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开展外来工子女学困生的教育策略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一)背景
新课程标准强调: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只有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充分的发展,我们的教育才能体现“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理念。
1. 是国家推行新课程标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要求的需要。新课标强调基础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体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2. 是新时期教育发展趋势的需要。在新课改的发展形势下,教材内容更有价值、更贴近生活的实际,学习形式逐步多样化,更有利于学生各种潜能的发展。
3. 是我校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的需要。现在我校的实际情况是学困生比例较大,他们急需在有效的指导下得到长足的发展。
(二)意义
1. 通过研究小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探寻其形成的类型和特点,找出更好的策略来提高学困生的英语成绩,这样可以更好地、有针对性地转化学困生。
2. 寻找提高学困生学习能力的方法和手段,探寻提高和转变的规律。
3. 形成一些具有本校特色的促进英语学困生学业发展的策略。
4. 促进一批潜能生的发展。
二、外来工子女学困生的教育策略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我校的学生大多是外来工子女,有76.3%是外来的学生,而且我校学生的流动性很大,除了正常的升学外,每个学期都有一批学生随着父母的工作等原因进出我校,很多学生在家乡都没怎么学英语,就读后很容易成为学困生。针对这一现状,课题组打算从以下方面对问题进行剖析,以期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一是调查外来工子女英语学困生的现状。二是建构外来工子女的英语教学模式。
著名教育家孔子就提出过“因材施教”的理论,孔子要求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施以不同的教育,这可以看作是分层教学的前身,我们将采用“分层互动”的教学模式,在分层教学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里进行互动交际学习。这里的“分层”是一种隐性的分层,首先,教师要通过调查和观察,掌握班级内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知识水平、特长、爱好及社会环境,将学生按照心理特点分组,形成一个个学习群体。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和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学的形式,充分发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励,为每个学生创造发展的机会。特别是学生间的人际互动,利用了学生层次的差异性与合作意识,形成有利于每个成员协调发展的集体力量,相互影响,带动学习。
三、外来工子女学困生的教育策略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一)理论学习阶段
1. 进一步完善了本课题组的组织机构。笔者所在的课题组以英语科组长为负责人,由校长带领,实现了学校领导和普通教师的结合,老年教师和中青年教师的结合,各阶段、各学科的结合。课题组明确了参研人员的分工和具体的工作职责。从课题如何开展、课题资源运用和课题的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具体部署与落实。
2. 对课题进行了更深入的论证和修订。
3. 按照课题规划思路,前期研究包括对外来工子女家庭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建立课题研究的现实基础。通过外来工子女学习困难的成因进行查找和研究,建立有效的理论支撑,并在各实施阶段指导实验工作。
(二)教育实践阶段
1. 根据英语科组自身的特点——年轻教师占整个科组的75%,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我校英语科组教师队伍年轻化,缺乏实践经验,理论水平更有待提高。于是我们科组以自学、外出培训学习、研讨、实践为教师理论培训的主要方式。
2. 每个学期都要上汇报课。在上学期,我们科组分任务,共同探讨,并做了一个模块设计,这个模块设计包括六节课的教学设计、研学案、课件,还有包括其中三节课的上课视频(一个说课视频不少于30分钟),上交区教育局,并获得三等奖,这是对我们的一个肯定。我们科组都觉得获益良多,对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也有不少的帮助。
(三)教育反思建构阶段
1. 对近1年半的研究材料进行分类整理,汇编资料,成果展示,总结课题,申请有关部门检查、验收、结题。
2. 探讨让学校、社会和家长形成教育合力的策略,共同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3. 学困生的辅导个案。
要提高外来工子女的英语学习水平,要从学校和家庭两方面入手,以学校为主,家庭为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症下药”,“内外兼治”。
四、外来工子女学困生的教育策略研究的结论与观点
(一)事实性结论
从上两年开始,我们对学困生进行了跟踪,让他们每天上课都对自己的表现作出评价,然后每周都进行小结,并将整个过程制成表格,形成对比。通过两年的坚持,他们都比以往更积极了,上课发言也积极主动了许多,成绩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对比这几学年的期末考试成绩,我们发现:我校学生的英语成绩,在前几年一直是令石楼镇领导头痛的,英语成绩与镇的平均分相差比较大,严重拖了镇平均分的后腿。
通过分析,我校的外来工子女特别多,很多家庭情况好的学生转去了中心小学,或者干脆由家长带回老家读书,然后插入不少没学过英语的学生,现在为了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没学过英语的学生将被重新安排。我们英语科组申请了《外来工子女的英语学困生成因调查与对应策略的研究》的课题。我们调查其原因,并分析,然后想出好的对应策略。课题组的老师在平凡的教学中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用心帮扶学困生,默默地奉献。现在学生的成绩上来了,不再拖镇英语成绩的后腿了。去年,我们学校有好几个班的英语成绩高于镇平均分。
我们更加希望能通过这个研究,真正地改变自己,适应这个新时代的教学,让我校英语成绩更上一个台阶。
(二)认识性结论
1. 我校学困生普遍存在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的原因都是与家庭的教育跟不上有关,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重视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能否发挥他的潜能。
2. 有的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及时消化教师所讲的内容,长期下去就会产生厌学情绪。
3. 早发现,早干预,是对英语学困生进行有效帮助的首选方法。
4.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帮助。教师要多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尊重差异,多给学生做示范,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来激发他们的潜能。
5. 帮助学生养成有效的学习习惯。很多学生成绩落后都是因为学习方式不对,尤其是基础薄弱的学困生。好的学习习惯能让学生在学习时事半功倍,消除畏难情绪。所以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改变学习方式也是转化学困生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
(三)价值性结论
这几年来,我校教师跟学生家长的联系和沟通多了,因为我们知道,教育是三方面的:学校、家庭、社会,缺一不可。特别是对于英语这科,如果家长能配合督促,学生的英语成绩一般不会差,甚至可以达到优秀的水平。通过这几年的努力,大部分的家长都加大了对孩子的督促。教师的工作也更加认真负责了,教学质量和教学论文水平等各方面都有相应的提高,对教材的把控能力也提高了不少。
五、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设想
(一)存在的问题
1. 我校大多数学生是外来工子弟,生源质量良莠不齐,老师们整天为提高学生的成绩而忙碌、烦恼,很少有时间深入研究相关课题。
2. 我校“英语学困生”的基数较大,形成的原因和表现各有不同,因此,转化的过程长,时有反复,使教师信心不足。
3. 家长对孩子学业的关心程度不够,有的甚至不闻不问,在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难以得到家长的配合。
(二)今后的研究设想
1. 转化策略的继续研究。
2. 学生素质的参差不齐、生源个体差异大、现代学生的个性特征明显等因素,导致一个老师很难兼顾四十几个学生的学习,容易使基础本就薄弱的学生沦为学困生。如果条件允许,我们会模拟小班制,以期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发展。
3. 努力做好与家长沟通的工作,实现家庭和学校共同教育,以达到双赢的效果。
(一)背景
新课程标准强调: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只有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充分的发展,我们的教育才能体现“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理念。
1. 是国家推行新课程标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要求的需要。新课标强调基础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体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2. 是新时期教育发展趋势的需要。在新课改的发展形势下,教材内容更有价值、更贴近生活的实际,学习形式逐步多样化,更有利于学生各种潜能的发展。
3. 是我校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的需要。现在我校的实际情况是学困生比例较大,他们急需在有效的指导下得到长足的发展。
(二)意义
1. 通过研究小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探寻其形成的类型和特点,找出更好的策略来提高学困生的英语成绩,这样可以更好地、有针对性地转化学困生。
2. 寻找提高学困生学习能力的方法和手段,探寻提高和转变的规律。
3. 形成一些具有本校特色的促进英语学困生学业发展的策略。
4. 促进一批潜能生的发展。
二、外来工子女学困生的教育策略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我校的学生大多是外来工子女,有76.3%是外来的学生,而且我校学生的流动性很大,除了正常的升学外,每个学期都有一批学生随着父母的工作等原因进出我校,很多学生在家乡都没怎么学英语,就读后很容易成为学困生。针对这一现状,课题组打算从以下方面对问题进行剖析,以期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一是调查外来工子女英语学困生的现状。二是建构外来工子女的英语教学模式。
著名教育家孔子就提出过“因材施教”的理论,孔子要求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施以不同的教育,这可以看作是分层教学的前身,我们将采用“分层互动”的教学模式,在分层教学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里进行互动交际学习。这里的“分层”是一种隐性的分层,首先,教师要通过调查和观察,掌握班级内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知识水平、特长、爱好及社会环境,将学生按照心理特点分组,形成一个个学习群体。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和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学的形式,充分发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励,为每个学生创造发展的机会。特别是学生间的人际互动,利用了学生层次的差异性与合作意识,形成有利于每个成员协调发展的集体力量,相互影响,带动学习。
三、外来工子女学困生的教育策略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一)理论学习阶段
1. 进一步完善了本课题组的组织机构。笔者所在的课题组以英语科组长为负责人,由校长带领,实现了学校领导和普通教师的结合,老年教师和中青年教师的结合,各阶段、各学科的结合。课题组明确了参研人员的分工和具体的工作职责。从课题如何开展、课题资源运用和课题的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具体部署与落实。
2. 对课题进行了更深入的论证和修订。
3. 按照课题规划思路,前期研究包括对外来工子女家庭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建立课题研究的现实基础。通过外来工子女学习困难的成因进行查找和研究,建立有效的理论支撑,并在各实施阶段指导实验工作。
(二)教育实践阶段
1. 根据英语科组自身的特点——年轻教师占整个科组的75%,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我校英语科组教师队伍年轻化,缺乏实践经验,理论水平更有待提高。于是我们科组以自学、外出培训学习、研讨、实践为教师理论培训的主要方式。
2. 每个学期都要上汇报课。在上学期,我们科组分任务,共同探讨,并做了一个模块设计,这个模块设计包括六节课的教学设计、研学案、课件,还有包括其中三节课的上课视频(一个说课视频不少于30分钟),上交区教育局,并获得三等奖,这是对我们的一个肯定。我们科组都觉得获益良多,对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也有不少的帮助。
(三)教育反思建构阶段
1. 对近1年半的研究材料进行分类整理,汇编资料,成果展示,总结课题,申请有关部门检查、验收、结题。
2. 探讨让学校、社会和家长形成教育合力的策略,共同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3. 学困生的辅导个案。
要提高外来工子女的英语学习水平,要从学校和家庭两方面入手,以学校为主,家庭为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症下药”,“内外兼治”。
四、外来工子女学困生的教育策略研究的结论与观点
(一)事实性结论
从上两年开始,我们对学困生进行了跟踪,让他们每天上课都对自己的表现作出评价,然后每周都进行小结,并将整个过程制成表格,形成对比。通过两年的坚持,他们都比以往更积极了,上课发言也积极主动了许多,成绩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对比这几学年的期末考试成绩,我们发现:我校学生的英语成绩,在前几年一直是令石楼镇领导头痛的,英语成绩与镇的平均分相差比较大,严重拖了镇平均分的后腿。
通过分析,我校的外来工子女特别多,很多家庭情况好的学生转去了中心小学,或者干脆由家长带回老家读书,然后插入不少没学过英语的学生,现在为了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没学过英语的学生将被重新安排。我们英语科组申请了《外来工子女的英语学困生成因调查与对应策略的研究》的课题。我们调查其原因,并分析,然后想出好的对应策略。课题组的老师在平凡的教学中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用心帮扶学困生,默默地奉献。现在学生的成绩上来了,不再拖镇英语成绩的后腿了。去年,我们学校有好几个班的英语成绩高于镇平均分。
我们更加希望能通过这个研究,真正地改变自己,适应这个新时代的教学,让我校英语成绩更上一个台阶。
(二)认识性结论
1. 我校学困生普遍存在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的原因都是与家庭的教育跟不上有关,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重视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能否发挥他的潜能。
2. 有的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及时消化教师所讲的内容,长期下去就会产生厌学情绪。
3. 早发现,早干预,是对英语学困生进行有效帮助的首选方法。
4.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帮助。教师要多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尊重差异,多给学生做示范,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来激发他们的潜能。
5. 帮助学生养成有效的学习习惯。很多学生成绩落后都是因为学习方式不对,尤其是基础薄弱的学困生。好的学习习惯能让学生在学习时事半功倍,消除畏难情绪。所以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改变学习方式也是转化学困生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
(三)价值性结论
这几年来,我校教师跟学生家长的联系和沟通多了,因为我们知道,教育是三方面的:学校、家庭、社会,缺一不可。特别是对于英语这科,如果家长能配合督促,学生的英语成绩一般不会差,甚至可以达到优秀的水平。通过这几年的努力,大部分的家长都加大了对孩子的督促。教师的工作也更加认真负责了,教学质量和教学论文水平等各方面都有相应的提高,对教材的把控能力也提高了不少。
五、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设想
(一)存在的问题
1. 我校大多数学生是外来工子弟,生源质量良莠不齐,老师们整天为提高学生的成绩而忙碌、烦恼,很少有时间深入研究相关课题。
2. 我校“英语学困生”的基数较大,形成的原因和表现各有不同,因此,转化的过程长,时有反复,使教师信心不足。
3. 家长对孩子学业的关心程度不够,有的甚至不闻不问,在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难以得到家长的配合。
(二)今后的研究设想
1. 转化策略的继续研究。
2. 学生素质的参差不齐、生源个体差异大、现代学生的个性特征明显等因素,导致一个老师很难兼顾四十几个学生的学习,容易使基础本就薄弱的学生沦为学困生。如果条件允许,我们会模拟小班制,以期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发展。
3. 努力做好与家长沟通的工作,实现家庭和学校共同教育,以达到双赢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