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粉丝认同偶像除了认同偶像外表,还有偶像个性与人格特质,这些都可以化为粉丝自我成长的动力,在中国。粉丝跨越媒介平台寻找偶像,以网络发挥集体力量与主流媒介抗衡,改变着中国媒介环境中受众s媒介不平等的极力结构。
自2005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节目选出李宇春等超女后,粉丝成为中国学术界、媒体及企业关注的焦点。迷研究在国内学术界刚开始起步,学者从负面的批评粉丝开始研究粉丝,探索中国迷研究的意义与特色。2007年纽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媒介环境中的迷、身份认同和社区》一书中,对全球迷研究全貌作了一份详尽的调研,但对中国学者发出的问卷没有得到回应,该书编者特别指出该书没有囊括中国迷研究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中国迷文化特色表现出后现代社会的特征,媒介景观变迁,受众身份随之改变,受众不再是受众,受众是用户、内容生产者、创造者、表演和观看者、阅听人,受众是我们自己。迷不再是迷,偶像不再是偶像,迷和偶像成为想象的家人,迷在观看表演中建立认同,投射自我于偶像身上,网络成为美好的家园。媒介不再是媒介,如同学者麦克卢汉所说,媒介是人的延伸,人在延伸中留恋自己的影像,陶醉不已。
学者麦克卢汉早在1964年提出“媒介即信息”时,探讨了“自恋”这个概念。他认为所有的媒介均具有一种真正自恋典型,新科技让我们觉得身体正在延伸,让我们在媒介影像中看见自己,我们喜欢延伸自我,陶醉不已。他说,“媒介对个人与社会所产生的结果,带来我们自身的延伸,也就是说,媒介可以使得我们的身体再延伸,媒介作为一种新的技艺,进入我们的事务当中,造成影响”。
在媒介无所不在的环境中,人们以媒介科技展现自我,既观看又被看,我们身在一个表演社会中,这是90年代受众研究学者亚伯克朗比与朗·贺斯特在《受众》(Audience)一书中提出的研究方式——“观看与表演”范式。媒介影像大量进入日常生活,人人直接间接成为受众,人们将自己呈现在他人面前,也同时想象他人如何看待自己。这个研究范式的重要性在于消费的意义是为了凸显自我,消费者以消费凸显自我主体性。就学术意义来说,这个范式深入探讨了受众主动媒介使用行为,以及消费者自我形象的搜寻与建构。
“观看与表演”范式提出了“自恋”的概念。亚伯克朗比与朗·贺斯特认为,“自恋”存在于人的内心深处,在现代社会中,人人关注自己在他人面前的形象。我们不断地在他人或自己想象的观众面前表演自我,留恋自我的影像。自恋其实是本能,自古就有。自恋的想象是整体社会的特质,而非特定的人格型态。在媒介无所不在的环境中,媒介全面进入人们的生活中,我们喜欢在媒介中看见自己,我们迷恋自拍,不断上载自己的照片,书写自己的心情。媒介的影像再创造,给我们带来无限想象,我们观看自己,也想象他人如何看我们。
拍照让人类感官在媒介无所不在的环境中延伸,人们在媒介影像中看见自己,感到自己身体形象不断延伸而陶醉不已,这样的媒介消费行为是愉悦的,人们看见自己,陶醉于自己的影像中,得到满足。粉丝在追星过程中寻找自我,我迷故我在,我们以拍照肯定自我的存在,我拍故我在。微博出现后,迅速成为粘度最高人气最高的网络新宠,在微博上,在人们絮絮叨叨的留言与照片中,我们发现这些日常生活的痕迹无非是肯定我们存在的证据。我拍故我在、我写故我在、我微博故我在,同样地,我在故我写、我在故我微博、我在故我迷。
《媒介环境中的迷,身份认同和社区》一书将欧美迷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迷是美丽的”(Fans are beautiful);第二阶段是“迷群如同社会,有阶层的,以文化资本分别”;第三阶段是“后现代社会的迷”。学者在第一阶段中发现传统大众传播时代中迷的主体性,庆贺被动的受众中有一群主动的迷,因此迷是美丽的。第二阶段中发现迷社区如同社会,但以不同的方式区分阶层。最后在这个世纪中,迷研究进入第三阶段,迷研究的意义在于探索人性的非理性层面,特别是后现代社会中许多无法以理性分析的现象,例如赞成或反对千细胞复制的问题。
可以说,中国迷研究仍处于迷研究第一阶段,迷是美丽的。主动的粉丝跨越媒介平台寻找偶像,以网络发挥集体力量与主流媒介抗衡,改变中国媒介环境中受众与媒介不平等的权力结构。因此学者庆贺主动的迷挑战媒介机构高高在上的权力不平等结构,积极以学术理论为粉丝正名。
再从粉丝商机的视角看当前娱乐界现象,2010年娱乐界关注的话题是阔别六年复出的王菲演唱会,粉丝与王菲在绚丽的舞台效果中一起合唱一首首王菲的经典情歌。媒体评论没有亮点,中规中矩,但是票房亮丽,不愧是天后复出。王菲成长于过去传统的唱片业环境,但是面对媒介无所不在的今天,她选择了最传统的演唱会方式与粉丝见面。江山代有新媒介出现,但是演唱会历久不衰,永远是偶像与粉丝的最佳沟通渠道,最直接、最有效、最获利。
王菲演唱会,粉丝是主角,王菲与绚丽的舞台都是背景,为粉丝搭建了一个怀旧的舞台。粉丝在一首首熟悉的老歌旋律中,找到了当时的自己,回到了美好的时代,那个时代没有微博没有房贷压力,只有青春美好的自己。
欧美迷研学者指出,追星是自我探索的过程,粉丝在偶像身上投射自我,追星其实是追寻理想中的自我,追寻理想的伴侣或朋友。粉丝在偶像身上看见自己向往的特质,偶像更伴随着粉丝成长,许多偶像例如杰克逊或罗大佑已经是一代人共同的记忆。
粉丝在偶像身上看到自己,还有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古今中外皆然。李宇春的粉丝玉米说:“玉米之所以是玉米,因为他们从春春身上看到了自己,老人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年轻人看到了自己的梦想,小孩看到了未来的目标。”穿着奇装异服的歌手Lady Gaga在她的微博上刊出粉丝写给她的留言:“我就是你,你就是我,我在呼吸着你。”
偶像与粉丝不但是一体两面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双方正面循环,互相增强力量。追星,是偶像与粉丝“互相增强力量的过程”(a mumally-empowering proce8s),在这个过程中双方合作互补,互相增强力量。粉丝在偶像身上看见正面的人生,看见希望,找到寄托,从偶像身上获得力量。粉丝认同偶像除了认同偶像外表,还有偶像个性与人格特质,这些都可以化为粉丝自我成长的动力。对于青少年来说,偶像更成为他们脱离家庭,初入社会的学习对象与理想目标。
过去的学术研究关心粉丝如何从偶像身上获得力量,事实上,今天偶像更从粉丝身上获得力量。传统媒介失去舞台,网络社区还有直接面对观众的真人秀成为吸引眼球新途径。真人秀崛起的偶像来自民间,靠着大众的喜爱而麻雀变凤凰,飞上枝头。因此新兴偶像更关注粉丝,是粉丝成就了今天的偶像。在媒介无所不在的新 环境中,偶像与粉丝关系更密切,更加互相增强力量,促进正面循环。
笔者的《粉丝力量大》一书,从粉丝的行为模式,从微博、演唱会及真人秀角度,分析粉丝带来的营销方式。无论媒介如何改变,粉丝要亲眼见到偶像,印证偶像的真实的需求不变,因此演唱会、见面会、签售会永远是偶像与粉丝直接见面的最佳渠道,这个独特的体验无法替代。就像球赛、还有近年来红火的小剧场演出,都提供了独一无二的现场体验。于是最传统的演唱会,还有随时随地可以找到偶像的微博,成为粉丝与偶像交流最佳平台。
媒介无所不在的今天,特殊营销方式异军突起,成功抓住眼球。演唱会、微博还有真人秀节目,成功运用粉丝的特质,挖掘粉丝内心的欲望,成就了粉丝这门好生意。因此,复出的王菲,利用粉丝与微博,让粉丝成为事件主角,成功运作了市场与话题。
然而我们更应关注的是,粉丝主体性挑战主流媒介机构与企业,改变中国媒介景观。在今天媒介无所不在的环境中,受众身份变迁,从被动的沙发上的土豆变成主动寻找偶像的粉丝,改变了媒介与受众间不平等的权力结构。过去高高在上的主流媒体必须聆听受众的需求。消费者以网络发挥集体力量展现主导权,以入迷或恶搞的方式表现对媒介内容的好恶,以各种手段向主流媒体发声。
但是在学者庆贺消费者展现主体性的同时,我们必须了解到,如同传媒学者费斯克(John Fiske)提出的,人们可以用“打游击方式”来对抗主流文化,人们可以将牛仔裤上加上破洞,显示自我主体性,但毕竟恶搞的打游击方式是弱者对抗强者的手段,牛仔裤还是企业产品。强势媒体与大型企业创造了偶像与品牌,粉丝可以决定偶像与品牌价值,但媒介内容还是由媒体与企业创造,消费者主导空间毕竟有限。孙悟空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粉丝有了网络,就像孙悟空有了筋斗云,可以日行千里,但最终还是出不了如来佛手掌心。消费者终究还在媒介机构与企业的操控中。
新媒介出现,但是只有“为我所用”、“以我为核心”的媒介得以生存。在今日媒介无所不在的社会中,消费者主体性得到空前的释放,以粉丝最有代表性。粉丝在追星过程中探索自我,以集体的力量凸显主体性,改变中国媒介景观。中国迷研究在全球语境中,由于网络的普及而发展迅速,哈韩哈日哈台皆有,与世界同步,真人秀更成为造星机器,大量制造粉丝。中国迷研究展现多元的后现代特色,成为传播学、营销学还有社会学等各学科共同关注的焦点。
自2005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节目选出李宇春等超女后,粉丝成为中国学术界、媒体及企业关注的焦点。迷研究在国内学术界刚开始起步,学者从负面的批评粉丝开始研究粉丝,探索中国迷研究的意义与特色。2007年纽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媒介环境中的迷、身份认同和社区》一书中,对全球迷研究全貌作了一份详尽的调研,但对中国学者发出的问卷没有得到回应,该书编者特别指出该书没有囊括中国迷研究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中国迷文化特色表现出后现代社会的特征,媒介景观变迁,受众身份随之改变,受众不再是受众,受众是用户、内容生产者、创造者、表演和观看者、阅听人,受众是我们自己。迷不再是迷,偶像不再是偶像,迷和偶像成为想象的家人,迷在观看表演中建立认同,投射自我于偶像身上,网络成为美好的家园。媒介不再是媒介,如同学者麦克卢汉所说,媒介是人的延伸,人在延伸中留恋自己的影像,陶醉不已。
学者麦克卢汉早在1964年提出“媒介即信息”时,探讨了“自恋”这个概念。他认为所有的媒介均具有一种真正自恋典型,新科技让我们觉得身体正在延伸,让我们在媒介影像中看见自己,我们喜欢延伸自我,陶醉不已。他说,“媒介对个人与社会所产生的结果,带来我们自身的延伸,也就是说,媒介可以使得我们的身体再延伸,媒介作为一种新的技艺,进入我们的事务当中,造成影响”。
在媒介无所不在的环境中,人们以媒介科技展现自我,既观看又被看,我们身在一个表演社会中,这是90年代受众研究学者亚伯克朗比与朗·贺斯特在《受众》(Audience)一书中提出的研究方式——“观看与表演”范式。媒介影像大量进入日常生活,人人直接间接成为受众,人们将自己呈现在他人面前,也同时想象他人如何看待自己。这个研究范式的重要性在于消费的意义是为了凸显自我,消费者以消费凸显自我主体性。就学术意义来说,这个范式深入探讨了受众主动媒介使用行为,以及消费者自我形象的搜寻与建构。
“观看与表演”范式提出了“自恋”的概念。亚伯克朗比与朗·贺斯特认为,“自恋”存在于人的内心深处,在现代社会中,人人关注自己在他人面前的形象。我们不断地在他人或自己想象的观众面前表演自我,留恋自我的影像。自恋其实是本能,自古就有。自恋的想象是整体社会的特质,而非特定的人格型态。在媒介无所不在的环境中,媒介全面进入人们的生活中,我们喜欢在媒介中看见自己,我们迷恋自拍,不断上载自己的照片,书写自己的心情。媒介的影像再创造,给我们带来无限想象,我们观看自己,也想象他人如何看我们。
拍照让人类感官在媒介无所不在的环境中延伸,人们在媒介影像中看见自己,感到自己身体形象不断延伸而陶醉不已,这样的媒介消费行为是愉悦的,人们看见自己,陶醉于自己的影像中,得到满足。粉丝在追星过程中寻找自我,我迷故我在,我们以拍照肯定自我的存在,我拍故我在。微博出现后,迅速成为粘度最高人气最高的网络新宠,在微博上,在人们絮絮叨叨的留言与照片中,我们发现这些日常生活的痕迹无非是肯定我们存在的证据。我拍故我在、我写故我在、我微博故我在,同样地,我在故我写、我在故我微博、我在故我迷。
《媒介环境中的迷,身份认同和社区》一书将欧美迷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迷是美丽的”(Fans are beautiful);第二阶段是“迷群如同社会,有阶层的,以文化资本分别”;第三阶段是“后现代社会的迷”。学者在第一阶段中发现传统大众传播时代中迷的主体性,庆贺被动的受众中有一群主动的迷,因此迷是美丽的。第二阶段中发现迷社区如同社会,但以不同的方式区分阶层。最后在这个世纪中,迷研究进入第三阶段,迷研究的意义在于探索人性的非理性层面,特别是后现代社会中许多无法以理性分析的现象,例如赞成或反对千细胞复制的问题。
可以说,中国迷研究仍处于迷研究第一阶段,迷是美丽的。主动的粉丝跨越媒介平台寻找偶像,以网络发挥集体力量与主流媒介抗衡,改变中国媒介环境中受众与媒介不平等的权力结构。因此学者庆贺主动的迷挑战媒介机构高高在上的权力不平等结构,积极以学术理论为粉丝正名。
再从粉丝商机的视角看当前娱乐界现象,2010年娱乐界关注的话题是阔别六年复出的王菲演唱会,粉丝与王菲在绚丽的舞台效果中一起合唱一首首王菲的经典情歌。媒体评论没有亮点,中规中矩,但是票房亮丽,不愧是天后复出。王菲成长于过去传统的唱片业环境,但是面对媒介无所不在的今天,她选择了最传统的演唱会方式与粉丝见面。江山代有新媒介出现,但是演唱会历久不衰,永远是偶像与粉丝的最佳沟通渠道,最直接、最有效、最获利。
王菲演唱会,粉丝是主角,王菲与绚丽的舞台都是背景,为粉丝搭建了一个怀旧的舞台。粉丝在一首首熟悉的老歌旋律中,找到了当时的自己,回到了美好的时代,那个时代没有微博没有房贷压力,只有青春美好的自己。
欧美迷研学者指出,追星是自我探索的过程,粉丝在偶像身上投射自我,追星其实是追寻理想中的自我,追寻理想的伴侣或朋友。粉丝在偶像身上看见自己向往的特质,偶像更伴随着粉丝成长,许多偶像例如杰克逊或罗大佑已经是一代人共同的记忆。
粉丝在偶像身上看到自己,还有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古今中外皆然。李宇春的粉丝玉米说:“玉米之所以是玉米,因为他们从春春身上看到了自己,老人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年轻人看到了自己的梦想,小孩看到了未来的目标。”穿着奇装异服的歌手Lady Gaga在她的微博上刊出粉丝写给她的留言:“我就是你,你就是我,我在呼吸着你。”
偶像与粉丝不但是一体两面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双方正面循环,互相增强力量。追星,是偶像与粉丝“互相增强力量的过程”(a mumally-empowering proce8s),在这个过程中双方合作互补,互相增强力量。粉丝在偶像身上看见正面的人生,看见希望,找到寄托,从偶像身上获得力量。粉丝认同偶像除了认同偶像外表,还有偶像个性与人格特质,这些都可以化为粉丝自我成长的动力。对于青少年来说,偶像更成为他们脱离家庭,初入社会的学习对象与理想目标。
过去的学术研究关心粉丝如何从偶像身上获得力量,事实上,今天偶像更从粉丝身上获得力量。传统媒介失去舞台,网络社区还有直接面对观众的真人秀成为吸引眼球新途径。真人秀崛起的偶像来自民间,靠着大众的喜爱而麻雀变凤凰,飞上枝头。因此新兴偶像更关注粉丝,是粉丝成就了今天的偶像。在媒介无所不在的新 环境中,偶像与粉丝关系更密切,更加互相增强力量,促进正面循环。
笔者的《粉丝力量大》一书,从粉丝的行为模式,从微博、演唱会及真人秀角度,分析粉丝带来的营销方式。无论媒介如何改变,粉丝要亲眼见到偶像,印证偶像的真实的需求不变,因此演唱会、见面会、签售会永远是偶像与粉丝直接见面的最佳渠道,这个独特的体验无法替代。就像球赛、还有近年来红火的小剧场演出,都提供了独一无二的现场体验。于是最传统的演唱会,还有随时随地可以找到偶像的微博,成为粉丝与偶像交流最佳平台。
媒介无所不在的今天,特殊营销方式异军突起,成功抓住眼球。演唱会、微博还有真人秀节目,成功运用粉丝的特质,挖掘粉丝内心的欲望,成就了粉丝这门好生意。因此,复出的王菲,利用粉丝与微博,让粉丝成为事件主角,成功运作了市场与话题。
然而我们更应关注的是,粉丝主体性挑战主流媒介机构与企业,改变中国媒介景观。在今天媒介无所不在的环境中,受众身份变迁,从被动的沙发上的土豆变成主动寻找偶像的粉丝,改变了媒介与受众间不平等的权力结构。过去高高在上的主流媒体必须聆听受众的需求。消费者以网络发挥集体力量展现主导权,以入迷或恶搞的方式表现对媒介内容的好恶,以各种手段向主流媒体发声。
但是在学者庆贺消费者展现主体性的同时,我们必须了解到,如同传媒学者费斯克(John Fiske)提出的,人们可以用“打游击方式”来对抗主流文化,人们可以将牛仔裤上加上破洞,显示自我主体性,但毕竟恶搞的打游击方式是弱者对抗强者的手段,牛仔裤还是企业产品。强势媒体与大型企业创造了偶像与品牌,粉丝可以决定偶像与品牌价值,但媒介内容还是由媒体与企业创造,消费者主导空间毕竟有限。孙悟空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粉丝有了网络,就像孙悟空有了筋斗云,可以日行千里,但最终还是出不了如来佛手掌心。消费者终究还在媒介机构与企业的操控中。
新媒介出现,但是只有“为我所用”、“以我为核心”的媒介得以生存。在今日媒介无所不在的社会中,消费者主体性得到空前的释放,以粉丝最有代表性。粉丝在追星过程中探索自我,以集体的力量凸显主体性,改变中国媒介景观。中国迷研究在全球语境中,由于网络的普及而发展迅速,哈韩哈日哈台皆有,与世界同步,真人秀更成为造星机器,大量制造粉丝。中国迷研究展现多元的后现代特色,成为传播学、营销学还有社会学等各学科共同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