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有限”为“有效”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oqwr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本课程不仅仅是新课程改革中一门新兴的课程,而是一种教育观,更是一种学习观,这种观念对各门学科课改的推进,对素质教育的推进有着深远影响。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有价值的学习材料,校本课程的开发已成为了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但是我们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现实,就是当这些校本教材被开发以后,教师该如何利用。很多的时候,教师或许是流于形式地教一教,抑或是学生心血来潮地读一读。我们不禁要问校本课程教学的“质”在哪里?笔者认为教材的教学和利用更应该是校本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
  【关键词】校本课程;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鲁迅作为绍兴最伟大的名人之一,已成为了绍兴文化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当这样一本集合了这些文化瑰宝的校本教材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时,不禁要深思,该如何努力提高《亲近鲁迅》的教学有效性?如何将《亲近鲁迅》的教学内容真正深入学生的内心,能使学生获得最好的精神营养和知识营养,从而走进鲁迅这些充满人性的文字,走近鲁迅先生,真正触摸到一个真实的鲁迅?为此,笔者做了以下有效的尝试:
  一、对有限的教材进行有效的整合
  校本课程是一个学校的特色产物,它的教育初衷是通过比较生动、活泼、主动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本土文化、学校文化的魅力所在,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学习的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不断的实践摸索中,笔者体会到了校本课程要在课改中独领风骚就必须与其他学科的教学进行有效的整合,将有限的教材拓展成十分有效的教育契机。
  校本课程《亲近鲁迅》的教学其实是一种“发现阅读”,这是真正从儿童出发的理想的阅读。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要尊重、保护、诱发学生对鲁迅的好奇心、初次见面的新鲜感和第一印象,并以此为出发点,和孩子一起“由外而内,由浅及深,由表及里”,逐步深入亲近鲁迅。孩子在阅读鲁迅时能不断发现“原先不曾看到的别样风景”,始终保持好奇心,激发并探寻鲁迅的欲望和兴趣。所以在教学中,与其他学科在多种形式上的整合,将会使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如在教学《亲近鲁迅》上册的《小鸭子》一文时,有机地和小学《品德与生活》第四册的《动物,我们的朋友》整合起来,通过认识可爱的小动物来重点了解其中鲁迅笔下的小鸭子那调皮捣蛋,又让人忍俊不禁的样子。让学生感受到鲁迅爷爷都如此喜欢这样的小动物,我们更应该去努力保护它们。当9月25日鲁迅爷爷诞辰到来的时候,可以将《亲近鲁迅》上册中的第八课《鲁迅先生的名言》与“纪念鲁迅诞辰”的班队活动巧妙整合,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让学生将鲁迅的名言全部“消化”。在班队课上,孩子们能声情并茂地朗诵着鲁迅爷爷的经典佳句,这正是教学所希望达到的最好效果。在学习《刻“早”的故事》的时候,可与小学语文第六册的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散文《和时间赛跑》巧妙结合,当孩子们想象着小鲁迅刻下“早”字时的心情,再朗诵“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你的昨天过去了,它就永远变成了昨天……”这样富有诗意的语言,孩子们怎能不明白应该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的道理?
  同样,由于我们的校本课程《亲近鲁迅》教材从内容和形式上都给予了教师和学生极大的空间和彈性,对教材单薄的理解与单一的处理和使用都会直接影响着教材的最有限的价值。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老师一定要尽可能地利用自身优势,利用自己学科特长,利用自己原来的知识积累,充分地把《亲近鲁迅》教材与其他相关内容进行有机地整合,实现教育效率的最大化。比如,当前我们绍兴的地方课程《魅力绍兴》中就有一块关于绍兴名人鲁迅的知识,我们就可以和《亲近鲁迅》中关于鲁迅生平的学习进行整合。由此可见,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聪明才智对所教学的课程有效地进行整合,使几个学科的教学工作互相受益,实现教学的“双赢”,在促进学科综合发展的同时,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己的发展与提高。
  二、借有限的活动唤起有效地思考
  小学生年龄小,学习主动性差,要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将学习变成自觉自愿高兴的事,就应该做到“兴趣先导,教学跟上,寓教于乐”,而活动则是非常好的一种凭借。在校本课程教学中,教师必须积极开拓学生个体活动的领域,注重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亲近鲁迅的平台。《亲近鲁迅》的校本课程要学生打开一个开放的体验空间,在有限的空间里,让学生在各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得到了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培养了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与能力,进一步发展了学生实践、创新的能力,养成了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我们从事的是小学教育,孩子的本性就如同天空中自由飞翔的小鸟,因而我们应该使学习成为一种真正鲜活的生活,催开学生心田里的满园花朵。
  如校本教材中册中《雪地捕鸟》是孩子们最最喜欢的课文。孩子们特别期待能够拥有这样的经历。课堂上,带着课本,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来到操场上,根据文章的“指导”让孩子们在空地里撒下秕谷,支起短棒,感受捕鸟时的期待。虽然结果可想而知,但是孩子们却兴奋不已。他们已经充分理解当年的“我”对少年闰土的那种“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的惊叹。随着体验活动的结束,教师又让孩子们开展了辩论赛活动,围绕“向往百草园的自由”与“喜欢三味书屋的勤奋”让同学组织选择进行论述、辩驳。这样思辩结合的活动,课堂中碰撞出很多思想的火花。很多孩子在辩论中时引经据典,或是用自己的亲身事例阐述进行论证。有的举例回忆了自己有一次参加一个活动,到三味书屋做群众演员,客串“小鲁迅们”读书,老是念《三字经》甚觉无聊。有的回忆自己发下新书之后看到这种捕鸟方法,用大米在乡下院子里试,虽然一只鸟也没抓到,但是还是很兴奋……
  思考是伴随着人一生的最重要的财富。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学会思考,换句话说,也就是把孩子教聪明。教师利用有限的活动启迪孩子去思考、去发现,让他们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做一个会思考,爱动脑的好学生。
  三、在有效的空间实现有效地拓展
  多元的才是完美的,教育的生命力来自多元化。生活中处处有鲁迅,古人早已认识到“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对课堂知识学习的外延和整个生活是相等的,学习鲁迅,不能局限在课堂里,走出去。在校本课程中应该利用有限的空间,努力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综合拓展,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引导学生成为认知、情感、行为和谐发展、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成为一个个可爱的小鲁迅,这也是关爱儿童生命发展的本质所在。
  《从百草园》节选于鲁迅笔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极为经典的文章。记得上学期,一位老师执教《从百草园》时,先带孩子们“游玩”了文章中鲁迅爷爷的那个童年时的乐园——百草园。再将学生的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空间,并提出了一个极感兴趣的极富童趣的话题:你有自己的小乐园吗?你的小乐园在哪里?学生纷纷举手,想回答问题。这是大家曾经做过或者是现在正在做的天真烂漫的有趣的事,今天能在课堂上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多么难得的机会!有的孩子说小乐园是自己的房间。因为在家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小房间里度过的。小房间里,有一张又软又大的床,一个软软的枕头和一个舒服极了的靠垫。小时候,自己经常在床上疯狂地跳,床成了一张最好的蹦床。自己在床上可以独自玩很长时间。它是自己最好的乐园。有的学生说自己的乐园是家附近的一条隧道。这条隧道不长,一般不太有人走。在隧道里玩,冬暖夏凉,外面下雨也不怕。隧道里长着杂草,草丛里有着不少昆虫,像蚱蜢、蛐蛐等都能找到。自己和小伙伴在里面捉迷藏、打弹子、斗蛐蛐,经常玩得忘了时间。孩子们的小手还在络绎不绝地举起来,从他们的眼中、口中和举起的手中可以看到孩子们找到了一个比鲁迅童年时还要更广阔更快乐的天地。
  的确,校本课程《亲近鲁迅》课是一门综合型课程,我们只有立足课堂,利用有限的教材,进行有效的整合、拓展,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更好地体现本课程的性质特点,让孩子们真正地亲近鲁迅,热爱鲁迅,学习鲁迅。
  (编辑:毕力中)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生态课堂彰显学生自主学习、快乐学习的特征,但是生态课堂也必须是有效教学和高效教学,这就需要强化生态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如何做到有的放矢?本文试图以《皇帝的新装》的第二课时教学为例,谈谈确定适中的教学目标以及生态课堂上向目标冲刺的调控策略。  【关键词】语文;生态课堂;有的放矢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生态语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建构一种动态的、和谐的、生成性的、充
【摘要】高考作文在语文中占了很大的分量,是一个重头戏,它的重要性人所共知,作文分数差距令人咋舌,作文训练的无效也是让人头痛不已。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应该从思想上重视它。而高考又是我们高三学生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一件意义非凡的大事,我们一定要认真准备,认真对待,为自己的锦绣前程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词】作文;江苏高考;2015年;备考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年一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有其特有的身体和心理特点,在对他们进行教育的时候,一定要选择适当的手段和方法,以达到教学目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情感的过程,这一过程如果是枯燥乏味的,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肯定不会好。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很多学校开始引进多媒体设备,让初中语文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阅读;环境;主体;思维
【摘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是每个教师的心愿。如何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课外阅读;提高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用我们民族与全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品来滋养我们的孩子,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为他们的终生学习与精神成长‘打底’。”《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强调阅读量的积累,在低年级学段就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摘要】当前,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在阅读面、阅读量以及阅读深度上,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存在一些问题,令人堪忧。如何根据当下学生的实际情况,全面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并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如何加强小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让小学生插上思想的翅膀。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课外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知识
【摘要】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包含着丰富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美育因素。中学生正处在情感萌发、发展、成熟的关键时期,他们渴望美,追求美,甚至希望创造美,这就迫切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所以,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以美育人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重要的。  【关键词】美育;美读;意境;构思;语言美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文学作品可以使学生领会什么是美,花木山
【摘要】当前来说,伴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一线语文教师开启了教学改革之路,在这场如火如荼的改革中,我结合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我认为语文学科教学不可丢失的两样东西,就是文学性和工具性。所以本文基于这两个方面开展教学改革和实践研究,从三个方面开展论述:渗透德育,构建“实效性”;注重阅读,追求“语文味”;重视写作,渗透“人文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标改革;高效与趣味  【中图分类号】G
【摘要】中学语文教材在学生情感品质培养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资源。若是文章文质兼美、情理并重,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其和文章产生共鸣,文学形象的栩栩如生也能够拨动学生的心弦。  【关键词】情感体验;沟通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人文内涵应该丰富,从而影响学生的精神领域,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因此,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所谓情感,就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过程
【摘要】作文中如何避免选材的雷同是学生感到头疼的事。文章选材要力求真实,突出文章主题思想;选择材料要典型,防止材料面面俱到;引导学生思考材料,理清内外部逻辑联系;对原始材料进行加工,使事例更加典型化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初中作文;选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英国社会文化学者理查德先生说过:观察事物必须透过其表象来看到事物的本质,就会发现本来认为理所当然的事物
【摘要】改变学生作文内容空洞、思路紊乱、语言乏味的现状,培养学生写作创新能力,应该根据实际,从基础的东西学起,多一点积累,多一些借鉴。积累是创新的基础,借鉴是创新的必经阶段,创新是积累、借鉴的归宿。积累借鉴最终的目的就是创新,写作必须突破“模式”再创新,这是“写得好”的关键。  【关键词】写作;积累;借鉴;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4.3 【文献标识码】A  从事语文教学多年来,我看过不少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