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青铜博山炉考略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dj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博山炉是汉代这一时期兴起的香薰器物,汉初流行神仙方术思想,又由于汉代经济发展,异域香料颇多,金银镶嵌技艺盛行,在改良豆式炉基础上,博山炉器型似海上仙山,于魏晋得名“博山炉”。博山炉的产生是自古香薰文化在汉代的发展,也是当时社会风气的表现,汉武帝中央集权的加强使博山炉在两汉迅速从帝王精配到平常家用的普及,这对魏晋和两宋香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汉代;青铜;博山炉
  一、名字之考
  赵希鹊《洞天清禄集·古钟鼎彝器辨》中有“古以萧艾达神明而不焚香,故无香炉。今所谓香炉,皆以古人宗庙祭器为之。爵炉则古之爵,狡貌炉则古踊足豆,香球则古之篱,其等不一,或有新铸而象古为之者。惟博山炉乃太子宫所用者,香炉之制始于此。”[1]这解释了香炉的产生和作用以及博山炉的产生。《史记.封禅书》中所记载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 ,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中莫能至云。”[2]“博山炉因炉盖是象征汉代仙家思想中仙山形象而被称为“博山炉”,其名字始见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作品,汉代文献及博山炉铭文上均不见“博山炉”这个名词,而多以“熏炉”、“熏”等名之。在汉魏六朝是博山炉被称为“博山香垆”或“博山”,唐初才普遍称其为“博山炉”。在汉、晋时期,除铜制的博山炉外,青瓷博山炉是仿熏铜炉而烧制的。
  二、兴起原因
  1、自古的香文化背景
  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已经开始寻觅芳香植物,燔木升烟,以告祭天地,先民燃香告祭神明,期盼驱邪避疫,这就是最初的焚香,春秋战国以后熏香文化持续发展,多有焚香的习俗,或燃香洁室,或熏衣染被。许慎《说文解字》曾有记载:贵族子弟多“熏衣剃面”。唐代白居易《蔷薇诗》有“熏籠乱搭绣衣裳”的句子。
  2、神仙方士思想和仙山崇拜
  从春秋战国到两汉时期,方仙术士在整个社会思想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再加上早期道教思想的影响和佛教观念的渗入,形成了这一时期独特的精神面貌---人们祈求灵魂成仙和在死后世界中的享乐。巫鸿认为“公元前2世纪开始流行的博山炉明显表现的是海中仙山”,“以刘胜墓所出之九层错金银博山炉为例,其下部表现波涛汹涌的大海,上部表现奇峰耸立的仙山,这类器物生动地反映了当时方士对海上仙山的幻想。……这些西汉香炉表现的很可能就是蓬莱或其他当时方士所宣传的东方海中仙山”[3]。中国美术史在汉代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是创造了一大批与神仙信仰有关的象征符号,包括仙山、仙镜、仙草、仙兽等等。西汉(博山炉、玉衣、早期昆仑图)是道家出现前神仙家思想的产物。从博山炉产生与发展的源流到纹饰造型以及装饰风格的演变都受到当时社会思想信仰的强烈影响。
  3、汉武帝——皇帝的喜好
  司马相如为汉武帝所作的《大人赋》、《上林赋》等均可看出汉武帝对升仙的追求。《史记·孝武本纪》在描述武帝建章宫之布局时说“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名曰泰液池,中有蓬莱、方丈、壕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4]自武帝元鼎六年设立郡县之后,中央王朝的信仰文化与习俗逐渐影响到地方。
  4、异域香料的传入和使用
  “汉初及汉代以前,熏炉的燃料来源,多为茅香、蕙草、高良姜等草本植物,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熏香用料种类更多,诸如花椒、桂、姜、辛夷、杜衡、菜本等皆有出土。”[5]《史记·货殖列传》也有记载,西汉时龙脑香在广州已非罕见之物。汉通西域后(汉武帝时期),还从陆路自西方输入苏合香。《班固与弟超书》曰“今貴白素三匹,欲以市月氏马苏合香”[6]。西汉中期开始大量流行的来自国外的香料包括乳香、檀香、陈香、龙脑香、苏合香等相比。前者干燥后即可燃用,对熏炉发烟、通风等方面的要求相对较低,而后面所提的树脂类香料,需要在炉身底部放置炭火以熏燃香料,要求熏炉的炉盖逐渐加高,空间加大、炉腹加深。
  汉初政治上,推崇黄老治术“无为而治”,经济上,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人才任用上,虚怀纳谏。“文景之治”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汉武帝时期是汉朝最为繁荣,香料的大量输入和博山炉的兴起是汉代经济繁荣和国家综合实力上升的表现。思想方仙道思想更是空前流行,随着祥瑞丝线的盛行以及灾异论、天人感应论的影响,博山炉这一与信仰思想联系紧密的器物开始在两汉时期的墓葬中更加普遍流行,也对魏晋南北朝和两宋人们的生活习惯、文人志趣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实用功能
  1、药理作用
  自春秋战国就有熏的疗法,用熏炉点燃各种中草药、香料,最初称之为“焚香”、“熏香”、“焚熏”等,后来在长期实践中,发现中草药燃烧后,发出来的烟气、火热、湿气有医疗保健作用,随之称为“烟熏”疗法。长沙马王堆汉墓三号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载用烟熏法治疗体表疾病有多处,“用柳覃一矮、艾二,焚熏治疗,白虫时从空出”。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汉代名医淳于意用熏治法,治愈了济北王侍者韩女,因忧郁所致之疾病。张仲景《伤寒论》载“阳气佛郁在表,当解之、熏之”[7]。张仲景《金匾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第三》记载:“蚀于肛者,雄黄熏之”[8],仅用此一味药,在熏炉中燃着,筒瓦二枚严合成管,引向肛门熏蒸,达到治疗的目的。
  2、心理作用
  中国自古认为香能静心,历朝历代从宫廷到民间,都有焚香净气、焚香抚琴、吟诗作画和焚香静坐的习俗。古时皇宫中的清太和殿前陛的左右有四只香几,上置三足香炉,皇帝升殿时,炉内焚起檀香,致殿内香烟缭绕,香气四溢,使人精神振奋。汉代博山炉的兴起是神仙思想和长生不老追求的表现。
  四、造型特征
  1、博山炉的基本造型和构造:
  宋代吕大临的《考古图》首开博山炉著录之风,他在收录的博山炉之后的按语中说“炉象海中博山,下有盘贮汤使润气蒸香,以象海之回环。”[9]整体造型象征出没于海中的仙山幻境。   2、以“豆式炉”为基础的设计
  “豆式炉”是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的一种香炉形式,早期的豆式炉多为低矮的浅盘状,盘内焚香,多数豆式炉还设有雕刻着各式孔洞的盖,至西汉早期开始,豆式炉的炉盖开始变高,盖钮造型越来越复杂。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的一件原始瓷薰炉可看作是对陶质豆式炉的形态改良,被有意识拉长为三层的盖钮提升了炉体整体高度,盖钮顶端的飞鸟和三层台基上的鸟形捏塑都起到了增加动感的作用,近于平面的炉盖上雕刻有圆形和三角形的孔洞,下方的鼓腹和矮柄状足也呈现出明显的豆式炉造型特征,这种拔高的设计意识实际上就是博山炉的造型基础。
  3、形制之于器盖之形
  山形炉盖的造型划分为有三种:一是将山形铸造成参差不平,以象真山之群峰突兀、连绵起伏之意,刘胜墓出土的错金铜博山炉就是代表。二是手法则是将山体秩序化和图案化,山形层次感强。三是索性以仙人、神兽和植物形象为主体,山形约略写意而已。博山炉的形象除仙山以外,主题图案随着社会流行的思想元素所包含的汉代“四灵”、“四神”的概念。
  注释:
  [1]转引自中华博物审编委员会.中国工艺美术词典[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8.
  [2]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1.
  [3]巫鸿著,郑岩、王睿编.巫鸿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7:463—464
  [4]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9(有问题)
  [5]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上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3:73
  [6]轉引自欧阳询.艺文类聚·卷八十五[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1456.
  [7]傅延龄主编.伤害论研究大辞典[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41.
  [8]李今庸编著.金匮要略释义[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48.
  [9]吕大临、赵九成等,考古图.续考古图.考古图释文[M].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7.2:180—181.
  参考文献:
  [1]中华博物审编委员会.中国工艺美术词典[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8.
  [2]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1.
  [3]吕大临,赵九成等.考古图.续考古图.考古图释文[M].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7.2
  [4]葛洪集,成林、程章灿译注.西京杂记(卷一)[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39.
  [5]李松、賀西林.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186.
其他文献
【摘要】:2016年,一则《台湾初审通过同性婚姻合法化的相关草案》的消息,让同性婚姻合法化的问题再次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同性婚姻合法化是基于同性恋基础之上的,在同性恋者越来越敢于表明自己身份的当下,如何维护这一部分人群的权利,尤其是婚姻权、财产继承权等,成为棘手问题。而英国人类学家利奇提出婚姻的6项权利,这6项基于异性婚姻的权利可否适用于同性婚姻?同性婚姻的合法化之路到底该怎么走?这将是本文探讨的
期刊
【摘要】:以人為本与设计伦理如今都是设计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两者的关系密不可分。本文从这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分析设计伦理观中人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分析在设计伦理观的指导下设计行为的发展。以此来阐述以人为本的设计伦理观。  【关键词】:以人为本;设计伦理;尊严;仁爱  20世纪80年代早期,《人道主义的僭妄》一书,提出“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思潮,成为一种社会发展的新模式。[1]同时期帕帕奈克提出了设计
期刊
Paces place making architecture environment landscape urban design public realm planning design aesthetic poetics Anne Whiston The city has been compared to a poem a sculpture a machine. But the city
期刊
【摘要】:中国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是以毛笔和墨汁勾画点染墨迹表现山水,花鸟,人物等。水墨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是中国人文精神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产之一。水墨人物画是水墨画的重要分支之一,提及水墨人物画的“当代性”,它不仅是对当代人的生存现实,心理真实的向往,同时还在于它对绘画语言方面与中国传统写意人物画及以往的水墨人物画之间的区别,在于它对新老传统的传承、改造、重建的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动漫艺术的发展,近些年来推出了一部大型动画连续剧《秦时明月》。这部动画在中国热播后,其中所含的背景音乐也被广大观众所注意和喜爱,它不仅能够很好的烘托气氛、刻画人物形象,同时也形成了我国独特的动漫音乐。并且加深了我国动漫艺术的特色,从而推动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动漫音乐;中国风;流行音乐  前 言  动漫音乐是为一部为动画合身定做的音乐,是动漫作品中负责音乐的人根据情
期刊
数码电子产品的普及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几乎谁都能轻而易举地拍出技术上基本合格的照片,这样摄影的乐趣反而降低了。而与之相对的传统手工成像工艺带来的却是让人琢磨不透的、充满惊奇、具有创作过程的艺术效果,比如蓝晒。它是第一个能持久保持蓝色照片的铁盐摄影工艺。蓝晒摄影作品所散发出的艺术韵味却值得不断咀嚼,历久弥香。特别是将古色古香的校园底蕴和传统摄影的魅力整合在一部作品中,更显得珍贵。  在几乎
期刊
【摘要】:极简主义是一种新的设计理念,提倡简洁。在包装设计中,极简主义从包装的本质出发,用极简的方式表达追求自然,用心设计的本质。极简主义包装设计,把简洁的包装设计展现在消费者面前,在极简中呈现出包装的自然与精致。极简主义包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引领包装设计的未来趋势。本论文尝试从极简主义包装设计的要素分析,确立极简主义包装的定位。对极度表现和过度包装进行的反思,引发对生活本质的反思。  【关键词】:
期刊
【摘要】:艺术是生活的一部分,同时参与和介入现实生活的其他部分。艺术永远都不是一个与世隔绝的领域,它是人类总的历史进程的组成部分,影响着现实生活,当然也就不可避免地要受现实生活的影响。艺术文化产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占有重要的地位,发展和繁荣艺术文化产业是繁荣现代经济的必由之路,本文从艺术文化产业的论述着手,通过艺术文化产业及其管理现状的分析,提出完善我国艺术文化产业的建议。  【关键词】:艺术文化产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了交互设计的特点和人性化优势,从老人的生理、心理和生活特点入手,分析如何应用交互方案来提升老人产品的用户体验。  【关键词】:交互设计;用户体验;老年产品;人性化  现代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交互设计赋予工业产品新内涵的同时,也是产品人性化特征升华的需要,体现了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目前产品设计领域已经普遍的将交互设计进行整合应用,并且实现了更为优化的用户体验结果。合理交互方式应用
期刊
【摘要】:作为第一批被列入国家非物質文化遗产名录的桑植民歌,凭借本地的语言、个性的旋律、独特的节奏一直在我国民歌宝库中占有一席之地,是桑植文化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也吸引众多艺术家前来采风。虽然只是民歌宝库中的冰山一角,但它却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地方味儿在独领风骚。笔者从民族特征、音乐特征、语言特征等方面浅谈了桑植民歌的特点。  【关键词】:桑植民歌;艺术特征;音乐特征;语言特征  一、桑植民
期刊