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防治”要不得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jz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生手记
   前不久,一位姓李的患者拿着一小捆片子和厚厚的病历找到我,开门见山地对我说,他有颈椎病,是看到了我在某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慕名来找我看病的。我嘱他坐下,先浏览了他那本厚厚的病历,再看了他的X线片、CT片、磁共振片以及脑彩超、颈动脉彩超等报告,发现他前前后后一共找了十几位不同科室、不同医院的专家看病。虽然医生的诊断、处理基本上都是正确的,但治疗方法调整得太快,药也用得过多、过杂,反而不利于康复。我想了想,对他实话实说:“根据我的经验,你接受的治疗明显过度了……”
  
  医生的话
  颈椎病本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疾病,治疗虽有效,但不易痊愈。当疗效不佳时,患者容易产生急躁情绪,四处求医。殊不知,“漫天撒网”反而会适得其反。就像那位李姓患者,找那么多医生看,不断调整治疗方案和药物,常常一种疗法尚未起效,就心急火燎地换用另外一种,病怎会好得了!
  最近,笔者看到这样一则幽默小品。文章说的是某医生给一位老年患者看病,一口气开了十几张化验单和检查单,且同时用了好几种药物,其中不乏高档抗生素。患者不明白,她只是咽喉痛、咳嗽、有点发烧而已,用得着开那么多化验单和药物吗?医生告诉她,不能小看这些症状,它可能引起咽喉炎、扁桃体炎、支气管肺炎、肾炎、心肌炎等,也许还会引起败血症、毒血症。如果你小病酿成了大病、重病、不治之症,你家属把我告上法庭,我怎么办?医生一席话,顿时将那位老年患者“呛”得昏死过去……该文的本意是抨击医生乱检查、乱用药。医生为了避免漏诊误诊,不顾患者的利益,但凡可做可不做的检查、可用可不用的药物,统统都上,这种“泛诊断”实在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同样道理,患者自己乱投医、乱治疗,也是对自己健康的不负责任。
  
  反思:过度防治给人类带来了什么?
  某公司有一位女员工,因担心公司食堂及外面的餐馆不干净、不卫生,饭菜有细菌,只要在外用餐,餐后必吃2粒抗生素“预防”。一年后,该女员工因肺炎入院治疗,医生发现许多抗生素对她都无效!结果,一个普普通通的肺部感染,医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想尽一切办法,才使她逃过一劫。本为“卫生、干净”,却因长期滥用抗生素导致严重耐药,差点无药可救,岂不悲哉!
  前不久,一位亲戚打电话向笔者咨询。说她非常重视清洁卫生,家里几乎一尘不染,卫生间及厨房也经常用消毒剂擦洗,孩子的个人卫生更是做得绝对“到位”。可不知怎的,孩子却总是生病?我告诉她说,现在的孩子不是不讲卫生,而是太“干净”了,洗手用消毒水,饮水喝蒸馏水,过于洁净的环境及优裕的生活,反而会造成孩子免疫力低下,成了温室里的“柔花弱苗”。
  由此可见,过度防护、过度治疗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有时甚至是灾难性的。
  
  忠告:别让过度防治毁了你的健康
  如今,人们动辄感冒、发热、咳嗽,一感冒就吃药,动不动去医院打点滴,仿佛个个都是弱不禁风的“林黛玉”。其实,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相比,人们的生活条件、营养条件明显改善了许多,之所以容易生病,主要是因为人们的适应力、抗病力因过度防治而不断下降所致。曾有专家指出:为什么现代人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一代不如一代?疾病越来越多?这与我们的过度防治不无关系。
  人人都有追求健康的本能。疾病是一种人体的不平衡状态,人体有恢复平衡的能力。当自身恢复有困难时,可适当借助外界的力量,以最小的代价促使平衡的恢复,而不该一开始就借助外界的力量,特别是强大的外界力量,以免人体失去自我调节平衡的能力。与此同时,情绪对疾病康复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情绪低落的患者,症状往往较重,治疗效果也较差。患者若能坚持每天以舒适的姿势闭目养神10~20分种,尽量去想一些轻松、愉快的事情,并多做腹式呼吸,有助于加速疾病的康复。
其他文献
营养秤让吃喝更科学  现在人们营养保健意识加强了,很多人都希望在饮食中摄入最佳数量的某种物质。另外,现在各种慢性病患者很多,也需要控制食物的总热量,摄入一定量的胆固醇、蛋白质、盐、纤维素等。但是,实际生活中,计算这些成分的含量只能大概估计,有时可能离实际数字有相当的差距。国外生产的这种营养秤(如图)恰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这种营养秤里预先设置了999种不同食品中所含热量、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药物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武器,但是药物也是一把“双刃剑”,用之得当,能治疗疾病,恢复健康;用之不当,轻则延误治疗,重则致残或危及生命。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统计,药物性损害已上升至全球死亡原因的第五位。因不合理用药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而导致住院的病人比例为10%~20%,其中有5%的病人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而死亡。因此,安全合理用药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在我国,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
保险故事:王先生和妻子都缴纳社会医疗保险,年龄分别为32岁和30岁。王先生除“四金”后年收入约6万元,其妻除“四金”后年收入约5万,孩子已经4岁。王先生想为一家三口购买合适的健康保险作为保障。但是,花多少钱、买什么类型的健康保险才算达到个人经济收入和保险保障的平衡,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王先生。  亲爱的读者,请你先试着回答以下问题:   1. 合理的保费比例,以个人年收入为基础计算还是以家庭年收入基
动脉硬化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但以往临床检查出来时往往已较严重,错过了早期治疗时机。国内部分医院新近开展的全自动动脉硬化测定仪,以无创、简单、快捷的检查手段,可在动脉硬化发病初期做出诊断。  检查时,将检测箍带固定在被检测者两腿的后胫动脉和两臂肱动脉处,检测项目主要是:①血液传输速度,主要评估血管的硬化程度。当血液的传输速度比较快时,血管的硬化程度就相对较高。②脚踝——上臂指数(ABI):主要评估动
如今,幼儿的早期智力开发是非常热门的话题,不仅胎教,早教被认为是让孩子聪明的法宝,一些声称能促进胎儿,婴幼儿大脑发育的营养保健品也十分风行。可是,年轻的父母们,你们知道让孩子聪明的最基本前提是什么吗?  我们节选了197B年3月刊发的一篇文章,年逾九旬的作者逐字逐句地修订了这些文字。时隔30年,它们仍然是每一个渴望有聪明宝宝的家长首先应该牢记的至理名言。    如果把聪明看作是出生就有的潜力,那怎
老年人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据最近披露的数据,2005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1.4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1%以上。老年人数量之大,医疗保健任务之重,是前所未有的,并将愈来愈烈。  人到老年,衰老进程加快,器官功能减退,免疫功能下降,患病的机率增多,因此,大多数老年人一身多病。有人统计过,老年人身患疾病种数与年龄成正比:61~70岁平均5.6种,71~80岁平均7.2种,81~90岁平均9.4种。身
关键词:头痛 紧张性头痛 止痛片 洪震 药物 治疗 偏头痛 鉴别  近日,一项流行病调查资料显示:紧张性头痛终身患病率男性为69%,女性为88%。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紧张性头痛成为困扰都市人的一种常见病症,其发病率之高可谓头痛之最,占头痛患者的80%之多。紧张性头痛发生后,如果治疗不当,常使病情迁延不愈,影响工作和生活。    心身紧张——紧张性头痛的根源  紧张性头痛是因不良姿势或紧张造
疑问:美容品,进口的好?  人的一张脸就如同一张名片,每个人都会在意把这张“名片”送出去时对方的反应。特别是爱美的女人们,更看重这张“名片”的靓丽与否,光彩几何。为了保养好这张“名片”,美容品自然是少不了的。但在美容品的选择上,笔者却发现了一个令人忧虑的现象:许多中青年女性因皮肤干燥和雀斑等美容问题来医院看病,当我问她们最近吃了什么药,使用哪些美容品时,竟发现她们的答案非常一致:吃的、用的、洗的、
2005年12月10日,由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和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联合制订的中国首部《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简称《乙肝防治指南》)正式发布。发布会当天,本刊与“肝胆相照”网站等多家媒体专访了肝病学和感染病学领域的三位专家,请他们解读《乙肝防治指南》的相关内容。他们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医学部病原生物学系教授庄辉,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
故事一:老公升职她担忧    绿珠的丈夫荣升为一家三甲医院的副院长后,外面活动就多起来了, 晚回家是常有的事儿。虽然绿珠享受老公风光后带来的种种物质好处,但也担心自己跟丈夫的差距越拉越大。想当初两人结合是才子佳人,而如今自己已四十出头,在半死不活的单位干着一份普通工作。深具“忧患”意识的绿珠,立刻制定了两个方案:第一,包揽家务,全力塑造贤内助的形象。第二,时刻盯着丈夫,不让他有机会出轨。尽管这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