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策略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策略后,新的一轮教学改革已经在高中课堂掀起。本文将就选修教材的诗歌学习为例,对“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策略进行有益的探索。教学过程以整合内容为载体,以专题任务为导向,学生根据专题内容特点,在专题的相关知识和鉴赏方法的指导下,综合运用多层次探究学习方式,带着任务问题进行阅读鉴赏,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古代诗歌
  “语文学习任务群”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核心内容,把语文核心素养当作实施纲领,把学生的语文实践当作教学的主要手段,突出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钻研探究。任务群教学是以任务为驱动,摒弃传统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下探究问题、完成问题任务,调动了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从中能够得到个性化发展,让学生获取的知识和学习的方法手段更为多样化。
  作为选修课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就学习内容和课程目标而言,是对必修课程的延伸、拓展、提高和深化。《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前言明确指出该教材要重点从文学鉴赏角度,着重引导学生们阅读古诗文,让学生们按照一定的规划阅读相当数量的名篇,然后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地鉴赏探究,感受诗歌的内涵思想、语言魅力,进而充分利用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审美鉴赏,提高对古代诗文的理解和审美。如果沿用必修课程的教学模式,完全由教师主导对该教材中诗歌之部30首诗歌进行逐篇逐句串讲,这样会一定程度地降低教學质量。首先,教学时间有限不足以完成精讲的教学任务或只是蜻蜓点水式地简要分析,其次更重要的是单一机械的诗歌解读单向输出,降低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无法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还会消减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学习兴趣。
  选修课程重点在“选”字,在学生层面,是希望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需求,选择适合自己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手段,在对作品的理解和欣赏上,充分发挥自主性,以此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与创造力;在教学实施层面,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对照课程标准的18个“语文学习任务群”内涵,选择适当的“学习任务群”开展教学,并且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把学习任务作为教学导向,整合与任务内容相关的学习情境、内容、资源,一步步带动学生在运用语言的探究实践中提高语文学科素养。接下来,笔者将以《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这一部分的教学为例,探讨基于“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策略。
  一、整合教材,确立专题
  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其中一点是要遵循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规律,基于教学的目的和发展需求,整合任务教学的课程资源。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也是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依据。所以在体现语文素养的综合性、整体性上,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们可以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调整篇目顺序,重组教学内容,也可以指导学生结合自身兴趣自行组合学习篇目,定下适合自己的探究专题,真正实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诗歌之部有30首诗,编排在三个专题单元里,分别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和“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实际上,三个专题并不是完全割裂独立的,因为一首诗,既要知人论世,也要置身诗境,还要因声求气。所以,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鉴赏角度,对诗歌篇目进行灵活多样的整合重组,确立专题。或是在原有的专题上,更为细化具体地确立新的专题。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教学中,笔者仔细研究每首诗的内涵特点,预设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认知水平,重组归类诗篇,整合相同内涵的篇目,确立专题,让学生选择作为探究对象。学生在知道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后,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在事先分好的学习小组中,展开了激烈的分析讨论,有的就在笔者给出的专题中定下了探究方向,有的也创新性地开发出新的研究专题。以下分别是不同学习小组在该教材任务群中学习的专题。
  探究同一诗人的作品风格:将杜甫的《蜀相》《登岳阳楼》《旅夜书怀》《阁夜》整合出专题“沉郁顿挫——杜甫与其史诗”;将李白的《越中览古》《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整合出专题为“浪漫豪迈——李白与盛唐文化”;
  探究同一风格不同诗人:将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整合专题为“浪漫诗人——李白与李贺”;将李清照的《一剪梅》、姜夔的《扬州慢》、李煜的《虞美人》、温庭筠的《菩萨蛮》、周邦彦的《苏幕遮》整合专题为“品味婉约的表达方式”;
  探究内涵精神:将屈原的《湘夫人》、陆游的《书愤》和杜甫的《蜀相》整合专题为“古代诗歌中的爱国传统”;根据情景关系探究山水诗:将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王维《积雨辋川庄作》《归嵩山作》整合专题为“沉浸其中,情景交融”;探究相同题材内容:将杜甫的《登岳阳楼》、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整合专题为“古人登楼之感”;探究诗文的音韵情意:将杜甫的《阁夜》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放在一起,品味七言诗文语境情感;将李煜的《虞美人》和周邦彦的《苏幕遮》放在一起,体会长短句相间的节奏韵味。
  二、专题探究,完成任务
  在学生选好探究专题后,教师要围绕着核心素养,设置不同类型的任务,在每个任务中要有机融入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教师要提出专题学习目标,做好问题设计,提供有助于问题解决的诗歌鉴赏策略指导,组织学生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讨论与交流。我在本阶段教学实施中,根据专题目标和学生的发展需要,创设了能够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广泛讨论的学习问题任务。如,在探究专题“古代诗歌中的爱国传统”中,设置了以下任务:
  我国古代理论家说过,“文如其人”“诗品出于人品”,屈原的《湘夫人》、陆游的《书愤》和杜甫的《蜀相》便是典型的例证。请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探究这些诗中的爱国情感。   在这项任务里,学生要解决两个问题.。首先,学生要了解什么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鉴赏方式。这可以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第一单元的“赏析指导”,在“赏析指导”中,详细介绍了“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有关知识和赏析方法。然后,让学生运用这种赏析方法去完成探究诗中爱国主题的任务,并且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古代诗歌中一脉相承的爱国传统。
  笔者根据每个专题作品的特点,从诗歌的语言运用、构思特点、形象特征、意蕴情感等角度设置学习任务,通过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获得审美体验。有了具体任务,就要组织学生进行解决问题的学习实践活动。这里分了三个层面:第一层面,让学生进行个性化鉴赏。要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品读专题诗歌,形成自己的独特认识。要引导学生基于专题情境,根据预设的专题任务问题进行研读,让学生个性化、创造性地学习;第二层面,组织学习小组进行合作探究鉴赏活动。在学生个性化鉴赏体验后,鼓励学生积极抒发的自己体悟和见解,分享自己对诗歌的阅读感悟,阐释自己对任务问题的理解。在小组分享与交流中,通过比较异同和专题讨论,解决任务问题,并且掌握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鉴赏能力;第三层面,引导学生延伸拓展,创作实践。在学生达到基本学习任务目标后,引导学生针对专题内容,拓展阅读。教师可以指明学生拓展阅读方向,并且提供具体拓展资源,如专门的鉴赏文章、诗论作品。也可以指导学生围绕专题内容,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查阅相关鉴赏资料,加深对专题内容的理解。在经过个性化鉴赏、小组分享探究、延伸阅读后,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实践,记录自己的感受见解和交流心得,尝试创作诗歌、专题小论文等文学作品。
  三、总结反思,多元评价
  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都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总结和自我反思的能力。要求学生每个学习阶段都文字记录和整理笔记,记录鉴赏过程,整理交流讨论内容,做好拓展阅读的摘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学习实践活动过程、归纳鉴赏方法、总结学习经验,进一步提升自己思维品质和发展自己的文化理解和探究能力。在引导学生自我总结反思过程中,笔者明确了总结反思的要点,因为整个学习任务群都是以鉴赏诗歌为主,所以基于专题任务,要求学生梳理专题诗歌的异同点,这方面必须涵盖诗歌的内容、风格、表达技巧、情感主旨的分析,并且总结诗歌鉴赏方法。通过这一过程,教师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初步完成对学生知识形成性评价。
  另外,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要求全面考虑学习任务群的最终目标,评价学生学习过程时,要根据学生在任务群学习实践活动的实际表现,把其表现出来的参与度、沟通交流、思想见解、解决问题、批判创新等能力纳入考查范围内,尽可能将学生最真实、全最全面的学习过程记录下来。所以,在知识形成性评价基础上,要注重多元化的评价,重点突出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的评价。教师可以通过学习过程的观察,根据学生探究活动的积极性、对话分享交流的参与度,对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在任务群学习中呈现的个性特点,从学生探究实践中产生的各类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如,本次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之部任务学习中,有学生基于专题内容写成的小论文、有小组研讨的详细成果汇报展示、有基于诗人作品风格的研究报告、有根据山水诗中情景关系进行的绘画创作、有基于诗歌音韵专题的朗诵表演。教师通过不同的评价方式,全面衡量学生的发展,也让学生在多元化的评价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
  [2]蔡可.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语文教學设计[J].语文学习,2018(1).
其他文献
【摘要】“核心素养”已成为世界教育界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我国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导向。本文主要围绕“小学语文习作语境中核心素养的设置”,结合教学实践,根据小学写作核心素养的发展要求,对如何有效设置习作中的语境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写作;语境  “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课标在写作教学方面提出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不可缺失的环节。写作是特定语境的具体语篇,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对
应用题是数学教学的重难点,学生对应用题的解答水平是衡量数学思维发展的水平,是数学分析能力高低的尺度。学生学习和解答应用题,不但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对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都是十分有益的。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呢?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谈谈一些粗浅的做法。  一、要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的良好习惯  解答应用题,认真读题是关键。正如“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摘要】在教育改革之后,对于学生要求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小学阶段学生心智还处于成熟时期,教师更应该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也就体现出对学生开展德育是十分有必要的。德育的开展平衡了文化教育的枯燥和死板,但如何正确有效对学生进行德育是教师需要去深入分析的。在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水平和健康成长的基础上,本文主要探讨在新时期背景下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小学德育并提出相关有效的策略。 
【摘要】进餐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不可或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省幼儿园一日生活指引》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重视不同类型活动的教育价值,支持幼儿在生活活动中提高自主管理意识和能力。”因此,我园以幼儿“自主体验·愉悦进餐”幼儿自助式用餐活动为例,对幼儿自主进餐新方式进行探究。  【关键词】幼儿;自助式用餐;自主体验  《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幼儿身心发育尚未成熟, 需要成人的精心呵
【摘要】本文以佛山市小学信息技术小学五年级部分课程为例,讨论如何借助流程图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通过三个不同的案例从不同角度来讨论如何利用流程图帮助学生建立模型,从而促进计算思维的养成。  【关键词】流程图;计算思维;问题解决能力  一、引言  人工智能时代来临,小学编程教育已成为趋势,然而小学编程教育的目的是不是就是教会学生编程呢?实际上小学编程教育并不是要教会学生编程,而是将编程教
【摘要】足球教学是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体育素养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在学生中非常受欢迎的一项体育运动。因此,在对高中体育的足球部分进行教学时,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的喜爱心理因势利导,结合足球的特点制定多种教学策略,达成提高球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体育;足球教学;有效性  足球运动是国际化运动,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单项体育运动,能锻炼人的体力和耐力,提升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摘要】由于离婚率的上升,导致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日趋严重。本文主要就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归类,并结合不同类型的学生的提出班主任的教育策略。  【关键词】单亲家庭子女;心理特征;教育策略;爱   近几年来,我国的离婚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这种社会现象带来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那就是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离婚的影响不只是一个困扰原因,而是积存无数负面事件引发学生出现问题。很多单亲家庭
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问题主线教学,’紧紧围绕“学什么、怎么学、学得如何”来操作。“学什么”一问题(问题提出)一活化教材与问题引发;“怎么学”一活动(问题探究)一问题串与U学习;“学得如何”一评价(问题解决)一迁移运用自测与课堂观察他评。我们立足于思维本位的问题主线教学,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基于教材的,可谓“活化教材、问题主线、思维本位”。  一、三部曲之“学什么”:基于教材、活化教材  教学不能教
綜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四部分内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具体安排、确定综合实践活动各部分内容和组织形式。综合实践活动是现代教育的个性内容、体验内容和反思内容,与传统教育片面追求教育个体的发展、共性和知识有所不同。针对综合实践
【摘要】笔者踏上平凡的小学语文教学岗位已有二十多年,深深感受到:培养学生情感朗读的阅读训练不但是加深情感体验的最好方法,而且还是发展学生的语言和审美观的保障,更加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水平。情感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对学生进行培养的一项重要能力,也是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重要环节。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就明确提出了小学生一定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要求。因此,投入感情去朗读,是开展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下面从四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