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迷故我在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qp1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粉丝认同偶像除了认同偶像外表,还有偶像个性与人格特质,这些都可以化为粉丝自我成长的动力,在中国。粉丝跨越媒介平台寻找偶像,以网络发挥集体力量与主流媒介抗衡,改变着中国媒介环境中受众s媒介不平等的极力结构。
  
  自2005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节目选出李宇春等超女后,粉丝成为中国学术界、媒体及企业关注的焦点。迷研究在国内学术界刚开始起步,学者从负面的批评粉丝开始研究粉丝,探索中国迷研究的意义与特色。2007年纽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媒介环境中的迷、身份认同和社区》一书中,对全球迷研究全貌作了一份详尽的调研,但对中国学者发出的问卷没有得到回应,该书编者特别指出该书没有囊括中国迷研究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中国迷文化特色表现出后现代社会的特征,媒介景观变迁,受众身份随之改变,受众不再是受众,受众是用户、内容生产者、创造者、表演和观看者、阅听人,受众是我们自己。迷不再是迷,偶像不再是偶像,迷和偶像成为想象的家人,迷在观看表演中建立认同,投射自我于偶像身上,网络成为美好的家园。媒介不再是媒介,如同学者麦克卢汉所说,媒介是人的延伸,人在延伸中留恋自己的影像,陶醉不已。
  学者麦克卢汉早在1964年提出“媒介即信息”时,探讨了“自恋”这个概念。他认为所有的媒介均具有一种真正自恋典型,新科技让我们觉得身体正在延伸,让我们在媒介影像中看见自己,我们喜欢延伸自我,陶醉不已。他说,“媒介对个人与社会所产生的结果,带来我们自身的延伸,也就是说,媒介可以使得我们的身体再延伸,媒介作为一种新的技艺,进入我们的事务当中,造成影响”。
  在媒介无所不在的环境中,人们以媒介科技展现自我,既观看又被看,我们身在一个表演社会中,这是90年代受众研究学者亚伯克朗比与朗·贺斯特在《受众》(Audience)一书中提出的研究方式——“观看与表演”范式。媒介影像大量进入日常生活,人人直接间接成为受众,人们将自己呈现在他人面前,也同时想象他人如何看待自己。这个研究范式的重要性在于消费的意义是为了凸显自我,消费者以消费凸显自我主体性。就学术意义来说,这个范式深入探讨了受众主动媒介使用行为,以及消费者自我形象的搜寻与建构。
  “观看与表演”范式提出了“自恋”的概念。亚伯克朗比与朗·贺斯特认为,“自恋”存在于人的内心深处,在现代社会中,人人关注自己在他人面前的形象。我们不断地在他人或自己想象的观众面前表演自我,留恋自我的影像。自恋其实是本能,自古就有。自恋的想象是整体社会的特质,而非特定的人格型态。在媒介无所不在的环境中,媒介全面进入人们的生活中,我们喜欢在媒介中看见自己,我们迷恋自拍,不断上载自己的照片,书写自己的心情。媒介的影像再创造,给我们带来无限想象,我们观看自己,也想象他人如何看我们。
  拍照让人类感官在媒介无所不在的环境中延伸,人们在媒介影像中看见自己,感到自己身体形象不断延伸而陶醉不已,这样的媒介消费行为是愉悦的,人们看见自己,陶醉于自己的影像中,得到满足。粉丝在追星过程中寻找自我,我迷故我在,我们以拍照肯定自我的存在,我拍故我在。微博出现后,迅速成为粘度最高人气最高的网络新宠,在微博上,在人们絮絮叨叨的留言与照片中,我们发现这些日常生活的痕迹无非是肯定我们存在的证据。我拍故我在、我写故我在、我微博故我在,同样地,我在故我写、我在故我微博、我在故我迷。
  《媒介环境中的迷,身份认同和社区》一书将欧美迷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迷是美丽的”(Fans are beautiful);第二阶段是“迷群如同社会,有阶层的,以文化资本分别”;第三阶段是“后现代社会的迷”。学者在第一阶段中发现传统大众传播时代中迷的主体性,庆贺被动的受众中有一群主动的迷,因此迷是美丽的。第二阶段中发现迷社区如同社会,但以不同的方式区分阶层。最后在这个世纪中,迷研究进入第三阶段,迷研究的意义在于探索人性的非理性层面,特别是后现代社会中许多无法以理性分析的现象,例如赞成或反对千细胞复制的问题。
  可以说,中国迷研究仍处于迷研究第一阶段,迷是美丽的。主动的粉丝跨越媒介平台寻找偶像,以网络发挥集体力量与主流媒介抗衡,改变中国媒介环境中受众与媒介不平等的权力结构。因此学者庆贺主动的迷挑战媒介机构高高在上的权力不平等结构,积极以学术理论为粉丝正名。
  再从粉丝商机的视角看当前娱乐界现象,2010年娱乐界关注的话题是阔别六年复出的王菲演唱会,粉丝与王菲在绚丽的舞台效果中一起合唱一首首王菲的经典情歌。媒体评论没有亮点,中规中矩,但是票房亮丽,不愧是天后复出。王菲成长于过去传统的唱片业环境,但是面对媒介无所不在的今天,她选择了最传统的演唱会方式与粉丝见面。江山代有新媒介出现,但是演唱会历久不衰,永远是偶像与粉丝的最佳沟通渠道,最直接、最有效、最获利。
  王菲演唱会,粉丝是主角,王菲与绚丽的舞台都是背景,为粉丝搭建了一个怀旧的舞台。粉丝在一首首熟悉的老歌旋律中,找到了当时的自己,回到了美好的时代,那个时代没有微博没有房贷压力,只有青春美好的自己。
  欧美迷研学者指出,追星是自我探索的过程,粉丝在偶像身上投射自我,追星其实是追寻理想中的自我,追寻理想的伴侣或朋友。粉丝在偶像身上看见自己向往的特质,偶像更伴随着粉丝成长,许多偶像例如杰克逊或罗大佑已经是一代人共同的记忆。
  粉丝在偶像身上看到自己,还有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古今中外皆然。李宇春的粉丝玉米说:“玉米之所以是玉米,因为他们从春春身上看到了自己,老人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年轻人看到了自己的梦想,小孩看到了未来的目标。”穿着奇装异服的歌手Lady Gaga在她的微博上刊出粉丝写给她的留言:“我就是你,你就是我,我在呼吸着你。”
  偶像与粉丝不但是一体两面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双方正面循环,互相增强力量。追星,是偶像与粉丝“互相增强力量的过程”(a mumally-empowering proce8s),在这个过程中双方合作互补,互相增强力量。粉丝在偶像身上看见正面的人生,看见希望,找到寄托,从偶像身上获得力量。粉丝认同偶像除了认同偶像外表,还有偶像个性与人格特质,这些都可以化为粉丝自我成长的动力。对于青少年来说,偶像更成为他们脱离家庭,初入社会的学习对象与理想目标。
  过去的学术研究关心粉丝如何从偶像身上获得力量,事实上,今天偶像更从粉丝身上获得力量。传统媒介失去舞台,网络社区还有直接面对观众的真人秀成为吸引眼球新途径。真人秀崛起的偶像来自民间,靠着大众的喜爱而麻雀变凤凰,飞上枝头。因此新兴偶像更关注粉丝,是粉丝成就了今天的偶像。在媒介无所不在的新 环境中,偶像与粉丝关系更密切,更加互相增强力量,促进正面循环。
  笔者的《粉丝力量大》一书,从粉丝的行为模式,从微博、演唱会及真人秀角度,分析粉丝带来的营销方式。无论媒介如何改变,粉丝要亲眼见到偶像,印证偶像的真实的需求不变,因此演唱会、见面会、签售会永远是偶像与粉丝直接见面的最佳渠道,这个独特的体验无法替代。就像球赛、还有近年来红火的小剧场演出,都提供了独一无二的现场体验。于是最传统的演唱会,还有随时随地可以找到偶像的微博,成为粉丝与偶像交流最佳平台。
  媒介无所不在的今天,特殊营销方式异军突起,成功抓住眼球。演唱会、微博还有真人秀节目,成功运用粉丝的特质,挖掘粉丝内心的欲望,成就了粉丝这门好生意。因此,复出的王菲,利用粉丝与微博,让粉丝成为事件主角,成功运作了市场与话题。
  然而我们更应关注的是,粉丝主体性挑战主流媒介机构与企业,改变中国媒介景观。在今天媒介无所不在的环境中,受众身份变迁,从被动的沙发上的土豆变成主动寻找偶像的粉丝,改变了媒介与受众间不平等的权力结构。过去高高在上的主流媒体必须聆听受众的需求。消费者以网络发挥集体力量展现主导权,以入迷或恶搞的方式表现对媒介内容的好恶,以各种手段向主流媒体发声。
  但是在学者庆贺消费者展现主体性的同时,我们必须了解到,如同传媒学者费斯克(John Fiske)提出的,人们可以用“打游击方式”来对抗主流文化,人们可以将牛仔裤上加上破洞,显示自我主体性,但毕竟恶搞的打游击方式是弱者对抗强者的手段,牛仔裤还是企业产品。强势媒体与大型企业创造了偶像与品牌,粉丝可以决定偶像与品牌价值,但媒介内容还是由媒体与企业创造,消费者主导空间毕竟有限。孙悟空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粉丝有了网络,就像孙悟空有了筋斗云,可以日行千里,但最终还是出不了如来佛手掌心。消费者终究还在媒介机构与企业的操控中。
  新媒介出现,但是只有“为我所用”、“以我为核心”的媒介得以生存。在今日媒介无所不在的社会中,消费者主体性得到空前的释放,以粉丝最有代表性。粉丝在追星过程中探索自我,以集体的力量凸显主体性,改变中国媒介景观。中国迷研究在全球语境中,由于网络的普及而发展迅速,哈韩哈日哈台皆有,与世界同步,真人秀更成为造星机器,大量制造粉丝。中国迷研究展现多元的后现代特色,成为传播学、营销学还有社会学等各学科共同关注的焦点。
其他文献
所谓秩序,只是一种人为的设定,一旦秩序无法保障公共空间的合理分配,甚至成为异见流通的阻碍时,它将被轻易地摒弃。堵车所提供的混乱景观以极端的方式吁求着从不同立场、不同角度观看共同世界的权利。    都市风景线  刘呐鸥著,上海水沫书店,1930    今天被文化研究学者所津津乐道的许多都市文化现象,早在20世纪30年代的海派小说中就得到了淋漓的彰显。刘呐鸥的《都市风景线》集中描写了纷繁怪异的城市景观
期刊
该书正是以文化为大背景,以“长安文化”为依托,从文学的纵深探讨研究《史记》的文学价值,开拓出《史记》研究更深的层面,从而使人们由《史记》反观中国文学的发生发展。    《史记》与中国文学  张新科著, 商务印书馆,2010    《史记》作为第一部集中华文化之大成的百科全书式的伟大典籍,其思想意义、历史价值及文学成就始终为历代学人关注,史记学也与“诗经学”、“红学”一样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史记》
期刊
中国知识界在五四后的分化是明显的。当时,“问题与主义”之争已经开始;中国启蒙思想界关于中国前途的看法也随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关注“问题”的以胡适为代表的自由知识分子希望从罗素身上看到他对实业教育等实际问题的看法;而主张以“主义”去解决中国问题的左翼知识分子则更多地希望在罗素身上找到对“社会主义”的共鸣。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可能都在有意无意中忘记或忽略了罗素作为一个哲学家的身份,忘记或忽略了罗素身上
期刊
洛维特认为德国的思想路径最终是选择了黑格尔的历史哲学而屏蔽了歌德的“自然观”,从而导致了尼采所面临的虚无主义问题的出现。在基督教神学中,世界历史就是有关末日审判的救赎历史,充满着目的论意味,而由此可推断,近代的历史主义就是基督教历史神学的一个世俗化的过程。    从黑格尔到尼采:19世纪思维中的革命性决裂,洛维特著,李秋零译,三联书店,2006   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历史哲学的神学前提,洛维特著
期刊
纵览目前国内大部分研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博士论文或专著,主要采用的是行为和制度视角。笔者认为把行为和制度视角结合,把协作性公共理论可作为研究区域政府管理的新视角综合论述,也许视野更广泛,更有说服力。    协作性公共管理:地方政府新战略  [美]罗伯特·阿格拉诺夫、迈克尔·麦圭尔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组织网络时代的来临,给管理者带来跨界相互依赖的挑战。公共职能再也不是区域政府的唯一领
期刊
在教育大众化、民主化时代,通识教育的核心目的是如何在大学中构建一个“真正的教育—文明基础”,让这个民族的优秀青年们不至于被教育与学术的技术化分工与实利性诉求搞得六神无主,陷入“要么沉默绝望,要么激进好斗”(沃格林语)的异化状态。    一、“政治自觉”与“文明自觉”  在“奋不顾身的现代化”观念(刘小枫语)指导下,我国的大学教育几近于变成职业教育,大学教育的品质已名存实亡。这不仅是中国大学面临的灾
期刊
“规范宪法学”强调法律结构内的规则网络编织,“政治宪法学”却心醉于超越法律的主权权威维护;前者更多的属于法理学/法哲学,后者更多的属于法律教义学/解释学。他们的歧异在于理论重点的不同,无关学术根本旨趣。    制宪权与根本法,陈端洪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  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规范宪法学的一种前言,林来梵著,法律出版社,2001      如果提前为中国法学研究撰写年度报告,“政治宪法学”
期刊
粉丝之所以有力量,并且“力量大”,正是因为他们的消费模式已经成为当代媒介娱乐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和网络新经济的生财之道。    近年来,一些论述粉丝文化和粉丝身份的著作相继问世。如王铮的《同人的世界》(2008)梳理、总结了同人创作(即粉丝根据原作或原型进行的二次创作)的特点和网络同人社群的运作方式。岳晓东的《我是你的粉丝》(2007)和郑欣的《平民偶像崇拜》(2008)则分析了明星/名人粉丝的社会
期刊
韦伯对俄国不久的将来的前途是悲观的。他在文章中赞赏地方分权主义、立宪主义的自由主义派,但也指出,要真正在俄国建立民主体制非常困难。尚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存在经济结构、民族分裂等很多社会政治问题。  戈登·威尔斯(Gordon C.wells)、彼得·巴赫(Peter Baehr)编译的马克斯·韦伯的专题论文集《论俄国革命》(The Russian Revolution,1995)中文版今年问世。该
期刊
在纳博科关看来。那个在1836-1842车间写了《钦誉大臣》、《死魂灵》和《外套》的果戈理是个了不起的艺术家,而那个最后十年误入歧途、江郎才尽的果戈理则是一个“假冒的布道士”。    《尼古拉·果戈理》——听上去像是一本传记。事实上,它是文学家纳博科夫怀着对果戈理的满腔爱意表演的一场“文学批评变形记”。透过纳博科夫的眼睛的曲面,我们看到了一个迥异于文学史教科书和我们自己的阅读经验的果戈理:一位非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