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和培养学生学好初中数学之方略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ndy_gong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心理学与数学教学有着密切联系,如何让学生有着健康、积极的心态学习数学,是数学教学能否取得良好效益的关键。本文从心里角度阐述了激发和培养学生学好初中数学之方略。
  【关键词】数学 激发 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的心理处于压抑、不满,失去信心时将直接阻碍、削弱甚至中断智力活动,破坏学习的向心力,当然也谈不上学习效率。学生对数学的内在兴趣,是学习数学的强大动力。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老师,它永远胜过责任感。”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兴趣得以持久,进而转化成学习的动力?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面向全体,尽力让每位体味进步与成功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的产生和保持有赖于成功。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取得成功后会带来无比快乐和自豪的感觉,产生成就感,继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驱使他们向着第二次成功、第三次成功……迈进,形成稳定的持续的兴趣。所以教师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和创设竞争和成功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按问题的坡度都能够“跳一跳,够得着”,进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因材施教,让“成功”走近每一位学生。在教学中,笔者坚持采用“宜浅不宜深,宜精不宜泛,宜慢不宜快”的原则,精讲多练重点和难点,尽可能做到每节课的疑难点当堂解决。又根据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对学生分层要求。课堂上让优秀生自己去探索发现、以满足他们希冀深入挖掘知识的心理需求,但必须确保绝大多数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重点对后进生进行辅导。练习分层设计,作业分层要求。后进生只要求做基本题,绝大多数学生能在完成基本题的前提下完成一定的综合题,一小部分智力较好,学有余力的学生去思考较难的题。
  二、着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理解是建立师生情感的纽带和桥梁。理解学生,就是要以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投入来感染学生,给他们一张笑脸、一颗诚心、一分真情。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获得成功时,要给他们祝贺和鼓励;当学生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时,要给他们安慰和支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与他们同甘共苦,使之明了老师的一片真诚和苦心,在教师对他们的理解中找到自己的长处,发挥自己的潜能,逐渐消除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增强自我
  三、教师要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和方法
  评述数学思想,提炼数学方法,提供学习的有效武器是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意识,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关键是,使学生理解数学思想,掌握数学方法;自然将问题表达清楚,除去次要的干扰因素,突出概念的核心着重发掘概念的深层含义,从语言上体现数学的特点,精简恰当,准确有据,逻辑性强。对教材进行适当加工,化繁为简,对课本中较复杂的问题进行提炼,使其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教师在教学中要逐渐渗透方法意识与简化意识,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找到学习数学的方向,克服对数学的恐惧感,找到成功感,进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创设问题情境,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苏霍姆林斯基说:“惊讶感情——是寻找知识的强大源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在学生面前展现出他们暂不理解甚至不可思议的新事物,新观点,新材料,展现得越多,学生的惊讶程度越鲜明,求知兴趣就越浓厚。
  数学教学应当创设一种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数学情境,提出问题,构作猜想,形成智力思考场;提供有启发意义的材料,为学生琢磨数学思想提供必要的时间;重视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提出个人见解、切磋交流。例如,为了引入“对数”的概念,我设计了这样的情境:“我手中的这张纸厚0。083毫米,对折3次,厚度不足1毫米,如果对折30次,厚度大约是多少?”学生们纷纷估计,我说:“经过计算,厚度将超过10座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学生们感到惊讶,甚至怀疑。于是列式计算:0。083×230。这时,我说:“计算230要费很长时间,很容易出错,如果学会使用计算器,很快便能算出结果。”学生们急切地倾听。这样,教师成功的造成了学生急于解决问题的情境。
  五、要善于利用“数学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美不同于自然美、艺术美,数学美主要表现为内在美、逻辑美、理智美。数学美是隐蔽的美,深邃的美,美在思想内容。要领悟数学美,必须通过“抽象枯燥”的符号、公式及定理等洞察其内部的数学思想,任何智能活动都少不了人的情感,数学美是对数学对象融入情感的产物。数学美育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掌握数学内容,培养数学创造能力及体会数学的价值等方面都有积极的意义。
  六、教师要以自己坚定的数学信仰和高雅的数学气质去感染学生,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要树立积极向上的数学价值观,坚信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力量。教师的数学信仰从数学教学中自然地反映出来,对学生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简洁的语言、深刻的道理、广博的知识、精湛的解释、严谨的推理、直观的图示、优美的板书、历史的出处与沿革,这一切都体现了高雅的数学气质,这必然让学生喜欢教师,喜欢数学。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数学中逐渐进行“数学美”的渗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启迪他们的思维,开阔他们的视野。从学生学习中的反映,诸如“数学好玩”、“能使人动脑子”、“数学有无穷的奥秘”等来分析,他们已初步感受到数学美。但一般说来,这些都是无意识的。因此,需要教师利用教材的数学美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地去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在提出问题的时候,教师应揭示问题的新颖或形态的优美,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在分析问题时,应使学生感受到思维方式和方法的巧妙、新奇,促使他们自觉地去掌握;在小结时,应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和谐、统一、简洁的美。
其他文献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实证等方法,就我国体育产业在资本市场中的运作的现状及发展作出分析。结果发现: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迅速,已渗透到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在A股上市中已
【摘要】数学教学作为高中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众多方面影响着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提升,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其高考成绩的好坏。因此,必须加强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而复习课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数学教师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复习课的效率。本文通过简单讲述复习课对于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重要性,着重分析了提高复习课效率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数学教学 复习
英语高考试题中,总词汇最多,阅读量最大,分值最高,考试分配时间最长的大题是阅读理解,所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让其在高考中充分发挥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从历来高考‘阅读理解’题的命题特点和考察目的来看,考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确切的把握全文的主旨和大意的能力  这种能力是一种基本的阅读能力,是阅读后首先形成的对全文的整体印象。如;此文是叙述还是议论,是讲人还是讲事,是天文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