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朗读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提高朗读的有效性,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双向发展。我们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帮助他们正确的理解朗读,优质的完成学习任务,朝着正确方向突破自我,最终成为有理想、有追求、优秀的人。朗读过程中,学生把握知识要点,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很方便教师实施各项人才培养计划,进而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成效。本文对此做出了具体的研究。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朗读 教学有效性 提高策略 探究
引言:朗读,可使学生与课文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可以启发学生思维的创新力与想象力,还能够去除学生的抵触情绪,打消他们的认知顾虑,真正达到一举数得的目的。语文教师给予学生不一样的情感体验,不断提高课堂朗读的有效性,一方面培养着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构建起和谐、融洽的师生互动关系,何乐而不为呢?下面笔者简单阐述几点不同的看法,旨在促进小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助推基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一、课前朗读预习,激发学生热情
课前预习的效果,决定着课堂朗读的质量。先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是教师必须完成的一项艰巨任务。首先,预习环节中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要求他们标注重点语句,学着合理划分段落。其次,朗读过程中注意语调的转换,不断控制语速,及时融入情感,是提高课堂朗读有效性的关键。比如,学习《母亲的恩情》这篇课文时,学生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背诵《游子吟》,可以体会到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从而不忘养育之恩,从小养成尊重父母、孝敬父母的好习惯。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时,一定要让学生放缓语气,一边读一边思考:(1)“补、针、抚、摸、视、归”这些字都表达了什么?(2)是谁每天为你整理衣服?是谁每天为你洗衣做饭?又是谁每天为你忙碌操劳?(3)哪些词句值得我们深一层地朗读,如何提高自读自悟能力?这样,学生在朗读中就能体会到不一样的情感,教学有效性有了明显的提升,可再实施个性化的指导策略。
二、教师示范指导,提高朗读水平
学生拥有了浓厚的朗读兴趣,才会主动的参与朗读活动。教师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任何教学方案的优化设计,都要以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为前提。具体实践过程中,让学生真正爱上朗读的办法有很多,教师不断的挖掘,不断的探索,必须充分地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关注他们的成长动态。因为小学生思维还不够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影响,朗读中走神、搞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直接造成学习效率的下降,学科成绩无法进步。为了改善这一弊端现状,就要求教师重新确立教学目标,深度整合课程资源,指导学生带着饱满的感情深情地朗读课文,自动走入文本情景,从而提升朗读水平。在潜移默化中感染着学生,既能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也能优化课堂朗读的效果。比如,教学古诗词《春晓》时,通过朗读、背诵课文,学生会融入作者为我们展示的雨后清晨图中,感悟意境的同时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诗人惜春、爱春、绘春的情感被学生挖掘出来,朗读中体会春天的美妙,思考中爱上自由的朗读,这样的教学真实且有效,将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需求,更好的促进他们语文思维的活跃及核心素养的形成。
三、阅读抓住重点,反复感悟情感
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朗读,感悟情感就是这个道理。我们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给他们布置一些阅读的任务,鼓励他们分段朗读、分角色朗读、小组交流,尝试转换思维,突破问题限制。比如,一篇课文比较短,教师可以少规定阅读、朗读的次数,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课文内涵的探索上;而一篇课文比较长,在指导学生朗读的时候,还要督促学生识字、写字,明确规定诵读次数,要求学生自己总结难点、要点、关键点,养成自主标注的习惯。学生有不懂的问题可以请教老师,或者寻求同学帮助,朗读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就是学生真正学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保障。
四、烘托朗读气氛,优化教学效果
通过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下学习,能够增加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比如,在学习《颐和园》时,很多学生应该都没有去过颐和园,因此在做教学设计时,老师应该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可以通过递进式的方法,将颐和园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给学生观看,让学生得到视觉上的感受。再借助文中对其的描绘词语,比如金碧辉煌、葱郁等词语,分析颐和园的样子,让学生更深层次的认识颐和园,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文中要表达的情感也要不断的进行升华,老师可以使用多媒体作为教学辅助,烘托文中要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之后再让学生朗读课文,这一遍的朗读中,学生还会将之前的对于颐和园的想象也融入到课文中,提高了情感渲染。
五、小组合作学习,满足学生需求
小组合作学习是最常见的教学方式,课堂朗读教学中非常适用。分角色朗读更受学生欢迎,因为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体会著学习的最大乐趣,这样不仅满足了他们个性化的发展需求,更增强了他们的主体优势,有助于课堂朗读有效性的进一步提升。比如,针对《为人民服务》一文进行教学,朗读过程中可以加入合作学习,让学生同桌、前后桌为一组,先将文章分成多个段落,一部分一部分的朗读,进而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之后学生、老师一起投票对朗读的小组进行评比,在这种学习的环境下学生会更加相互促进学习,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因此增加,为朗读教学更好完成提供前提。
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要坚持着以生为本原则,付出更多努力提高课堂朗读的有效性;要帮助学生突破自我,养成朗读、审美的好习惯,未来,有能力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明天。朗读指导独具特色,促使小学语文教育更好、更快的发展起来。
参考文献
[1] 朱丽.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29):198-198.
[2] 朱蓉.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剖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6(23):99-100.
[3] 李庆花.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6(45):94-95.
[4] 代顺行.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新课程(上旬),2016(2):77-77.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朗读 教学有效性 提高策略 探究
引言:朗读,可使学生与课文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可以启发学生思维的创新力与想象力,还能够去除学生的抵触情绪,打消他们的认知顾虑,真正达到一举数得的目的。语文教师给予学生不一样的情感体验,不断提高课堂朗读的有效性,一方面培养着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构建起和谐、融洽的师生互动关系,何乐而不为呢?下面笔者简单阐述几点不同的看法,旨在促进小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助推基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一、课前朗读预习,激发学生热情
课前预习的效果,决定着课堂朗读的质量。先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是教师必须完成的一项艰巨任务。首先,预习环节中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要求他们标注重点语句,学着合理划分段落。其次,朗读过程中注意语调的转换,不断控制语速,及时融入情感,是提高课堂朗读有效性的关键。比如,学习《母亲的恩情》这篇课文时,学生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背诵《游子吟》,可以体会到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从而不忘养育之恩,从小养成尊重父母、孝敬父母的好习惯。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时,一定要让学生放缓语气,一边读一边思考:(1)“补、针、抚、摸、视、归”这些字都表达了什么?(2)是谁每天为你整理衣服?是谁每天为你洗衣做饭?又是谁每天为你忙碌操劳?(3)哪些词句值得我们深一层地朗读,如何提高自读自悟能力?这样,学生在朗读中就能体会到不一样的情感,教学有效性有了明显的提升,可再实施个性化的指导策略。
二、教师示范指导,提高朗读水平
学生拥有了浓厚的朗读兴趣,才会主动的参与朗读活动。教师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任何教学方案的优化设计,都要以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为前提。具体实践过程中,让学生真正爱上朗读的办法有很多,教师不断的挖掘,不断的探索,必须充分地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关注他们的成长动态。因为小学生思维还不够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影响,朗读中走神、搞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直接造成学习效率的下降,学科成绩无法进步。为了改善这一弊端现状,就要求教师重新确立教学目标,深度整合课程资源,指导学生带着饱满的感情深情地朗读课文,自动走入文本情景,从而提升朗读水平。在潜移默化中感染着学生,既能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也能优化课堂朗读的效果。比如,教学古诗词《春晓》时,通过朗读、背诵课文,学生会融入作者为我们展示的雨后清晨图中,感悟意境的同时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诗人惜春、爱春、绘春的情感被学生挖掘出来,朗读中体会春天的美妙,思考中爱上自由的朗读,这样的教学真实且有效,将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需求,更好的促进他们语文思维的活跃及核心素养的形成。
三、阅读抓住重点,反复感悟情感
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朗读,感悟情感就是这个道理。我们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给他们布置一些阅读的任务,鼓励他们分段朗读、分角色朗读、小组交流,尝试转换思维,突破问题限制。比如,一篇课文比较短,教师可以少规定阅读、朗读的次数,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课文内涵的探索上;而一篇课文比较长,在指导学生朗读的时候,还要督促学生识字、写字,明确规定诵读次数,要求学生自己总结难点、要点、关键点,养成自主标注的习惯。学生有不懂的问题可以请教老师,或者寻求同学帮助,朗读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就是学生真正学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保障。
四、烘托朗读气氛,优化教学效果
通过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下学习,能够增加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比如,在学习《颐和园》时,很多学生应该都没有去过颐和园,因此在做教学设计时,老师应该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可以通过递进式的方法,将颐和园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给学生观看,让学生得到视觉上的感受。再借助文中对其的描绘词语,比如金碧辉煌、葱郁等词语,分析颐和园的样子,让学生更深层次的认识颐和园,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文中要表达的情感也要不断的进行升华,老师可以使用多媒体作为教学辅助,烘托文中要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之后再让学生朗读课文,这一遍的朗读中,学生还会将之前的对于颐和园的想象也融入到课文中,提高了情感渲染。
五、小组合作学习,满足学生需求
小组合作学习是最常见的教学方式,课堂朗读教学中非常适用。分角色朗读更受学生欢迎,因为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体会著学习的最大乐趣,这样不仅满足了他们个性化的发展需求,更增强了他们的主体优势,有助于课堂朗读有效性的进一步提升。比如,针对《为人民服务》一文进行教学,朗读过程中可以加入合作学习,让学生同桌、前后桌为一组,先将文章分成多个段落,一部分一部分的朗读,进而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之后学生、老师一起投票对朗读的小组进行评比,在这种学习的环境下学生会更加相互促进学习,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因此增加,为朗读教学更好完成提供前提。
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要坚持着以生为本原则,付出更多努力提高课堂朗读的有效性;要帮助学生突破自我,养成朗读、审美的好习惯,未来,有能力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明天。朗读指导独具特色,促使小学语文教育更好、更快的发展起来。
参考文献
[1] 朱丽.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29):198-198.
[2] 朱蓉.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剖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6(23):99-100.
[3] 李庆花.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6(45):94-95.
[4] 代顺行.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新课程(上旬),2016(2):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