是“大数据”呢?所谓的“大数据”其实并不只是拥有大量的数据,而更侧重于在拥有大量数据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数据挖掘、分析和研判。如今,大数据应用到各个领域,人们更在乎的是通过对大数据进行分析而为接下来的工作可以提供相关的价值。
“大数据+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新模式,不仅改变了传统状态下的工作观念,而且大大提高了固有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
1. 实现数据共享,强化内外交流。
大数据应用在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中,主要表现为利用互联网在诸如职称评审、人员招聘、人才借调等方面的工作,可以实时掌握数据,同时可以将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整合。过去我们常说“数据挖掘”,如今“大数据”概念的提出,则是更加侧重对数据深层次、细致地进行挖掘。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中,会需要各种各样的统计,这就十分需要一个数据库能把散布在不同系统里的基础数据按照既定的程序统计出来,以便决策者在交流时能提高效率。
2.科学规范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高校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除了拥有数量众多的学生之外,还有很多的教职工,因此,高校的人事工作是十分繁琐的。以前的人事管理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也缺乏规范化的管理,以致于部门之间分工不明确,等到出现问题了,互相推诿。有了大数据做支撑,高校人事管理工作变得更加科学和规范,精细化地管理也能够为领导作出科学准确的决策提供有效依据。
3. 提升管理效率,節省人力资源。
这个效果和影响可以说是很明显的。高校可以结合“大数据”,完善和创建全校人事管理系统,改变以往人事管理工作的人工模式。一方面,这种新的模式打破了办公地点、纸质文件的限制,工作人员直接登录相应手机或者电脑,查看数据库即可导出相关数据。高校的人事管理工作人员在过去的有纸化向现如今的无纸化转变过程中,大大减少了工作量,同时也会节省纸张,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环境。另一方面,高校内教职工也可以登录相应系统,快速查看人事信息,办理各种人事手续,从而为全校教职工提供方便。
二、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现状
当前,高校的人事管理工作在信息化方面还比较落后,没有适应大数据时代下互联网的新应用。例如,某些高校的人事数据还处于人工手动操作的时期,并没有利用互联网来对人事信息进行数据化处理;有些高校虽然有互联网系统,但是由于系统比较落后和陈旧,不能满足大数据时代下新的形势。
随着大数据的应用,高校人事管理工作逐渐由传统的人工手动办公向无纸化、信息化办公转变,各高校的人事部门也相应地建立了不同的子系统,由这些子系统支撑整个人事管理工作。但是现在遇到比较多的问题是,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不能及时实现,数据不能及时关联,造成了很多工作的重复,程序上也有可能会比较繁琐。同时,由于高校人事部门工作人员并不是都具有“触网”的水平,所以有可能会造成工作上额外的负担。另一方面,原有的人事资料没有及时录入电子系统,而这项工作又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承担,所以造成了新数据和旧数据的衔接出现问题。
三、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创新思路
1.以“数据技术”作为核心,创新高校人事管理工作机制
大数据的应用,核心就在于“数据技术”,把握住技术,就能够实现创新。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人才招聘与管理、档案管理、师资管理、劳资管理、年终考核、职称评定等工作,这些完全可以依靠“数据技术”,来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例如,在人才招聘方面,可以摒弃传统的依靠纸质版简历投放而进行筛选,然后组织面试,完全可以让报名者进行网络投递简历,运用“数据技术”来进行分析和研判,把一些不符合条件的应聘者筛选出去。同时,通过对这些大数据的分析,能够预估出高校在人才方面的缺口在哪里。在年度考核方面,也可以利用大数据来建立相应地系统,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每位教师的考核情况,并可以对考核分数低的教师进行督促。 2.加快学校“触网”水平,让开放化的机制满足大数据时代下的高校人事管理工作
除了高校人事部门的工作人员需要接触互联网,其他教师也应该及时“触网”。通过建立庞大的人事管理网络,每个教师以个体的身份进入一个相互交织的“大网”,在这个网络里,每个教师都能够清晰地看到自己在各方面的数据,处于网络顶端的管理者也可以通过数据来掌握全校教师的情况,从而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更好地帮助教师解决一些困难,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同时,要加快高校的开放化水平,不能只在学校内部进行评比,人事工作要多进行横向比较,拿现有的数据去和其他高校相比,从而找到差距,以便下一步更好改善。“触网”和“开放化”给高校每一位管理者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具体到人事管理工作,这两个方面都要认真落实,从而利用大数据真正找到差距,促进人事管理工作的改革。
3. 完善人事管理制度,以适应新的“大数据时代”下新的人事管理形势
大数据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市场和社会的需要。每个高校在改革发展上也要适应市场逻辑,也应该对当下的社会模式和市场形势进行把握和研判。要把人事管理工作关进制度的牢笼里,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考虑。首先,高校管理者应该考虑当前的人事管理制度是否符合新时代和新要求。如果不适合,那就应适时对当前的人事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和改进,使得能够逐渐满足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需求,从而更好推动学校在“双一流”建设上取得长足进步。其次,要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进一步分清人事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大数据时代要求精细化管理,要加强高校管理工作的“简政放权”,在划清人员明确职责的基础上,匹配相应的“游戏规则”,从而逐渐使得“专业的人从事专业的事”,让“大数据+高校人事管理工作”这种新的模式更加深入人心。
四、结语
大数据趋势势不可擋,互联网思维必须要具备。随着信息化与大数据的普及,高校的人事管理工作应及时摒弃传统的管理模式,将大数据应用到日常工作中,利用数据分析和研判功能,为管理者更好地提供科学决策。大数据功能也可以辅助高校人事部门在诸如人才选拔、教师考核评价中产生更加合理、科学的数据分析,为建立高校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奠定基础。利用大数据建立高校人事信息管理系统,也可以使得高校更加关注师资队伍建设以及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管理等方面。全国教育大会也提出: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和人才培养质量要坚持“以本为本”,做到“四个回归”,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本”就是要把握好大数据,利用数据技术,创新人事管理体制机制,从而为实现高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陈文华.“互联网 +”时代高校人事管理制度的创新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8.(8):256-257.
【2】 杨超.大数据理念在高校人事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30(11):54-56.
作者简介:姓名:刘洋 (1988-04) 女 籍贯:天津汉沽 学历:研究生 学位:硕士 职称:初级研究方向:人事管理、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