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树林和鲜花密语

来源 :骏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lingyu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大片白桦林,出现了。这是一群高大的植物,用美丽来形容也许并不过分。人们漫步其中,抚摸,仰望,赞叹,流连……植物和大地,芬芳的气息一时洗去世俗的尘埃。
   其中,有两个瞬间感动了我。
   记得很清楚,鲍尔吉·原野在一棵倒下的古树前停下来。一路上,他有时幽默,有时沉默,像是有用不完的智慧。人們都兴冲冲走进林子。应该就是在这片白桦林前,那棵被当作标本的大树横卧在路边。他落在了后面,停下了。他是抚住了它,还是做了什么动作?但他极专注,在一棵树前,他就像是有许多悲悯和暗喻。另一个举动让我多少有些吃惊。在进入白桦林之前,他弯下腰,脱了鞋。继而,他光着脚缓步入林间。他步子轻缓,像是怕惊扰林中的仙人和一棵还未醒来的树木。同样专注,像是寻找,像是感受,又像是默念什么。那时,他剃了光头,细看上去起了一些大小红包。火大,还是什么原因没有人问。
   除此观察,我还在想他提的一个问题:这秋天……白桦树叶子——也黄吗?
   另外一个瞬间:在林中,一位诗人不知何时站在了白桦林里的远处。他不知缘由地静立着,稍后,才发现在他的前面有一大朵鲜花。在一朵粉白的芍药前,那位稍显柔弱的诗人站住,丝毫没有移开半步的意思。那朵花看上去是极惊艳的。放眼四望,再也寻不见那样的花。在一片大白桦树林中,一位突然消失又突然出现的诗人,与一朵绽放的芍药相遇了。
   诗人和芬芳从来都是特殊的品类,没有人会打扰一位诗人与一朵花的密语交谈。
   后来,我们又登高望远。
   我们看到了绵延阔大的湿地,水草氤氲,诗意弥漫,湿润的大地似雾似霭在远处朦胧。湿地,先是作为风景,然后作为感动的元素都铺浸入了人们的心里——是的,大美额尔古纳。
   确实,那年秋天,我认真观察了一片落叶纷飞。
其他文献
临河,祖国北疆边境线上的一个村落。隔着那条大河可以看到对岸的土地,那里属于另一个国度——俄罗斯。那条河流就是著名的额尔古纳河。  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的临河。  每天天一亮,村庄东北角上的一座木刻楞房子就会升起袅袅炊烟。这座木刻楞房子是在母亲的指导下,由父亲亲自搭建的,具有俄式特色的住宅。森林里林木充裕,取材方便。另外,它还具有冬暖夏凉、抵抗冻害的能力。高寒地区,春夏短暂,所谓盛夏的温升也
期刊
诗意家乡  新西兰瑰丽的夜晚在特卡波,这里有最美的夜空,璀璨的风景;北美大陆生灵的乐园在黄石,这里有最峻的巉岩。这些壮美的风景在哪里?只是在梦中,在天涯一角,在我未来的行程上。  群星挂上树捎,皓月嵌在天幕,森林在空悠的梦中絮语,溪流在虔敬的心中涌流。我摸索着脚下的泥沙,这是大地的脊背、生命的脊梁,是我童年的摇篮,家乡特有的矿藏,稻香随风荡起,曲棍球在篝火中激越,木库莲悠扬的琴声徘徊于耳畔,与鲁日
期刊
在当代散文家中,李登建先生是一位难得的、能够不时带给读者震撼的作家。这种震撼,来自于其文字中深植的思想的体量和发现的张力。而这,正合乎我对优秀作家、作品的评判——文学写作实现的不仅是文字之间的移植和优化,更是磨搓与点燃——磨搓出火花,点燃思想和精神,砥砺德行。换言之,对于文学作品的考量,在“义理、考据、辞章”中,其价值最大的当是“义理”,“文学的功用不只在娱乐众人,它最后的目标是人类生活的平衡。文
期刊
初春,喜闻五莲青年作家葛小明喜获“人民文学·紫金之星”散文奖;入夏,他又成为张炜工作室高研班成员。作为一名90后作家,葛小明以其独特的诗意化表达从众多作家中脱颖而出,尤其在最近几年,他创作了一系列高水平散文作品,如《柞蚕》《关于那棵树》《花生的历程》《麦事》《药》《床》《姜事》《勾担》等,这些作品鲜明地体现了他的散文创作特点。  阅读葛小明的散文,最大的审美享受来自于他给予平凡生活的双重诗意的构建
期刊
就让冬风和着电话线齐鸣  来为我吟唱一首圆舞曲  花岗岩记得我的舞步  就让它拥抱、吞噬  我的舞伴  就让雪花和着电话线起舞  来为我吟唱一首圆舞曲  就让你静止的雪花  用白色的夜幕  来庇佑我的舞伴  就让寒冰和着电话线起舞  来为我吟唱一首圆舞曲  今夜周遭一切都将沉寂  只会有黑色的铁船  在冰河的中央嘶喊  就让流星和着电话线起舞  来为我吟唱一首圆舞曲  北风迷狂地与黑夜搏斗  还有
期刊
心向根河  从掠过原野的车窗望出去  除了星星点点的蛇见愁花  扑入视野的都是金色  想一下春花和不久以前的夏雨  秋霜不声不响就染白了角角落落  只能从车窗内眺望外面的精彩了  旷野上那些视线不及的阡陌呢  用心倾听那如歌的风声  表情却和山林一样丰硕  就做森林里的一棵树吧  在那条有根的河畔  注目一次  足以用一生述说  根河  曾经不止一次地设想  抵达那条被叫作根河的河流时  我是否应
期刊
老远就看见一老者在熙熙攘攘的阿里河街里缓缓地走着……  人群里,老者迈步的姿势很特别,膝盖弯得很深,抬脚落地时特别轻,像是走在松软的林地上……  这时到了十字路口,红灯亮了,老者继续低着头走,老者闯红灯了。春节前,街里车很多,还好车辆行驶得很慢,等待着老者走过十字路口。  我快快地追赶过去,过了十字路口才追上老者,走到跟前一看:“嗯,布恩叔叔。”我请了安问:“啥时候来的?”“昨天。”布恩叔叔看着我
期刊
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是个看驯鹿的地方,全国人民都跑到敖鲁古雅来看驯鹿,驯鹿见过的人比我都多。  走进一个驯鹿园,一群人围成一圈儿,弯着腰,屏息凝气,这不像是在看驯鹿,驯鹿温顺得很,根本用不着人这样小心恭顺。我以为他们发现了什么史前遗迹,或者在聆听哪位鄂温克大德开示,结果都不是,他们在围观一只松鼠。  这种黑灰色的松鼠有一个霸气的名字,叫黑魔王松鼠。松鼠站立在一截木桩上,围在它四周的人鞠躬、弯腰,神
期刊
城中之国梵蒂冈  在罗马的游览从城中之国梵蒂冈开始。这是个教皇国,世界天主教的中心。是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它位于罗马西北部的台地上,原是一片坟地,是东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大帝下令在圣彼得堡墓地兴建梵蒂冈的。现在它是个幅员仅0.44平方千米,人口仅一千多人的小国,然而也是最富有的国家。它是弹丸之国,可是它的宗教影响却是世界范围的。到目前为止,梵蒂冈与我国既无外交关系,也无宗教往来。  到罗马的第二天早上
期刊
立春  春,一个发生体,春雨如油,大地回暖,万物蠢蠢欲动。从《诗经》出发,在唐诗里蔓延,“泥暖草芽生,沙虚泉脉散。晴芳冒苔岛,宿润侵蒲岸。”葳蕤悠然,一声春的呼喊,叫醒泥土,从山麓到村庄,传遍篱落。小河中,绒绒小鸭感知到了春的抵临,雀跃,欢叫。  春,娇柔,敏感。一声惊雷,沉睡的虫子不老实了,探头探脑地钻出泥土。一场雨,草儿们已冒出了新芽,新绿嫩软。一阵风动,千丝万柳随风舞动,缭乱缤纷,缥缈如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