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不断需要具体的理论和实践内容来充实,而道德建设正是建设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离不开道德建设,道德建设是和谐社会构建的题中之义,如何发挥道德建设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审视,当然和谐社会的构建也会促进道德建设的发展。因此,认识清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道德建设之间相互促进而共同发展的关系,对于当前和谐社会建设这一重大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和谐社会道德建设构建系统工程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务的提出不是偶然的,它是我们党在对改革开放二十八年来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在我们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程中,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发展生产力方面,中国经济保持了年均百分之九的持续增长,这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全国的贫困人口实现了大幅度的减少,越来越多的人们摆脱了贫困状态,走上了奔小康之路。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在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的指导下,社会主义文化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百花齐放的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生活需求。在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都得到极大满足的基础上,人们对政治生活的参与热情和参与人数与日俱增,对民主政治的追求不断提高;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满足了人民对政治文明的追求,使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二、道德建设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一)中国传统道德思想文化对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作用。
中国古代思想家们从自己不同的理论立足点上达成了对大同和谐社会的理想追求,思想家们在提出了和谐的美好社会之后,都有各自的道德伦理思想作为其和谐美好社会理论作铺垫。如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就以“仁爱”作为其社会道德伦理思想的核心,孔子的仁爱优两重意义:一是爱人,二是忠恕。爱人,这个“人”泛指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泛指穷人和富人、贱者与贵者。就是要既爱本阶级成员,又要对社会社上其他阶级阶层施加恩惠。孔子的弟子子夏具体化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论语· 颜渊》 )到了唐代,儒者韩愈发挥曰:“博爱之谓仁”( (原道)) )北宋张载把爱人扩大到爱物,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西铭》 )。仁爱观为我们人际和谐打下了基础,“仁爱”的第二个内容“忠恕”是爱人的具体体现和实现方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颜渊》 ),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 雍也》 )这些伦理思想仍有积极意义,对于我们人际关系的协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社会主义道德思想对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作用。
我们的和谐社会在找到传统文化之根之后,进而在社会主义理论中找到了更加科学的依据。而我们的道德建设除了优秀的传统伦理思想外,科学的社会主义道德思想也是我们道德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马恩在对未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描绘中,就提出了:“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到那时“人最终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 自由的人”这种平等自由的是我们永远的追求。列宁在发展马恩道德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家为一人,一人为大家”的社会主义道德思想和道德要求。毛泽东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为人民服务”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同时兼顾个人利益。对于如何处理好社会主义个人,集体,国家三者的关系上,提倡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三兼顾原则;集体,国家,社会为个人的发展提供机遇,满足个人的利益需要;而同时个人要维护集体,国家,社会的整体利益;做到先公后私,公私兼顾。邓小平在伦理思想上的贡献在于,肯定物质利益的和理性,合法的物质利益追求同时也是合乎道德的,利义是可以统一的。江泽民同志充分认识到了道德的调节社会关系的作用,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现在已胡锦涛同志为中书记的党的领导集体,根据和谐社会建设需要和道德建设的实际,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我们社会主义伦理思想十分的丰富,这证明了社会主义道德在社会关系调节过程中的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
三、和谐社会建设中存在的道德问题和解决对策
(一)和谐社会建设中存在的道德问题。
党中央不失时机的提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道德要求,是充分认识到了道德建设在社会关系维系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的,特别道德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系统工程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同时,“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把握住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潮流的。在当下中国社会上还存在着不和谐的因素:首先,我国社会生活目前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历史变革,人们受各种思想观念影响的渠道明显增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如何运用以“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来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意识,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凝聚人心、强基固本,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思想保证,是时代对公民道德建设提出的一项新要求。其次,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呈现出多发多样的特点,不同阶层、群体和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趋于复杂,城乡二元分离有不断加大的趋势,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性越来越明显。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加大。
(二)对于现存道德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是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让“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贯穿于国民教育全过程,贯穿于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体现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各个环节。同时,积极探索全面融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个方面的有效途径和办法,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二是针对当前我们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的问题,我们需要更多的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使人们的收人普遍得到提高,让社会各个阶层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使人与人的关系更加和谐。三是切实加强诚信建设,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要切实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商务诚信建设、社会诚信建设,积极引导人们在人际交往、社会交往、国际交往中讲诚信、守信誉,树立自身的诚信形象,逐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四、结束语
道德建设是社会良性健康运行的有力保证。在当前我们实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目标和任务的今天,我们需要利用好包括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思想和社会主义道德思想在遣德建设继而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重要作用。道德建设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自身也得到发展和提升。道德建设统一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道德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将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贺荣伟. 邓小平理论概论.重庆出版社,2003 -08.
[2]张应航,蔡海榕.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08.
[3]朱伯兰,余常德.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学生读本.重庆出版社,2005-10.
[4]轰耀东. 马克思主义哲学名著导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07.
[5]海山,张建如. 伦理学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09.
[6]罗国杰,马博宣,余进. 伦理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02.
关键词和谐社会道德建设构建系统工程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务的提出不是偶然的,它是我们党在对改革开放二十八年来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在我们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程中,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发展生产力方面,中国经济保持了年均百分之九的持续增长,这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全国的贫困人口实现了大幅度的减少,越来越多的人们摆脱了贫困状态,走上了奔小康之路。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在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的指导下,社会主义文化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百花齐放的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生活需求。在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都得到极大满足的基础上,人们对政治生活的参与热情和参与人数与日俱增,对民主政治的追求不断提高;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满足了人民对政治文明的追求,使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二、道德建设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一)中国传统道德思想文化对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作用。
中国古代思想家们从自己不同的理论立足点上达成了对大同和谐社会的理想追求,思想家们在提出了和谐的美好社会之后,都有各自的道德伦理思想作为其和谐美好社会理论作铺垫。如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就以“仁爱”作为其社会道德伦理思想的核心,孔子的仁爱优两重意义:一是爱人,二是忠恕。爱人,这个“人”泛指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泛指穷人和富人、贱者与贵者。就是要既爱本阶级成员,又要对社会社上其他阶级阶层施加恩惠。孔子的弟子子夏具体化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论语· 颜渊》 )到了唐代,儒者韩愈发挥曰:“博爱之谓仁”( (原道)) )北宋张载把爱人扩大到爱物,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西铭》 )。仁爱观为我们人际和谐打下了基础,“仁爱”的第二个内容“忠恕”是爱人的具体体现和实现方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颜渊》 ),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 雍也》 )这些伦理思想仍有积极意义,对于我们人际关系的协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社会主义道德思想对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作用。
我们的和谐社会在找到传统文化之根之后,进而在社会主义理论中找到了更加科学的依据。而我们的道德建设除了优秀的传统伦理思想外,科学的社会主义道德思想也是我们道德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马恩在对未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描绘中,就提出了:“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到那时“人最终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 自由的人”这种平等自由的是我们永远的追求。列宁在发展马恩道德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家为一人,一人为大家”的社会主义道德思想和道德要求。毛泽东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为人民服务”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同时兼顾个人利益。对于如何处理好社会主义个人,集体,国家三者的关系上,提倡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三兼顾原则;集体,国家,社会为个人的发展提供机遇,满足个人的利益需要;而同时个人要维护集体,国家,社会的整体利益;做到先公后私,公私兼顾。邓小平在伦理思想上的贡献在于,肯定物质利益的和理性,合法的物质利益追求同时也是合乎道德的,利义是可以统一的。江泽民同志充分认识到了道德的调节社会关系的作用,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现在已胡锦涛同志为中书记的党的领导集体,根据和谐社会建设需要和道德建设的实际,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我们社会主义伦理思想十分的丰富,这证明了社会主义道德在社会关系调节过程中的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
三、和谐社会建设中存在的道德问题和解决对策
(一)和谐社会建设中存在的道德问题。
党中央不失时机的提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道德要求,是充分认识到了道德建设在社会关系维系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的,特别道德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系统工程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同时,“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把握住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潮流的。在当下中国社会上还存在着不和谐的因素:首先,我国社会生活目前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历史变革,人们受各种思想观念影响的渠道明显增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如何运用以“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来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意识,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凝聚人心、强基固本,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思想保证,是时代对公民道德建设提出的一项新要求。其次,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呈现出多发多样的特点,不同阶层、群体和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趋于复杂,城乡二元分离有不断加大的趋势,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性越来越明显。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加大。
(二)对于现存道德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是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让“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贯穿于国民教育全过程,贯穿于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体现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各个环节。同时,积极探索全面融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个方面的有效途径和办法,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二是针对当前我们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的问题,我们需要更多的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使人们的收人普遍得到提高,让社会各个阶层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使人与人的关系更加和谐。三是切实加强诚信建设,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要切实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商务诚信建设、社会诚信建设,积极引导人们在人际交往、社会交往、国际交往中讲诚信、守信誉,树立自身的诚信形象,逐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四、结束语
道德建设是社会良性健康运行的有力保证。在当前我们实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目标和任务的今天,我们需要利用好包括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思想和社会主义道德思想在遣德建设继而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重要作用。道德建设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自身也得到发展和提升。道德建设统一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道德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将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贺荣伟. 邓小平理论概论.重庆出版社,2003 -08.
[2]张应航,蔡海榕.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08.
[3]朱伯兰,余常德.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学生读本.重庆出版社,2005-10.
[4]轰耀东. 马克思主义哲学名著导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07.
[5]海山,张建如. 伦理学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09.
[6]罗国杰,马博宣,余进. 伦理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