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教育信息化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来源 :甘肃教育督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u1986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学习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们必须更新学习观念与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一、教育信息化概述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教育界出现了一种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深化改革的趋势,即在教育过程中广泛应用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促进从教材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理论、教学观念乃至教育形态的一系列变革。
  (一)教育信息化的定义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人地运用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教育信息化涉及到社会活动、生产劳动、经济、科技、文化各个方面,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了宏观教育规划、决策、教育管理、学习资源环境、师资培养与培训、课程、教育科研的信息化,以及微观的学习模式、教学、评价模式的信息化等教育系统的所有环节。
  (二)教育信息化的目的
  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为了推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教育信息化的过程实质是促进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发生转变的过程,是以信息的观点对教育系统进行重新认识、重新分析,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教育信息化离不开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支持,教育信息化绝不能是游离于现行教育过程之外的一种投资行为和设施建设,更不能用新技术把教科书和黑板搬到网上,强化知识灌输的现行教学模式,而必须能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现行教育系统进行全方位改造,从而大大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三)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改革的作用
  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改革的作用,首先是文化思维层次,其次是思想观念、体制模式的教育总体系统结构层次,第三是具体操作实施层次,包括教师的指导、学生的分组与协作、学生的探索、任务设计、媒体与技术作用、内容与资源、策略与方法、管理和评价。
  二、终身学习概述
  1996年4月,联合国的“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了名为“教育的四大支柱”的解决方案,指出实现终身学习原则的“唯一之路”就是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必须具备四种最基本的学习能力,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认为,为了应付信息社会各种危机和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围绕这四种学习能力来重新设计、重新组织。
  (一)终身学习的定义
  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社会行为和生活方式,它指的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教育的总和。”它开始于人的生命之初,终止于人的生命之末,包括人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各个方面的教育活动。既包括纵向的一个人从婴儿到老年期各个不同发展阶段所受到的各级各类教育,也包括横向的从学校、家庭、社会各个不同领域受到的教育,其最终目的在于“维持和改善个人社会生活的质量。”
  (二)终身学习产生的背景
  终身学习的产生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息息相关。
  第一,新时期社会的、职业的、家庭日常生活的急剧变化,导致人们必须更新知识观念,以获得新的适应能力。而终身学习强调人的一生必须不间断地接受教育和学习,以不断地更新知识,保持应变能力。
  第二,人们对现实生活及自我实现要求的不断高涨。外部条件的改善,使人们开始注重精神生活的充实,期望通过个人努力来达到自我完善。要实现高层次、高品质的精神追求,靠一次性的学校教育是难以达到的,只有依靠终身学习的支持才有可能完成。
其他文献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学实际中很多学生最怕作文,一提写作文就会头疼。我校教师曾对六年级两个班109名学生进行调查,平时爱作文者仅40人,占37%,怕作文的69人,占63%,怕的原因是什么?多数人认为是"没有东西可写,词汇贫乏,不会开头、结尾,感到头痛难写。”也就是说,写作材料匮乏,是导致学生怕作文的主要因素。  南宋诗人陆游曾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强调了
期刊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不单要强调自觉,更要强调兴趣。有兴趣的能为之废寝忘食、乐而不返;没兴趣的,犹如强按牛头饮水,食不下咽,劳而无功。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探求新知呢?  以情激趣。语文教材中,情景交融的诗歌,富有诗意的散文,引人入胜的童话,催人泪下的剧本比比皆是。他们都蕴含着浓郁的情感因素,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激起学生
期刊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著名语言学家、北京大学陆俭明教授认为,语文教育一是给学生真、善、美的熏陶和教育,二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三是让学生掌握恰到好处的语文能力和知识。《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局限于学
期刊
小学英语教学中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教学理念已被广为认可。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注重对学生听说能力以及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至于何时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及怎样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仍有一定困惑。  一、采用故事教学,培养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近年来使用文学素材开展英语教学的情形越来越普遍,儿童文学逐渐被视为阅读教学的最佳材料。研究表明,在英语教和学的实践中,兴趣和成就感常常是成功的动力源泉。若能让儿童从小
期刊
传统的美术教学,往往把教材内容看的非常重要,总是根据教材的编排去设计和实施教学。致使教学活动受教材内容和课时的限制,在教学中学生不能细致连贯地进行学习训练,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在教学实施中,为了改变传统剪纸教学中教师教一步,学生跟着学一步的单调的教学模式,我对剪纸教学“主题剪纸课”进行了“确定主题——分析特点——设计剪稿——剪刻装裱”的剪纸教学模式的尝试,通过一学期的剪纸教学实践我发现这样做有如下的
期刊
尽可能地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动中学,使他们乐学、爱学、善学。那么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呢?  一、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兴趣  教学是一项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任课教师有很大的关系。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那么,学生就会由爱老师到爱英语学科,从喜欢学、愿意学到自觉学,也由“苦学”变成了“乐学”。在这种融洽的师生的关
期刊
随着课改的深入,在课改带来课堂新气象的同时,也引起了我们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担忧和关注。一些表面“热热闹闹”课堂背后,不难发现“低效”的教学行为依然普遍存在。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缺乏“教”与“学”的效率观念。教师缺乏时间效率观念,不注意通过教学双边活动的优化调控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的时间量,对怎样通过改进教学设计和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等途径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反思不够,一味强调增加学习时
期刊
如何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笔者认为“数学日记”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帮手之一,在我校成功申报省级课题《“数学日记”校本课程实施的有效性研究》以来,我们欣喜地发现在数学日记这片纯净的心灵沃土上孩子们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心灵对话。“数学日记”成了促进学生自主反思,折射出教师教学行为,帮助师生“导”与“学”的有效策略之一。  刚接触数学日记,学生写作有一定的困难,往往写出的数学日记缺少数学
期刊
“一切为着学生的发展”我用《新课标》的理念,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小学段数学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培养小学“学困生”数学学习兴趣要使数学“学困生”不学困,作为教师就必须注重“学困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l.降低门槛,轻松引入数学殿堂  针对学困生学习困难,要降低门槛,放宽对他们的要求,让“学困生”很容易达到学习目标,把“学困生”轻松地引入学习的殿堂。  2.课堂创设数学问题情
期刊
要提高教师的教育思想修为,首先应从转变观念入手。  一、职业观由“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变  在传统观念中,教师是知识与学问的化身,一个好的“教书匠”就可以称为一个好老师。这个观念的形成,有它的历史缘源:一是受传统理念的影响。如“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这些观点都强调的是知识和学问是教师从教的资本。二是受人才选拔手段导向的影响。在我国,自隋朝起实行“考试”取仕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