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伶:差点成为“五条汉子”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ovio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伶(1907 1997)简介著名剧作家、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的组织者之一。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第六、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上海市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国剧协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文化局局长和党组书记、上海电影制片厂厂长,上海戏剧学院院长。其戏剧与影视代表作有:《瓦刀》、《警号》、《丰收》《太平年》、《蹄下》、《长城月》、《忍受》、《一袋米》,《汉奸的子孙》、《女儿国》、《大明英烈传》、《第四种病人》、《戏剧春秋》(合作)、《草木皆兵》(合作)、《心狱》、《女子公寓》、《花溅泪》、《夜上海》、《无名氏》、《聂耳》(合作)、《七月流火》、《长夜行》等。
  
  在筹备“于伶百年”活动的日子里,我赴华山医院看望于伶夫人柏李,并通过面谈、电话采访的形式,聆听于伶的子女们回忆父亲生活中的点滴片断,以及他所走过的不平凡的一生。
  正当我撰写有关于伶的纪念文章时,却传来了于伶夫人柏李于2007年4月13日中午12:38分在华山医院去世的消息。她同于伶一样享年90岁。作为中国戏剧界的一位老前辈、柏李曾长期担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团长。我们曾约请她参加2007年6月7日由上海文广局、市文联主办的“于伶百年”活动,哪怕到时用轮椅被推进会议现场也好。遗憾的是,她终究没有等到这一天。今天我们纪念于伶百年诞辰,同时也深深地怀念柏李,愿她一路走好、深深地安息
  
  于伶和他的儿女们
  
  于伶共有二子一女:王力平、于力文、于力一。他们中没有一个人继承于伶的戏剧事业,却因为父亲的问题,在“文革”中受尽磨难。
  “文革”初期,大儿子王力平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担任数学系指导员,由于看不惯林彪、江青那帮人的所作所为,加上父亲被打成黑帮、被捕入狱,厄运立刻降到他头上,蹲了三年半牛棚,又下放到农村劳动。
  女儿于力文毕业时,她以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研究生的身份被分配到安徽颖上县的一个县办农场。由于带了一只小半导体收音机,就被人诬陷为电台,有特务嫌疑。再三解释,请人证明不是电台,也不行,不是电台那就是为了收听敌台广播,于是监督劳动,后来就在安微安家落户了。
  小儿子于力一在父亲被捕后,被迫退出学校“文革”筹委会和红卫兵组织。高中毕业,“老三届”面向社会,他先后七次打报告要求到艰苦的黑龙江、内蒙古,云南等地去,结果都未被批准。后来他只得到安徽淮北的穷县怀远的农村插队,干了六年,被农民选为生产队长。直到1974年底才返回上海,安排在静安区一个街道生产组。
  粉碎“四人帮”以后,随着于伶冤案的平反,他的三个子女也获得了应有的尊严和地位。王力平曾先后担任过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市政法委书记、市政协主席;于力文在安徽农业大学任副教授,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于力一则先后在上钢一厂、上海书店、上海影城工作,现在已是活跃在上海的著名摄影师。他们现在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退休了。谈到父亲于伶,他们都认为:父亲平时俨然是一个严肃、不容易接近的老人,但实际上,他是一个十分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好老头!
  通过子女们的讲述,以及参阅著名作家袁鹰所著的《长夜行人·于伶传》,一个活生生的于伶跃然而出。以下就是他的小故事。
  
  差点成为“五条汉子”
  
  在“文革”中、“四人帮”以莫须有罪名,将周扬、夏衍、田汉、阳翰笙打成坚持资产阶级文艺路线的总代表,并冠以“四条汉子”。作为当时左翼剧联的负责人之一,于伶与他们关系密切。于伶事后说,他差点成了“五条汉子”。
  原来在1936年的一天下午,当时中共地下党为了与鲁迅先生交流文艺政策,特委托于伶与周扬、夏衍、田汉、阳翰笙前往鲁迅在上海的住所探望,并由京剧演员周信芳亲自驾车。临上车时,于伶因有重要事情不能前往。那天会谈甚欢后来,鲁迅在给一朋友的信中还提到“车上跳下了四条汉子……”从此,“四条汉子”成了那个年代的特殊名词。“文革”中,“四条汉子”受到严重的迫害,于伶则幸免于难。如果不是他临时有事,无疑是“车上跳下了五条汉子”——今天的历史就会改写,由四条汉子变为五条汉子。这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段难忘的轶事。
  
  于伶第一次见鲁迅
  
  1932年11月,对于伶是永世难忘的日子。他不仅参加了台静农教授同鲁迅先生的会见,又听到了鲁迅先生“北平五讲”中的后两讲,而且还同“左联”、“剧联”、“社联”的不少同志一起,暗中担负了保护鲁迅先生的光荣任务。
  鲁迅先生的第四回讲演,是11月27日下午2时在北京师范大学做的。这是师大文艺研究社邀请主办的,真正的公开讲演。听众除了师大的师生以外,更多的是北平各个进步文艺团体的成员。“文总”领导下的八个左翼团体的盟员,事先进行了组织工作,又到现场维持秩序。师范大学大门口张贴大幅通告,过道上,拐弯处,也都贴着通向大操场的箭头。大操场上,挤满了站着的人群,人虽然多,但是秩序井然。
  鲁迅先生站在一张方桌上开始讲演。他讲的题目是《再论“第三种人”》。果然,他像前天夜里说的,加进去“泥腿文学”这层意思。他说: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应该从“五四”时候讲起,那时胡适之、陈独秀穿了皮鞋西装进了文艺园地。他们以胜利者自居,要独占文坛,但时代的车轮并没有停止运转。三四年前,另一种泥腿的工农,劳苦大众,也踏进了文坛,并且与他们起了激烈的斗争。这些皮鞋先生就成了新兴普罗文学的反对者,想用皮鞋脚把泥脚踢出去。他们说左翼作家是被卢布所收买。但是他们跟“五四”运动时期的敌人一样,也是要灭亡的。铁铸般的事实能够将诬蔑和谣言击得粉碎。因为左翼作家的确没有拿卢布,工农也确实不是土匪。旧文艺的保护者只得改换了策略,于是貌似不偏不倚、伪装“客观”“中立”的“第三种人”就应运而生了……
  这天的听众,大多是文艺工作者和文艺青年、对鲁迅先生讲的内容听得特别有味。他们时而肃静聆听,时而会心微笑。于伶站在方桌附近,清清楚楚地看到听众的表情。他朦胧地感觉到,今天似乎成了北平文艺队伍的大会师、大检阅。平时分散在各个角落、运用各种文艺武器的文艺战士,今天汇集到师大大操场上来听鲁迅先生演讲,也接受这位左翼文化大军主帅的检阅。从他们的神情可以看出,每个人既获得了深邃的思想,也得到了鼓舞的力量。鲁迅先生最后指出:新兴艺术的发展,是时代的必然趋势什么方法也阻拦不住。目前的时代,已不是“皮鞋脚”的时代、而是“泥脚”“黑手”的时代。我们要接近工农大众,不怕衣裳沾污,不怕皮鞋染土。听众们都懂得,先生讲的已经不只是文学问题、而是做人的道理了。
  第二天上午,鲁迅先生又到中国大学讲了《文学与武力》,这是他的第五回演讲。于伶仍是同前一天一样,站在演讲的方桌边当 纠察。这天秩序有点乱,因为前四讲下来,报上登了新闻和照片,几乎全北平城都传说鲁迅演讲的事,听众越来越多,也混进不少别有用心的捣乱分子。这天原来准备在礼堂里讲的、由于人流不断涌进来,窗上窗外,门口空地,都挤满了人,临时改到礼堂门口。鲁迅先生虽是“大声疾呼”,还是有不少人听不见,吵吵嚷嚷,使其他人更加听不清。这次,鲁迅先生只讲了半小时左右,就结束了。宣布散会后,观众不肯散开,于伶和别的担负纠察的人,好容易才护送鲁迅先生从人丛中挤出去,走出校门。在当时和事后,中国大学学生和听众都有人被捕。于是,又有人传说鲁迅先生在回上海的火车上也遭到暗算,大家一听又激动起来,有的主张发表抗议宣言,有的主张示威游行。后来终于从周老太太处得到确讯,知道先生已经平安回到上海,大家才放下一颗悬了好几天的心。
  在护送鲁迅先生走出中国大学校门时,目送先生由他的朋友陪着远去的背影,于伶痴痴地站了一会。心里在想:尊敬的先生,您要多保重啊!什么时候还能有幸听到您的讲话呢?
  他那时没有料到,仅仅两个月之后,他自己就到了上海,来到鲁迅先生战斗的地方,并且在鲁迅的大旗下作战了。
  
  于伶面晤周总理
  
  1946年9月21日下午,“周公馆”楼下小客厅里挤满了客人。不仅沙发、藤椅,方凳上都坐满,还有坐在地毯上的,坐在沙发扶手上的。不拘形迹、气氛活跃,很有点像当年重庆天官府郭沫若住宅里的情景。思南路“周公馆”、在上海进步文艺工作者的心目中,是个温暖的家,虽然限于环境,他们不能常常自由自在地在这个“家”里进出,但他们在心里是时时惦记着她的。工作中遇到艰险,生活中遇到困难,他们就会想着思南路107号那座小楼。
  今天,应邀来聚会的作家,艺术家有五十多位。除一部分地下党员外,多数是党外人士,即使地下党员(如于伶、刘厚生等)、那时也并未公开自己的政治面貌,同样以戏剧工作者的身份参加座谈会。洪深、梅兰芳、周信芳、巴金、郑振铎、唐弢、柯灵、黄佐临、白杨、金焰、赵丹……都陆续走进客厅。他们有的在武汉、重庆时期就成为周恩来的朋友,有的则是新近才有缘相识。这样的聚会,本来是应该轻快活泼的,但今天人们的心情却都有点郁悒,对时局发展都有深深忧虑。而且,他们似乎都意识到由于内战扩大,和谈无望,周公在上海可能不会久留。形势若是继续恶化,中共代表团将会离开南京返回延安。因此,大家都不免流露出依依眷恋之情。
  周恩来看出客厅里的黯然情绪,仍然用他一贯的坚定、乐观、爽朗的调子讲话。他谈了当前的时局,指出国民党政府发动全面内战,大举进攻解放区的方针是定了的。他们不顾全国人民要求停止内战、实现和平的善良愿望,坚决与人民为敌。他们在上海、南京、北平这些大中城市,必定要对爱国进步人士、对民主运动加紧迫害和镇压。他希望大家团结起来,应付今后更险恶的局面,更黑暗的日子。他特别强调进步文艺运动的成绩和作用,说这是朋友们共同努力流血流汗的结果。文艺只要不离开人民,不离开时代,就一定能生根和发展,一定有光明的前途。最后,他提高了声调:“为了争取胜利的明天,请朋友们一定加强团结,坚持进步,多做工作!还要注意自己的安全,不作无谓牺牲!”
  语短情长,像钟声回响,重重地撞击着每个人的心。
  人们依次在客厅门口同周恩来握手告别,走出思南路107号。周恩来再三关照,请大家分开走,不要一拥而出,以免引起门外马路上监视着的特务的注意。
  最后,他叮嘱于伶,改日再谈一次今后的戏剧工作。
  于伶望着周恩来那双炯炯的眼睛,激动得连连点头答应,一时间说不出别的话。
其他文献
台风在很多年前登陆这座城市的时候,似乎是比较温和的,不那么气势汹汹长驱直入,而常常是在海上拐了个弯以后在黄浦江边徜徉,于是,倒成为夏日里的一种盼望,换换凉爽的口味,仿佛炎热无可奈何地停顿下来,让位于台风刹那间的风光。  台风总是让你有所准备的,它还在洋面上兴风作浪时,城里的气象预报就呼啦啦报告了,云气渐渐聚集成老气横秋的颜色,好像满腹心事无处诉说的样子,一不小心就会涟涟涕下的意思,弄得我们小老百姓
期刊
读初中时,我的中学就在四川北路上。午休时,同学们常常三五成群相约外出散步。由于我的很多同学是毕业于虹口区三中心小学的,而那所学校正在山阴路上。于是,大家走着走着,就会不由自主来到山阴路。同学们看看自己当年埋头苦读的地方,而我,也就随之闲散地漫步在山阴路上。  听年长的大人讲,山阴路的前身在当年的租界里被称作施高塔路。怎么形容它呢?静谧!这也许是我们这样的孩子心里唯一能找到的上点档次的形容词了。虽然
期刊
看过《花样年华》的人大多有过错觉,电影拍的是1960年代香港的故事,但是感觉上是1940年代上海的故事,不仅房东沈太太的上海话,是浓郁的上海味道,而且还有电影里的一个重要场景,老式电梯和逼仄的楼道,曾经就是上海老公寓房子的标志。淮海路的妇女用品商店,曾经是这一段淮海路的最高建筑,也是这一段唯一有电梯的,那老式电梯和楼道,与《花样年华》中一模一样,依然还是老式的铁铰链门拉拢拉开;和平饭店保留了一个小
期刊
这世界,只要还存在财富、职业、职位、学位、门第、容貌等等的差别,灰姑娘的故事就无时无刻不在演绎。尽管会有各种版本,但核心就一个:找个称心好男人。何为灰姑娘?其实是相对的。各人价值取向不同,标准也大相径庭,有人看重金钱,有人看重地位,还有的人只看相貌。就好像在我看来当年的黛安娜是高贵的公主,但在查尔斯看来,黛安娜只是个很灰的灰姑娘。也许在乞丐眼里,屠夫的女儿是贵族公主,但在局长儿子的眼里,屠夫的女儿
期刊
傻得可爱的王达三博士说得更直白,这场架吵的是“价值和信仰的问题”,“表明态度就可以了”。换句话说,学术上的是非对他们来说完全没有意义。只要拥有对孔子学说的绝对信仰与服从,自己就获得了“儒教门生”的地位,同时也自动获得了解释孔子的权力。以上技术动作,用一个球类术语来说,曰“卡位”。      李零的《丧家狗》一书,近日受到所谓“大陆新儒家”诸公的猛烈攻击。“当代大儒”蒋庆则称该书“轻侮圣贤”,“儒家
期刊
而小资就是小资,本色的、纯真的就像愤青就是愤青。穷得只剩下玩儿酷的份了。愤青在北京叫“粪青”,在上海不就是痴头怪脑的“文艺小青年”?尽管跟愤青比,小资们表面光鲜些,活法矫情些,其实根本就是一种人,有梦有趣无钱无用。      在哪儿都有只喝咖啡不喝水或者只喝茶不喝饮料或者只喝水不喝啤酒的,这样的鸟人,在上海会被当作是“小资”,到了北京就有望进入“小众”的阵营。小众就是小众,就不是小资,小资是时髦是
期刊
上海男人像猎人一样机智警觉,可从吸烟开始,他们渐渐把对方确认为同类……  男人大多喜欢抽烟。烟对于男人,似乎是介于零食与主食之间的物质。对于有烟瘾的人来说,一会儿不抽,嘴里就会淡出鸟来,心里也没有着落的样子。    烟对于男人也是最简便、直接、重要的社交手段。在上海某五星级酒店大堂咖啡厅,彼此不太熟的两个上海男人,商人甲问:“香烟吃伐?”商人乙说:“不会。”商人甲再建议:“等歇喝酒去?”商人乙说:
期刊
如今在上海,已经有一种通用的说法,内环里住说英语的,内环和外环之间住说普通话的,外环以外住说上海话的。  上海的房价在中国属于最贵的一档,外国人内环线,港台人中环线,上海人外环线。    上海中心城区的三环(内环,中环,外环)是城市快速干道的三个环体。由于其位置地域的多重差异,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性和人文景观。   可以说,中环是城市的骨骼,内环是血肉,外环则是发肤。中环骨骼需要做到的是疏通,继而显
期刊
上海。北京西路与铜仁路交界处,一幢浅绿色的建筑。这幢别墅最初的主人吴同文是旧上海的颜料大王,也是苏州颜料巨贾贝润生的女婿。几十年来,上海人习惯称这幢别墅为“绿房子”。  说起绿房子,不能不提及它的设计者一匈牙利籍建筑大师邬达克(L·E·HUDEC)。1918年邬达克从沙俄战俘营流亡到上海,在上海留下的经典建筑不胜枚举:大光明电影院、沐恩堂、花旗总会、海关税务司住宅和达华公寓。由他设计的国际饭店,是
期刊
刘若英唱的《一辈子孤单》让许多都市人怆然。“我想我会一直孤单,这一辈子都这么孤单,天空越蔚蓝越怕抬头看,电影越圆满就越觉得伤感,有越多的时间就越觉得不安……”  在上海的华丽外壳下,“竞争”、“压力”越来越高频率地占据人们的生活,而“人情淡漠”、“孤独感”随之成为了现代人一种蔓延着的精神病毒。我们彼此相识却又无法相知,脸上清澈如溪,内心却是深水幽潭。   随着2007年盛夏的来临,交友的盛夏,你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