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weiaipk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托尔斯泰有关习惯的名言说得更妙:“好的习惯使人成为天才,坏的习惯能使人成为囚徒。”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很难有好的学习成绩。由此可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让孩子取得好成绩的根本途径。好习惯的培养对孩子的学习和孩子的一生,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学习习惯的养成既然如此重要,那么,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总结的几点粗浅认识。
  一、语文学习应着力培养的学习习惯
  (一)提前预习的习惯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学生学习课程知识,课前的预习,既是心理准备,也是具体内容的准备,对即将学习的课程进行预习,能了解教材内容,思考内容重点,发现学习难点,做好听讲的准备。教师讲课时自己能有的放矢地突破重点、难点,有利于新知识地接受。
  (二)细心观察的习惯
  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缺少发现。”只有善于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到大自然中去陶冶美的性情,到社会生活中去发现美的事物,他的思想才会活跃,感情才会丰富,才可能写出感人的文章。
  (三)勤于动笔的习惯
  “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是告诉我们无论课内课外,无论看书听课都要勤于动笔。平时读自己的课外书时,让学生拿一支笔,摆开一个本子,让学生边读边动笔。动笔,可以用标注,用线段或者符号把他特别感兴趣的词句标注出来。开始时可以先摘抄,不要大段大段摘抄,而是要有选择,选择学生特别感兴趣的片断。之后,可以是批注,在自己的课外书的空白处,简单批一个词,以后可以批注完整的一句话,再往后可以用几句话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总之,一定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四)质疑发问的习惯
  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说的就是质疑问难的重要性。向老师质疑、发问。没有弄懂问题时,不要得过且过、羞于开口,要善于发问、大胆地问。如果学生平时有不敢问、不善问的缺点,就鼓励他去问,一旦有些问题是通過问询教师、同学得来的答案,我们要给予鼓励。
  (五)勤查工具书的习惯
  工具书是不说话的老师,能帮助学生扫除学习中的障碍,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如果遇到生疏疑难的字词,教师不要马上说出答案,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查工具书,以逐步形成习惯。这是素质教育要求“授之以渔”的体现,为学生在读课外书时,遇到不懂的字词,能自觉地查一查工具书,让工具书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六)背诵的习惯
  笔者不赞成死记硬背,但是记诵确实是青少年在记忆的黄金时期的一个良好的不可忽略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语文课本所选的中国古典诗文,让学生尽量都记诵过。学生如果能够记诵大量的古典诗文,将会受益终身。这也是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一个良好教学方法。对于一些常见常闻的历史典故、艺术故事,不必死死板板地去记,而是要熟悉即可。
  (七)定期复习整理的习惯
  定期整理复习有许多好处:第一,可以温故知新,旧的知识中包涵着新知识的许多线索。第二,可以避免遗忘。第三,可以把种种表面不相关的知识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网络系统,使众多知识相互贯通,甚至可以做到触类旁通。
  (八)认真书写文字的习惯
  养成这一习惯可以从最基本处着手,让学生从刚开始学着写字时,就把每个字的笔划、笔顺写准确。批改学生作业、试卷时,不要只注意内容的对否,还要检查他们的字写得是否工整、漂亮。
  (九)广泛阅读的习惯
  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养成他广泛阅读的习惯,这将使学生终生受益。以语文学科开展的“大阅读”活动为契机,我们定期给学生推荐阅读书目;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经常性的开展形式各样的读书活动,对引领学生的阅读大有裨益。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操作步骤
  (一)耐心发动,逐渐加速
  个人培养习惯要循序渐进。一开始先朝着理想目标动起来。一个学生,在前进的道路上,如果能说到做到,便很了不起。久而久之,便习惯成自然了。
  (二)控制时空,约束自己
  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受情景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习惯形成的过程中,在自己的自制力还不十分强的情况下,应从控制自己的活动时间和活动空间入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三)偶有偏离,及时调整
  学生多数自制力比较差,在好习惯形成过程中,或者在克服坏习惯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复、拖拉、敷衍、放任等现象,容易出现跟着感觉走的现象。这就要求自己要严格监督自己,发现偶有偏离,立即作出调整。
  (四)进入轨道,自由飞行
  按照良好学习习惯的要求去努力,先是慢慢启动,继而逐渐加速,在行进中不断调整,最后进入轨道。进入轨道以后,你就仿佛进入了自由王国,你再不必着意约束自己,而是顺其自然。
  三、良好的心理素质习惯养成的关键
  第一,培养意志。人的意志可以在习惯养成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学习习惯的养成必须强化对自己意志的培养和锻炼。
  一是严格要求自己。
  二是以名人的学习方法及读书故事作为自己行动的借鉴,并以他门的箴言、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以此督促自己,养成习惯。
  三是经常进行自我检查,自我评价,经常和周围比自己学习强的同学比较,找出自己的差距,奋力追赶,养成习惯。
  第二,激发兴趣。实践证明,兴趣是学习自觉性的起点,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份。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有一定的兴趣来辅助和支撑。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一是正确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明确自己的历史责任。
  二是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是广泛参加课外活动。
  常言道:“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变成人生道路上前进的巨大力量,终生受益。现在有些学生往往因为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影响了成绩的提高,因此我们应致力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从而挖掘出学生的智力潜能,激活学生学习内驱力,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其他文献
常常在想,怎样的语文课才算一节好课?最近聆听了几位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后,更加让我为好课而喝彩,也为如何上好一节好课而担忧。  虽然从事了这么多年的语文教学,但是面对如火如荼的语文课程改革,面对纷纷出现的各种新的教学方案与方法,自问语文课到底该怎样上才能上好?这虽是老生常谈,但面对一批又一批新上岗的年轻教师————新手,这一话题也确实值得深思。  私下里和几位同事谈起此事,看法各有千秋,都有自己的自
期刊
班级学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听课缺乏“新鲜感”,“成就感” 复习课难上是每个教师最头痛的一件事,教师也没有一种基本公认的好的课堂教学模式可循。低头拉车,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更痛苦。新课标下新理念的引入,促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究与反思:应该怎样提高数学复习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人暂且抛砖引玉,作以下尝试。  一、突出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关注课堂效率的合理定位  第一,突出课堂教学为中心对学生
期刊
我在农村小学从教二十余年,发现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许多与时代不和谐的音符:如老师照搬资料,语言枯燥,课堂气氛凝重;学生阅读狭窄,缺乏创新意识等等。所有这些都与现代教育发展相脱节。  究其原因首先是教学理念上,教师们没有按课程标准的要求把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教学的重点,以至于教学思路公式化,几乎按“识生字-给课文分段-归纳中心思想”三步走,整个教学环节很少听学生的
期刊
学生区域地理知识严重缺乏是高中地理入门的最大困难。高中地理与初中地理的要求明显不同,难度上的跨度很大,与初中地理知识联系又十分密切,所以初、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衔接问题十分重要。为此,下面就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联系与差异、教学衔接上存在的问题及实施措施等方面谈谈我对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粗浅看法,供同行们在教学中参考,提出宝贵意见。  一、初、高中两个阶段地理课程的联系与差异  (一)教学方法的区别
期刊
电教媒体在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可以通过操作计算机和实物展示台等设备随心所欲地运用画、文字、投影、录音、录像等现代教学媒体,也可以运用板书、教材、图表、图片等常规教学媒体进行教学。整个教学过程都可显示在大屏幕上,彻底摆脱了黑板加粉笔的教学环境。电教媒体为课堂教学营造浓厚的氛围使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学习,它可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口;它可使课文的语言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重难点,但也是让小学语文教师感到最为棘手头痛的课题,更是学生们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而且统观学生作文现状,中心不明、病句连篇、语句贫乏……这些问题十分严重。这样的作文让教师无法修改,苦不堪言。实际上造成这些现象的就三个问题:没东西写、不会写、不爱写。那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如何让学生有的写、会去写、愿意写呢?《新课程标准》指出,习作起始“重在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
期刊
教师的课堂点评是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课堂点评是否准确、科学,直接关系到历史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关系到课堂知识是否能转化为思想行为。那么,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才能做到准确、科学的点评呢?综合多种点评方式,我认为教师的课堂点评应遵循以下“四点”原则。  一、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我们的学生千差万别,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有着不同的经验与体会,同样的问题,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的角度不同。有的学生
期刊
我们很多中职的语文教师都会一再强调自己的主科地位,课前查阅大量资料,课上倾力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费劲心思,但学生的学习兴趣仍不浓厚,效果不佳。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多是注重传授知识、训练技能,而远离了学生的生活,不能贴近学生的情感体验,致使语文课堂与学生渐行渐远。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参与审美,才是语文教学的返璞归真。《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
期刊
小学的语文教学,各个阶段的侧重点不同。这些不同的要求虽然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而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但其实质上的变化并不大。教育部对小学阶段语文学科的要求,字、词、句、段、篇及写作的教学呈阶梯型分布在小学语文的各个阶段。从前一段时间里提的素质教育到现阶段的新课改,都没有离开过这个中心,也没有对这个中心有多大的刷新和提高。再加上每一个学生都要面对,而且是回避不掉的严峻的高考,因而,实实在在的教学工作在各种
期刊
所谓“问题意识”,就是指一个人在面对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会促使个体不断地去探究与思考,致力于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历代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孔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要求学生“每事问”。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也说过:“只要有可能,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最精湛的教学艺术,就是要学生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与解决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