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物流行业是一个专业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行业,要求从业人员既要有相应的专业基础知识,又具备相关实践能力。高职高专物流毕业生是其从业人员的重要供给通道。这就要求我国高职高专物流类专业在人才培养中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并重,而传统的课程教学很难过程中适应企业对人才的要求。项目课程的实施正在努力改变这种状况。本文主要是探讨高职高专物流类项目课程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关键词 高职高专 物流 项目课程
现阶段,我国高职高专物流类专业教育主要还是采用三段式或者是四段式课程体系。基本上按照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实践课,这四个主要课程方式进行教学。传统的课程中所包含有大量的基础课程和理论课程,这些课程缺乏很高的实践价值,并且其复杂的理论很多已经超越了学生的能力。我国高职高专教育体系中还有很多的实践课,但是这类实践课单一和学生以后就业联系不紧密。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高职高专教育的改革正在稳步的进行,课程标准已经逐渐向学生就业方向进行靠拢,其中项目课程是我国高职高专教育改革重要一步。
一、项目课程的定义
所谓项目课程,是指以工作任务(项目)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职业教育的项目课程:是把企业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的实际工作过程作为课程的核心,把典型的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作为课程的内容,并与职业资格标准相衔接,由学生独立或以小组形式自主完成从信息收集、工作计划制定、工作任务实施、对工作成果的评价等完整的工作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综合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
二、高职高专物流类项目课程的探索
2009年,国务院提出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其中重要的内容包括要加快对整个高职高专物流类人才的培养。为了顺应国家的号召,高职高专物流专业应该重视项目课程的探索,为多样化的物流教育和培训打下良好的基础。
职业教育的基本点在与让学生能够找到一份符合自身专业和性格特点的工作,重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项目开发课程就是对具体的工作情景进行精心的设计,把学生从课本上学习到的知识能够与实际的操作相互联系。
(一)项目的设计。
我国高职高专物流专业注重的是书本知识也就是静态知识的传授,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主要还是让学生在以后从事工作的实践能力,高职高专物流类项目课程就是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整个课程的中心,传授高职高专物流类专业学生的能够在以后就业过程中能够使用到的实践技能,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知识水平,帮助他们把整个知识和技能都建构在未来工作上。
首先,项目设计需要具有专业性,项目设计不是教师自我设计,而是要根据整个物流行业的实际业务需求来进行的整合和设计,这样才能让学生能够真实了解整个物流行业的运行。其次,项目的设计既要简单也要复杂,简单在于可以设计相对较小的完整项目或者是一个单一项目,让学生进行学习,体会到在整个物流行业中不同阶段的作用。复杂在于物流行业是一个复杂的行业,包含着很多的部门,具体运行的时候需要各个部门密切合作,所以教师在设计项目的时候要注重整个项目的整体性和现实意义。
(二)任务分解。
任务分解分析是对某一岗位或岗位群中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解的过程,这样做的好处在于项目课程能够熟悉每一个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和所需要的职业技能,这是高职高专物流类项目课程中的关键环节,只有做好每一个岗位的分析才能做到项目课程有的放矢。例如在物流运输这个行业中,就需要包括运输司机,检测员等岗位。司机的任务是要将货物运到地点,检测员是对货物在运输过程中情况进行检查,确定货物的良好状态。如何确定具体各个环节的具体任务,学校可以通过聘请物流企业的专家进行研讨,对每一个岗位的主要工作内容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讨论,并制定一个工作任务分析表。同时在任务分析过程中还要对物流类专业的理论课程进行兼顾,不能为了任务而忘记理论,最好做到任务和理论相兼顾
(三)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实施。
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教师为主,主要通过教师的讲授来向学生传递知识,新的项目课程的教学要转变这种方式要以学生为主。学生先做先练,讲练结合以达到技能训练的目的。例如,在物流运输这门项目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将整个课程分成五个大的项目,每个项目再细分为选择运输工具、制定运输线路、选择运输方式、计算运输费用、填写运单、调派运输人员和车辆、模拟运输业务过程、处理运输中的纠纷和设计运输方案等这些小的课程任务。单位上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教师负责提供相应的知识和资料,学生通过信息搜集、整理和模拟业务情景来学习物流运输行业每个阶段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和需要的工作技能。教师通过一个课时或者几个课时的时间对这些阶段项目课程进行分解学习之后,这些小的项目任务最后可以设计成一个完整的物流运输的项目,在通过分组的实施和学习,让学生能够在宏观上去了解整个物流运输行业的运作,为学生了解这个行业和为以后从事这样行业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教师也做到了对整个学期时间的合理有效的利用。同时在课程的学习效果上也做到了,通过分段学习和操作由简入深,步步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职业能力。
(四)老师的总结。
教师需要在课程结束的时候对整个课程进行终结和归纳。总结要深刻、具体和有针对性;要在本次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提升和拓展。教师的总结可以集中在总结学生工作的情况(优秀的方面、不足的方面)、相关专业知识和理论运用是否到位和企业实际案例的应用和分享这三个主要的方面。例如在物流运输行业中,对学生可以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学生在运输过程中哪些环节出现了物品的丢失和损坏,在运输时间上做的是否快速有效,物品在交接过程中出现的数据错误等这些方面进行总结,让学生能够了解自身的问题和优点。
(五)任务实施的评价。
项目课程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学生通过团队协作来完成教师所制定的工作任务,所以对整个学习效果的总结和评价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学生学习目标中知识、技能掌握效果的评价,另一个就是方法、态度所反映的学习效率的评价。教师在进行评价和总结的时候需要制定一个清晰的评价标准,让学生能够明确其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优点。学习效果只要是对整个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学习效率主要还是通过师对学习过程中方法使用是否得当、团队分工协作是否合理、学习态度是否积极等方面进行评价。最后在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的过程中,还可以小组同学对于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自评和互评,让学生知道自身对于团队协作中所起到的贡献。 三、高职高专物流类项目课程的保障
(一)建设高职高专物流类项目课程体系。
高职高专物流类项目课程的核心是任务,项目是整个教学的载体,但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的重要性,如果忽视了基础知识和理论容易让学生养成好高骛远的不良习惯。所以在进行项目课程的时候可以对整个项目进行分类和规划,找出其最为重要的核心观点和理论知识,加以强化,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高职高专物流类项目课程教材的开发。
高职高专物流类项目课程开发是一项创造性的计划,但是这个计划不是凭空想象的,需要专家学者和教师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建立一个完整高效的高职高专物流类项目课程。其中教师是高职高专物流类项目课程设计者的主体,因为他们是我国高职和高专教育的第一线,最了解学生的情况和特点,专家学者主要是起到咨询的作用,为高职高专物流类项目课程的专业性保驾护航。
(三)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
高职高专物流类项目课程的重点在于尽可能采用真实企业的具体业务来帮助学生完成专业知识学习和相关岗位实践锻炼。所以在课程实施中要和注重与企业的密切配合。企业有来自行业的真实的业务运营和岗位要求,也可以提供训练的场地、单据或者一些耗材,或者由企业专家为学生进行现场指导,提高学生的视野和整个物流行业的了解,给予学生在任务实施中必要的指导和评价。这样可以提高提升项目课程开发质量、提升项目训练价值。
(四)双师型教师和完善的实训条件。
双师型教师是即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又有良好的教学经验,既有相关行业职业资格认证又有相关教师系列认证的教师。如物流类项目课程老师应同时具有物流师职业资格证和教师职业资格证书。这样才能够把物流企业对岗位的能力要求运用到课堂中对学生的项目完成中。教师是整个项目课程的引导者,优秀的教师可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良好的控制,为学生提高自身能力提供良好的帮助,所以高职高专需要注意引进优秀的教师,同时还要加强教师的培训。
实训条件是项目课程教学实施所依赖的重要资源,包括物流操作软件、实训场地、实训设备、必要耗材等。良好的实训条件可以让学生尽可能接触到职业环境,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项目任务,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
(五)学生的保障。
项目课程应在较高年级实行,学生应该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能有一定的行业认识、岗位认识和综合能力,这样,在实施中可以将资料搜寻等基础性工作布置给学生在课前完成,课堂时间可以更好的用于任务完成、考核评价、总结提升等环节。另外,每学期的课程中项目课程不能超过2门,否则学生们的课外工作量会很大,导致学生对课程实施的抵触,进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新世纪的条件下高职高专传统的课本和课堂教育已经不适合我国现价段职业教育发展的形势了,所以我们应该注重对教学模式的彻底改变,项目课程的实施正在这方面探索新的突破。它突出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提前适应了企业的职业环境。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必然会为高职高专物流类项目课程开创出一篇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徐兆军.高职物流管理学生职业能力的定位与培养[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12).
[2]张启富.项目课程开发和实施初探--以《证券交易服务》课程为例[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
[3]刘翔,武晓慧,刘珺琛.项目课程教学法应用分析[J].网络财富,2010,(14).
[4]蔡锦锦,张枝军.职业教育项目化教材结构设计探讨[J].消费导刊,2009,(21).
[5]吴阿莉.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设计[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08).
[6]郭双宙.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项目课程实施研究[J].消费导刊,2010,(04).
关键词 高职高专 物流 项目课程
现阶段,我国高职高专物流类专业教育主要还是采用三段式或者是四段式课程体系。基本上按照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实践课,这四个主要课程方式进行教学。传统的课程中所包含有大量的基础课程和理论课程,这些课程缺乏很高的实践价值,并且其复杂的理论很多已经超越了学生的能力。我国高职高专教育体系中还有很多的实践课,但是这类实践课单一和学生以后就业联系不紧密。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高职高专教育的改革正在稳步的进行,课程标准已经逐渐向学生就业方向进行靠拢,其中项目课程是我国高职高专教育改革重要一步。
一、项目课程的定义
所谓项目课程,是指以工作任务(项目)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职业教育的项目课程:是把企业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的实际工作过程作为课程的核心,把典型的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作为课程的内容,并与职业资格标准相衔接,由学生独立或以小组形式自主完成从信息收集、工作计划制定、工作任务实施、对工作成果的评价等完整的工作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综合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
二、高职高专物流类项目课程的探索
2009年,国务院提出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其中重要的内容包括要加快对整个高职高专物流类人才的培养。为了顺应国家的号召,高职高专物流专业应该重视项目课程的探索,为多样化的物流教育和培训打下良好的基础。
职业教育的基本点在与让学生能够找到一份符合自身专业和性格特点的工作,重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项目开发课程就是对具体的工作情景进行精心的设计,把学生从课本上学习到的知识能够与实际的操作相互联系。
(一)项目的设计。
我国高职高专物流专业注重的是书本知识也就是静态知识的传授,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主要还是让学生在以后从事工作的实践能力,高职高专物流类项目课程就是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整个课程的中心,传授高职高专物流类专业学生的能够在以后就业过程中能够使用到的实践技能,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知识水平,帮助他们把整个知识和技能都建构在未来工作上。
首先,项目设计需要具有专业性,项目设计不是教师自我设计,而是要根据整个物流行业的实际业务需求来进行的整合和设计,这样才能让学生能够真实了解整个物流行业的运行。其次,项目的设计既要简单也要复杂,简单在于可以设计相对较小的完整项目或者是一个单一项目,让学生进行学习,体会到在整个物流行业中不同阶段的作用。复杂在于物流行业是一个复杂的行业,包含着很多的部门,具体运行的时候需要各个部门密切合作,所以教师在设计项目的时候要注重整个项目的整体性和现实意义。
(二)任务分解。
任务分解分析是对某一岗位或岗位群中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解的过程,这样做的好处在于项目课程能够熟悉每一个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和所需要的职业技能,这是高职高专物流类项目课程中的关键环节,只有做好每一个岗位的分析才能做到项目课程有的放矢。例如在物流运输这个行业中,就需要包括运输司机,检测员等岗位。司机的任务是要将货物运到地点,检测员是对货物在运输过程中情况进行检查,确定货物的良好状态。如何确定具体各个环节的具体任务,学校可以通过聘请物流企业的专家进行研讨,对每一个岗位的主要工作内容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讨论,并制定一个工作任务分析表。同时在任务分析过程中还要对物流类专业的理论课程进行兼顾,不能为了任务而忘记理论,最好做到任务和理论相兼顾
(三)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实施。
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教师为主,主要通过教师的讲授来向学生传递知识,新的项目课程的教学要转变这种方式要以学生为主。学生先做先练,讲练结合以达到技能训练的目的。例如,在物流运输这门项目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将整个课程分成五个大的项目,每个项目再细分为选择运输工具、制定运输线路、选择运输方式、计算运输费用、填写运单、调派运输人员和车辆、模拟运输业务过程、处理运输中的纠纷和设计运输方案等这些小的课程任务。单位上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教师负责提供相应的知识和资料,学生通过信息搜集、整理和模拟业务情景来学习物流运输行业每个阶段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和需要的工作技能。教师通过一个课时或者几个课时的时间对这些阶段项目课程进行分解学习之后,这些小的项目任务最后可以设计成一个完整的物流运输的项目,在通过分组的实施和学习,让学生能够在宏观上去了解整个物流运输行业的运作,为学生了解这个行业和为以后从事这样行业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教师也做到了对整个学期时间的合理有效的利用。同时在课程的学习效果上也做到了,通过分段学习和操作由简入深,步步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职业能力。
(四)老师的总结。
教师需要在课程结束的时候对整个课程进行终结和归纳。总结要深刻、具体和有针对性;要在本次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提升和拓展。教师的总结可以集中在总结学生工作的情况(优秀的方面、不足的方面)、相关专业知识和理论运用是否到位和企业实际案例的应用和分享这三个主要的方面。例如在物流运输行业中,对学生可以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学生在运输过程中哪些环节出现了物品的丢失和损坏,在运输时间上做的是否快速有效,物品在交接过程中出现的数据错误等这些方面进行总结,让学生能够了解自身的问题和优点。
(五)任务实施的评价。
项目课程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学生通过团队协作来完成教师所制定的工作任务,所以对整个学习效果的总结和评价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学生学习目标中知识、技能掌握效果的评价,另一个就是方法、态度所反映的学习效率的评价。教师在进行评价和总结的时候需要制定一个清晰的评价标准,让学生能够明确其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优点。学习效果只要是对整个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学习效率主要还是通过师对学习过程中方法使用是否得当、团队分工协作是否合理、学习态度是否积极等方面进行评价。最后在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的过程中,还可以小组同学对于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自评和互评,让学生知道自身对于团队协作中所起到的贡献。 三、高职高专物流类项目课程的保障
(一)建设高职高专物流类项目课程体系。
高职高专物流类项目课程的核心是任务,项目是整个教学的载体,但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的重要性,如果忽视了基础知识和理论容易让学生养成好高骛远的不良习惯。所以在进行项目课程的时候可以对整个项目进行分类和规划,找出其最为重要的核心观点和理论知识,加以强化,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高职高专物流类项目课程教材的开发。
高职高专物流类项目课程开发是一项创造性的计划,但是这个计划不是凭空想象的,需要专家学者和教师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建立一个完整高效的高职高专物流类项目课程。其中教师是高职高专物流类项目课程设计者的主体,因为他们是我国高职和高专教育的第一线,最了解学生的情况和特点,专家学者主要是起到咨询的作用,为高职高专物流类项目课程的专业性保驾护航。
(三)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
高职高专物流类项目课程的重点在于尽可能采用真实企业的具体业务来帮助学生完成专业知识学习和相关岗位实践锻炼。所以在课程实施中要和注重与企业的密切配合。企业有来自行业的真实的业务运营和岗位要求,也可以提供训练的场地、单据或者一些耗材,或者由企业专家为学生进行现场指导,提高学生的视野和整个物流行业的了解,给予学生在任务实施中必要的指导和评价。这样可以提高提升项目课程开发质量、提升项目训练价值。
(四)双师型教师和完善的实训条件。
双师型教师是即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又有良好的教学经验,既有相关行业职业资格认证又有相关教师系列认证的教师。如物流类项目课程老师应同时具有物流师职业资格证和教师职业资格证书。这样才能够把物流企业对岗位的能力要求运用到课堂中对学生的项目完成中。教师是整个项目课程的引导者,优秀的教师可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良好的控制,为学生提高自身能力提供良好的帮助,所以高职高专需要注意引进优秀的教师,同时还要加强教师的培训。
实训条件是项目课程教学实施所依赖的重要资源,包括物流操作软件、实训场地、实训设备、必要耗材等。良好的实训条件可以让学生尽可能接触到职业环境,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项目任务,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
(五)学生的保障。
项目课程应在较高年级实行,学生应该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能有一定的行业认识、岗位认识和综合能力,这样,在实施中可以将资料搜寻等基础性工作布置给学生在课前完成,课堂时间可以更好的用于任务完成、考核评价、总结提升等环节。另外,每学期的课程中项目课程不能超过2门,否则学生们的课外工作量会很大,导致学生对课程实施的抵触,进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新世纪的条件下高职高专传统的课本和课堂教育已经不适合我国现价段职业教育发展的形势了,所以我们应该注重对教学模式的彻底改变,项目课程的实施正在这方面探索新的突破。它突出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提前适应了企业的职业环境。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必然会为高职高专物流类项目课程开创出一篇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徐兆军.高职物流管理学生职业能力的定位与培养[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12).
[2]张启富.项目课程开发和实施初探--以《证券交易服务》课程为例[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
[3]刘翔,武晓慧,刘珺琛.项目课程教学法应用分析[J].网络财富,2010,(14).
[4]蔡锦锦,张枝军.职业教育项目化教材结构设计探讨[J].消费导刊,2009,(21).
[5]吴阿莉.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设计[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08).
[6]郭双宙.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项目课程实施研究[J].消费导刊,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